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折翅鴻鵠(1):他曾經振翅高飛,最後卻折翅而亡。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折翅鴻鵠(1)

史記新讀

折翅鴻鵠(1)

鴻鵠的志向,在高高的藍天。

他曾經振翅高飛,最後卻折翅而亡。

但一飛沖天的勇氣,卻是永恆的讚歌。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陳勝,字涉,是一陽一城人。

陳勝年輕的時侯,曾經和別人一起被僱用耕田。

一次,他停下耕作走到田埂上休息時,感慨惱恨了好一會兒,說:「假如誰將來富貴了,大家相互不要忘記了。」

和他一起受雇的夥伴們笑著回答說:「我們這些被雇給人家耕田的,哪能富貴呢?」

陳勝歎息著說:「唉!燕麻這類小鳥怎麼能理解鴻鵠的遠大志向呢!」

起義的準備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等九百人被徵調到漁一陽一戍邊。

恰遇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他們估計已經延誤了到達漁一陽一規定的期限。

按照法津規定,過了規定的期限是該殺頭的。

陳勝、吳廣就商量說:「如今逃走也是死,起義幹一番大事業也是死,同樣都是死,為國事而死好不好?」

陳勝說:「天下受秦朝統治之苦已經很久了。

我聽說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兒子,不應該他來繼位,應該繼位的是大兒子扶蘇。

扶蘇因為屢次規勸皇上,秦始皇派他領兵在外地駐守。

如今聽說他並沒有什麼罪,卻被秦二世殺害。

老百姓都聽說他很賢德,不知道他已經死了。

項燕原是楚國將軍,多次立功,一愛一護一士兵,楚國人都很一愛一戴他。

有的人以為他已經死了,有的人以為他逃亡在外躲藏了起來。

現在假使我們冒用公子扶蘇和項燕的名義,向天下人民發出起義的號召,應該會有很多人響應。」

吳廣也這麼認為。

於是二人就去占卜吉凶,占卜的人知道他們的意圖,暗示他們說:「你們的事都能成,能夠建功立業。

然而你們向鬼神問過吉凶了嗎?」

陳勝、吳廣很高興,揣摩占卜人所說向鬼神問吉凶的意思,說:「這是教我們先在眾人中樹立威望。」

於是就用硃砂在一塊白布上寫了「陳勝王」三個字,塞一進別人捕來的魚肚子裡。

戍卒買魚回來煮著吃,發現了魚肚中的帛書,對這事覺得非常奇怪。

陳勝又暗中派吳廣到駐地附近一座草木叢生的祀所裡,在夜裡點燃起篝火,模仿狐狸的聲音叫喊道:「大楚興,陳勝王。」

戍卒們在深更半夜聽到叫一聲,都非常驚恐。

第二天,戍卒中到處議論紛紛,都指指點點地看著陳勝。

大澤鄉起義

吳廣一向關心別人,戍卒中很多人都願為他效勞出力。

押送隊伍的縣尉喝醉了酒,吳廣故意多次揚言要逃跑,以激怒縣尉,惹他當眾侮辱自己,藉以激怒眾人。

那縣尉果然鞭打吳廣,縣尉又拔一出佩劍,吳廣突然起來,奪劍殺死了縣尉。

陳勝又幫助他,合力把押送的縣尉全部殺死。

二人隨即召集屬下號召說:「各位在這裡遇上大雨,大家都誤了期限。

誤期按規定要殺頭。

即使不被殺頭,但將來戍邊死去的肯定也得十之六七。

再說大丈夫不死便罷,要死就要名揚後世,王侯將相難道都是天生注定的嗎?」

屬下的人聽了都異口同聲地說:「我們心甘情願聽憑差遣。」

於是他們假冒公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舉行起義,以順應民眾的願望。

大家都露出右臂作為標誌,號稱大楚。

他們又築起高台來宣誓,用將尉的頭作祭品。

陳勝任命自己做將軍,吳廣做都尉。

建號張楚

起義軍首先進攻大澤鄉,隨後又攻打蘄縣。

蘄縣攻克後,就派符離人葛嬰率兵攻取蘄縣以東的地方。

起義軍一連攻下銍、酇、苦柘、譙幾個地方。

他們一面進軍,一面不斷補充兵員擴大隊伍。

等行進到了陳縣的時候,已擁有兵車六七百輛,騎兵一千多,步卒好幾萬人。

攻打陳縣時,那裡的郡守、縣令都不在,只有留守的郡丞領兵與起義軍在城門下作戰。

結果郡丞兵敗身死,於是起義軍就進入城中佔領了陳縣。

過了幾天,陳勝下令召集掌管教化的三老和地方豪傑前來開會議事。

與會的人都說:「將軍您身披鎧甲,手執銳利的武器,討伐無道昏君,誅滅暴虐的秦王朝,重新建立了楚國的政權,論功勞應該稱王。」

陳勝於是就自立為王,國號為張楚。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