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趙國雙傑(6):不久,白起下令將這些趙國降軍全部活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趙國雙傑(6)

史記新讀

趙國雙傑(6)

幾十萬趙軍投降了秦軍。

不久,白起下令將這些趙國降軍全部活埋。

長平之戰,趙軍陣亡以及被活埋的將士竟然達到了四十五萬人,這使得趙國元氣大傷,趙國從此一蹶不振。

第二年,秦軍包圍了邯鄲,圍困時間長達一年多,趙國無力抵抗,如果不是楚、魏等國的援救,趙國幾乎亡國。

紙上談兵的趙括成為了趙國的千古罪人,而趙括的母親因為與趙王有言在先,保全了自己的一性一命。

廉頗老矣

邯鄲之圍五年以後,燕國的臣子栗腹向燕王建議說:「趙國的成年男子幾乎全部戰死在長平,而現在,這些人的子孫還沒有成年,趙國現在的形勢是兵弱將寡。

燕國何不利用這個機會發兵去攻打趙國!」於是,貪心的燕王便派兵進攻趙國。

趙王聞訊,任命廉頗為將軍,命令他率軍反擊。

廉頗不愧為一代名將,結果,燕軍大敗,栗腹被殺,趙軍乘勢包圍了燕國都城。

燕王只能向趙王求和,割給了趙國五個城邑,這樣,趙軍才撤軍回國。

趙王論功行賞,把尉文邑這個地方封給了廉頗,賜他封號為信平君,並且兼任代理相國。

當初,廉頗從長平被趙王免職回國,失去了昔日的權勢,樹倒獼猴散,門客們都離開了他。

等到這次他東山再起,原來的門客又都回來投奔他。

廉頗對門客們的這種行為很不齒,不高興地對他們說:「你們都回去吧!我不會收留你們的。」

門客們說:「唉!廉將軍,您為什麼如此地不開竅呢?如今,天下人交友,就好比是集市上做買賣一樣。

您得到了權勢,我等就跟隨您;而您失去了權勢,我等就離開。

這是個極其自然的道理啊!您不高興什麼呢?」

聽到這些話,廉頗沉默不語,似乎是默認了他們的話!

後來,廉頗又為趙國立下了不少的戰功。

趙孝成王去世以後,他的兒子悼襄王繼位。

悼襄王做太子的時候,與廉頗就有過節,所以,他一繼位,便用樂乘代替了廉頗。

對此,廉頗大怒:「我在惠文王時就做了將軍,到今天都四十年了,為趙國立下汗馬功勞。

而今我沒有任何過錯,樂乘他是什麼人,怎麼就這麼輕易地取代我的位置?」

盛怒之下率軍去攻打樂乘,樂乘被迫逃走了。

廉頗知道自己的行為違背了君王的命令,肯定會被殺頭的,便投奔去了魏國。

廉頗在魏國住了很久,卻始終沒有得到魏王的信任與重用。

而趙國由於多次受困於秦軍,處境窘迫,趙王無奈便打算召回廉頗,重新啟用他。

於是,趙王派使者去魏國探望廉頗,實際上是去觀察他是否還可以帶兵打仗。

廉頗的仇人郭開此時是趙國的顯貴,他不願意廉頗回國,便私下裡賄賂出使魏國的使者,讓他譭謗廉頗。

廉頗也很想回到趙國為國效力。

見到趙國使者以後,廉頗為了顯示自己的老當益壯,特意在他的面前用餐,吃下了一斗飯和十斤肉,還披甲上馬,展示了自己的威風。

但是,使者回國以後卻對趙王報告說:「廉將軍雖然老了,但是飯量還很好。

可是,他與臣坐在一起交談,不一會兒工夫就上了三次廁所。」

因此,趙王認為廉頗真的老了,不能再率兵打仗,便打消了這個念頭,沒有再徵召他。

不久,楚王聽說名將廉頗在魏國閒居,打算任用他。

便派遣密使將廉頗接來了楚國,任命他為將軍。

廉頗雖然在楚國也領軍打了幾次仗,但是卻一直沒有太大的成果。

他曾經感慨地說:「如果我指揮的是趙國的士兵就好了!我真懷念當初與他們一同戰鬥的日子啊!」最終,廉頗在楚國的壽春城去世。

縱觀廉頗的一生,只有與趙軍在一起,才能發揮他那與世聞名的軍事才能,正說明了他的一愛一國情結,綻放出他絢麗高貴的人生品格。

在軍事才能上,廉頗一生並無大敗,最多也就是在長平之戰時與秦軍的三年持平局面,用「常勝將軍」來稱呼廉頗一點兒不為過。

驍勇戰將

李牧,是趙國優秀的軍事將領,他常年率軍駐紮在趙國北部邊境上的代(在今河北蔚縣)、雁門(在今山西右玉縣南)一帶,防禦匈奴人。

由於他在邊陲領兵作戰,趙王賦予的權力十分驚人,不僅有官吏的任免權,甚至還掌控了邊境城邑的稅收權,所收稅款不經朝廷批准就可以直接作為軍費。

每天,李牧都要下令殺掉幾頭牛,用來犒勞士兵,他還親自教士兵們騎馬、射箭。

李牧不僅優待士兵,還謹慎地派兵把守著烽火台等戰略設施,同時派出去很多的偵查人員。

他還制定了一個軍隊規章,內容是:「匈奴人如果前來侵掠,我軍將士必須立即進入營壘堅守,膽敢擅自出戰、捕捉俘虜之人,一經查出,即刻處死。」

因此,匈奴每次入侵,趙國的烽火台就及時地發出預警信號,將士們隨即進入營壘堅守,沒有人敢擅自出戰。

就這樣,幾年以後,趙軍沒有任何大的傷亡、損失。

可以說匈奴人的襲擾戰術在他的面前完全沒有了作用,只是疲於奔命,什麼都撈不到。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