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開國功臣(5):在相地打敗了黥布的別將,接著,打敗了叛軍的上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開國功臣(5)

史記新讀

開國功臣(5)

黥布造反以後,灌嬰奉命首先出征。

在相地打敗了黥布的別將,接著,打敗了叛軍的上柱國和大司馬的軍隊,而在與敵將肥誅的戰鬥中,他親手活捉敵人的左司馬,然後,漢軍追擊叛軍直到淮河沿岸。

首戰告捷,劉邦十分高興,加封灌嬰食邑兩千五百戶。

黥布被消滅以後,劉邦正式確定,以穎一陰一地區的五千戶作為灌嬰的食邑。

劉邦去世以後,灌嬰以列侯的身份在京侍奉惠帝與呂後。

呂後去世以後,呂氏宗族企圖謀反,顛覆劉氏的天下。

齊哀王聞訊,率軍西進,打算消滅呂氏集一團一,呂祿得知此事後,任命灌嬰為大將軍,率軍迎擊齊王。

灌嬰行軍到達滎一陽一以後,派人與朝中的周勃、陳平密謀,決定在此屯兵,並且與齊哀王聯絡,商定一同誅殺呂氏,因此,齊軍也就地駐紮。

不久,周勃等人誅殺了呂氏,齊王率軍回國,灌嬰也率軍回朝。

此後,他與周勃、陳平等大臣擁立了漢文帝。

劉恆加封灌嬰食邑三千戶,賞賜黃金一千斤,任命他為太尉。

三年以後,周勃被罷免丞相的職務,灌嬰被任命為丞相,太尉官職被免除。

該年,匈奴大舉入侵北地、上郡,天子命令灌嬰率領騎兵八萬五千人前往討伐。

匈奴撤兵以後,濟北王造反,天子下令撤銷了灌嬰的兵權,改派其他的將軍前往平叛。

一年多以後,灌嬰病死在丞相任上,謚號為懿侯。

忠言逆耳

漢高祖七年,韓王信造反,劉邦親征叛軍。

到達晉一陽一的時候,劉邦聽說韓王信私通匈奴,想要與之一同進攻漢軍,他大為惱怒,便派使者出使匈奴,一來爭取外交上的主動,二來察探匈奴的實力。

匈奴人十分狡猾,把強壯的士兵和肥一大的牛馬隱藏起來,只是將一些年老體弱的士兵和瘦小的牲畜展現在人們面前。

漢朝的使者前後往來十餘批,都回報說匈奴很弱,一定能打贏的。

劉邦還是不放心,便派劉敬出使匈奴。

不久,劉敬回來,卻報告說:「兩國互相攻擊的時候,應該各自誇耀顯示自己的長處,威嚇敵人激勵士氣。

這次,臣出使匈奴,只看見一些年老體弱的士兵和瘦小的牲畜。

這一定是匈奴故意顯露自己的短處,卻暗地裡埋伏奇兵玩一弄一陰一招。

所以,臣認為匈奴有備而來不可以進攻。」

這個時候,劉邦沒能沉住氣,帶領二十多萬漢軍已經越過句注山。

劉邦認為劉敬的言論會使軍隊的士氣沮喪,便勃然大怒,破口大罵他說:「齊國的奴才!當初,你憑藉著口舌取得了官職,現在卻竟然敢在這裡胡言亂語,企圖阻止我出兵!」於是,劉邦下令把劉敬囚禁在廣武,打算得勝回來好好羞辱他一番。

漢軍繼續前進。

到達平城的時候,匈奴果然出動奇兵,把劉邦等人圍困在白登山。

七天以後,漢軍才得以解圍。

劉邦狼狽地回到廣武,立即赦免了劉敬,對他說:「當初,朕沒有採納您的意見,因此被圍困在平城。

現在,朕已經把那些說匈奴可以攻打的人都斬首了。」

於是,劉邦封賞劉敬二千戶的食邑,賜爵為關內侯,稱之為建信侯。

和親之策

劉邦從平城撤軍以後,韓王信逃亡到了匈奴的地界。

正當此時,冒頓做了匈奴的單于,匈奴兵力強大,擁有三十萬騎射大軍,他們多次侵擾漢朝的北部邊境。

對此,劉邦十分擔憂,他專門就此詢問劉敬,請教對策。

劉敬說:「天下剛剛平定,將士們疲於戰爭,人民更是渴望平靜的生活。

所以,陛下用武力去征服匈奴是成功不了的。

冒頓殺死父親,自立為單于,娶庶母為妻子,儀仗武力逞威風,因此,他也是不可以用仁義來說服的。

可見,我朝只能用長遠之計,來使他的子孫成為我們的臣子,但是,這個計策恐怕陛下做不到。」

劉邦有些著急,說道:「如果真像您說的那樣,為什麼朕不能做!您趕快告訴我,究竟應該怎麼辦?」

劉敬回答說:「陛下如果能把皇后親生的大公主嫁給單于,再贈送給他們豐厚的禮物,匈奴人貪圖漢朝的厚禮,蠻夷必定會傾慕漢家的友好,用公主作為王后。

那麼,日後,公主生下的孩子必定會是太子,將來會繼位為單于。

陛下如果每年能按時利用我朝所剩餘的而匈奴所缺乏的東西,多次去慰問、饋贈,並且派去能言善辯的使者,用禮節去勸告、說服冒頓。

如此,冒頓在世的時候,本是漢朝的女婿;他死後,您的外孫便繼位為單于。

誰又曾聽說過外孫敢與外公分庭抗禮的呢?這樣,漢軍可以不必出征卻能逐漸讓匈奴稱臣。

如果陛下不能將大公主嫁給單于,而是讓皇族女子或是後宮女子冒充公主,單于也會知道。

到時候,單于不肯一寵一幸漢家女子,這對我朝也沒有什麼好處。」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