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趙國雙傑(3):澠池會盟結束,趙王順利回國。藺相如因為再次立下大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趙國雙傑(3)

史記新讀

趙國雙傑(3)

負荊請罪

澠池會盟結束,趙王順利回國。

藺相如因為再次立下大功,被趙王任命為上卿,官位在廉頗之上。

對此,廉頗大為不滿,他多次發牢一騷一說:「我身為趙國的將軍,有攻城野戰的功勞,為趙國立下了汗馬戰功;他藺相如只是個卑微的窮家小子,憑藉著花言巧語立了些小寶勞,可是如今他的職位反而比我還高。

我還要畢恭畢敬地伺候他,簡直丟人丟到家了,還不如死了算了。」

廉頗還屢次揚言道:「如果讓我碰見藺相如,我一定要羞辱他,讓他知道我的厲害。」

藺相如聽到這些話後,便極力避免與廉頗會面。

每逢朝廷朝會的時候,藺相如就會經常借口有病不來上朝,因為他不想與廉頗爭位次。

過了些日子,藺相如外出辦事,他遠遠地望見了廉頗的車馬儀仗隊,便連忙命令車伕調轉車頭迴避。

後來,藺相如的家臣們都覺得他如此忍讓廉頗,實在沒有必要,感到憤憤不平,便一同向藺相如進言說:「我等之所以離鄉背井來投靠您,是因為仰慕您的崇高節義。

如今,您與廉頗同朝為官,廉頗公然地口出惡言來詆毀您,而您卻畏懼、躲避他。

您對他的恐懼未免也太過分了吧?對此,普通人尚且會感到羞恥,更何況您是身為將相的貴人呢?我等沒有才能,不能再服侍您了,請您允許我等告辭。」

藺相如再三勸阻他們,無奈之下,他說:「你們認為,廉將軍與秦王相比誰更厲害?」

家臣們一致認為秦王更厲害。

於是,藺相如說:「秦王是如此的威嚴,我都敢在朝堂上厲聲呵斥他,羞辱他的大臣。

我雖然沒什麼本事,難道會害怕廉將軍嗎?但是,事情不是你們想像得如此簡單。

我考慮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進犯趙國,正是由於我們兩個人的存在。

我聽說,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我所以避讓廉將軍,是因為要把國家的利益放在前面,而把私人的仇怨放在後面。」

藺相如的這番肺腑之言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裡,他深感慚愧。

於是,他袒露著上身,脊背上背著荊條,由雙方門下的賓客引領著到藺相如家裡去謝罪。

廉頗見到藺相如以後,「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誠懇地對他說道:「我廉頗是個淺薄、粗一魯的人,竟然不知道將軍的胸懷有如此的寬廣!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藺相如急忙扶起他,大度的表示這沒有什麼。

最終,兩人不僅和好,甚至還成為了至死不渝的朋友。

之後,趙國上下空前一團一結,先後擊敗了齊國、魏國、秦國的軍隊,極大地提高了趙國在列強各國中的國際地位。

初露鋒芒

趙奢,原本是趙國的財政部管轄的一名田部稅吏,負責對土地所有者的租稅徵收的有關事宜,可以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辟。

平原君趙勝是趙國的一位公子,以賢能聞名,曾擔任趙國的宰相,位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趙國向來說一不二,權勢很大。

平原君家的土地很多,所以按規定需要交納大量的稅款,但是他家管理土地的家奴仗著平原君的權勢,不肯按規定交租,覺得官府拿他們沒轍,自己可以輕輕鬆鬆地賴過去,替主人節省一大筆錢,一定可以受到獎賞。

面對這件事其他官員都噤若寒蟬,不敢越雷池一步,擔心惹怒平原君,所以任由他們偷稅漏稅。

後來趙奢接受了這個案子,馬上依法辦理此事,將他家涉案的九個人全部處以死刑,以儆傚尤。

對此,平原君十分生氣,心想你趙奢打狗還得看主人哪,這麼輕易地就把我的人給殺了,我的面子往哪裡擱?我連家奴都保不住,以後還有誰願意為我出生入死地拚命。

於是他安排人抓住趙奢,準備殺掉他給自己的家奴報仇。

趙奢在平原君面前毫無懼色,反而厲聲斥責他道:「您是趙國的貴公子,如今,竟然帶頭縱容家奴犯法,那麼長此以往,人們也會學著做,國家的法律就會成了一張廢紙。

國法沒人遵守,天下就會大亂,國家跟著就會衰弱。

看到咱們自己人內部先亂了套,其他諸侯國一定會趁機進犯,如此,趙國就可能會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亡國的日子就不遠了。

如果趙國亡國了,您淪為階下囚,不但榮華富貴蕩然無存,而且還得擔上上對不起祖宗社稷、下對不起黎民百姓的惡名;相反,如果您能夠奉公守法,那麼,全國上下就會以您為榜樣,真正地做到公平公正,朝廷政治清明,國民富裕就會一團一結一致,如此,國家就會強盛,國家強盛,王族的統治就會穩固。

到那個時候,您身為國家的功臣,舉國上下都會對您恭敬萬分,還有誰敢對您不敬?我這麼做實際是在維繫您的名聲啊!」平原君聽後,恍然大悟,看到趙奢竟然有如此的才能,便向趙王推薦他。

於是,趙王任用趙奢管理全國的賦稅,結果,國家的賦稅收取十分公平,不但使趙國人民生活富裕,而且國庫十分充足。

舉國上下沒有人不佩服趙奢的這種才能的。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