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白話版》楊大眼傳:大眼少年即有膽識力氣,跳躍行走如飛。然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魏書白話版》楊大眼傳

魏書白話版

楊大眼傳

楊大眼,武都氐人楊難當的孫子。

大眼少年即有膽識力氣,跳躍行走如飛。

然而,因他為偏房所生,不被其宗族親人所注目重視,經常有飢寒交迫之苦。

太和年間,奉朝廷邀請做官。

當時高祖從代州出發向南征伐,命令尚書李沖選拔征伐官員,楊大眼前往求職。

李沖不答應,楊大眼說:「尚書大人不瞭解我,讓我為您獻上一技。」

便拿出三丈長的繩子繫在髮髻上面,快步奔走,繩子被扯得直如箭矢,奔馳的馬匹都趕不上他的速度,在場的人無不驚歎。

李沖說:「自從遠古以來,從未有過誰有如此超群的才幹。」

於是任命他為軍主。

楊大眼環顧同僚們說:「我的今天,正是所謂蛟龍入水之秋,就此一舉使得我以後再難與諸君處同一行列了。」

沒多久,陞遷為統軍。

跟隨高祖征討於宛、葉、穰、鄧、九江、鍾離之間,所經歷的戰鬥,無不勇冠六軍。

世宗初年,裴叔業以壽春歸服朝廷,楊大眼與奚康生等率軍馬先入壽春接管,因此功被朝廷封為安成縣開國子爵位,食邑三百戶。

升任直..將軍,很快又加輔國將軍、游擊將軍。

大眼出任征虜將軍、東荊州刺史。

當時南蠻酋長樊秀安等人反叛朝廷,皇帝下詔命大眼為別將,隸屬於都督李崇,意求平定叛亂。

楊大眼的妻子潘氏,長於騎射,自個兒來到軍中看望大眼。

等到攻陣遊獵的時候,楊大眼讓妻子潘氏披掛戎裝,與他或是一起鏖戰沙場,或是齊驅林壑之間。

戰完回營,一起坐於大帳之下,面對大眼眾多幕僚牙將,談笑自如。

當時有人指著她對別人說:「這便是潘將軍。」

蕭衍派遣他的前任江州刺史王茂先率領數萬人馬駐紮樊、雍,招誘蠻夏,計劃建立宛州,又命令他設置的宛州刺史雷豹狼、軍主曹仲宗等人率領二萬人馬偷偷據守在河南城。

世宗命楊大眼為武衛將軍、假平南將軍、持節,帶領督使統軍曹敬、邴虯、樊魯等諸路大軍討伐王茂先等部,大破敵軍,斬殺蕭衍輔國將軍王花、龍驤將軍申天化,俘獲七千餘人。

蕭衍又派遣他的舅舅張惠紹總統大軍,偷偷據守宿豫。

朝廷又假楊大眼平東將軍為別將,與都督邢巒一起征討敵軍,大破之。

於是乘勝追擊,長一驅一直一入,與中山王元英一同圍困鍾離。

楊大眼駐軍城池東面,把守淮河橋東西兩條道路。

正好碰上淮河漲水氾濫,楊大眼統領的統軍劉神符、公孫祉兩支軍馬夜晚爭橋奔逃退卻,大眼無法禁止,只好跟隨而逃,因此被貶成營州兵。

永平年間,世宗追述他以前功績,起用他為試守中山內史。

當時高肇征討蜀地,世宗考慮蕭衍侵犯徐州、揚州,便徵召楊大眼為太尉長史、持節、假平南將軍、征東別將,隸屬於都督元遙,在淮水、肥水那裡阻擋蕭衍攻勢。

楊大眼到了京師,當時人們思念他的雄氣勇力,高興他又被起用,台省閭巷之中,觀者如市。

楊大眼領軍駐紮譙州南面,世宗恰在此時駕崩。

這時蕭衍派遣將領康絢在浮山築堤阻擋淮水,圖謀淹灌壽春。

朝廷下詔加楊大眼為光祿大夫,率領諸路軍馬鎮守荊山,朝廷又恢復其封邑。

後來,楊大眼與蕭寶夤一起征伐淮堰,不能克復。

於是就在堰上決開流鑿渠,放水沖敵,軍隊還朝之後,又加平東將軍。

楊大眼擅長騎馬,穿著戎裝,雄偉挺拔,穿上盔甲,騰挪跳躍,靈活自如,被世人稱道。

巡撫士兵,稱呼如子,看到士兵傷病,時常為之落淚傷心。

身為將帥,經常身先士卒,衝突堅固陣地,出入英勇無畏,敵兵碰上他的刀刃者,無不立即身亡。

南方敵人前後所派遣的督軍將帥,聽說對手是楊大眼,軍隊未渡長江,個個都害怕不已。

甚至傳聞,淮泗、荊沔一帶民間有孩子啼哭的,父母一說「楊大眼來了」,全都嚇得不敢哭泣了。

王肅弟弟的兒子王秉歸國之初,對大眼說:「在南邊時聽見您的名字,我以為你真的是眼睛如車輪大小。

今天一見,原來與常人差不多。」

大眼說:「兩軍旗鼓相對,我楊某怒目圓睜,足以使您目不敢視,何必要眼大如車輪。」

當時的人推許楊大眼的驍勇果敢,普遍認為即使關羽張飛也不能超過他。

然而征淮堰一戰,楊大眼喜怒無常,過分嚴酷地鞭打士兵,士兵們很是有些議論。

有識之士認為這是楊大眼一性一情轉移所導致的結果。

後來,楊大眼又以本將軍出任荊州刺史。

任上,經常用蒿草捆紮成草人,給它穿上青布,張弓射擊。

又召來許多蠻人,指著草人對他們說:「你們假如膽敢叛亂投敵,我的辦法就是這樣射殺掉。」

又北育郡曾經有老虎出沒為害,楊大眼與之搏鬥並擒獲了它,割下老虎的腦袋掛在鬧市上。

從此,荊地蠻人互相轉告說:「楊公是個惡人,經常以蒿草扎我們形狀然後射殺。

連深山老虎都難免噩運。」

於是他們再也不敢為寇作盜了。

楊大眼任州官兩年,卒於任上。

楊大眼自己雖不看書,經常要人給他讀書,自己坐在那裡聽書,聽過之後,全都能記住。

上面要他寫告示,他都以口授之,所以終於認不得幾個字。

楊大眼有三個兒子,長子甑生、次子領軍、小兒子征南,都是潘氏所生,氣度才幹都有其父氣象。

當初,大眼流落營州,潘氏在洛一陽一,行為很是不端。

等到大眼為官中山,大眼側室所生女兒的丈夫趙延寶跟他說了這件事,大眼憤怒萬分,幽閉潘氏,然後把她殺了。

後來楊大眼又娶繼室元氏。

楊大眼死後,甑生等人詢問印綬在哪裡,當時元氏剛剛懷孕,指著腹部對甑生等人說:「爵祿當由我兒繼承,你們這些人,不要指望!」甑生等人咬牙切齒。

等到楊大眼喪棺將要回京師,在離城七里的城東面,營車露宿。

夜裡二更時分,甑生等人打開大眼棺材,延寶奇怪地詢問,征南射死了他。

元氏很害怕,奔逃入水,征南又張弓射之。

甑生說:「天下怎能有殺害自己母親的人。」

征南作罷。

於是他們取大眼一屍一體,騎在馬上抱住他,左右隨從簇擁他們叛離朝廷。

荊地人畏懼甑生等人驍勇善戰,不敢苦追。

甑生等人奔往襄一陽一,歸順蕭衍。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魏書白話版
序紀太祖道武帝紀太宗明元帝紀世祖太武帝紀高宗文成帝紀顯祖獻文帝紀高祖孝文帝紀世宗宣武帝紀肅宗孝明帝紀敬宗孝莊帝紀孝靜帝紀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宣武靈皇后胡氏傳元叉傳元孝友傳元澄傳廢太子元恂傳穆崇傳王建傳(附王斤傳)安同傳安頡傳於烈傳(附於祚傳)於忠傳崔逞傳封回傳封軌傳公孫表傳張濟傳李先傳賈秀傳王洛兒傳崔浩傳李順傳司馬休之傳(附司馬文思傳)司馬楚之傳司馬悅傳刁雍傳李韶傳李神俊傳陸俟傳陸睿傳源賀傳源懷傳源子恭傳酈范傳毛修之傳劉休賓傳劉文曄傳房法壽傳房伯玉傳房景先傳伊..傳苟頹傳薛虎子傳宇文福傳費穆傳韋珍傳蘇湛傳裴宣傳李斤傳盧淵傳盧昶傳高允傳尉元傳慕容白曜傳皮豹子傳呂羅漢傳胡叟傳闞[馬因]傳劉[日丙]傳李孝伯傳李沖傳游雅傳游明根傳游肇傳劉芳傳鄭羲傳高佑傳崔挺傳楊播傳楊椿傳劉昶傳蕭寶夤傳韓麒麟傳韓顯宗傳李彪傳王肅傳宋弁傳郭祚傳邢巒傳李平傳崔光傳甄琛傳崔休傳劉藻傳(附劉紹珍傳)傅永傳傅豎眼傳(附傅融等傳)裴叔業傳夏侯道遷傳李元護傳席法友傳江悅之傳李苗傳奚康生傳楊大眼傳崔延伯傳爾朱榮傳爾朱兆傳爾朱世隆傳爾朱天光傳張烈傳宋翻傳辛雄傳辛纂傳高謙之傳(附高子儒、高緒傳)高道穆傳孫紹傳張普惠傳成淹傳(附成霄傳)范紹傳董紹傳鹿張熠傳朱瑞傳叱列延慶傳斛斯椿傳賈顯度傳樊子鵠傳賀拔勝傳侯莫陳悅傳侯淵傳綦俊傳山偉傳李琰之傳祖瑩傳常景傳馮熙傳高肇傳(附高植傳)胡國珍傳陳奇傳劉獻之傳孫惠蔚傳董征傳刁沖傳李業興傳溫子升傳趙琰傳王崇傳朱長生傳宋世景傳(附宋季儒傳)李洪之傳酈道元傳眭誇傳馮亮傳李謐傳殷紹傳江式傳徐謇傳王顯傳蔣少游傳(附郭善明等傳)姚氏婦楊氏傳苟金龍妻劉氏傳王睿傳趙修傳茹皓傳侯剛傳宗愛傳趙黑傳(附趙熾傳)劉騰傳劉聰傳石虎傳(附石世等傳)慕容垂傳苻堅傳姚興傳司馬德宗傳(附司馬德文傳)桓玄傳馮文通傳劉義隆傳(附劉劭、劉駿傳)蕭衍傳沮渠牧犍傳(附沮渠秉等傳)高句麗傳勿吉傳蠕蠕傳高車傳自序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