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粉黛三千為一人(2):竇太后,是趙國清河觀津人。呂太后當政時期,她以良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粉黛三千為一人(2)

史記新讀

粉黛三千為一人(2)

竇太后的故事

竇太后,是趙國清河觀津人。

呂太后當政時期,她以良家女的身份被選入宮中服侍太后。

後來,呂太后遣出宮女賞賜給諸侯王,每個王分給了五個美一女,竇氏就在這次出宮的行列中。

竇氏家在清河,她認為去趙國會離家近一點,她請求主管遣送事宜的宦官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趙國宮女的行列中。

但是,這個宦官卻把這件事忘記了,誤把竇氏的名字放到了去代國宮女的行列中。

名冊上奏,呂太后下詔批准。

竇氏得知這個消息以後,痛哭流涕,不願意出發。

但是,在朝廷的強制命令下,她只得無奈啟程。

到了代國,代王劉恆只一寵一幸竇氏。

她生下了一個女兒,名叫嫖,後來又生下了兩個男孩。

代王的王后共生有四個王子,但是,王后在代王還沒有繼承帝位的時候就已經去世,而她的四個兒子也壽命不長,在代王繼承帝位以後一個個不幸的死去。

朝中的大臣們請求文帝立太子。

竇氏的長子劉啟年齡最大,被立為太子,這就是後來的漢景帝,母以子貴,竇氏被封為皇后,女兒嫖受封為長公主。

第二年,竇氏的小兒子劉武被封為代王,不久又徙封為梁王,這就是梁孝王。

竇皇后的雙親早已經去世,被葬在觀津。

他們生前身份低微,沒享過什麼福。

薄太后為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下詔追尊父親為安成侯,母親為安成夫人,又下令清河地區為其設置園邑二百家,由長丞守護,一切禮儀、供品與靈文園相同。

竇皇后的哥哥名叫竇長君,弟弟名叫竇廣國,字少君。

少君四五歲的時候,被人掠去賣掉,家裡人不知道他被賣到了何處,從此便彼此失去了聯繫。

少君被轉賣了十餘家,轉來轉去,最後到了宜一陽一。

少君為買主進山燒炭,日夜勞作。

一天晚上,他與百餘名家奴一起在山崖下面休息。

半夜十分,山崖突然崩塌,睡在其下面的人都被壓死,唯獨少君倖免於難。

少君逃過這次劫難之後,感覺冥冥中有神靈保佑自己,就找人為自己占卜,占卜的人掐指一算,對他說:「你的前途在長安,在那裡你才能得到富貴,過不了幾天,你就可以被封侯。」

少君對他的話深信不疑。

恰好少君的主人要去長安辦事,他便絞盡腦汁地說服了主人,跟他一塊前往去了長安。

到了長安以後,少君聽說朝廷新立了皇后,家在觀津,姓竇。

雖然自己被掠賣的時候年紀很小,但是少君還清楚地記得家裡所在的縣名和自己的姓氏,他在心裡盤算:「怎麼這麼巧啊!莫非皇后就是我失散多年的姐姐?」

他還記得自己與姐姐採桑葉的時候,自己從樹上摔下來過。

少君以此作為證據,上書陳述自己的身世。

竇皇后知道後十分高興,趕緊把這件事告訴給文帝。

文帝對此事也非常重視。

經過周密的安排,很快,少君被文帝、竇皇后召見。

他詳細說明了自己的情況,與竇皇后的記憶完全相符。

竇皇后為確定無疑,再次問他有還什麼可作為憑證,少君想了想回答說:「姐姐當初離開我西去的時候,與我在驛站的客舍中告別。

她要來洗澡的用具為我洗澡,又要來飯給我吃。

然後,她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竇皇后聽後果然是自己的弟弟,一把拉住弟弟,報頭痛哭。

涕淚交橫地喊到:「弟弟啊!姐姐找你找得好苦啊,今天我們姐弟終於相見了!」左右的侍從被他們遭遇深深的打動,一個個也都趴在地上哭泣,大大增強了皇后姐弟相認的悲哀氣氛。

後來,朝廷賞賜給少君很多田地、房屋和金錢,讓他定居在長安。

周勃、灌嬰等大臣說:「我們這些人的命運掌握在竇氏兄弟的手中。

他們兩人出身微賤,文化水平比較低,這樣對國家的發展不利。

應當盡快為他們挑選賢良的師傅和賓客,好好給他們補補課,否則日後,他們又會傚法呂氏鬧出大亂的。」

文帝得知了大臣們的不安,認為他們的想法有道理。

便挑選年齡大、德行好的讀書人,讓他們與竇氏兄弟共處。

從此竇氏兄弟經過細心的調一教,成為謙遜、恭讓的君子,不敢因為自己的地位尊貴而對別人驕橫、傲慢。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