《魏書白話版》司馬休之傳(附司馬文思傳):司馬睿在江南稱帝,又讓司馬遜的子孫承襲其封授,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魏書白話版》司馬休之傳(附司馬文思傳)

魏書白話版

司馬休之傳(附司馬文思傳)

司馬休之,字季豫,本來是河內溫人,是晉宣帝司馬懿最小的弟弟譙王遜的後代。

司馬睿在江南稱帝,又讓司馬遜的子孫承襲其封授,直到司馬休之的父親司馬恬,任司馬昌明的鎮北將軍、青兗二州刺史。

天興五年(402),司馬休之任司馬德宗的平西將軍、荊州刺史。

司馬休之被桓玄一逼一迫,就投奔了慕容德。

劉裕殺掉桓玄以後,司馬休之回到建鄴,劉裕又任他為荊州刺史。

司馬休之頗得長江、漢水一帶的人心,劉裕懷疑他有背逆之心。

司馬休之的兒子司馬文思繼承司馬休之之兄司馬尚之的爵位為譙王,圖謀除掉劉裕,劉裕捉住了他,將其送給司馬休之,令他自己進行處置。

司馬休之給朝廷上表請求廢黜司馬文思,並寫信給劉裕謝罪。

神瑞年間,劉裕逮捕了司馬休之的兒子司馬文寶、侄子司馬文祖,並把他們殺掉,於是率軍討伐司馬休之。

司馬休之上表給司馬德宗陳述自己的事,並同司馬德宗的鎮北將軍魯宗之、魯宗之的兒子竟陵太守魯軌等人起兵討伐劉裕。

劉裕的軍隊進至江陵,司馬休之不能抵擋,就與魯軌一道奔往襄一陽一。

劉裕又進軍征討襄一陽一。

太宗派遣長孫嵩在河東駐軍,準備作為司馬休之的援軍。

當時姚興的征虜將軍姚成王、冠軍將軍司馬國..也率軍前往援救,還沒有到達就退了回去。

司馬休之只得與其子司馬文思和魯宗之等人投奔姚興。

劉裕消滅了姚泓之後,司馬休之與司馬文思以及司馬德宗的河間王之子司馬道賜,輔國將軍溫楷,竟陵內史魯軌,荊州治中韓延之、殷約,平西參軍桓謐、桓遂及桓溫之孫桓道度、桓道子,渤海人刁雍,陳郡人袁式等數百人,都帶著妻子兒女到長孫嵩那裡歸降。

一個多月之後,司馬休之死於長孫嵩軍中。

太宗下達詔令說:「司馬休之率領與他義氣相同的人,不遠萬里前來歸誠,其美好的節一操一未能實現,中年殞喪,朕甚感憐惜。

現追贈他為征西大將軍、右光祿大夫,謚號為始平聲公。」

司馬文思與淮南公司馬國..、池一陽一子司馬道賜不和,但表面上卻裝得非常友好,請他們一同飲宴。

司馬國..一性一情粗疏率直,因為喝醉了酒,就告訴司馬文思,說自己準備同溫楷以及三城胡人頭領王珍、曹栗等人反叛朝廷,並說出京師中的豪強可以參與、為其同謀的數十個人。

司馬文思告發了他們,這些人全部被殺。

世祖任司馬文思為廷尉卿,賜爵位為鬱林公。

司馬文思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處理訴訟判斷案子,百姓不敢再隱匿他們的實情。

劉義隆派部將裴方明在仇池攻擊楊難當,世祖任司馬文思為假節、征南大將軍,晉爵為譙王,督率洛、豫諸軍向南直指襄一陽一,阻截裴方明的歸路。

司馬文思回京之後,被任為懷朔鎮將。

司馬文思死於興安初年(452)。

司馬文思的兒子司馬彌陀,承襲父親的爵位。

他被皇帝選中要將臨涇公主嫁給他,但他因為事先娶了毗陵公竇瑾之女而加以謝絕。

後來他和竇瑾一起因祈訴鬼神降禍於人而獲罪被殺。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魏書白話版
序紀太祖道武帝紀太宗明元帝紀世祖太武帝紀高宗文成帝紀顯祖獻文帝紀高祖孝文帝紀世宗宣武帝紀肅宗孝明帝紀敬宗孝莊帝紀孝靜帝紀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宣武靈皇后胡氏傳元叉傳元孝友傳元澄傳廢太子元恂傳穆崇傳王建傳(附王斤傳)安同傳安頡傳於烈傳(附於祚傳)於忠傳崔逞傳封回傳封軌傳公孫表傳張濟傳李先傳賈秀傳王洛兒傳崔浩傳李順傳司馬休之傳(附司馬文思傳)司馬楚之傳司馬悅傳刁雍傳李韶傳李神俊傳陸俟傳陸睿傳源賀傳源懷傳源子恭傳酈范傳毛修之傳劉休賓傳劉文曄傳房法壽傳房伯玉傳房景先傳伊..傳苟頹傳薛虎子傳宇文福傳費穆傳韋珍傳蘇湛傳裴宣傳李斤傳盧淵傳盧昶傳高允傳尉元傳慕容白曜傳皮豹子傳呂羅漢傳胡叟傳闞[馬因]傳劉[日丙]傳李孝伯傳李沖傳游雅傳游明根傳游肇傳劉芳傳鄭羲傳高佑傳崔挺傳楊播傳楊椿傳劉昶傳蕭寶夤傳韓麒麟傳韓顯宗傳李彪傳王肅傳宋弁傳郭祚傳邢巒傳李平傳崔光傳甄琛傳崔休傳劉藻傳(附劉紹珍傳)傅永傳傅豎眼傳(附傅融等傳)裴叔業傳夏侯道遷傳李元護傳席法友傳江悅之傳李苗傳奚康生傳楊大眼傳崔延伯傳爾朱榮傳爾朱兆傳爾朱世隆傳爾朱天光傳張烈傳宋翻傳辛雄傳辛纂傳高謙之傳(附高子儒、高緒傳)高道穆傳孫紹傳張普惠傳成淹傳(附成霄傳)范紹傳董紹傳鹿張熠傳朱瑞傳叱列延慶傳斛斯椿傳賈顯度傳樊子鵠傳賀拔勝傳侯莫陳悅傳侯淵傳綦俊傳山偉傳李琰之傳祖瑩傳常景傳馮熙傳高肇傳(附高植傳)胡國珍傳陳奇傳劉獻之傳孫惠蔚傳董征傳刁沖傳李業興傳溫子升傳趙琰傳王崇傳朱長生傳宋世景傳(附宋季儒傳)李洪之傳酈道元傳眭誇傳馮亮傳李謐傳殷紹傳江式傳徐謇傳王顯傳蔣少游傳(附郭善明等傳)姚氏婦楊氏傳苟金龍妻劉氏傳王睿傳趙修傳茹皓傳侯剛傳宗愛傳趙黑傳(附趙熾傳)劉騰傳劉聰傳石虎傳(附石世等傳)慕容垂傳苻堅傳姚興傳司馬德宗傳(附司馬德文傳)桓玄傳馮文通傳劉義隆傳(附劉劭、劉駿傳)蕭衍傳沮渠牧犍傳(附沮渠秉等傳)高句麗傳勿吉傳蠕蠕傳高車傳自序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