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作法自斃(1):強國的夢想,使他不惜付出一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作法自斃(1)

史記新讀

作法自斃(1)

歷史的每一步前進都充滿阻礙。

強國的夢想,使他不惜付出一切。

無情的法令,使他難逃命運的捉弄。

不被重用的賢才

商君就是商鞅,姓公孫,是衛國國君姬妾生的公子。

商鞅年輕時就喜歡刑名法術之學,那是建立和鞏固君王統治的一套法家學說。

後來他做了中庶子一官,侍奉魏國國相公叔痤。

公叔痤知道他十分聰明能幹,還沒來得及向魏王推薦,公叔痤就生病了,魏惠王親自去看望他,憂慮地說:「國相的病萬一遭遇不幸,寡人和國家可怎麼辦啊?」

公叔痤回答說:「臣的中庶子商鞅,雖然年輕,卻有奇才,大王可以把國政交給他,由他去處理。」

魏惠王聽後默默無言。

當魏惠王將要離開時,公叔痤屏退左右隨侍的人員,對魏惠王說:「大王假如不打算任用商鞅,就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走出國境。」

魏王答應了他的要求就離去了。

惠王離開後,對隨侍人員說:「公叔痤的病很嚴重,真叫人傷心啊,他想要我把國政全部交給一個中庶子掌管,他難道是糊塗了不成?」

公叔痤又召來商鞅,道歉說:「剛才大王詢問能夠出任國相的人,我推薦了你。

看大王的神情不會同意我的建議。

我當先一愛一君後一愛一臣,因而勸大王如果不任用你,就把你殺掉。

大王答應了我的請求。

你趕快離開吧,要不就會被處死的。」

商鞅卻說:「大王既然不能聽您的話任用我,又怎麼能聽您的話來殺我呢?」

商鞅就沒有離開魏國。

最後魏王既沒有任用商鞅,也沒有殺他。

瑕不掩玉

公叔痤死後,商鞅聽說秦孝公下令在全國尋訪有才能的人,要重整秦穆公時代的霸業。

他就向西去了秦國,通過孝公的一寵一臣景監求見孝公。

孝公召見了商鞅,商鞅為孝公大談治國之道,孝公邊聽邊打瞌睡,一點兒也聽不進去。

事後孝公遷怒景監說:「一愛一卿的客人真是一個大言不慚的傢伙,這種只會誇誇其談的人怎麼能任用呢?」

景監就用孝公的話責備商鞅。

商鞅說:「我用堯、舜治國的方略勸說大王,可他對這種道理卻沒有興趣。」

幾天後,景監又請求孝公召見商鞅。

商鞅再見孝公時,把治國之道說得淋一漓盡致,可是還是不合孝公的心意。

事後孝公又責備景監,景監也責備商鞅。

商鞅說:「我用禹、湯、文、武的治國方法勸說大王而他也聽不進去。

那麼我知道大王喜歡聽什麼樣的道理了,我請求他再召見我一次。」

於是商鞅又一次見到孝公,又大肆陳說了一次,沒想到這次孝公對他很是友好,可還是沒有任用他。

沒過多久,孝公卻主動要求再召見商鞅。

景監告訴商鞅,商鞅說:「我用春秋五霸的治國方法去說服大王,看他的心思是被說動了。

果真再召見我一次,我就知道怎樣更有把握地抓住大王的心思了。」

於是商鞅又見到了孝公,孝公跟他談得非常投機,膝蓋不知不覺地在墊席上向前移動。

他們談了好幾天都不覺得厭倦。

景監問商鞅:「您這次說的什麼,居然這麼合大王的心意?」

商鞅回答說:「我勸大王採用帝王治國的辦法,建立夏、商、周那樣的盛世,可是大王說時間太長了,他等不了。

我就向他陳述能夠在短時間內富國強兵的辦法,他才特別高興。」

舌辯群臣

孝公任用商鞅後不久,打算變更秦國的法度,但又恐怕國人議論自己。

商鞅勸說到:「辦事猶豫不決一定不會成功。

況且超出常人的行為,本來就常被世俗所非議;有獨道見解的人,一定會被一般人所嘲笑的。

愚蠢的人事成之後都弄不明白是怎樣成功的,聰明的人卻可以事先預見將要發生的事情。

追求完美道德的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成就大業的人不與普通人一起謀劃。

因此,聖人只要能夠使國家強盛起來,就不必沿用舊的成法;只要能夠有利於百姓,就不必遵循舊的禮制。」

孝公很贊成他的說法。

但大臣甘龍卻說:「不對,聖人不是通過改變民風習俗來教育感化廣大人民的,有智慧的人也不是通過改變不斷傳承的法度來治理國家的。

順應民風民俗來施教人民,不費力就能成功。

沿襲成法治理國家,百姓才會安定。」

商鞅說:「甘龍所說的正是世俗的說法。

常人安於舊俗,而書生拘泥於書本。

這兩種人奉公守法還可以,但不能和他們談論成法以外的事情。

三代禮制不同而都能統一天下,五霸法制不一而都能各霸一方。

聰明的人敢於制定新的法度、變更禮制,愚蠢的人被舊的法律所制約、被舊禮制所約束。」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