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漢相逸事(1):多少人對它垂涎,為之奮鬥。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漢相逸事(1)

史記新讀

漢相逸事(1)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充滿了誘一惑。

多少人對它垂涎,為之奮鬥。

然而,天子的聲威隨時可以奪去他們的一切。

官至丞相

丞相張蒼是一陽一武(今河南省原一陽一縣東南)人,他非常喜歡圖書、樂律及曆法。

在秦朝時,他曾擔任過御史,掌管宮中的各種文書檔案。

後來因為犯罪,便逃回家了。

劉邦起事後,張蒼就以賓客的身份跟隨劉邦攻打南一陽一。

後來張蒼犯了斬首之罪。

行刑時,他脫一下衣服,伏一在刑具上。

他的身一體又高又大,同時還有一身如同葫蘆肉一樣肥碩白皙的皮膚。

這時,湊巧被王陵看見,他驚歎張蒼是個美男子,就向劉邦說情,赦免了張蒼的死罪。

張蒼後來一直跟隨劉邦征戰,漢初因功被封為北平侯。

多年之後,張蒼雖身居高位,仍不忘王陵的救命之恩,他把王陵當做父親一般侍奉。

王陵死後,張蒼已經是丞相了,但是每逢休假,他總是先拜見王陵夫人,獻上美食之後,才敢回家。

漢初,張蒼出任管理財政的計相。

不久,張蒼以列侯的爵位改任主計,他擔任這個職務達四年之久。

當時蕭何擔任相國,而張蒼從秦時就擔任柱下史,非常熟悉天下的圖書和各種簿籍,再加上他很一精一通計算、樂律和曆法,因此就命令他以列侯的爵位在相府辦公,負責管理各郡國交上來的會計賬簿。

後來,漢高祖立他的兒子劉長做淮南王,命令張蒼為相國來輔佐他。

十四年之後,張蒼調任御史大夫。

諸呂叛亂平定後,張蒼和絳侯周勃等人共同尊立代王為孝文皇帝,立下擁立的功勞。

公元前176年,丞相灌嬰去世,張蒼繼任為丞相。

博學之士

漢朝建立到孝文帝時的二十多年時間裡,由於天下剛剛平定,朝廷中的文武百官大都是軍人出身,而唯獨張蒼從擔任計相的文官開始,致力於訂正音律和曆法。

因為高祖是在十月進入函谷關到達霸上的,所以原來秦代以十月為一年開端的舊曆法依然沿襲。

他又推求金、木、水、火、土五德運行的情況,認為漢朝正值水德旺盛的時期,所以仍然像秦朝那樣崇尚黑色。

張蒼還吹奏律管,調整樂調,使其合於音律,來制定律令。

他還由此制定出各種器物的度量標準,以作為天下百工的規範。

在他擔任丞相一職時期,終於把這一切都完成了。

張蒼對後代律法學者影響深遠,整個漢代研究音律曆法的學者,都師承張蒼。

張蒼的博學,和他一向喜歡讀書不無關係,他博聞強記,尤其擅長音律和曆法。

晚年生活

張蒼擔任丞相十幾年之後,魯國有個叫公孫臣的上書皇帝,說漢朝屬於土德旺盛期,其徵兆是不久將要有黃龍出現。

皇帝下詔把此議交給張蒼評定,張蒼認為這是無稽之談,對此並沒有多加理會。

但是後來黃龍果然出現在天水郡的成紀縣。

於是文帝就把公孫臣召到了朝廷,並任命他為博士,讓他負責草擬順應土德的曆法制度。

張蒼看到自己不再受到重視,也就因此引退,推說自己年老多病,不再上朝。

張蒼曾保舉某人做中侯官,但這個人利用不正當手段大謀私利,皇帝就責備了張蒼幾句,張蒼就完全告病辭職了。

張蒼總共做了十五年的丞相。

張蒼的父親身高不足五尺,張蒼卻身高八尺,他被封侯,又做了丞相。

張蒼的兒子也很高大,但到了孫子張類身高卻只有六尺多一點兒,令人匪夷所思。

張蒼在免去丞相職務之後,年紀已經很大了,嘴裡沒有牙齒,只能靠吃人一奶一度日,他讓一些女人當他的一乳一母。

張蒼妻妾成群,達一百餘人,她們凡是懷孕生育過後,張蒼就不再親近。

張蒼最後活到一百多歲才去世。

正直的申屠嘉

申屠嘉是文帝時的丞相。

他為人廉潔正直,在家裡從不接受私事拜訪。

當時太中大夫鄧通特別受皇帝的一寵一愛一,皇帝賞賜給他的錢財無數。

漢文帝曾親自到他家飲酒作樂,由此可見皇帝對他一寵一愛一的程度。

一次,申屠嘉入朝拜見皇帝,而鄧通站在皇帝的身邊,禮數上有些怠慢。

申屠嘉奏事完畢,接著說道:「皇上您喜一愛一您的一寵一臣,可以讓他富貴,至於朝廷上的禮節,卻是不能不嚴肅對待的。」

皇帝說道:「請您不要再說了,我對鄧通就是偏一愛一。」

申屠嘉見勸諫沒有效果,上朝回來後,命令鄧通到相府來,如果不來,就要把鄧通斬首。

鄧通非常害怕,進宮告訴了文帝。

文帝說:「你盡避大膽地前去,我立刻就派人召你進宮,丞相也不能為難你啦。」

鄧通來到了丞相府,摘下帽子,脫一下鞋子,給申屠嘉叩頭請罪。

申屠嘉很隨便地坐在那裡,故意不以禮節對待他,同時還斥責他說:「朝廷是高祖皇帝的朝廷。

你鄧通只不過是一個小臣,卻膽敢在大殿之上無禮,真是大不敬,應該殺頭。

來人把他斬了!」鄧通一個勁兒地磕頭,頭上碰得鮮血直流,但申屠嘉仍然沒有饒恕他。

文帝估計丞相已經將鄧通難為夠了,就派使者召鄧通進宮,並且向丞相表示歉意說:「這是我的弄臣,您就饒了他吧!」鄧通回到宮中之後,哭著對文帝說:「丞相差點兒殺了我!」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