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晉世豪傑(8):文公剛回國不久,也擔心國內的人有可能出賣自己。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晉世豪傑(8)

史記新讀

晉世豪傑(8)

文公打算傳喚呂省、郤芮等人,但是呂省、郤芮等人的一黨一羽眾多,不好對付。

文公剛回國不久,也擔心國內的人有可能出賣自己。

文公便暗地裡改裝出行,在王城會見了秦穆公。

對此,國內的人都不知道。

幾天以後,呂省、郤芮等人果然發動了叛亂,放火焚燒了國君的宮殿,但是卻沒有找到文公。

由於文公早有準備,所以反叛者被打得落花流水,戰敗逃走了。

秦穆公藉機引一誘呂省、郤芮等人前往秦國,結果走在半路上的時候,秦穆公就派人把他們殺死了。

從此以後,晉國恢復了平靜,文公也得以返回。

這一年夏天,重耳將他流亡秦國時,秦穆公嫁給他的秦國女子迎接回國並且冊立為夫人,更加鞏固了自己與秦國的關係。

秦穆公還特意送給重耳三千人的衛隊,用以防備晉國再次出現叛亂。

介子推的故事

介子推是晉國的一位賢士,也是當年跟隨重耳流亡的眾人中間的一員,對重耳做出了不少有益的輔佐。

後來,秦穆公派兵護送重耳回國即位,隊伍到達黃河岸邊的時候,重耳的舅舅狐偃對重耳說:「公子啊,我跟隨您奔走天下這麼多年,犯下了許多不可饒恕的罪過。

我自己很清楚這些,何況是您呢?所以我打算主動離去,不敢再享受榮華富貴了。」

重耳聽後非常感激,不但沒有責怪狐偃,反而更加地信任他,並且把玉璧投入河裡與他盟誓。

船上的人無不感動,唯獨介子推表情平靜,他微笑著,自言自語到:「公子重耳的興盛實在是上天的保佑,而狐偃這些人竟然將此當成自己的功勞,還借此與君主討價還價,真是太卑鄙了。

我不願意與這些人共事。」

從那時起,他便暗自打定了隱居的主意。

晉文公即位以後,修明政治,對百姓廣施恩惠;然後他犒賞跟隨自己流亡的諸位功臣,功勞大的封給城邑,功勞小的也是尊崇拜爵。

但是由於一時的疏忽,晉文公竟然忘記了同樣功不可沒的介子推,而介子推也沒有去邀功。

他說:「晉獻公有九個兒子,現在只有文公還活著。

惠公、懷公沒有親信,所以國內國外都拋棄了他們;上天不絕晉國,國家一定會有君主,而這位君主除了文公還能有誰呢?文公的興盛是天意,可是他身邊的那些臣子卻把這當成自己的功勞,不是很荒謬嗎?盜竊別人財物的人被稱為盜賊,那麼那些把天意當作是自己的功勞的人被稱作什麼呢?為臣的掩飾自己的罪過,而為君的則對他們的一奸一詐給予賞賜,上下互相蒙騙。

我實在難以與這些人共處啊。」

介子推的母親說:「你為什麼不也要求賞賜,用死來怨恨誰呢?」

介子推回答說:「明知道這些人這樣做是錯誤的,自己如果還是去倣傚,罪過就更加的嚴重啊!況且我已經發出了怨言,就決不會再享受國君的俸祿。」

他的母親又問道:「你把事情的真相告訴給國君,怎麼樣啊?也許我們的國君會因此更加敬重你。」

介子推回答說:「語言是人一體外表的修飾;既然想把身一體隱藏起來,又何必再去修飾呢?如果再加以修飾,那就是追求顯貴,就更加讓人不齒了。」

母親被兒子的這番話感動了,便下定決心和他一塊兒隱居。

介子推的手下人很同情他,就在宮門上懸掛了一個條幅,上面寫著:「龍想要上天,五條蛇輔佐他。

龍已經升入雲霄,其中的四條蛇各得其所,而剩下的一條蛇卻獨自怨苦,找不到他的處所。」

文公出宮,看見了條幅,幡然醒悟,愧疚地說道:「這說的不是介子推嗎?我最近忙著處理王室的事情,竟然忘了犒賞他,真是我的罪過啊!」於是他就派人去請介子推,可是介子推已經離去了。

後來,文公便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尋找介子推。

關於後來的事情,歷來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一種說法是有人告訴文公介子推在綿山中隱居,於是文公就把綿山周圍的土地封給了他,並且改名叫介山,以此來銘記自己的過錯,表彰賢士。

另外的一種說法是,介子推隱居綿山以後,文公親自帶人來請他出山。

介子推藏了起來,文公找不到他,便聽從手下人的建議放火燒山,想以此一逼一迫介子推出山。

不料,介子推竟然背著他的老母四處躲避,誓死不肯出山,最後靠在一顆樹上,被燒死了。

文公後悔不已,但是錯誤已成,他便將此地封給介子推,並下令全國在每年的這一天不准生火、開灶,以此緬懷介子推。

後世的寒食節,據說便來源於此。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