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吳越爭霸(7):范蠡離開越國之後,到陶地定居了下來。他利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吳越爭霸(7)

史記新讀

吳越爭霸(7)

范蠡救子

范蠡離開越國之後,到陶地定居了下來。

他利用這裡的交通地理優勢,從事商業生產。

由於自己頭腦靈活,善於經營,很快就積累了億萬家產,成為了當時的首富,自稱「陶朱公」。

有一次,范蠡的次子在楚國殺了人,被拘捕起來。

范蠡於是打點好一千鎰黃金,讓小兒子前往楚國去營救他的二哥。

小兒子就要出發時,范蠡的長子卻認為自己是長子,應該盡到長子的責任,所以要求自己代替三弟去營救二弟。

范蠡沒有答應他的請求,大兒子認為父親看不起自己,鬱悶難奈,就要自一殺。

最後在妻子的勸說下,范蠡只得派長子去營救。

他寫了一封信要大兒子送給舊日的好友莊生,並對他說:「你到楚國後,一定要把這一千鎰黃金送到莊生家,然後一切聽從他去辦理,千萬不要與他爭執。」

長子臨走的時候,又自帶了幾百鎰黃金。

長子到達楚國後,看見莊生家靠在楚都外城,門前雜草叢生,十分破敗,就對莊生產生了懷疑,但長子還是遵照父親所囑向莊生進獻了黃金。

莊生讓他趕快離開此地,放心地等他弟弟釋放,不要詢問原因。

但長子並沒有聽從他的建議,私自留在楚國,並把自己攜帶的黃金送給了楚國的達官貴人。

莊生雖然住在窮鄉陋巷,卻因廉潔正直聞名楚國,連楚王也尊他為師。

其實他並非有意收下黃金,只是不想當面駁了朋友的臉面,想等事成之後再歸還原主,以示自己遵守信用。

但是范蠡的長子不知道莊生的意思,以為財產送給莊生不會起什麼作用,所以就沒有聽從他的勸告。

隨後莊生就入宮勸楚王大赦天下以施行仁政。

楚王平時十分信任莊生,就聽從了他的建議。

楚國的達官貴人暗中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范蠡的長子。

長子認為既然大赦,弟弟自然就可以釋放。

他心疼一千鎰黃金白白送給莊生,於是又去莊生處將黃金取回。

莊生對此很不滿意,就又入宮會見楚王說:「我聽路人說范蠡的兒子殺人後被楚國囚禁,他家派人拿出很多金錢賄賂楚王左右的人,所以君王並非體恤楚國人而實行大赦,卻是因為范蠡的兒子才大赦的。」

楚王大怒道:「我作為堂堂的一國之君,雖然無德,怎麼會因為范蠡的兒子佈施恩惠呢?范蠡既然犯了罪,就一定要嚴懲。」

於是下令先殺掉范蠡的兒子,第二天才下達赦免的詔令。

范蠡的長子知道事情的原委後,欲哭無淚,只得帶著弟弟一屍一體回家了。

范蠡的妻子和鄉鄰們都十分悲痛,只有范蠡笑著說:「我本來就知道他一定救不了弟弟!他不是不一愛一自己的弟弟,只是不忍放棄錢財。

他小時候就與我生活在一起,經受過各種辛苦,知道生活的艱難,所以把錢財看得很重。

而小兒子一生下來就看到我十分富有,乘坐著上等車,驅駕著千里馬,到郊外去打獵,哪裡知道錢財從何處來,所以把錢財看得極輕,扔掉也毫不吝惜。

我原打算讓小兒子去,可是上天卻又一陰一差一陽一錯地讓我把大兒子派了去,這大概就是天意吧!」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