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始皇帝(5):秦二世即位以後,讓趙高擔任郎中令,執掌朝廷大權。秦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始皇帝(5)

史記新讀

始皇帝(5)

二世暴政

秦二世即位以後,讓趙高擔任郎中令,執掌朝廷大權。

秦二世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就跟秦始皇一樣出外巡遊。

他按照趙高的建議,申明法令。

為防止其他皇子與他爭奪皇位,他暗中與趙高謀劃,利用出巡的時機,大肆誅殺自己的同胞和不服從的大臣,一時間,宮裡和朝廷裡血流成河,整個皇族都為之震驚恐慌。

一番屠一殺過後,大臣們為保住祿位只得屈從討好,百姓也十分震恐。

秦二世的地位暫時得到鞏固。

秦二世在出巡迴來後,對內繼續進行阿房宮和驪山陵墓修建工作,耗費了大量的民力、物力,把國家弄得民不聊生,百姓怨聲載道。

他對外安一撫四方的外族,遵循秦始皇的策略,徵召了五萬身強力壯的兵丁守衛鹹一陽一。

宮廷中飼養著供玩賞的大量狗馬禽一獸,糧食消耗很大,鹹一陽一倉裡的糧食不夠用,他就從各個郡縣徵調運來糧食和飼料,讓轉運人員都自帶乾糧,鹹一陽一附近四百里之內不准吃這些糧食。

而百姓因為沒有糧食吃大量餓死,一屍一體佈滿荒山野地。

秦二世的殘暴統治比秦始皇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的殘暴統治終於激起了人們的反抗,不久,陳勝吳廣起義爆發,各地反秦的力量也揭竿而起,風起雲湧,共同反對秦朝的殘暴統治。

秦朝統治處在一片風雨飄搖之中。

指鹿為馬

趙高掌握了秦朝許多大權,但是他仍然不滿足。

為了能夠獨自專權,剷除異己,就勸秦二世說:「先帝登位治理天下已經時間很久了,所以各位大臣不敢做違背皇上的事情,更不敢說那些歪理邪說。

但是現在陛下您正年輕,而且剛登上皇位,怎麼能跟公卿在朝廷上議決大事呢?事情如果出現錯誤,就很容易讓群臣看出了自己的弱點,那樣天子的威信就會受到影響。

天子稱『朕』,朕是徵兆的意思,既然這樣,本來就不應讓別人聽到他的聲音,因此,您不用跟那些大臣來商議國家大事。」

秦二世覺得趙高說的很有道理,為了維護天子的威嚴,於是秦二世經常居住在深宮之內,不再跟大臣們交往,只跟趙高一個人決議國家大事。

從此以後,大臣們很少有機會朝見皇上。

此時,各地起義軍力量日益壯大,關中軍隊一刻不停地被征發到關東去攻打起義軍。

右丞相馮去疾、左丞相李斯、將軍馮劫要求減輕刑罰、停修阿房宮,以平息各地的起義軍。

而趙高為了除掉他們,就向秦二世進讒言誣陷他們,結果他們一個個都被秦二世殺了。

隨著趙高權勢日益擴大,便產生了謀反的念頭,但又恐怕群臣不聽從他,於是就先設下計謀進行了試驗。

一次,他帶來一隻鹿獻給秦二世,說:「陛下,您看這匹馬是多麼的健壯啊!」秦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這明明是一頭鹿,你怎麼把鹿說成是馬呢?」

趙高又說:「陛下,這確實是一匹馬,不信您問問各位大臣啊!」於是秦二世就問左右大臣,大臣們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一合趙高說是馬,也有的堅持說是鹿。

趙高派人全都記錄下來。

事後,他暗中陷害那些堅持說是鹿的人,把異己一一排除。

從此以後,大臣們都很畏懼趙高,朝廷中再也沒有人敢跟趙高對抗了。

趙高弒主

由於秦朝的殘暴統治,各地起義軍的規模越來越壯大,趙高也沒有把握取勝,整日冥思苦想解決的辦法。

正當趙高苦無良策時,當時一個重要的起義軍首領劉邦在攻入武關(陝南商洛丹鳳縣東)之後,派人來跟趙高秘密接觸。

趙高害怕秦二世知道後發怒,加害自己,就謊稱有病不去朝見皇上。

一天晚上,秦二世曾夢見一隻白虎咬了為他駕車的駿馬,他奮起殺了那只白虎,但醒來之後心中一直悶悶不樂。

他覺得奇怪,就向解夢人詢問:「昨晚我夢到一隻猛虎咬我的駿馬,這是怎麼回事啊?」

解夢人就對他說:「陛下,這是涇水水神在作怪,您應該趕緊祭祀他,不然的話就會有大禍。」

秦二世於是在齋戒之後祭祀了涇水水神。

後來,秦二世聽說起義軍日益一逼一近鹹一陽一,非常生氣,就派人譴責趙高,問他是怎麼打的仗。

趙高恐懼不安,就暗中與他的女婿鹹一陽一縣令閻樂、弟弟趙成商量,要廢掉秦二世,另立天子。

他們讓郎中令做內應,謊稱有大盜,命令閻樂召集官吏發兵追捕。

閻樂等人在宮殿門前,捆一綁住爆中的衛令僕射,喝問到:「盜賊從這裡進去了,為什麼不阻止?」

衛令說:「皇宮周圍警衛哨所都有衛兵防守,十分嚴密,盜賊怎麼敢進入宮中?」

閻樂二話沒說就斬了衛令,帶領官兵徑直衝進去,一邊走一邊射箭,有的箭甚至射中了秦二世的帷帳。

秦二世沒想到趙高會叛亂,心中大怒,趕緊召喚左右的人來保護自己。

但左右的人個個都慌亂不已,只顧自己逃命。

閻樂走上前去歷數秦二世的罪狀,對他說:「你驕橫放縱,肆意誅殺,不講道理,天下的人都背叛了你,怎麼辦你自己考慮吧!」秦二世說:「我可以見丞相嗎?」

閻樂說:「不行。」

秦二世便說:「我希望得到一個郡做個諸侯王。」

閻樂不答應。

秦二世又說:「那我就做個萬戶侯。」

閻樂還是不答應。

秦二世又說:「我願意和妻子兒女去做普通百姓,跟諸公子一樣。」

閻樂最終對他說:「我是奉了丞相之命,為天下人來誅殺你的,你即使說了再多的話,我也不敢替你回報。」

秦二世沒有辦法,難逃一死,只好自一殺了。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