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西楚霸王(1):一代英雄,最終沒有成就自己的霸業。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西楚霸王(1)

史記新讀

西楚霸王(1)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一代英雄,最終沒有成就自己的霸業。

但,他無愧於自己的名號——西楚霸王。

早年生活

項籍,字子羽,世人稱他項羽,開始創立霸業的時候,只有二十四歲。

他祖父是楚國名將項燕。

項氏家族世代擔任楚國的將軍並屢立戰功,因此被封在項城,之後取姓為項。

項羽自幼失去了父母,由叔父項梁拉扯長大。

少年時代,項羽曾努力學習識字,無奈在學習文化、解讀詩書方面沒有什麼天分,於是,他放棄了學文而改學劍術,可惜也沒有學成。

對此,項梁十分生氣。

項羽卻說:「讀書識字不過為了能寫出自己的名字罷了,而學好劍術也不過能抵擋住一兩個人,這些是不值得我去學習的,我要學的是能夠駕馭萬人的本領。」

因此,項梁就教授項羽兵法,項羽對此也很感興趣。

但是,項羽對兵法的學習也仍是只懂得皮一毛一大意而已,不肯深入細緻地去鑽研。

項梁曾因受牽連而在櫟一陽一被捕入獄,經托人情才得以解脫;後來,項梁又殺了人,便和項羽逃到吳中地區去躲避仇家的報復。

該地的賢士大夫都崇敬他,每當遇到大規模的徭役和喪葬嫁娶的時候就推舉他為主辦人。

他暗地裡用兵法部署、組織賓客和青年,於是,吳中地區的人們都漸漸知道了他的才能。

秦始皇有一次到會稽地區巡視,當他經過浙江的時候,項梁叔侄二人一起去觀看。

項羽說:「那個人我可以取而代之。」

項梁急忙摀住了他的嘴,告戒他:「不要胡說!他是皇帝,讓別人聽見了會被誅滅九族的!」但是自此以後,項梁便認為,這個侄子是一個不凡的奇人。

項羽成年以後,身高八尺多,能夠扛起寶鼎,而且才思敏捷,於是,盡避吳中當地的青年剛烈好鬥,但都很畏懼項羽。

叔侄起義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等人在大澤鄉起義。

這一年九月,會稽郡守殷通與項梁合計說:「長江以西的地區都造反了,這是上天要滅亡秦朝啊!先動手就會占主動,下手晚了就會被別人搶佔先機。

因此,我準備發兵抗秦,任命您和桓楚為將軍,你願意嗎?」

此時,桓楚正在外面逃亡,項梁就對殷通說:「桓楚現正在外面逃亡,除了我的侄子項羽,沒有人知道他在哪裡,先把項羽找來打聽到桓楚的下落再說吧。」

過了會,項梁出來了,與項羽耳語了一番,命令他帶著寶劍在屋外等著。

項梁再次進入屋內,對殷通說:「項羽就在外面,讓他帶著您的手諭去招桓楚來吧。」

殷通同意了,把項羽叫了進來。

之後,項梁做了個手勢,項羽便迅速拔一出寶劍把殷通的頭砍了下來。

項梁手提著殷通的頭顱並佩戴上了郡守的符印。

郡府裡的官吏見了之後個個嚇得魂飛魄散,亂作一一團一。

項羽又在郡府裡大開殺戒,殺了近百人。

於是,府中所有的人都驚恐地趴在地上,向項梁叔侄討命求饒

項梁把以前和他經常交往的豪吏們召集在一起,告訴他們,自己要起義抗秦來成就一番大事業。

緊接著,項梁派心腹率領吳中地區的軍隊去收取郡內的屬縣,總共得到一精一兵八千人。

項梁任命吳中地區的豪傑們作為這支軍隊的各級將官。

在這些豪傑裡有一個人沒有被任用,就很不高興,跑到項梁那裡去問究竟。

項梁對他說:「前些時候,有一家人辦喪事,我派你去辦理其中的一些事情,但你當時沒能辦好,我現在就不敢任用你了。」

眾人知道了這件事以後,就更加佩服項梁,對他的知人善用十分讚賞。

項梁當了會稽郡的郡守,項羽被任命為副將,並率軍攻取了會稽郡的下轄各縣。

群雄聚義

當項梁叔侄開始起義的時候,廣陵人召平正在為另一個義軍首領陳王攻打廣陵,但一直沒能攻下。

他聽說陳王戰敗逃走,而秦國大軍正向他這裡開進,便渡過長江,假托陳王命令封項梁為楚國的上柱國。

他對項梁說:「江東地區平定以後,您要趕快率軍向西攻打秦軍。」

項梁聽從了他的建議,率領八千名士兵渡過長江,向西進攻。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