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秦始皇的祖先們(1): 秦人的先祖,古老而神秘的部落。西方霸主是怎樣完成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秦始皇的祖先們(1)

史記新讀

秦始皇的祖先們(1)

秦人的先祖,古老而神秘的部落。

秦人是怎樣走向強大的?

西方霸主是怎樣完成統一大業的?

受封嬴氏

秦人的祖先,是顓頊大帝的孫女,名叫女修。

有一天,女修正在紡織,突然看見一隻飛一燕掉落下了一顆蛋。

女修把這顆蛋吞吃了,所以懷有了身孕,不久就生下了兒子大業。

大業成年以後,迎娶了少典氏部族的女子女華,女華生下了大費。

大費曾經輔佐大禹治水。

治水成功以後,虞舜大帝給大禹頒賜了玄圭作為獎賞。

大禹在接受獎賞的時候說:「治理水土成功,不是我一個人的力量,我的助手大費也有很大的功勞啊!」於是,虞舜對大費說:「費啊!你輔佐大禹治水成功,因此,我將一面底部裝飾有黑色飾物的旌旗賞賜給你。

你的後代子孫將會建立盛大的功業。」

後來,虞舜又將一名姚姓的女子嫁給了大費,大費恭敬地接受了。

從此,大費開始輔佐虞舜馴服鳥獸,卓有成效。

大費也被稱作柏翳,後來虞舜賞賜給他嬴這個姓氏。

大費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名叫大廉,即鳥俗氏;另一個名叫若木,即費氏。

他的後代子孫有的居住在中原各國,有的則居住在夷狄地區。

商代秦人

費昌是大費的玄孫,生活在夏桀的時候。

他看到夏人政治黑暗而商族正在日益興盛,便率領族人離開夏朝去投奔商族。

他本人做了商湯乘車的御者,幫助商湯在鳴條戰役中打敗了夏桀。

孟戲、中衍二人是大廉的玄孫。

中衍長著鳥一樣的身一體,但是卻能像人一樣說話,非常奇特。

太戊帝聽說此人以後,打算任命他為自己乘車,但不知道這樣做是否吉利,因此進行占卜以定吉凶。

結果是吉,於是,太戊帝把中衍召來為自己駕車,並且把自己美貌的女兒嫁給了他。

從太戊帝以後,中衍的後代子孫裡每世都有人建功立業,成為商朝的輔政大臣。

因此,嬴姓一族在商朝大都顯貴,勢力也非常強大,最終成為了諸侯。

中衍的玄孫名叫中潏,中潏與他的族人居住在西戎地區,保衛商朝的西垂疆域,他的兒子名叫蜚廉。

蜚廉生了個兒子叫惡來。

惡來力氣過人,而蜚廉則善於奔跑,父子二人都憑借各自的特長侍奉商紂王。

周武王興兵伐紂的時候,一併殺掉了惡來。

此時,蜚廉正在北方為紂王製作石質棺材。

事成以後,蜚廉準備回京覆命。

但是,紂王已死,蜚廉無處覆命,於是他在霍太山建築祭壇,祭奠紂王並向他覆命。

在修築祭壇時,蜚廉得到了一具石棺,上面的刻文說:「上帝詔令處父(蜚廉的別號)不要參與殷人的叛亂,特意賞賜給你這具石棺,來光大你的氏族。」

蜚廉去世以後,就被安葬在霍太山。

非子封秦

非子是蜚廉的五代孫。

當時,蜚廉的另一支後代宗族,即造父一族受到了周王室的一寵一信,被封在了今山西省境內的趙城。

非子一支由於與造父一族的親緣關係,也蒙恩居住在趙城,姓趙。

非子和他的族人居住在犬丘(在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南),他喜好馬匹和其他的牲畜,並且善於畜養、繁殖它們。

犬丘人將此事報告給了周孝王,孝王就命令非子到汧水、渭水流域去負責王室的養馬事宜。

從此,王室的馬匹得到了大量繁殖。

大駱是蜚廉的嫡傳後代,周孝王想把非子改立為大駱的嫡子,以便日後承襲祖先的爵位。

但是,大駱的妻子,即當時申侯的女兒,已經生下了嫡子成。

因此,申侯對孝王說:「以前,臣的祖先娶妻子酈山氏並且生了一個女兒。

後來將她嫁給了戎胥軒作為妻室,生下了中潏。

中潏因為與王室的親緣關係而來歸附,保衛我朝西部邊境,該地才得以和睦、安寧。

如今,我又將一愛一女嫁給大駱做妻子,生下了兒子成。

我們兩家再次建立了婚姻關係,西戎都來歸附我朝,因此,周的王業才能鞏固到現在。

聽說大王您現在打算廢除成的嫡子地位,此事關係重大,希望您要慎重考慮。」

於是,孝王對臣下們說:「從前,柏翳替虞舜大帝掌管畜牧之事,牲畜就十分的繁盛。

因而得到了虞舜的讚賞,虞舜就把自己的土地拿出一部分賞給柏翳,並封他為侯,還賞賜他嬴的姓氏。

如今,柏翳的後人非子也替一我繁畜馬匹而且成績優秀,因此,我也將分出土地封非子一族為周朝的附庸之國。」

孝王就命人在秦這個地方興建了城邑,讓非子接續嬴氏的廟祀,稱之為秦嬴。

孝王也沒有廢除成的嫡子地位,以此來安一撫西戎。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