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白話版》司馬楚之傳:父榮期,司馬德宗政權的梁、益二州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魏書白話版》司馬楚之傳

魏書白話版

司馬楚之傳

司馬楚之,字德秀,晉宣帝司馬懿之弟太常司馬馗的八世孫。

父榮期,司馬德宗政權的梁、益二州刺史,被其參軍楊承祖所殺。

楚之當時十七歲,送父喪回丹楊。

正逢劉裕誅殺司馬氏家族,叔父宣期、兄貞之都被殺害。

司馬楚之混在眾和尚中渡江。

從歷一陽一西入義一陽一、竟陵蠻人當中。

等到堂祖荊州刺史司馬休之被劉裕打敗,他又逃亡於汝、穎之間。

司馬楚之少有英氣,能夠折節待人。

與司馬順明、司馬道恭等聚集力量。

等到劉裕自立為帝,司馬楚之計劃報復,收集士卒據守長社,投奔他的有一萬多人。

劉裕深為害怕,派刺客沐謙加害楚之。

楚之待沐謙很好。

沐謙晚上謊稱有病,知道他一定會來探望,便想乘機殺了他。

楚之聽說沐謙病了,果然親自攜帶湯藥前往慰問。

沐謙被他深深感動了,於是從蓆子底下拿出匕首,以實相告:「將軍您深為劉裕所害怕,願你不要輕率從事,以保全一性一命為先。」

司馬楚之歎氣說:「如真像你所說的那樣,我雖有所防,也恐怕會有閃失。」

沐謙於是委身侍奉司馬楚之。

司馬楚之的推誠信物,得士之心的行為,大致都是這樣。

太宗末年,山一陽一公奚斤攻打黃河以南,司馬楚之派使者請求歸降。

上表說:「長江、淮河以北的百姓聽說王師南來,無不歡欣鼓舞,思求歸順。

而迫於寇逆壓境,無法自行前來。

為臣順民之心,請求統領慕義之兵作為皇魏前驅。

而今,臣等都是白衣無官之人,無法使人信服。

如若蒙賜偏裨將領的名號,假借王威以倡義舉,則這裡士眾無不響應。」

於是朝廷給予他使持節、征南將軍、荊州刺史的官職。

奚斤平定黃河以南之後,把司馬楚之所率戶民分別安置在汝南、南一陽一、南頓、新蔡四郡,以加強豫州。

世祖初年,楚之送妻子遷居到鄴城,不久奉召入朝。

當時南疆眾將表奏劉義隆想侵犯邊境,朝廷命司馬楚之為使持節、安南大將軍,封琅笽王,屯軍穎川以迎戰敵軍。

他的長史臨邑子步還上表說:「司馬楚之渡河,百姓思舊,義眾雲集,汝、穎以南,望風翕然歸心,回首革面。

這實在是陛下應天順人,聖德廣被的結果啊。」

世祖看完大為高興,下詔慰勞勉勵,賜給司馬楚之前後幾部鼓吹。

劉義隆部將到彥之溯黃河西上,列兵據守黃河南岸,一直到潼關。

等到到彥之等退走之後,司馬楚之在長社打敗他的一路軍隊。

又與冠軍將軍安頡一起攻打滑台,攻克滑台,擒獲劉義隆將朱修之、李元德以及東郡太守申謨,俘敵一萬多人。

司馬楚之上疏說:「臣奉命南伐,受任一方,而智力短淺,忠誠無法報效,所以日夜憂心忡忡,忘寢廢食。

臣屢次派人到荊揚,不斷陳說宣揚天朝盛化之美,大家無不欣承聖德,傾首北望。

而劉義隆兄弟知道人情一動搖,派為臣的私人仇敵順任司州刺史,統領淮北七郡,代替垣苗守據懸瓠。

從鞏、洛、滑台敗散以來,劉義隆以其敗北為恥,對將領多加罪罰。

到彥之削除爵位,成為一般士兵,在壽春殺了姚縱夫,在彭城斬了竺靈秀,王休元稱病不出,檀道濟斥出放逐。

凡在他身邊的人,都心懷疑慮。

民怨臣猜,就是敵人今天的情況。

臣聽說平滅寇逆,必須乘勝追擊,建功立勳,也應在敵人離散混亂之時。

臣思陛下聖德廣佈,道播四海,神旗所指,無不摧服,仍未賓服稱臣的,只有一個劉義隆而已。

今天,天網遠舉,萬方仰德。

應當掃清東南,統一海內,使和煦之風,被蓋江、漢。」

魏世祖覺得兵馬勞頓已久,沒有聽從他的意見。

以散騎常侍召還司馬楚之。

司馬楚之跟從皇駕征討涼州,因功被賜給隸戶一百。

劉義隆派將裴方明、胡崇之侵犯仇池。

朝廷以司馬楚之為假節,與淮一陽一公皮豹子等督領關中諸軍從散關西進,趕走裴方明,捉住胡崇之,平定仇池而還。

皇帝車駕討伐柔然,命司馬楚之與濟一陰一公盧中山等人督運糧草以供一應大軍。

當時鎮北將軍封沓逃入柔然,勸說柔然攻擊司馬楚之以斷糧道。

柔然便派探子進入楚之軍中,割下驢耳而去。

有人報告說驢耳沒了,眾將領無人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楚之說:「一定是敵人探子割去作為憑證,敵人快來了。」

他立即派人砍柳為城,灌上水讓其結冰,城剛修起,敵人便到了。

冰堅城固,無法攻打,敵人只好走散。

世祖聽說大為讚賞。

不久朝廷拜司馬楚之為假節、侍中、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雲中鎮大將、朔州刺史,王爵仍舊。

在邊疆二十多年,司馬楚之以清儉著稱。

和平五年(464)去世,時年七十五歲。

高宗很痛惜,追贈他為都督梁、益、秦、寧四州諸軍事、征南大將軍、領護西戎校尉、揚州刺史,謚稱貞王。

陪葬金陵。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魏書白話版
序紀太祖道武帝紀太宗明元帝紀世祖太武帝紀高宗文成帝紀顯祖獻文帝紀高祖孝文帝紀世宗宣武帝紀肅宗孝明帝紀敬宗孝莊帝紀孝靜帝紀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宣武靈皇后胡氏傳元叉傳元孝友傳元澄傳廢太子元恂傳穆崇傳王建傳(附王斤傳)安同傳安頡傳於烈傳(附於祚傳)於忠傳崔逞傳封回傳封軌傳公孫表傳張濟傳李先傳賈秀傳王洛兒傳崔浩傳李順傳司馬休之傳(附司馬文思傳)司馬楚之傳司馬悅傳刁雍傳李韶傳李神俊傳陸俟傳陸睿傳源賀傳源懷傳源子恭傳酈范傳毛修之傳劉休賓傳劉文曄傳房法壽傳房伯玉傳房景先傳伊..傳苟頹傳薛虎子傳宇文福傳費穆傳韋珍傳蘇湛傳裴宣傳李斤傳盧淵傳盧昶傳高允傳尉元傳慕容白曜傳皮豹子傳呂羅漢傳胡叟傳闞[馬因]傳劉[日丙]傳李孝伯傳李沖傳游雅傳游明根傳游肇傳劉芳傳鄭羲傳高佑傳崔挺傳楊播傳楊椿傳劉昶傳蕭寶夤傳韓麒麟傳韓顯宗傳李彪傳王肅傳宋弁傳郭祚傳邢巒傳李平傳崔光傳甄琛傳崔休傳劉藻傳(附劉紹珍傳)傅永傳傅豎眼傳(附傅融等傳)裴叔業傳夏侯道遷傳李元護傳席法友傳江悅之傳李苗傳奚康生傳楊大眼傳崔延伯傳爾朱榮傳爾朱兆傳爾朱世隆傳爾朱天光傳張烈傳宋翻傳辛雄傳辛纂傳高謙之傳(附高子儒、高緒傳)高道穆傳孫紹傳張普惠傳成淹傳(附成霄傳)范紹傳董紹傳鹿張熠傳朱瑞傳叱列延慶傳斛斯椿傳賈顯度傳樊子鵠傳賀拔勝傳侯莫陳悅傳侯淵傳綦俊傳山偉傳李琰之傳祖瑩傳常景傳馮熙傳高肇傳(附高植傳)胡國珍傳陳奇傳劉獻之傳孫惠蔚傳董征傳刁沖傳李業興傳溫子升傳趙琰傳王崇傳朱長生傳宋世景傳(附宋季儒傳)李洪之傳酈道元傳眭誇傳馮亮傳李謐傳殷紹傳江式傳徐謇傳王顯傳蔣少游傳(附郭善明等傳)姚氏婦楊氏傳苟金龍妻劉氏傳王睿傳趙修傳茹皓傳侯剛傳宗愛傳趙黑傳(附趙熾傳)劉騰傳劉聰傳石虎傳(附石世等傳)慕容垂傳苻堅傳姚興傳司馬德宗傳(附司馬德文傳)桓玄傳馮文通傳劉義隆傳(附劉劭、劉駿傳)蕭衍傳沮渠牧犍傳(附沮渠秉等傳)高句麗傳勿吉傳蠕蠕傳高車傳自序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