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
姜子牙的子孫們(3)
齊國崛起
公元前681年,齊國討伐魯國。
魯軍眼看就要失敗了,魯莊公請求進獻遂邑來與齊國談判媾合,桓公就答應了,與魯國在柯地會盟。
將要盟誓的時候,魯國的曹沫在祭壇上用匕首劫持了齊桓公,說:「你趕緊歸還魯國被侵佔的土地,否則我對你不客氣!」桓公無奈,被迫答應了他的要求。
曹沫於是放下匕首,回到面向北方的臣子之位。
桓公這時心裡又後悔了,並想殺死曹沫。
管仲說:「如果被劫持時答應了人家的要求,然後又背棄諾言殺死人家,雖然可以圖一時之快,但這樣做會在諸侯中失去信義,也失去了天下人的支持,因此不能這樣做。」
桓公於是就把曹沫三次戰敗所丟的全部領土歸還給魯國。
各個諸侯聽說這件事後,都認為齊國守信義,於是都紛紛地歸附了它。
公元前679年,諸侯與齊桓公在甄地盟會,齊桓公的霸業開始建立。
隨後,齊國先後幫助燕國打敗了山戎,幫助魯國平定了內亂,並討伐狄人復立了衛國國君,進一步樹立了齊國的大國威信。
伐楚立約
公元前657年,有一次,齊桓公與夫人蔡姬乘船遊玩。
蔡姬因為熟悉水一性一又活潑好動,便搖晃船隻顛簸桓公。
桓公非常害怕,就讓她停止,她玩得興起,仍舊不停地搖。
下船之後,桓公非常惱怒,就把蔡姬送回了蔡國。
蔡侯也很生氣,就又擅自把蔡姬另嫁給了他人。
桓公聽說後更是勃然大怒,帶領諸侯興兵伐蔡。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領諸侯討伐蔡國,結果蔡軍大敗。
齊軍接著討伐楚國,楚成王興兵來問:「你為什麼進入我的國土?」
管仲回答說:「過去召康公命令我國先君太公說:『五侯九伯,你都有權征伐,以輔佐周室。
』召康公還賜給我先君有權征伐的疆界,東至大海,西至黃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
現在楚國應該進貢的包茅沒有進獻,天子祭祀用品也不全,因此我們前來來督責。
周昭王南征不歸死在你們楚國,我們今天也一併來討個說法。
因此前來問罪。」
楚王說:「貢品沒有進獻,確有此事,這是我們的罪過,今後不敢不奉上!至於昭王為什麼南征不歸,請您到漢水邊上去問問吧。」
齊軍非常生氣,隨後就與楚軍展開對壘。
齊桓公向楚將屈完炫耀自己兵多將廣。
屈完說:「您合於正義才能勝利;不然的話楚國就以方城山為城牆,以長江、漢江為護城河誓死抵抗,到時您怎麼能推進呢?」
齊桓公自知理虧,於是與屈完訂立協約後就撤軍了。
葵丘會盟
公元前651年,齊桓公與諸侯在葵丘會盟。
周襄王派宰孔賞賜給桓公祭祀用的福肉、丹飾的弓箭和諸侯朝服乘用的車輛,而且特許桓公不需要下拜謝恩。
桓公本想答應,但管仲不同意。
桓公於是下拜接受了賞物。
同年秋天,齊桓公再次與諸侯在葵丘會盟,桓公憑借自己強大的實力,更加驕傲,根本不把諸侯放在眼裡。
因此有的諸侯開始有反叛而不前去會盟的。
周朝派宰孔參加會盟,晉侯因病遲到,遇到宰孔。
宰孔說:「齊桓公現在自高自大,目中無人,你還是別去了。」
晉侯因此沒有參加會盟。
桓公知道後心裡就對晉國很不滿,於是藉著晉國發生內亂,討伐晉國,並把公子夷吾立為了國君。
當時周王朝日漸衰微,天下只有齊、楚、秦、晉四國比較強盛。
晉國剛剛參加盟會,晉獻公便死去了,國內大亂;而秦穆公因為地處偏僻,不參加中原的會盟;楚成王剛剛將荊蠻之地佔為己有,認為自己是夷狄之邦,與中原各國來往不多。
因此,只有齊國能夠召集中原諸侯會盟。
再加上齊桓公充分宣揚自己的盛德,因此各國諸侯無不賓服。
齊桓公因此越發驕傲,想要行天子才有權進行的封禪泰山之禮,他宣稱說:「寡人南征到召陵,望見了熊耳山;北伐山戎、離枝、孤竹國;西征大夏,見到了遼闊的沙漠;包纏馬蹄,掛牢戰車登上了太行山的險道,直到卑耳山才回來。
諸侯沒有人敢違抗寡人。
寡人召集兵車盟會三次,乘車盟會六次,九次會合諸侯,一統天下。
過去三代的開國天子,與此相比有什麼不同啊!所以我想要封祭泰山,禪祭梁父。」
管仲極力勸諫他不要舉行封禪大禮,桓公不聽。
管仲於是便說封禪之禮要等遠方各種奇珍異物具備才能舉行,這樣桓公方才作罷。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