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寂寞的孔子(3):季桓子有一個一寵一臣,名叫仲梁懷,他與季桓子的另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寂寞的孔子(3)

史記新讀

寂寞的孔子(3)

懷才不遇

季桓子有一個一寵一臣,名叫仲梁懷,他與季桓子的另一位家臣一陽一虎有怨仇。

於是,一陽一虎想要驅逐仲梁懷,但是被公山不醜所阻止。

此後,仲梁懷更加地驕橫,一陽一虎一怒之下便把他逮了起來。

季桓子對此大為惱火,想要懲治一陽一虎。

一陽一虎乾脆把季桓子也關押起來,直到季桓子被迫與他訂立盟約,一陽一虎才將其釋放。

從此,一陽一虎更加輕視季氏。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在於,季氏原本也是凌駕於魯國國君之上,他的家臣便執掌了魯國的國政,因此,魯國自大夫以下都不守本分、背離了正道。

孔子對此感到痛心、無奈,便退出了政界、不再做官,而是專心研究、整理《詩》、《書》、《禮》、《樂》等典籍。

他的學生很多,以至於很遠地方的人都前來向他虛心受業。

魯定公八年,公山不醜失一寵一於季氏,便與一陽一虎聯合作亂,打算廢掉季氏、孟孫氏、叔孫氏的嫡子,改立一陽一虎所喜歡的庶子。

但是,二人的作亂以失敗告終,一陽一虎逃奔到齊國。

當時,孔子已經五十歲了。

公山不醜同樣逃奔,他到了費城,以之為憑借來反叛季氏,並派人召孔子前去輔佐自己。

這時,孔子探索依循的治國之道已經有很久了,但是卻因為無處施展而抑鬱。

受到邀請以後,孔子認為:「當初,周文王、武王興起於豐、鎬之間,而最終成就了王業。

如今,費城雖然小,或許也能夠成就我自己的志願吧!」於是他打算應一召。

對此,弟子子路感到很不高興,阻止孔子。

孔子對他說:「他們召我前去,難道會讓我白跑一趟嗎?如果我受到重用,那麼,周朝的禮儀制度將在東方得到推行啊!」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是很大的,由於種種原因,孔子最終沒能去費城,他的一腔熱血無處拋灑。

夾谷會盟

後來,孔子時來運轉,被魯定公任命為中都的長官。

他到任一年,政績優異,中都四方的官吏都開始傚法他的治理方法。

因此,孔子被提升為司空,後來又升任大司寇。

定公十年的春天,魯國與齊國和解。

齊國的大夫黎鋤對齊景公說:「魯國重用孔子,看樣子,將來魯國必定會危及齊國。」

於是,齊景公派使臣前往魯國,要與魯國舉行友好會盟,地點約定在夾谷。

魯定公打算不加戒備地去會盟。

當時,孔子以大司寇的身份兼理會盟事務,他對定公說:「臣聽說辦理文事必須有武備,辦理武事必須有文備。

古代的諸侯離開自己的疆界,一定會將文武官的隨從配備齊全。

所以,臣請求您安排左右司馬一同前往。」

魯定公便按照孔子的建議去做,命令左右司馬挑選全國五百一精一兵,加強訓練,隨時待命。

齊國在夾谷修建了會盟的土台,在台上準備好了席位,設有三級登台的台階。

兩國國君以簡略的禮節相見以後,便登台會盟。

饋贈儀式之後,齊國的官員快步向前,向齊景公請求說:「請您允許演奏四方各族的舞樂。」

景公應允。

齊國的樂隊以旌旗為先導,頭戴羽冠、身披皮衣,手持各式兵器,喧鬧著蜂擁而上。

孔子見狀,快步上前,登到第二級台階的時候,舉起袖子一揮,嚴肅地對齊景公說:「兩國國君友好相會,為何讓夷狄的舞樂在此獻醜。

請您命令官員叫這些人下台!」樂隊沒有下台,他們在等待君王的命令。

齊景公內心慚愧,便揮手示意樂隊退下。

不一會兒,齊國官員再次上前請求景公說:「請您允許演奏宮中樂曲。」

景公點頭應允。

於是,齊國的戲謔藝人和滑稽的侏儒邊舞邊唱地上台。

孔子與上一次一樣,快步上前,登到第二級台階時,舉起袖子一揮,嚴肅的對齊景公說:「這是百姓在迷惑、戲一弄諸侯,論罪當斬!請您命令官員去執行!」齊景公無奈,只得將這些人斬首。

齊景公大為恐懼,深受觸一動,知道自己在道義上不如魯國。

回國以後,景公非常恐慌,告訴他的大臣們說:「魯國的大臣用君子的道理輔佐他們的國君,而你們這幫無能之輩,卻用夷狄的辦法輔佐寡人,使我得罪了魯國國君。

這該如何是好?」

有位官員上前回答說:「君子有過錯,就用實際行動向人家道歉認錯;普通人有過錯,就用花言巧語來謝罪。」

於是,齊景公就把先前侵佔魯國的鄆、汶一陽一、龜一陰一等土地歸還給魯國,以此向魯國道歉。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