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姜子牙的子孫們(4):公元前645年,管仲去世了。管仲病重的時候,桓公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姜子牙的子孫們(4)

史記新讀

姜子牙的子孫們(4)

桓公之死

公元前645年,管仲去世了。

管仲病重的時候,桓公問他說:「群臣中你以為誰可以為相啊?」

管仲說:「還是君王知道為臣心中所想啊。」

桓公問:「你覺得易牙怎麼樣?」

管仲回答說:「他殺死自己的兒子來迎一合國君,不合人情,不能任用。」

桓公又說:「那開方如何?」

管仲便說:「他離開親人來迎一合國君,不合人情,也不可接近。」

桓公想了一下接著說:「你覺得豎刀如何?」

管仲搖搖頭說:「Yan割自己來迎一合國君,也不可親信。」

管仲死後,桓公沒有聽管仲的臨終之言,還是親信這三人,三人因此而專權。

齊桓公有三位夫人:王姬、徐姬、蔡姬,都沒生兒子。

桓公好色,有很多一寵一妾,其中地位等同於夫人的就有六個:長衛姬,生了無詭;少衛姬,生了惠公元;鄭姬,生了孝公昭;葛嬴,生了孝公潘;密姬,生了懿公商人;宋華子,生了公子雍。

齊桓公和管仲曾把孝公昭托付給宋襄公,立為太子。

但易牙受到桓公的一愛一妾長衛姬的一寵一幸,又通過宦者豎刀送給桓公厚禮,所以也受到桓公一寵一幸,桓公答應易牙立無詭為太子。

管仲死後,五位公子都各自結一黨一要求立為太子。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去世。

易牙進宮,與豎刀借助宮內一寵一臣殺死諸大夫,立公子無詭為齊君。

而太子昭則逃亡到了宋國。

桓公死後,五子都在爭奪王位,互相攻戰,血流成河,以致宮中空曠無人,也沒人敢去把桓公裝一屍一入棺。

桓公一屍一體丟在一床一上六十七天,引來的蛆蟲甚至爬出了門外。

可憐一代霸主,竟落得如此下場!

齊晉爭霸

公元前589年,齊國征伐魯國、衛國。

魯、衛兩國大夫到晉國請兵救援。

晉國派將軍郤克率領八百輛戰車,做中軍之將,士燮率領上軍,欒書率領下軍,來救魯、衛,討伐齊國。

晉軍與齊軍在一靡一笄山下交兵。

逄丑父做齊頃公的車右武士。

頃公鼓舞士氣說:「各位將士,希望你們奮勇殺敵,等擊破晉軍後我們句大吃一頓。」

齊軍聽後,士氣倍增,奮力作戰,並且用箭射傷了郤克。

郤克疼痛難忍,想退回營壘,他的車伕說:「我從進入戰鬥後,已兩次負傷,我不敢說疼痛,就是因為害怕使士卒恐懼,而您作為將軍,更應該堅持作戰,請您忍痛繼續戰鬥吧。」

郤克聽到車伕的話受到鼓舞,信心大增,於是又重新投入戰鬥。

戰鬥中,晉軍越戰越勇,齊軍形勢危急,逄丑父怕齊頃公被捉住,就和他交換了位置,頃公成為車右的武士。

他們的戰車在作戰中被樹絆住,被晉軍追了上來。

晉國的小將韓厥找到齊頃公,拜伏一在他的戰車之前,對他說:「我們晉君派我來救援魯、衛。」

故意以此嘲笑頃公。

逄丑父讓裝成車右武士的頃公下車取水,頃公借此得以逃脫,跑回到了齊軍陣中。

晉國的郤克於是把丑父捉住了,聽說是他把頃公給救跑的,十分生氣,想要殺掉丑父。

逄丑父臨危不懼,說:「我是替一我們國君而死的,我要是死了,以後為人臣子的就不會有忠於君主的人了。」

郤克被他的話感動了,就把他放了,逄丑父因此得以逃回到齊軍中。

晉軍追趕齊軍一直到馬陵。

齊頃公請求用寶器謝罪,郤克不答應,一定要得到曾經恥笑郤克的蕭桐叔的女兒。

還命令齊國把田垅一律改成東西方向。

齊人回答說:「蕭桐叔的女兒,那是我們齊國國君的母親。

齊君的母親就猶如晉君的母親一樣,您怎麼可以處置她呢?而且您是以正義之師伐齊,卻以暴虐無禮來結束,這怎麼可以呢?」

郤克覺得他們的話有道理,就答應了他們請求,只讓齊國歸還了侵佔魯、衛二國的領土,就撤軍回國了。

崔杼弒君

齊莊公是個好色之徒,到處拈花惹草。

齊國大夫棠公的妻子十分美麗,棠公死後,大夫崔杼又娶了她。

但莊公不知道什麼時候又和她勾搭上了,多次去崔杼家和她偷一情。

莊公還把崔杼的帽子賞給了別人。

面對莊公的羞辱,崔杼很惱怒,想謀殺莊公,但是一直沒有機會。

莊公曾經鞭打過宦官賈舉,賈舉也想找機會報復莊公,於是主動替崔杼尋找莊公的漏隙。

公元前548年,莒國國君朝見齊君。

齊莊公宴請莒國國君,崔杼謊稱有病不去上朝。

莊公因此去探望崔杼的病情,接著又和崔杼的妻子嬉笑調一情。

然後崔杼妻子走到內室裡,與崔杼一起把屋門關上不出來。

這時宦官賈舉把莊公的侍從攔在外面,自己進入院子將院門關閉。

崔杼的手下手執兵器一擁而上,把莊公抓個正著。

莊公登上高台請求和解,眾人不答應,莊公又請求盟誓定約,眾人還不答應,莊公見實在沒有辦法,就只好請求到祖廟自一殺,眾人仍不允許。

大家說:「國君之臣崔杼病重,不能聽你吩咐。

這裡離宮廷很近,我們只管捉拿一婬一亂之徒,沒接到其他命令。」

莊公跳牆想逃走,被人射中了大一腿,墜到牆下,一命嗚呼了。

齊太史記載這件事時寫道「崔杼殺了莊公」,崔杼很生氣,把太史殺死。

太史的弟弟記載這件事的時候還是這麼寫,崔杼又殺了他。

太史的小弟依然如此,這一次,崔杼有點醒悟,覺得自己確實有些過分,就放過了他。

隨後,崔杼立莊公異母弟杵臼為君,這就是景公。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