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忠臣良將佐秦王(9):范雎首先給秦王分析道:「秦國有出眾的地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忠臣良將佐秦王(9)

史記新讀

忠臣良將佐秦王(9)

縱論國事(下)

范雎首先給秦王分析道:「秦國有出眾的地利:北有甘泉、谷口,南有涇、渭兩水的環繞,西有隴山、蜀山,東有函谷關、商阪。

此外,秦國有軍隊百萬、戰車千輛,遇到好機會時,就應該出兵關東攻打其他強國,時機不好時,就堅守關中,可見,這是造就王者的最佳的地方。

秦國的百姓,都把私鬥當作恥辱、勇敢為國作戰當作光榮,可見,這裡有造就王者的人民。

大王憑借得天獨厚的地利人和,向東去征服關東諸侯,就好比驅趕著獵狗去追逐兔子一樣容易,功業的實現近在眼前。

但是,大王的群臣卻並不稱職,秦國到現在,閉關已經有十五年了,不敢進軍關東的原因,是穰侯沒有為秦國全心全意的謀劃,而大王的計謀也有失誤的地方。」

秦王依舊跪在地上,虔誠地說:「希望先生指出寡人的失誤之處。」

范雎知道,宮裡有太后、穰侯的很多耳目,他擔心自身的安危,於是不敢說到國內的事情。

所以,他打算先從外政入手,以便觀察秦王的反應。

他說道:「穰侯打算越過韓國、魏國去攻打齊國的綱邑、壽邑,這不是辦法。

要知道,秦國出兵少就不會達到目的,而出兵多就會招致韓魏齊聯合反對。

在下認為大王的計劃是,秦國少出兵而讓韓國、魏國這兩個盟國的軍隊全部出動。

但是,秦國與它的盟國關係並不十分親密,卻要借道去攻打其他的國家,其他國家能答應嗎?這就是大王的失職了。

從前,齊閔王向南攻打楚國,大敗了楚國,佔據了千里的土地,最後卻寸土未得,難道他不想得到土地嗎?不是的,只是形勢不允許罷了。

其他的諸侯國看到齊國因為征戰,十分疲憊,君臣之間矛盾重重,於是發兵攻打齊國,想一舉將其擊敗。

齊國將士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便責怪齊閔王說:『是誰為大王出的攻打楚國的主意啊?』齊閔王回答說是文子。

於是,齊國的大臣作亂,文子出逃。

齊國的失敗,是因為它攻打楚國,反而有利了韓國、魏國。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把兵器、糧食送給盜賊。

所以,大王不如遠交近攻,如此,得到的土地都是秦國的。

現在,您要去進攻遠方的國家而放棄近鄰,這是荒謬的。

從前,中山國土地縱橫五百里,趙國單獨吞佔了它,此後,利益源源不斷地流進了趙國,其他國家只能旁觀。

現在,韓國、魏國地處中原又是天下的樞紐,大王如果要稱霸,必須要親近它們。

如此,則楚國、趙國會歸附秦國,到時,齊國就會畏懼,一定會謙卑地侍奉秦國。

齊國歸附以後,秦國就可以趁機收服韓國、魏國了。」

秦昭王說:「寡人早就想與魏國搞好關係了,但是魏國是個反覆無常的國家,寡人始終沒有做到。

請問先生的計策是什麼?」

范雎回答說:「大王可以先禮後兵,先用謙卑的言辭、豐厚的禮物去與其交好,不行的話,就用土地去賄賂它,再不行,就出兵征討,一逼一它就範。」

秦王聽取了范雎的建議。

不久,秦王任用范雎為客卿,負責謀劃軍事。

後來,秦王採納范雎的計策,派遣五大夫綰率軍征伐魏國,攻取了懷城,兩年以後,秦軍又攻取了邢丘。

隨後,秦王再次採納范雎的計策,派遣使臣出使韓國,打算與之結好。

內政的巨變

隨後的幾年裡,范雎與秦王的關係日益的親近,逐漸成為秦王最信任、一寵一愛一的臣子。

范雎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是時候下手整頓國家內政了,於是,他找到了一個適當的機會,遊說秦王說:「臣在關東的時候,只聽說秦國有太后、穰侯等人,沒聽說秦國還有大王您。

一國之內只有大王可以獨攬國家大權、能夠發號施令以及控制人的生死。

如今,太后獨斷專行根本不考慮後果;穰侯擅自出訪諸侯國,也不報請國君同意;華一陽一君、涇一陽一君經常藐視國家律令胡作非為;高陵君擅自任免官吏,也不提請大王恩准。

這些情況下,國家不亡都是不可能的事,國君的存在與否也已經失去了意義。

善於治國的君主,對內能夠樹立自己的威信,對外會十分重視自己的權力。

穰侯出訪,挾持了大王的權威,對各諸侯國發號施令、締結盟約,他還擅自出兵征討,各國沒有不聽從的。

攻戰獲勝,好處就歸於自己;攻戰失敗,百姓就會有怨言,災禍卻歸了國家。

有首詩說:『果實過多就會壓折樹枝,壓折樹枝就會砸傷果樹的主人;擴大貴族的封地就會危害整個國家,臣子過分地受到尊崇,國君的地位就會卑微。

』現在,臣聽說,太后和穰侯當權,三君輔佐他們,這些人根本不把您放在眼裡,甚至最後會取代大王。

再者,夏、商、週三代之所以滅亡,是因為君主把政權完全交給大臣,自己就尋一歡作樂、不理政事。

得到大權的臣子,嫉賢妒能、欺下蒙上,將自己的利益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對此,君主不能察覺、醒悟,所以最終導致國家滅亡。

現在,我國從上到下的官吏以及大王左右的侍臣,絕大多數是相國的人。

看著大王越發地孤立,臣私下裡為您擔心,恐怕不久以後,統治秦國的不是您的後代了。」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