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情偶寄》居室部 ○灑掃:一精一美之房,宜勤灑掃。然灑掃中亦具大段學問,非僮僕所能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閒情偶寄》居室部 ○灑掃

閒情偶寄

居室部 ○灑掃

【原文】

一精一美之房,宜勤灑掃。

然灑掃中亦具大段學問,非僮僕所能知也。

欲去浮塵,先用水灑,此古人傳示之法,今世行之者,十中不得一二。

蓋因童子性懶,慮有汲水之煩,止掃不灑,是以兩事並為一事,惜其力也。

久之一習一 為固然,非特童子忘之,並主人亦不知掃地之先,更有一事矣。

彼但知兩者並一是省事法,卻不知因其懶也。

遂以一事化為數十事。

服役者既以為苦,而指使者亦覺其繁,然總不知此數十事者,皆從一事苟簡而生之者也。

一精一捨之內,自明窗淨幾而外,尚有圖書翰墨、古董器玩之種種,無一不忌浮塵。

不灑而掃,是以紅塵摻物,物物皆受其蒙,並棟樑之上、榱桷之間亦生障翳,勢必逐件擦磨,始現本來面目,手不停揮者,半日才能竣事,不亦勞乎?若能先灑後掃,則掃過之後,只須麈尾一拂,一日清晨之事畢矣,何指使服役之紛紛哉?此灑水之不容已也。

然勤掃不如勤灑,人則知之;多灑不如輕掃,人則未知之也。

饒其善灑,不能處處皆遍,究竟干地居多,服役者不知,以其既經灑濕,則任意揮掃無妨。

揚塵舞蹈之際,障翳之生也更多,故運帚切記勿重;匪特勿重,每於歇手之際,必使帚尾著地,勿令懸空,如掃一帚起一帚,則與揮扇無異,是揚灰使起,非抑塵使伏也。

此是一法。

又有閉門掃地之訣,不可不知。

如人先掃房舍,後及階除,則將房舍之門緊閉,俟掃完階除後,略停片刻,然後開門,始無灰塵入戶之患。

臧獲不知,以為房舍掃完,其事畢矣,此後漸及門外,與內絕不相蒙,豈知有顧此失彼之患哉!順風揚灰,一帚可當十帚,較之未掃更甚。

此皆世人所忽,故拈出告之,然未免饒舌。

灑掃二事,勢必相因,缺一不可,然亦有時以孤行為妙,是又不可不知。

先灑後掃,言其常也,若旦旦如是,則土膠於水,積而不去,日厚一日,磚板受其虛名,而有土階之實矣。

故灑過數日,必留一日勿灑,止令童子輕輕用帚,不致揚塵,是數日所積者一朝去之,則水土一交一 相為用,而不一交一 相為害矣。

【譯文】

一精一美的房屋,應該經常打掃。

然而打掃當中也有很多的學問,僮僕是不懂的。

要除去灰塵,必須先灑水,這是古人傳下來的方法,現在能這樣做的人,十個人當中剩下不到一兩個了。

這是因為僮僕生性懶惰,嫌提水太麻煩,圖省力氣,只掃地不灑水,把兩件事並成一件事來做,久而久之就一習一 以為常了。

不只是僮僕把灑水的事忘了,連主人也不知道掃地之前還有灑水這件事。

他們只知道把兩事合一是省事的辦法。

卻不知正是因為他們的偷懶行為,才把一件事變成了幾十件事。

不僅做事的人受苦了,也為指使做事的人添了很多麻煩。

卻不知這幾十件事,都是因為灑水這一件事偷懶而多出來的。

一精一致的房屋內,除了要窗明几淨以外,還有圖書、字畫、古董、器玩等東西,沒有一件不忌諱灰塵的。

不灑水就掃地,勢必塵土飛揚,每一件東西都會落上灰塵,連棟樑上、椽子上也佈滿灰塵,必須要一件一件地擦,才能現出物品的真面目。

要手不停歇地干半天才能完事兒,不是太辛苦了嗎?如果掃地之前先灑水,那麼掃過之後,只需用拂塵一拂,清晨的打掃工作就幹完了,哪裡用得著主人指使、僕人忙亂不堪呢?所以灑水不能省掉。

然而,人們只知道勤掃不如勤灑的道理,卻不知道多灑不如輕掃的道理。

一個人就算很善於灑水,也不可能每一角落都灑到,畢竟還是乾的地方居多。

掃地的人不懂,以為既然已經將地灑濕了,隨意揮掃沒有什麼關係。

結果隨意揮舞掃帚的時候,灰塵也更多,所以掃地時掃帚一定不要掃得太重,不但不能太重,每次歇手時,一定要讓掃帚的尾部著地,不要讓它懸空。

如果掃帚掃一下提一下,就與揮舞扇子沒有什麼差別,這是把灰塵揚起來,而不是把塵土壓下去。

上述是一種方法。

還有關上門掃地的秘訣,不可不知道。

比如打掃完房屋再打掃台階,應先把房屋的門關緊,等掃完台階後,稍微停一會兒再開門,這樣灰塵才不會跑進屋裡。

僕人不知道這一點,認為房屋掃完就沒事兒了,之後再掃門外,與裡面完全沒有關係,哪知道會顧此失彼呢?順著風掃地,一掃帚揚起的灰塵可以抵得上十掃帚,比沒掃的時候更厲害了。

這都是人們常忽略的地方,所以把它指出來告訴大家,但未免有點多嘴。

灑水和掃地這兩件事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然而有時只做一件事反而更妙,這又是不能不知的。

先灑水後掃地,說的是一般的情況,如果每天早晨都這樣,就會使土和水膠合起來,積澱在地下掃不去,一天比一天厚,使得磚地、木地空有其名,實際上卻成了土階了。

所以灑過幾天水之後,—定要有一天不灑水,只讓童僕用掃帚輕輕地掃,不致揚起灰塵。

這樣,幾天積在地上的塵土,一天就全都掃掉了,這樣水和土一交一 相為我所用,而不會一交一 相作亂了。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閒情偶寄
●序詞曲部●結構第一詞曲部●詞采第二詞曲部●音律第三詞曲部●賓白第四詞曲部●科諢第五演習部●選劇第一演習部●變調第二演習部●授曲第三演習部◎教白第四演習部◎脫套第五聲容部◎選姿第一聲容部◎修容第二聲容部◎治服第三聲容部◎習技第四居室部◎房舍第一居室部◎窗欄第二居室部◎牆壁第三居室部◎聯匾第四居室部◎山石第五器玩部◎制度第一器玩部◎位置第二飲饌部◎蔬食第一飲饌部◎谷食第二飲饌部◎肉食第三種植部◎木本第一種植部◎籐本第二種植部◎草本第三種植部◎眾卉第四種植部◎竹木第五頤養部●行樂第一頤養部●止憂第二頤養部●調飲啜第三 節色慾第四頤養部●卻病第五頤養部●療病第六頤養部 ○蔬食頤養部 ○筍頤養部 ○蕈頤養部 ○蓴頤養部 ○菜頤養部 ○瓜、茄、瓠、芋、山藥頤養部 ○蔥、蒜、韭頤養部 ○蘿蔔頤養部 ○芥辣汁頤養部 ○谷食頤養部 ○飯粥頤養部 ○湯頤養部 ○糕餅頤養部 ○面頤養部 ○粉頤養部 ○肉食頤養部 ○豬頤養部 ○羊頤養部 ○牛、犬頤養部 ○雞頤養部 ○鵝頤養部 ○鴨頤養部 ○野禽、野獸頤養部 ○魚頤養部 ○蝦頤養部 ○鱉頤養部 ○鱉頤養部 ○蟹頤養部 ○零星水族頤養部 ○小序頤養部 ○貴人行樂之法頤養部 ○富人行樂之法頤養部 ○貧賤行樂之法頤養部 ○家庭行樂之法頤養部 ○道途行樂之法頤養部 ○睡頤養部 ○坐頤養部 ○行頤養部 ○立頤養部 ○飲頤養部 ○談頤養部 ○沐浴頤養部 ○聽琴觀棋頤養部 ○看花聽鳥頤養部 ○蓄養禽魚頤養部 ○澆灌竹木頤養部 ◎止憂第二頤養部 ○止眼前可備之憂頤養部 ○止身外不測之憂頤養部 ◎調飲啜第三頤養部 ○愛食者多食頤養部 ○怕食者少食頤養部 ○太饑勿飽頤養部 ○太飽勿饑頤養部 ○怒時哀時勿食頤養部 ○倦時悶時勿食頤養部 ◎卻病第四頤養部 ○病未至而防之頤養部 ○病將至而止之頤養部 ○病已至而退之頤養部 ◎療病第五頤養部 ○本性酷好之藥頤養部 ○其人急需之藥頤養部 ○一心鍾愛之藥頤養部 ○一生未見之藥頤養部 ○平時契慕之藥頤養部 ○素常樂為之藥頤養部 ○生平痛惡之藥種植部 ◎木本第一種植部 ○牡丹種植部 ○梅種植部 ○桃種植部 ○李種植部 ○梨種植部 ○海棠種植部 ○玉蘭種植部 ○辛夷種植部 ○山茶種植部 ○紫薇種植部 ○繡球種植部 ○紫荊種植部 ○紫荊種植部 ○梔子種植部 ○杜鵑、櫻桃種植部 ○石榴種植部 ○木槿種植部 ○桂種植部 ○木芙蓉種植部 ○夾竹桃種植部 ○瑞香種植部 ○茉莉種植部 ◎籐本第二種植部 ○薔薇種植部 ○木香種植部 ○酴醾種植部 ○月月紅種植部 ○姊妹花種植部 ○玫瑰種植部 ○素馨種植部 ○凌霄種植部 ○真珠蘭種植部 ◎草本第三種植部 ○芍葯種植部 ○蘭種植部 ○蕙種植部 ○水仙種植部 ○芙蕖種植部 ○罌粟種植部 ○葵種植部 ○萱種植部 ○雞冠種植部 ○玉簪種植部 ○鳳仙種植部 ○金錢種植部 ○蝴蝶花種植部 ○菊種植部 ○菜種植部 ◎眾卉第四種植部 ○芭蕉種植部 ○翠雲種植部 ○虞美人種植部 ○書帶草種植部 ○老少年種植部 ○天竹種植部 ○虎刺種植部 ○苔種植部 ○萍種植部 ◎竹木第五種植部 ○竹種植部 ○松柏種植部 ○梧桐種植部 ○槐榆種植部 ○柳種植部 ○黃楊種植部 ○棕櫚種植部 ○楓、桕種植部 ○冬青居室部 ◎房舍第一居室部 ○向背居室部 ○途徑居室部 ○高下居室部 ○出簷深淺居室部 ○置頂格居室部 ○甃地居室部 ○灑掃居室部 ○藏垢納污居室部 ◎窗欄第二居室部 ○制體宜堅居室部 ○縱橫格居室部 ○欹斜格居室部 ○屈曲體居室部 ○取景在借居室部 ○便面窗外推板裝花式居室部 ○便面窗花卉式便面窗蟲鳥式居室部 ○山水圖窗居室部 ○尺幅窗圖式居室部 ○梅窗居室部 ◎牆壁第三居室部 ○界牆居室部 ○女牆居室部 ○廳壁居室部 ○書房壁居室部 ◎聯匾第四居室部 ○蕉葉聯居室部 ○此君聯居室部 ○碑文額居室部 ○手卷額居室部 ○冊頁匾居室部 ○虛白匾居室部 ○石光匾居室部 ○秋葉匾居室部 ◎山石第五居室部 ○大山居室部 ○小山居室部 ○石壁居室部 ○石洞居室部 ○零星小石器玩部 ◎制度第一器玩部 ○几案器玩部 ○椅杌器玩部 ○床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