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三晉風雲(8):公元前265年,年幼的趙孝成王繼位,他的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三晉風雲(8)

史記新讀

三晉風雲(8)

觸龍說趙太后

公元前265年,年幼的趙孝成王繼位,他的母親惠文太后掌政。

秦國利用這個機會向趙國大舉進攻。

趙國抵擋不住,便向齊國求救。

齊國提出了一個條件,趙國只有把長安君送來當人質,他們才答應出兵。

長安君是趙太后的小兒子,深受母親疼一愛一。

趙太后一口拒絕了齊國的要求,並且對進諫大臣說:「如果再有誰勸我把長安君送到齊國當人質,我會往他臉上吐口水!」

在這個危急關頭,左師觸龍請求朝見,太后懷著怒氣召見了他。

觸龍首先向太后致歉說:「太后,老臣腿有一毛一病,行走不便,所以很長時間沒來朝見您。

聽說您最近身一體不太舒服,我很擔心,所以就來了。」

太后對他說:「你說的沒錯,我現在每次出門要乘車。」

觸龍又接著問:「那您現在的胃口怎麼樣啊?」

太后回答說:「馬馬虎虎吧,只能是喝些粥。」

觸龍對太后說:「以前我的胃口也不好,於是每天堅持步行三、四里路,這樣胃口就好了些。」

太后歎了口氣說:「唉!現在我年紀大了,步行三、四里路做不到啊。」

經過一番閒聊之後,太后的火氣消解了不少。

觸龍接著說:「我的小兒子舒祺沒什麼才能,我卻很一寵一愛一他。

現在我老了,他如果能夠安身立業,我死也瞑目了。

所以,我請求您讓他做一名王宮衛士。」

太后很爽一快答應了,並疑惑地問他:「你們男人也疼一愛一自己的小兒子嗎?」

觸龍回答說:「那當然了,我們男人比女人對小兒子的一愛一還深呢!」太后便笑著說:「不對不對,還是我們女人的一愛一更深。」

觸龍又對她說:「我認為您對您的女兒燕國王后的一愛一比對長安君的一愛一要深。」

太后連連搖頭否定。

於是,觸龍向她解釋說:「父母如果疼一愛一子女,就會為他們做長遠打算。

您送別女兒遠嫁燕國時,摸一著她的腳哭個不停,十分悲哀。

女兒走後,您一直惦念她,在祭祀的時候祈禱說『一定別讓她回來啊』。

這不是替她做長遠打算,希望她在異國他鄉過上安定生活嗎?」

太后聽後點了點頭。

觸龍又說:「趙氏宗族中,三代以前進爵封侯的人,到如今他們後人還有位居侯爵的嗎?」

太后想了想回答說:「沒有。」

觸龍進一步問:「其他國家裡有這樣的情況嗎?」

太后回答說:「我也沒聽說過。」

觸龍便向她解釋說:「這些封侯的人不是自己遭了禍就是子孫遭了禍。

君王的子孫被封侯,一定沒有好結果嗎?他們這些人地位尊貴、俸祿優厚,對國家卻沒有什麼功勞,而手裡還拿著許多國家一寶器。

您的小兒子就是這樣的人。

一旦您不在了,長安君對國家又沒有功勞,他靠什麼在趙國立足啊!所以,我認為您沒有替他做長遠打算,對他的疼一愛一趕不上對您女兒的疼一愛一。」

太后經過他的一番勸導之後恍然大悟,便對觸龍說:「對長安君如何安排,請您做主吧。」

於是,消除了太后的阻力後,長安君被送往齊國當質子,齊國隨即出兵幫趙國解了圍。

貪心的孝成王

公元前262年的一個晚上,趙孝成王做了個怪夢。

他夢見自己穿著件左右顏色各異的衣裳,乘著飛龍上天卻在半路摔了下來;接著,他見到了堆積如山的金玉。

第二天醒來之後,頭暈腦漲,出了一身冷汗。

他令占卜者為他解夢。

占卜者沉思了片刻,驚慌地回答說:「大王,這可是不詳之兆啊,您夢見穿著左右顏色各異的衣裳,這是殘敗的氣象;乘著飛龍上天卻在半路摔了下來,這代表您有王者氣度但卻不能成為真正的王者;見到了堆積如山的金玉,這是憂患的徵兆。」

三天後,韓國的上一黨一郡太守馮亭派使者前來表達歸趙的意願。

孝成王大喜,召見平一陽一君趙豹商議此事。

趙豹持否定態度,並分析說:「秦國蠶食韓國土地,將其一分為二,自認為上一黨一郡已是其囊中之物。

韓國人把上一黨一郡獻給趙國,是想讓秦趙兩國結怨,以緩解秦國對韓國的壓力。

秦國為吞併上一黨一郡付出了許多代價,而趙國卻白撿了便宜,您說秦國會放過趙國嗎?秦國早已經把上一黨一郡看作自己的土地了,在那兒推行了本國政令,趙國不能因為貪圖上一黨一郡之地而與秦國結怨啊!」貪心的孝成王一心想把白送到自己嘴邊的肥肉吞進肚子裡,感慨地說:「趙國調動大軍去攻打上一黨一郡,歷經數年卻不能佔有一個城池。

現在,上一黨一郡太守馮亭甘願以全郡十七城歸降趙國,這是多大的好處啊!」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