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白話版》李平傳:少年即有大度。等到長大,涉獵群書,喜好《禮》、《易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魏書白話版》李平傳

魏書白話版

李平傳

李平,字曇定,頓丘人,彭城王李嶷的長子。

少年即有大度。

等到長大,涉獵群書,喜好《禮》、《易》,很有文才。

太和初年,朝廷拜授其為通直散騎侍郎,高祖待他的禮節相當厚重。

李平頻歷大喪,居喪以孝稱。

後來以例降爵為彭城公。

拜授太子中舍人,遷任散騎侍郎,舍人官職照舊,遷任太子中庶子。

李平乘著侍從的機會從容請求治理一郡,高祖說:「卿你也想在吏事上試試了。」

拜授他為長樂太守,任上,政務清靜,吏民歸心。

皇帝車駕南征,任李平兼冀州儀同開府長史,很有政績,又除正長史,太守官職照舊。

沒多久,便行河南尹,權貴豪紳都很怕他。

世宗即位,升任司徒左長史,行尹職務仍舊。

不久以稱轉正尹,長史如故。

皇帝車駕準備到鄴城,李平上表疏諫:「臣伏見己丑時的詔書,皇駕雲軒鑾輅,行幸有期,風服龍驂,驅駕近日。

陛下將欲講武淇一陽一,大習鄴魏,馳駿馬於綠竹之區,騁烈騎於漳、滏之域。

這確為幽顯同慶、人靈共悅的事情。

但為臣愚見,私有不解。

為什麼呢?嵩京創構,洛邑始營,雖然年跨十載,但根基未成。

代州民眾遷居洛一陽一,始欲向盡,資產在遷移途中耗盡,牛畜在輾轉路上死斃,攀太行之險,越長津之難,辛苦備至,才到京城,富裕的人猶且損財過半,貧家可以想見。

加上連年從戎,老百姓來不及尋得養息之所,自從景明年間以來,少得休息。

從事農耕的沒能得到二年的糧食積儲,建房的才有數間之屋,無人不勉力伊、..之間,參加皇宮建設。

而今實在應該安定民心,勸農耕種,讓國家有九年之糧,家家有水旱儲備。

如若再興徭役,那就會所廢甚多了。

一夫從役,全家失業。

現在又值秋禾滿田,禾谷遍野時節,鑾駕所經,騰踐必定很多。

陛下不如端居中央,坐招四海,耀武松原,禮射伊洛,士馬無跋涉之勞、黎民有康哉之永,豈不是件很美的事。」

帝不從。

下詔令李平以本官行相州事務。

魏世宗到鄴城,親臨李平宅第,召見他的幾個兒子。

不久正除刺史,加授征虜將軍。

李平勸農耕桑,修飾太學,考選通儒充任博士,選擇五郡聰慧敏捷的孩子們受學,圖畫孔子以及七十二弟子的畫像於學堂之上,親自為之立贊。

前任台使頗好搜刮民財,李平於是在客館牆上畫「履虎尾」、「踐薄水」,下面注頌,以示誡止。

朝廷加授他為平東將軍,征拜長兼度支尚書,不久正尚書,領御史中尉。

冀州刺史、京兆王元愉在信都造反,帝任命李平為使持節、都督北討諸軍事、鎮北將軍,行冀州事以討伐他。

魏世宗親臨式乾殿,勞遣李平說:「元愉,朕的大弟,朕讓他居守不疑之地,豺狼之心,沒想到就發了,他想要上傾社稷,下殘百姓。

大義滅親,夫豈能止。

周公行之於古,朕也應當行之於今。

朕委任你為專征之任,務必要應期摧滅。

卿務必要克盡征戰職守,不要辜負朕推心置腹的寄托。

朕哪裡想到今天說起這件事呢。」

因之..欷流淚。

李平回答說:「臣元愉鬼迷心竅,大膽幹出叛亂的事來。

陛下您不覺得為臣不武,委以總督之任,而今大赦既行,便只應有征無戰。

倘若誰守迷不悟,便應當仰憑天威,激勵將士,譬如太一陽一消散微露,巨海蕩盡熒燭那樣,天時人事,滅除道理昭然明瞭。

如果他頓首軍門,就把他交送大理寺,如若有過不改,以待斬戮,則動用干戈,這是他自找其咎,與陛下無關。」

李平進軍至經縣,諸路大軍彙集。

夜晚有蠻兵數千人砍斫李平前營,流矢射一到李平帳中,李平堅臥不動,不一會敵人就逃散了。

於是軍隊進到冀州城南十六里處。

敵人圍攻濟州軍,拔去柵寨,填平溝塹,只差數尺溝就被填平了。

諸將合戰,無利而還,害怕再前進了。

李平親自來到隊伍中間,許以重賞,士兵於是又前進,大破叛賊。

元愉當時從馬上掉下來了,於是有一個人下馬救他,阻止攻勢力鬥而死。

李平乘勝追擊,到了冀州城門,斬敵數萬人,便開始圍城燒門。

元愉與百餘名騎兵衝出城門逃走,李平派統軍叔孫頭追擊敵人,在離信都十多里的地方捉住了元愉。

冀州平定後,世宗派兼給事黃門侍郎、秘書丞元梵宣讀帝旨慰勞。

征回到京師之後,李平以本官領相州大中正。

李平一開始被尚書高肇、侍御史王顯所恨,後來王顯代李平為中尉,李平加散騎常侍,王顯彈劾李平在冀州時隱截官家丁口,高肇又為之作證,啟奏除李平名。

延昌初年,帝詔恢復李平官爵,去除他平定冀州的功勞。

一段時間以來良賤之人的訴訟,有很多拖延多年而得不到解決,李平啟奏不問案情真偽,一律以景明年前為限,於是諍訟平息。

武川鎮百姓饑荒,鎮將任款請求貸糧沒有得到允許,擅自打開糧倉賑恤災民,有關部門以費散官糧的條律將他繩之以法,免去他的官爵。

李平啟奏說任款本意是在救濟百姓,用意善良,世宗下詔原諒了任款。

李平遷任中書令,尚書職仍舊。

肅宗初年,轉任吏部尚書,加授撫軍將軍。

李平為政技巧高超,所在都有聲譽,但他的急脾氣妨礙了他。

尚書令、任城王元澄啟奏講述李平平定冀州的功勞,請求朝廷賞賜他邑地。

靈太后於是封他為武邑郡開國公,食邑一千五百戶,縑帛二千五百匹。

這以前,蕭衍派其左游擊將軍趙祖悅偷據西硤石,軍力人數數萬,一逼一迫壽春。

鎮南將領崔亮攻打,沒拿下來,又與李崇鬧了矛盾。

帝詔李平以本官使持節、鎮軍大將軍,兼尚書右僕射為行台,節度諸軍,東西州也受他節制,如有乖異,以軍法處置。

詔李平長子李獎以通直郎職跟從,賜予李平縑帛百段、紫納金裝衫甲一領,賜予李獎縑布六十段、絳納襖一領。

父子並列,拜受家中,觀者以之為榮耀。

於是李獎率領騎步兵二千人奔赴壽春。

李平巡視硤口內外,觀察到其虛實的地方。

嚴令李崇、崔亮,令其水陸皆備,刻期齊攻。

李崇、崔亮心中害怕,不敢違令。

連日交戰,屢破敵軍。

安南將軍崔延伯在下蔡架橋,以對付敵人援軍。

敵將王神念、昌義之等不能救援,趙祖悅據守孤獨無援的城池。

李平於是佈置攻打,命令崔亮督步兵攻打城西,李崇率水軍攻其東面,然後大軍鼓噪,南北兩面一擁而上。

敵人慌了手腳,東西赴戰,窮於應付。

攻下外城之後,敵人將士相繼歸附。

趙祖悅率領餘部固保南城,徹夜攻守,到天亮敵人才降。

斬殺趙祖悅,把他的頭顱送到了洛一陽一,俘敵無數。

因功李平遷任尚書左僕射,加授散騎常侍,將軍如故。

李平還歸京城,靈太后在宣光殿召見他,賜給他金裝刀杖一口。

當時南徐州上表說,蕭衍堵淮水形成禍患,帝詔官員討論應付的辦法,李平認為不用出兵,堤壩自會毀壞。

等到淮河堤破,靈太后大為高興,引群臣參加宴會,敕李平前鳴簫管,肅宗親手賜予縑布百段。

熙平元年(516)冬天去世,遺囑薄葬。

帝詔賜予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套、帛七百匹。

靈太后為他在東堂舉哀。

贈給他侍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冀州刺史,謚稱文烈公。

李平自在度支時起,官做至副丞相,日夜務公,孜孜不懈,在權要之地前後任官十多年,都被人交口稱讚。

所寫詩賦箴諫永頌,另外有集子流傳。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魏書白話版
序紀太祖道武帝紀太宗明元帝紀世祖太武帝紀高宗文成帝紀顯祖獻文帝紀高祖孝文帝紀世宗宣武帝紀肅宗孝明帝紀敬宗孝莊帝紀孝靜帝紀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宣武靈皇后胡氏傳元叉傳元孝友傳元澄傳廢太子元恂傳穆崇傳王建傳(附王斤傳)安同傳安頡傳於烈傳(附於祚傳)於忠傳崔逞傳封回傳封軌傳公孫表傳張濟傳李先傳賈秀傳王洛兒傳崔浩傳李順傳司馬休之傳(附司馬文思傳)司馬楚之傳司馬悅傳刁雍傳李韶傳李神俊傳陸俟傳陸睿傳源賀傳源懷傳源子恭傳酈范傳毛修之傳劉休賓傳劉文曄傳房法壽傳房伯玉傳房景先傳伊..傳苟頹傳薛虎子傳宇文福傳費穆傳韋珍傳蘇湛傳裴宣傳李斤傳盧淵傳盧昶傳高允傳尉元傳慕容白曜傳皮豹子傳呂羅漢傳胡叟傳闞[馬因]傳劉[日丙]傳李孝伯傳李沖傳游雅傳游明根傳游肇傳劉芳傳鄭羲傳高佑傳崔挺傳楊播傳楊椿傳劉昶傳蕭寶夤傳韓麒麟傳韓顯宗傳李彪傳王肅傳宋弁傳郭祚傳邢巒傳李平傳崔光傳甄琛傳崔休傳劉藻傳(附劉紹珍傳)傅永傳傅豎眼傳(附傅融等傳)裴叔業傳夏侯道遷傳李元護傳席法友傳江悅之傳李苗傳奚康生傳楊大眼傳崔延伯傳爾朱榮傳爾朱兆傳爾朱世隆傳爾朱天光傳張烈傳宋翻傳辛雄傳辛纂傳高謙之傳(附高子儒、高緒傳)高道穆傳孫紹傳張普惠傳成淹傳(附成霄傳)范紹傳董紹傳鹿張熠傳朱瑞傳叱列延慶傳斛斯椿傳賈顯度傳樊子鵠傳賀拔勝傳侯莫陳悅傳侯淵傳綦俊傳山偉傳李琰之傳祖瑩傳常景傳馮熙傳高肇傳(附高植傳)胡國珍傳陳奇傳劉獻之傳孫惠蔚傳董征傳刁沖傳李業興傳溫子升傳趙琰傳王崇傳朱長生傳宋世景傳(附宋季儒傳)李洪之傳酈道元傳眭誇傳馮亮傳李謐傳殷紹傳江式傳徐謇傳王顯傳蔣少游傳(附郭善明等傳)姚氏婦楊氏傳苟金龍妻劉氏傳王睿傳趙修傳茹皓傳侯剛傳宗愛傳趙黑傳(附趙熾傳)劉騰傳劉聰傳石虎傳(附石世等傳)慕容垂傳苻堅傳姚興傳司馬德宗傳(附司馬德文傳)桓玄傳馮文通傳劉義隆傳(附劉劭、劉駿傳)蕭衍傳沮渠牧犍傳(附沮渠秉等傳)高句麗傳勿吉傳蠕蠕傳高車傳自序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