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劉邦的左膀右臂(12):他就一直跟隨項羽東征西討,四處作戰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劉邦的左膀右臂(12)

史記新讀

劉邦的左膀右臂(12)

陳平前往投奔項羽,受到了項羽的重用。

他就一直跟隨項羽東征西討,四處作戰,為項羽最終入關攻破秦國,立下了汗馬功勞,被項羽封爵。

項羽得勝東歸後,在彭城稱王。

而此時劉邦回軍平定了三秦向東進軍,與項羽部隊展開交戰,殷王也開始反叛楚國。

項羽為了迅速平叛,於是封陳平為信武君,讓他率領魏王留在楚國的部下,討伐殷王,陳平經過多次交戰,擊敗並降服了殷王,將整個殷地全部佔領。

項王接著又任命陳平為督尉,賞給他黃金二十鎰,讓他把攻下來的殷地守住。

過了不久,劉邦的大部隊殺到,一鼓作氣,又攻下了殷地。

項王大怒,覺得前次平定殷地的將領原來都是些廢物,決定將他們全部殺害。

陳平知道後,發現項羽竟是如此殘暴,害怕就這樣不明不白地被殺了,便封好項王賞給他的黃金和官印,派人送還給項王,自己單身拿著寶劍抄小路逃走了。

陳平一口氣跑到了黃河邊上,面對滔滔河水,湍急的水流,心想:只要過了黃河就安全了。

陳平在岸邊找到了一個船夫,讓他把自己帶到對岸。

船夫是個貪財的人,見他一個儀表堂堂的美男子單身獨行,身上帶著寶劍,就懷疑他是個逃亡將領,腰中一定藏有金銀珠寶,就一直盯著陳平,打算殺掉他。

陳平心裡很害怕,沒想到自己剛離開虎口,又進入了狼窩,反正船夫就是圖財,他於是就乾脆解一開衣服,赤身一裸一體地幫助船夫撐船。

船夫看到他身上一無所有,才沒有下手。

良才逢主

陳平逃到漢軍駐地,投降了劉邦。

他通過故交魏無知求見漢王劉邦,漢王召他和另外七個人一起進見。

漢王知道他們都是些風雲人物,就設宴款待他們。

漢王對他們說:「各位豪傑,吃完了之後,就到客舍去好好休息吧!」陳平放下手裡的碗筷急忙說:「大王,我這次有要事前來,所說的話不能拖過今日。」

漢王感到好奇,就跟他交談起來,想看看他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陳平就當時的政局和應該做的軍事部署與劉邦進行廣泛交流。

陳平講得深一入一淺一出,句句在理。

劉邦也聽得津津有味,邊聽邊點頭附和。

等聽完了之後,對他大為讚賞,沒想到他竟有這樣廣博的知識和遠略。

漢王就問他:「你以前在楚軍時擔任什麼官職?」

陳平說:「做都尉。」

漢王當天就任命陳平為都尉,讓他做參乘,主管監軍工作。

眾將得知後,個個心裡不滿,到處喧鬧起來說:「大王剛剛得到楚國的一個逃兵,還不知道他本領高低,就跟他同乘一輛車子,並且反讓他監督我們這些老將!」漢王聽到這些議論後,反而更加一寵一幸陳平。

漢王於是帶著陳平往東討伐項王。

到了彭城,漢軍被楚軍打敗。

漢王又領兵返回,一路上收集散兵游勇,到達了滎一陽一,任命陳平為副將,隸屬於韓王信,駐紮在廣武。

君臣相疑

看到劉邦對陳平如此一寵一幸,周勃、灌嬰等老將都十分嫉妒不滿,紛紛詆毀陳平說:「陳平雖然是個美男子,只不過像帽子上的美玉罷了,他裡面也未必有真東西。

我們聽說陳平在家時,曾和自己的嫂子私通,是個一婬一亂好色之徒;在魏王那裡做事不能容身,逃亡出來歸附楚王;歸附楚王也不相合,又逃來歸降漢王。

現在大王對他如此器重,讓他做高官,任命他為護軍。

我們聽說陳平接受將領們的賄賂,錢給得多就好好對待,錢給得少就不好好對待。

陳平是一個反覆無常的作亂一奸一臣,希望大王明察。」

漢王知道他們說的並不是空一穴一來風,也懷疑起陳平來,召來當初推薦陳平的魏無知,責問他:「你到底給我推薦了個什麼人啊?聽說他是個貪財好色之徒!魏無知卻說:「我所說的是才能,陛下所問的是品行。

現在如果雖有人有高尚的品行,但才能平庸,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陛下哪會任用這樣的人呢?現在楚漢對峙,形式嚴峻,我給大王推薦一個善出奇謀的人,只關心他的計謀是否能夠有利國家就行了。

至於私通嫂子、私受錢財,那是個人私事,無關大局?」

漢王又召來陳平責問:「先生在魏王那裡做事不相合,便去楚王那裡做事而又半道離開。

如今又來跟從我,講信用的人是這樣三心二意嗎?」

陳平理直氣壯地說:「我在魏王那裡做事,魏王不能採用我的建議,所以我離開他到項王那裡做事。

項王不能夠信任人,他所一寵一信的都是身邊親近之人,即使有奇才之人也不能重用,稍有不滿,就大開殺戒,我這才離開楚王。

後來聽說漢王能夠用人,所以來歸附大王。

我空身而來,不接受錢財便沒有資本。

如果我的計謀確有值得採納的地方,希望大王採用;假若沒有值得採用的,錢財都還在,請允許我封好送回官府,辭職回家。」

漢王知道錯怪了他,於是便向陳平道歉,更加豐厚地賞賜了他,任命他為護軍中尉,負責監督全部將領。

那些不滿的將領們這才不再說話。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