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西楚霸王(5):項羽殺降以後,率軍向西攻取秦國的土地。函谷關有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西楚霸王(5)

史記新讀

西楚霸王(5)

鴻門宴(上)

項羽殺降以後,率軍向西攻取秦國的土地。

函谷關有重兵把守,所以聯軍沒有能夠進入。

此時劉邦攻破鹹一陽一的消息傳到了聯軍之中,項羽心裡更加著急,派當一陽一君等人率軍力戰而拿下了函谷關,項羽進入了關中,到達了戲水西岸。

此時,劉邦駐軍在霸上,還沒有和項羽相見。

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對項羽說:「劉邦打算在關中稱王,任命秦王子嬰為國相,將秦國的珍寶全部據為己有。」

項羽聽後大怒,當即向軍中下令說:「明日一早讓官兵們飽餐一頓,好替一我擊敗劉邦的軍隊。」

此時,項羽擁有四十萬軍隊,屯住在新豐的鴻門(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東);劉邦擁有十萬軍隊,屯住在霸上(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南)。

范增開導項羽說:「劉邦在山東地區時,貪圖財貨,喜好美一女。

而入關以後,他一反常態,沒有索取任何財物,也沒有佔有一個美一女,這說明他的志向不小。

我派人去觀望他那邊的雲氣,總是呈現出龍一虎的氣象,五彩斑斕,這是天子的瑞氣啊。

所以,我勸您立即向他進攻,千萬不能錯過這個天賜的良機。」

鴻門宴(中)

楚國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他平時與張良關係一直很好。

此時張良正跟隨著劉邦在霸上。

項伯怕張良因此受到牽連,便連夜趕到劉邦軍中,私下裡找到張良,把項羽即將進攻劉邦的情況告訴張良,並且想讓張良與他一同離去。

張良拒絕說:「我是代表韓王來送沛公入關的,如今沛公有急難,我如果逃走那就是不仁不義,我必須將這個情況告訴沛公。」

張良說完之後進入軍帳,把項伯的話全部告訴給沛公。

沛公聽後非常吃驚。

他向張良詢問對策。

張良問道:「是誰為您出主意,叫您把守函谷關的?」

劉邦回答說:「是我一時糊塗,誤聽了一個卑鄙小人的計謀。」

張良又問道:「您認為自己的軍隊能夠敵得過項羽的軍隊嗎?」

劉邦沉默下來,考慮了一會便說:「確實敵不過。

那麼現在我該怎麼辦呢?」

張良說:「請讓我前去告訴項伯,說沛公您不敢背叛項王。」

劉邦問道:「您與項伯有交情嗎?」

張良回答說:「秦朝的時候,項伯和我交遊,他殺了人,是我救了他的命。

如今我身處險境,他特意前來告知於我。」

劉邦問道:「他和你誰的年紀大?」

張良回答說:「項伯比我年長。」

於是沛公就對張良說:「請您替一我請項伯來,我要用對待兄長的禮節來會見他。」

張良聽後把項伯請了進來。

劉邦舉起酒杯為項伯祝壽,與他訂立了兒女婚約,並且對他說:「我入關以後,對於秦國的財物不敢有任何的貪戀,我派人清查了吏民、封藏了府庫,恭候項羽將軍的到來。

我之所以派兵把守函谷關,是為了防備其他的盜賊和意外事件的發生。

我一日夜企望項將軍的到來,怎麼敢反叛呢?希望您向項將軍詳細說明我的本意。」

項伯應允下來,並對劉邦說:「您明天一定要早早地到項將軍營中認錯。」

劉邦滿口答應了。

項伯連夜離去,回到了本方軍中,把劉邦的話一五一十地轉告給了項羽。

緊接著他對項羽說道:「如果沛公不先攻破關中,您又怎麼敢進入此地呢?如今,別人立下了大功而您卻要攻打他,這是不仁義的舉動啊,您不如趁這個機會來善待他。」

項羽聽後就答應了。

鴻門宴(下)

第二天清早,劉邦帶著百餘名隨從前來會見項羽。

兩人見面以後,劉邦對項羽賠罪說:「我與將軍一同努力進攻秦軍,將軍在黃河以北殺敵,我在黃河以南作戰。

沒有想到我能夠先入關攻破秦國,今天在此處與將軍重逢。

現在,肯定是有小人在挑一撥離間,使我與將軍之間出現了隔閡。」

項羽回答說:「那是你軍中左司馬曹無傷作的梗。

不然我怎麼會產生這樣的疑心?」

當天,項羽留請沛公一同飲酒。

項羽、項伯面朝東坐,亞父范增面南而坐,劉邦面朝北坐,張良面朝西陪侍。

席間,范增多次給項羽使眼色,三次舉起自己身上佩戴的玉玨示意項羽當機立斷殺死劉邦,項羽卻默然不應。

范增起身出來,他找到了項莊,對他說:「君王為人心慈手軟,不忍心下手殺掉劉邦。

你進去敬酒祝壽,並請求舞劍助興,趁機把劉邦殺死。

不然咱們這些人以後都會成為他的階下囚。」

項莊聽後便依照范增的吩咐去做,走進大帳對項羽請示說:「今天沛公來這裡跟您一塊飲酒,真是個難得的機會,在下想用舞劍的方式來給你們助興。」

項羽聽了之後感到很高興,就同意了。

於是項莊開始拔劍起舞,他舞劍時每一劍都指向劉邦,劉邦的生命危在旦夕。

在此緊急時刻,項伯看出了他的意圖,也站起來拔劍起舞,常常用自己的身一體來掩護劉邦,使得項莊無從下手。

張良見勢不妙,便起身來到了軍門外。

他找到了劉邦的一個將軍樊噲,對他說:「現在裡面情況萬分緊急,項莊拔劍起舞,想要刺殺主公。」

樊噲激昂地說:「既然情況危急,就請讓我進去與沛公同生死。」

說完之後,樊噲就提起寶劍、拿上盾牌闖入了軍門。

守門的衛士企圖阻止樊噲進入,但是被樊噲迅猛地用盾牌撞倒在地。

樊噲進入中軍帳後,面朝西站著,兩眼瞪著項羽,怒髮衝冠、睚眥盡裂。

項羽按著寶劍,直起上身問道:「來的是哪一位啊?」

張良急忙回答說:「這是給沛公駕車馬的車伕,名字叫樊噲。」

項羽聽後稱讚道:「這是一位壯士,賜給他一杯酒喝。」

樊噲拜謝,起身將酒一飲而盡。

接著項羽又賞給樊噲一隻生豬肘。

樊噲把手中的盾牌平放在地上,把豬肘放在盾牌上,拔一出匕首邊切邊吃。

項羽問他說:「壯士,還能再喝一杯嗎?」

樊噲說:「臣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麼推辭的!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擔心不能殺盡,施刑罰害怕不夠重,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了他。

懷王與諸侯們約定,首先攻入鹹一陽一的人將受封為關中王。

現在沛公做到了這一點,而對於秦朝的財富卻絲毫不碰,他封藏了宮室、府庫,將軍隊退出城裡而駐紮在霸上,恭候項王的大駕。

沛公派軍隊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的盜賊和意外事件的發生。

沛公可以說是勞苦功高,理應得到封侯的獎賞,而您卻聽信小人的讒言,打算誅殺有功之人。

這樣的做法是延續亡秦的老路啊!我認為您是不會這樣做的。」

項羽聽後竟然無話可答,只是連聲說:「請坐。」

於是樊噲隨張良坐下了。

一會兒,沛公起身上廁所,順便把樊噲叫了出來。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