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劉邦的左膀右臂(9):張良隨從劉邦進入關中以後,身一體依然不是很好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劉邦的左膀右臂(9)

史記新讀

劉邦的左膀右臂(9)

被一逼一獻計

張良隨從劉邦進入關中以後,身一體依然不是很好,他就靜居、辟榖,安心養病,閉門不出達一年之久。

後來,劉邦打算廢掉太子劉盈,改立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劉如意為太子。

對此,很多大臣諫諍、勸阻,但是都不能改變劉邦的堅決態度。

呂皇后十分恐懼,不知道如何是好,整天愁容滿面,寢食難安。

一次,有人悄悄對呂皇后說:「留侯張良善於籌劃計策,高皇帝十分信任他,讓他去勸諫肯定會起作用。」

於是,呂皇后茅塞頓開,心想:「哎呀,我怎麼就沒想到他呢!」為了確保張良能夠幫助她,就派自己的親信建成侯呂澤去拜會張良,並且脅迫他說:「留侯大人,您一直是高帝的得意謀臣。

如今,高帝打算另立太子,您怎麼可以高枕無憂、不聞不問呢?」

留侯回答說:「想當初,高帝曾經多次身陷危難之中,能夠採用我的計策實屬僥倖。

如今,天下安定,皇帝因為偏一愛一的緣故而打算更換太子,這是骨肉親情之間的事情,縱然我等百餘人苦苦進諫也是無濟於事,我看還是不要白費心機了。」

但是,呂澤並不善罷甘休,他用更加強硬的態度要求說:「您一定要為我想出妙計!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

留侯看他態度如此堅決,自己也沒法推脫,就替他想了一個辦法說:「這件事情很難用口舌爭辯。

考慮到高帝不能召來的賢人,天下共有四位。

他們名叫東園公、角里先生、綺裡季、夏黃公。

這四人已經上了年紀,他們都認為高帝傲慢無禮、好侮辱人,所以逃到山中躲藏,他們個個重視道義而不肯做漢朝臣子。

然而,皇上一直很敬重這四個人,很惋惜得不到他們輔助。

如今,您果真能夠不吝惜金玉璧帛,讓太子寫一封親筆信邀請他們,言辭要謙恭,並且準備好安穩、舒適的車輛,派出說客前去懇請他們出山,我想他們應當會來。

這四人來了之後,太子一定要把他們當作貴賓,讓他們常常跟隨在自己身邊。

上朝的時候,高帝看見這幾人,一定會驚異地詢問他們的底細。

要是高帝知道了這四人的賢能以後,那麼,太子一定會得到莫大幫助,自己的地位也就高枕無憂了。」

呂澤便把張良的話一一記在心中,向張良拱手道謝後,迅速回到宮中向呂皇后覆命。

呂皇后對於張良的話是如獲珍寶,讓呂澤派人攜帶太子的書信,用謙恭的言辭和豐厚的禮物,到深山中去迎請這四為世外高人。

四人被太子的誠意所感動,就下山追隨太子,太子把他們當作貴賓,安頓在建成侯的家中。

儲君得保

漢十一年,黥布舉兵反叛。

當時,劉邦患病在一床一,沒有能力親自率軍平叛,他打算任命太子為主將,前去討伐叛軍。

太子身邊的四位賢人平時被太子以禮相待,生活安逸,一心想報答太子。

現在見太子要去平叛,覺得此事對太子不妙,覺得自己報恩的時候到了,就相互商議說:「我們幾個老骨頭前來,是為了保全太子。

太子如果率軍平叛,大事就危險了。」

於是他們勸告建成侯說:「太子率軍出征,如果立了戰功,那麼權位也不會得到任何的增益;如果無功而還,那麼,他從此就要遭受禍患了。

況且,與太子一同出征的各位將領,都是曾經與高帝一起平定天下的猛將,如果讓太子做他們的統帥,這無異於讓羊來統帥群狼。

他們都不肯為太子賣死力,太子不能建立戰功則是必然的了。

我們聽說,『母親受一寵一,親幸必定及於其子』。

如今,戚夫人日夜侍奉高帝,趙王如意經常被抱在高帝的面前,高帝說過『我終歸不能讓不成器的兒子位居一愛一子之上』。

很顯然,趙王如意一定會取代太子的位置。

所以,您為什麼不急速請呂皇后找機會向高帝哭訴說:『黥布,是天下聞名的猛將,善於用兵。

如今,朝廷的諸位將領都是陛下的同輩人,您讓太子統帥這些人,無異於讓羊統帥群狼,沒有人會聽從太子的指揮。

如果黥布得知太子統軍,就會大張旗鼓地向西推進。

皇上雖然患病,還應當勉強乘坐著車子,躺著讓人護理您,御駕親征,眾將就不敢不盡力。

皇上雖然會吃苦,但是為了您的妻兒,還是應當如此啊』。」

呂澤聽了之後連夜去見呂皇后。

很快呂皇后找到了機會向高帝哭訴,傾吐了四人所授意的話。

高帝歎息說:「我原本就認為太子不夠派遣的條件,還是我親自前往吧。」

於是決定劉邦親自出征,讓群臣留守。

劉邦出征時,躺在專門的病榻上,身邊配有專門的太醫和侍從。

大軍浩浩蕩蕩,旌旗林立,鼓號齊鳴。

大臣們見到劉邦親自出征,全都為皇帝送行到霸上。

留侯張良雖然身一體也有重病,但還是勉強起身,拖著虛弱的身一體送劉邦到曲郵。

兩位曾經共患難、打天下的老友再次面臨離別,心中感傷之情油然而生。

張良看到劉邦在一床一上不斷地咳嗽,心中備感淒涼,跪在地上向他進諫說:「陛下,我本來應該隨駕出征,但是病情實在是太重,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請陛下見諒。」

剛說了兩句話,張良已經累得喘不過氣來了,他拚命地咳嗽了兩聲繼續說到:「楚人勇一猛、敏捷,在以前的作戰中經常打勝仗,現在起兵作亂,士氣正盛,希望您不要與他們爭一時的高低,保重自己的身一體要緊。

另外,我認為您應當讓太子做將軍,來監守關中的軍隊,以確保後方的安全。」

劉邦沒想到張良以重病之軀還能說出這樣肺腑之言,心中感慨萬千,對他說:「子房(張良的字)啊,你現在雖然身染病重,但還是要應該強打一精一神,臥一床一來輔佐太子啊。」

此時,叔孫通為太傅,劉邦就讓張良行使少傅的職責,與太傅一起輔佐太子,鎮守後方。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