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百家爭鳴(6):於是龐涓便捨棄了他的步兵,帶領他的輕銳部隊日夜兼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百家爭鳴(6)

史記新讀

百家爭鳴(6)

龐涓行軍到第三天,非常高興,說:「我早就知道齊國軍隊膽小,進入我們國境才三天,士兵逃跑的已經超過半數了。」

於是龐涓便捨棄了他的步兵,帶領他的輕銳部隊日夜兼程追趕齊軍。

孫臏估算龐涓的行程,晚上應當到達馬陵。

馬陵位於鄄邑北六十里處,溝深林密,道路曲折,適於設伏。

孫臏派人把一棵大樹的樹皮削白寫上字說:「龐涓必死在這棵大樹底下。」

然後放在道路中間。

同時選派齊軍中善於射箭的士兵一萬人,在道路兩旁埋伏好,約定說:「夜裡一見到火光亮起來,就一齊放箭。」

龐涓果然夜裡來到被削白樹皮的大樹下,見到白色的地方寫著字,就取火把照亮。

還沒讀完那上面所寫的字,齊國軍隊萬箭齊發,魏軍一片混亂,四散潰逃。

龐涓自己知道智謀窮盡,敗局已定,於是刎頸自一殺,臨死前說:「一著不慎,最終還是成全了這小子的名聲!」齊軍乘勝追擊,正好太子申率後軍趕到,一陣衝殺,魏軍兵敗如山倒,魏惠王的太子申也被齊軍俘虜了。

此戰後,魏國勢力由盛轉衰。

孫臏卻因善於用兵而名揚天下,他的兵法著作也在世上流傳開來

吳起其人

吳起原本是衛國人,當時衛國弱小到處受到大國的凌一辱,國君又軟弱無能,於是他毫不猶豫地離開了衛國,前往魯國,求學於名人曾參的門下。

曾參問他生平志向,他爽一快地回答是權位、金錢、美一女。

一心崇尚禮儀教化,修身治國齊天下的大儒曾參聽到此話,傷心得差點吐血。

吳起雖然沒有絲毫的道德意識,但的確才華出眾,是其他學生所沒法比的。

後來吳起為魯國國君效力,起初立過幾次功勞,受到了國君的欣賞。

齊國人進攻魯國時,魯國舉國上下無不驚惶失措,因為魯國與強齊相比,國力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

文臣武將沒有一個敢帶兵反擊齊國進攻的。

這時吳起拍著胸膛自告奮勇,說只要自己帶兵,保證可以打敗齊軍。

魯王被他的自信打動了,打算讓他做將帥,但是吳起的夫人是齊國人,他本人又是衛國人,怎麼可能專心幫著魯國對付齊國?魯王始終對他不放心,不敢委以重任。

吳起當時一心想成就功名,於是狠下心殺死了自己的妻子,以表明他與齊國沒有任何牽連,對魯國是忠誠的。

魯王終於用他做了將帥,他帶兵反擊齊軍,大敗齊軍勝利凱旋。

魯人嫉妒厭惡吳起,對魯王說:「吳起為人刻薄毖恩,無情無義。

他年輕時,家裡積聚千金資財,因遊歷散財求官不成,最後導致他的家族敗落。

鄉里人譏笑他,吳起便殺了詆毀自己的三十多個人,然後朝東走出了衛國城郭的大門。

他母親苦苦哀求他留下來,涕淚俱下,他卻走得義無返顧,並咬破臂膀,發誓說:『如果我吳起做不了卿相,就再不回衛國了。

』後來他追隨了曾參。

過了沒多久,他的母親去世了,他卻行為如常,談笑風生,沒有一絲悲傷之意,連回家看看的意思都沒有。

曾參也因此鄙視他,最終跟吳起絕交。

於是吳起又來到魯國,想謀求您的重用,以取得高官厚祿。

因為看到大王您不信任他,他就殺死妻子來表示忠誠,謀求將帥的職位。

他這種反覆無常的人,很難講以後對您有多忠心。

更何況,戰勝齊國對魯國未必是件好事,魯國是個小一柄一,如果背負上戰勝國的名譽,那麼各諸侯國就會不安,引來更多的戰禍。

而魯國和衛國是兄弟關係的國家,如果您重用吳起,就等於是拋棄衛國,兩國必會交惡。」

魯國國君認為很有道理,於是找了個借口免了他的職位。

吳起輔魏

吳起當時聽說魏文侯非常賢明,就想去投靠他,開創一番事業。

魏文侯問李克說:「吳起是個怎麼樣的人?」

李克說:「吳起貪名好色,然而帶兵打仗,誰都比不過他。」

當時的魏文候是賢明的,一心想有一番作為,但是當時魏國被西鄰虎狼之國秦國欺侮地抬不起頭,聽了這番話,火速擢拔吳起為大將。

吳起很快為魏國虎口拔牙,攻城略地,一連攻佔秦國的五座城池,兵悍將勇甲於天下的秦軍對他也是無可奈何。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