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您若一定要以合縱之策來保全燕國,那麼我就委任您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

史記新讀

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

燕文侯說:「先生言之有理,不過我國國小民弱,西面與趙國毗鄰,南面與齊國接壤,齊、趙都是強國。

您若一定要以合縱之策來保全燕國,那麼我就委任您為燕國的宰相,作為您成功的資本。」

於是燕文侯賞賜給蘇秦車馬行囊和金銀布帛,派他出使趙國。

六國合縱

蘇秦到達趙國時,奉一陽一君已經去世,朝廷也沒有了主心骨,蘇秦就趁機勸說趙肅侯。

趙肅侯說:「寡人年紀不大德行也很淺,登基時間又短,也沒有治國安邦的經驗,寡人正在發愁呢,如今先生有心保全天下,安定諸侯,寡人也願意委任先生為國相,作為先生遊說各國聯合的資本。」

於是趙肅侯賞賜雕花車子一百輛,黃金一千鎰,白璧一百雙,錦緞一千匹,派蘇秦去遊說各諸侯國。

這時,周天子把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的祭肉賜給秦惠王,以示恩一寵一。

秦惠王十分得意,派犀首(公孫衍)去攻打魏國,擒獲了魏國將領龍賈,攻佔了魏國的雕因,並且打算向東進軍。

蘇秦擔心秦軍會打到趙國來,便用計激怒一張儀,使他到秦國去,然後再通過他影響秦王的決策,阻止秦國伐趙。

於是蘇秦又去勸說韓宣王,他一面稱讚韓宣王的賢明與韓國軍隊的強大,一面又指出韓國對秦國俯首帖耳的態度只能使國家蒙羞,以致讓天下人恥笑,最終還是給自己留下禍根。

聽完蘇秦的話後,韓宣王氣得臉色大變,揮動手臂,瞪著眼睛,手握寶劍,仰天長歎道:「寡人雖無能,卻也絕不會去侍奉秦國。

今天先生用趙王的行動來啟發寡人,寡人願委任您為國相。」

蘇秦又用同樣的方法勸說魏襄王,魏襄王說:「寡人沒有什麼賢能的地方,今天有機會聆聽先生高明的教誨。

如今先生用趙王的行動來號召我們,寡人願委任您為國相。」

蘇秦趁機東去進見齊宣王,同樣,他向齊宣王陳明瞭合縱抗秦的利害關係。

齊宣王說:「寡人不夠聰明機敏,我國又地處偏僻遙遠的東方,面臨大海,交通極為不便,因而未曾有機會聆聽高人的指導。

如今您用趙王的行動來號召我們,寡人願委任您為國相。」

接著蘇秦就往西南去勸說楚威王,他對楚威王說明楚國是秦國最為懼怕的國家,楚國強大,秦國就會受到削弱;秦國強大,楚國就會受到削弱。

而以楚國的實力足以號令諸侯,領導合縱聯盟來對抗強秦。

楚威王說:「我國西面與秦國交界,秦國早有野心奪取巴、蜀,吞併漢中。

秦國如同猛虎豺狼,有吞併天下的野心。

而韓、魏兩國因受到秦國的威脅,立場總是不夠堅定,所以也不能同它們共謀大事。

如果跟它們共謀大事,恐怕它們會背叛我們而歸附秦國。

這樣,計劃還沒實行,國家就已岌岌可危了。

寡人自己估量,楚國要單槍匹馬地對抗秦國,勝算並不高;在朝內與群臣商議策劃,也不太可靠。

因此寡人日夜難安,飯菜入口都吃不出滋味,心神像飄搖的旌旗那樣不得安寧,現在您要一統天下,聯合諸侯,保全行將滅亡的國家,寡人願委任您為國相。」

於是,六國合縱成功,同心協力一致抗秦。

蘇秦做了合縱聯盟的盟主,同時擔任六國的相國。

榮歸故里

蘇秦北上回報趙王,沿途諸侯國分別派使者為他護送車馬物資,隨從侍者浩浩蕩蕩,氣派非凡,幾乎與君王出行的儀仗陣容一樣。

周顯王聽到這種情況大為恐懼,蘇秦途經洛一陽一時,周顯王便下令清掃道路,並派人到郊外去迎接慰問他。

蘇秦到家後,兄弟、妻子和嫂子都低順著眼不敢抬頭看他,俯伏一在地上侍候他用飯,蘇秦笑著對他的嫂子說:「為什麼以前嫂嫂對我那麼輕蔑傲慢,而現在卻這麼謙卑恭敬呢?」

他的嫂子彎著腰匍匐向前,把臉貼近地面,謝罪說:「因為我看到小叔子您現在大富大貴了。」

蘇秦長歎一聲說:「同樣是我這個人,富貴時親戚就敬畏;貧賤時就輕視,我尚且有如此處境,更何況是一般人呢?想當初,假如我在洛一陽一置買上兩頃良田,難道現在還能佩上六國的相印嗎?說不定我早已成為一個碌碌無為的一般人了!」於是,他分發千金,贈送給自家宗族的親戚及朋友。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