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治世能臣(18):梁孝王說:「比不上他們親密。」梁孝王說:「太上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治世能臣(18)

史記新讀

治世能臣(18)

韓安國眼淚滾滾而下,說道:「大王自己忖度一下,您與皇上的關係比起太上皇與高祖皇帝以及皇上與臨江王,哪個更親密呢?」

梁孝王說:「比不上他們親密。」

梁孝王說:「太上皇、臨江王與高皇帝、皇上都是父子的關係,但是高皇帝說:『提三尺寶劍奪取天下的人是我』,所以太上皇最終也不能過問政事。

臨江王是太子,只因為他的母親說了一句錯話就被廢黜為臨江王,最後自一殺。

為什麼這樣呢?因為皇帝治理天下不能因為私情而損害公事。

俗話說:『即使是親生父親又怎麼知道他不會變成老虎?即使是親兄弟又怎麼知道他不會變成惡狼?』現在大王您位列諸侯卻聽信邪惡臣子的歪門邪說,違反皇上的禁令,阻撓實施嚴明的法律。

皇上因為太后的緣故,不忍心將您法辦。

太后也日夜哭泣,希望大王自己能改正錯誤,可是大王現在也不能覺悟。

假如太后突然逝世,大王您還能依靠誰呢?」

話還沒有說完,梁孝王痛哭流涕,感謝韓安國說:「我現在就交出公孫詭、羊勝。」

公孫詭、羊勝兩人只得自一殺。

於是漢景帝、竇太后更加看重韓安國。

後來,梁孝王逝世,恭王即位,韓安國因犯法丟官,閒居在家。

力主和親

漢武帝時,武安侯田蚡擔任漢朝太尉,掌握大權,韓安國另闢蹊徑賄賂田蚡,田蚡就向王太后推薦韓安國,皇上也常聽說到韓安國的出眾才能,就把他召來擔任北地都尉,後來升為大司農,隨後還曾和大行王恢領兵征討越地。

公元前135年,武安侯田蚡擔任丞相,韓安國也被任命為御史大夫。

匈奴曾派人前來請求和親,皇上交由朝臣討論。

大行王恢是燕地人,多次出任邊郡官吏,熟悉瞭解匈奴的情況。

他說:「漢朝和匈奴和親大都過不了幾年匈奴就又背棄盟約。

不如不答應,而發兵攻打他。」

韓安國說:「派軍隊去千里以外的地方作戰,士兵容易水土不服,影響戰鬥力。

運輸線很長,給養困難,不會輕易取得勝利。

而且現在匈奴軍馬強健十分充足,兇猛殘忍好戰,如同群鳥般遷移飛翔的運動戰,咱們很難克制他們。

咱們即使得到他們的土地也不能算開疆拓土,統治了他們的百姓也不會富強,從上古起他們就不是我們的臣民。

漢軍到幾千里以外和他們爭奪土地和人口,只會人馬疲憊,敵人卻以逸待勞,憑藉機動的優勢對付我們的弱點。

況且強一弩一射一出的箭到了射程的盡頭,就連最薄的高絹也射不破;強風掛起來到了最後,就連讓雁一毛一浮起來的力量都沒了。

並不是它們開始時力量不強,而是到了最後,力量衰竭了。

所以發兵攻打匈奴實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們和親。」

群臣的議論多數附合韓安國,於是皇上便同意與匈奴和親。

馬邑之謀

公元前134年,雁門郡馬邑城(今山西朔州)的豪紳聶翁壹,通過大行王恢告訴皇上說:「匈奴剛剛與漢和親,比較相信邊地的人民,我們可以用財物去引一誘他們。」

武帝於是派遣聶翁壹做間諜,逃到匈奴,對單于說:「我能殺死馬邑城的官吏,將馬邑城獻給您。」

單于對他很信任,認為他說的有理,便答應了聶翁壹。

聶翁壹回來後,斬了死囚的頭,把他的腦袋懸掛在馬邑城上,好欺騙單于的使者。

他說:「馬邑城的長官已經死了,你們趕快來吧。」

於是單于率領十餘萬騎兵穿過邊塞,進入武州塞。

正在這時,漢王朝埋伏了三十多萬大軍,隱藏在馬邑城旁邊的山谷中。

衛尉李廣擔任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擔任輕車將軍,大行王恢擔任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擔任材官將軍。

御史大夫韓安國擔任護軍將軍,諸位將軍都隸屬護軍將軍。

他們互相約定,單于進入馬邑城時,漢軍的伏兵就馬上攻擊。

王恢、李息、李廣另外從代郡,攻擊匈奴留在後面的軍用物資。

單于進入武州塞後,在距馬邑城還有一百多里時,進行搶奪劫掠,可是單于看到只有牲畜放養在荒野之中,卻見不到一個人。

單于覺得很奇怪,就攻打附近的烽火台,俘虜了武州的尉史,探明了情況。

單于回過頭來對左右人員說:「差點兒被漢朝給欺騙了!」就帶領部隊回去了。

漢朝伏兵聽說單于已經退兵回去,追到邊塞,估計追不上了,就撤退回來了。

王恢等人的部隊三萬人,聽說單于沒有跟漢軍交戰,估計攻打匈奴的軍用物資,一定會與單于的一精一兵交戰,權衡利害後決定撤兵,三十萬漢軍無功而返。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