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布衣天子(3):劉邦認為其中一定有詐,就用了張良的計策,派酈生、陸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布衣天子(3)

史記新讀

布衣天子(3)

此時,趙高已殺死秦二世,派人來求見,想和劉邦定約在關中分地稱王。

劉邦認為其中一定有詐,就用了張良的計策,派酈生、陸賈去遊說秦將,並用財利進行引一誘,乘此機會前去偷襲武關。

他又率軍在藍田與秦軍交戰。

秦軍頓時土崩瓦解,徹底失敗。

他命令全軍,所過之處,不得擄掠,秦地的人因此都很高興。

約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劉邦的軍隊最先到達霸上。

秦王子嬰駕著白車白馬,用絲繩繫著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璽和符節投降劉邦。

將領們有的說應該殺掉秦王。

劉邦說:「當初懷王派我攻關中,就是認為我能寬厚容人;再說人家已經投降了,又殺掉人家,這麼做不吉利。」

他把秦王交給主管官吏,就向西進入鹹一陽一。

劉邦想留在秦宮中休息,但被樊噲、張良勸阻。

他下令把秦宮中的貴重寶器財物和庫府都封好,然後退回來駐紮在霸上。

劉邦又召來各縣的父老和德高望重的人,對他們說:「父老們苦於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經很久了,批評朝政得失的要滅族,相聚談話的都要處以死刑。

我和諸侯們約定,誰首先進入關中就在這裡做王,所以我應當為關中王。

現在我和父老們約定三條法律:殺人者處死刑,傷人者和盜竊者也要依法治罪。

其餘秦朝的法律全部廢除。

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樣,安居樂業。

我到這裡來,就是要為父老們除害,不會對你們有任何侵害,請不要害怕。

我所以把軍隊撤回霸上,是想等著各路諸侯到來,共同制定一個規約。」

他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縣鎮鄉村去巡視,向民眾講明情況。

秦地的百姓聽後都非常喜悅,爭著送來牛羊酒食,慰勞士兵。

劉邦推讓不肯接受,對他們說:「倉庫裡的糧食並不缺乏,不必讓大家破費了。」

人們更加高興,唯恐劉邦不在關中做秦王。

受封漢王

項羽入關後,違背當初的約定,把劉邦封在巴蜀、漢中之地,改立劉邦為漢王,建都南鄭。

項羽又把關中分為三份,封給秦朝的三個降將,以牽制劉邦。

劉邦前往封國時,項羽派了三萬士兵隨從前往,楚國和諸侯國中因為敬慕而跟隨劉邦的也有幾萬人。

他們從杜縣往南進入蝕中,當地的道路十分艱險,都是在陡壁上架起的棧道。

劉邦領軍過去之後,就把棧道全部燒掉,一是為防備諸侯或其他強盜偷襲,二是向項羽表示再沒有東進之意。

劉邦的部隊大部分是關東人,他們到達南鄭後,思戀故土,很多部將和士兵逃跑回關東去了。

沒走的士兵們也都唱著懷鄉之歌,想東歸回鄉。

韓信勸說劉邦道:「項羽把您封到到南鄭,分明是流放您。

部隊中的軍官、士兵日夜盼著回歸故鄉。

如果趁著這種心氣極高的時候利用他們,還可以建功立業。

如果等到天下平定以後,人們都安居樂業了,就再也沒法利用他們了。

您不如立即下定決心,率兵東進,與諸侯爭奪天下。」

劉邦也認清了現在的形勢,採用韓信的計策,返回關中,首先把關中的三個封國消滅,佔據了有利的地理位置。

隨後派遣將領們去奪取了長安西北的隴西、北地、上郡等地,讓人去沛縣迎接他的父親和呂後。

項羽聽說後,就派兵在一陽一夏阻截,又封原吳縣縣令鄭昌為韓王,以抵拒漢軍。

楚漢交鋒

劉邦繼續東進,攻佔了隴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河南等郡。

他下令各路將領,率領一萬人或者獻出一郡之地降漢的,封給他一萬戶。

他還允許人們去耕種原先秦朝供帝王遊玩打獵的園林,大赦天下罪犯。

劉邦在到達洛一陽一後,聽說了項羽殺害楚懷王之事。

他藉機為楚懷王發喪,號召各路諸侯為楚懷王討伐項羽,在道義上佔據了主動。

這時候,項羽正在北方攻打齊國,他雖然聽說劉邦已經到東方來了,但因為正與齊軍交鋒,就想在打敗齊軍之後再去迎擊漢軍。

劉邦因此得以挾持各諸侯的軍隊,攻入項羽的都城彭城。

項羽聞訊,立即率兵離開齊國,跟漢軍在彭城靈壁以東的睢水上激戰,大敗漢軍,殺了許多漢兵,睢水因此被阻塞不能暢流。

項羽又派人從沛縣擄來了劉邦的父母、妻子、兒女,把他們扣留在軍中做人質。

這時,諸侯們見楚軍強大,漢軍被打敗,又都背離了劉邦而去幫助項羽。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