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情偶寄
居室部 ○甃地
【原文】
古人茅茨土階,雖崇儉樸,亦以法制未盡備也。
惟幕天者可以席地,梁棟既設,即有階除,與戴冠者不可跣足,同一理也。
且土不覆磚,嘗苦其濕,又易生塵。
有用板作地者,又病其步履有聲,喧而不寂。
以三和土甃地,築之極堅,使完好如石,最為豐儉得宜。
而又有不便於人者:若和灰和土不用鹽鹵,則燥而易裂;用之發潮,又不利於天一陰一。
且磚可挪移,而甃成之土不可挪移,日後改遷,遂成棄物,是又不宜用也。
不若仍用磚鋪,止在磨與不磨之間,別其豐儉,有力者磨之使光,無力者聽其自糙。
予謂極糙之磚,猶愈於極光之土。
但能自運機杼,使小者間大,方者合圓,別成文理,或作冰裂,或肖龜紋,收牛溲馬渤入藥籠,用之得宜,其價值反在參苓之上。
此種調度,言之易而行之甚難,僅存其說而已。
【譯文】
古人用茅草蓋房子,用土建造台階,雖說是崇尚儉樸,也是因為當時建築技術不完備。
只有以天為帳的人才能以地為席,房屋砌好了,就應當有台階,這與戴帽子的人不能打赤腳是同樣的道理。
而且如果地面上不鋪上磚,既潮濕又容易生出灰塵。
有用木板鋪地的,可走起路來有聲音,喧鬧、不安靜。
也有用三和土鋪地的,築得非常堅固,像石頭一樣的完好,最為豐儉適宜。
但是又有對人不利的地方,如果和灰和土時不用鹽鹵,晴天就會很乾燥,容易開裂;用了鹽鹵,一陰一天又容易發潮。
而且磚可以挪動,而築好的土不能移動,以後要改動或者搬家時,就成了廢物,這種方法又不宜採用。
不如仍然用磚鋪,是簡樸還是豐富,全在於是磨還是不磨。
有能力的就把磚磨光,沒有能力的就任憑它粗糙。
我認為極其粗糙的磚也比極其光滑的土好。
只要能開動腦筋,小磚和大磚相間,方磚和圓磚配合,設計一種圖案,或者做成冰裂的形狀,或者模仿龜甲的紋路。
就像把牛、馬的尿做成藥,只要用得得當,價值反而比人參、茯苓還高。
這種搭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僅僅是保留我的說法供人們參考。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