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情偶寄
聲容部◎修容第二
婦人惟仙姿國色,無俟修容;稍去天工者,即不能免於人力矣。
然予所謂「修飾」二字,無論妍媸美惡,均不可少。
俗云:「三分人材,七分妝飾。」
此為中人以下者言之也。
然則有七分人材者,可少三分妝飾乎?即有十分人材者,豈一分妝飾皆可不用乎?曰:不能也。
若是,則修容之道不可不急講矣。
今世之講修容者,非止窮工極巧,幾能變鬼為神,我即欲勉竭心神,創為新說,其如人心至巧,我法難工,非但小巫見大巫,且如小巫之徒,往教大巫之師,其不遭噴飯而唾面者鮮矣。
然一時風氣所趨,往往失之過當。
非始初立法之不佳,一人求勝於一人,一日務新於一日,趨而過之,致失其真之弊也。
「楚王好細腰,宮中皆餓死;楚王好高髻,宮中皆一尺;楚王好大袖,宮中皆全帛。」
細腰非不可愛,高髻大袖非不美觀,然至餓死,則人而鬼矣。
髻至一尺,袖至全帛,非但不美觀,直與魑魅魍魎無別矣。
此非好細腰、好高髻大袖者之過,乃自為餓死,自為一尺,自為全帛者之過也。
亦非自為餓死,自為一尺,自為全帛者之過,無一人痛懲其失,著為章程,謂止當如此,不可太過,不可不及,使有遵守者之過也。
吾觀今日之修容,大類楚宮之末俗,著為章程,非草野得為之事。
但不經人提破,使知不可愛而可憎,聽其日趨日甚,則在生而為魑魅魍魎者,已去死人不遠,矧腰成一縷,有餓而必死之勢哉!予為修容立說,實具此段婆心,凡為西子者,自當曲體人情,萬毋遽發嬌嗔,罪其唐突。
○盥櫛
盥面之法,無他奇巧,止是濯垢務盡。
面上亦無他垢,所謂垢者,油而已矣。
油有二種,有自生之油,有沾上之油。
自生之油,從毛孔沁出,肥人多而瘦人少,似汗非汗者是也。
沾上之油,從下而上者少,從上而下者多,以發與膏沐勢不相離,發面一交一 接之地,勢難保其不侵。
況以手按發,按畢之後,自上而下亦難保其不相挨擦,挨擦所至之處,即生油發亮之處也。
生油發亮,於面似無大損,殊不知一日之美惡系焉,面之不白不勻,即從此始。
從來上粉著色之地,最怕有油,有即不能上色。
倘於浴面初畢,未經搽粉之時,但有指大一痕為油手所污,迨加粉搽面之後,則滿面皆白而此處獨黑,又且黑而有光,此受病之在先者也。
既經搽粉之後,而為油手所污,其黑而光也亦然,以粉上加油,但見油而不見粉也,此受病之在後者也。
此二者之為患,雖似大而實小,以受病之處止在一隅,不及滿面,閨人盡有知之者。
尚有全體受傷之患,從古佳人暗受其害而不知者,予請攻而出之。
從來拭面之巾帕,多不止於拭面,擦臂抹胸,隨其所至;有膩即有油,則巾帕之不潔也久矣。
即有好潔之人,止以拭面,不及其他,然能保其上不及發,將至額角而遂止乎?一沾膏沐,即非無油少膩之物矣。
以此拭面,非拭面也,猶打磨細物之人,故以油布擦光,使其不沾他物也。
他物不沾,粉獨沾乎?凡有面不受妝,越勻越黑;同一粉也,一人搽之而白,一個搽之而不白者,職是故也。
以拭面之巾有異同,非搽面之粉有善惡也。
故善勻面者,必須先潔其巾。
拭面之巾,止供拭面之用,又須用過即浣,勿使稍帶油痕,此務本窮源之法也。
善櫛不如善篦,篦者,櫛之兄也。
發內無法,始得絲絲現相,不則一片如氈,求其界限而不得,是帽也,非髻也,是退光黑漆之器,非烏雲蟠繞之頭也。
故善蓄姬妾者,當以百錢買梳,千錢購篦。
篦一精一則發一精一,稍儉其值,則發損頭痛,篦不數下而止矣。
篦之極淨,使便用梳。
而梳之為物,則越舊越一精一。
「人惟求舊,物惟求新」。
古語雖然,非為論梳而論。
求其舊而不得,則富者用牙,貧者用角。
新木之梳,即搜根剔齒者,非油浸十日,不可用也。
古人呼髻為「蟠龍」。
蟠龍者,髻之本體,非由妝飾而成。
蟠龍者,髻之本體,非由妝飾而成。
隨手綰成,皆作蟠龍之勢,可見古人之妝,全用自然,毫無造作。
然龍乃善變之物,發無一定之形,使其相傳至今,物而不化,則龍非蟠龍,乃死龍矣;發非佳人之發,乃死人之發矣。
無怪今人善變,變之城是也。
但其變之之形,只顧趨新,不求合理;只求變相,不顧失真。
凡以彼物肖此物,必取其當然者肖之,必取其應有者肖之,又必取其形色相類者肖之,未有憑空捏造,任意為之而不顧者。
古人呼發為「烏雲」,呼髻為「蟠龍」者,以二物生於天上,宜乎在頂。
發之繚繞似雲,發之蟠曲似龍,而雲之色有烏雲,龍之色有烏龍。
是色也,相也,情也,理也,事事相合,是以得名,非憑捏造,任意為之而不顧者也。
竊怪今之所謂「牡丹頭」、「荷花頭」、「缽盂頭」,種種新式,非不窮新極異,令人改觀,然於當然應有、形色相類之義,則一無取焉。
人之一身,手可生花,一江一 淹之彩筆是也;舌可生花,如來之廣長是也;頭則未見其生花,生之自今日始。
此言不當然而然也。
發上雖有簪花之義,未有以頭為花,而身為蒂者;缽盂乃盛飯之器,未有倒貯活人之首,而作覆盆之象者,此皆事所未聞,聞之自今日始。
此言不應有而有也。
群花之色,萬紫千紅,獨不見其有黑。
設立一婦人於此,有人呼之為「黑牡丹」、「黑蓮花」、「黑缽盂」者,此婦必艴然而怒,怒而繼之以罵矣。
以不喜呼名之怪物,居然自肖其形,豈非絕不可解之事乎?吾謂美人所梳之髻,不妨日異月新,但須籌為理之所有。
理之所有者,其象多端,然總莫妙於雲龍二物。
仍用其名而變更其實,則古制新裁,並行而不悖矣。
勿謂止此二物,變為有限,須知普天下之物,取其千態萬狀,越變而越不窮者,無有過此二物者矣。
龍雖善變,猶不過飛龍、游龍、伏龍、潛龍、戲珠龍、出海龍之數種。
至於雲之為物,頃刻數遷其位,須臾屢易其形,「千變萬化」四字,猶為有定之稱,其實雲之變相,「千萬」二字,猶不足以限量之也。
若得聰明女子,日日仰觀天象,既肖雲而為髻,復肖髻而為雲,即一日一更其式,猶不能盡其巧幻,畢其離奇,矧未必朝朝變相乎?若謂天高雲遠,視不分明,難於取法,則令畫工繪出巧雲數朵,以紙剪式,襯於發下,俟櫛沐既成,而後去之,此簡便易行之法也。
雲上盡可著色,或簪以時花,或飾以珠翠,幻作雲端五彩,視之光怪陸離。
但須位置得宜,使與雲體相合,若其中應有此物者,勿露時花珠翠之本形,則盡善矣。
肖龍之法:如欲作飛龍、游龍,則先以己髮梳一光頭於下,後以假髮製作龍形,盤旋繚繞,覆於其上。
務使離發少許,勿使相粘相貼,始不失飛龍、游龍之義,相粘相貼則是潛龍、伏龍矣。
懸空之法,不過用鐵線一二條,襯於不見之處,其龍爪之向下者,以發作線,縫於光發之上,則不動矣。
戲珠龍法,以發作小龍二條,綴於兩旁,尾向後而首向前,前綴大珠一顆,近於龍嘴,名為「二龍戲珠」。
出海龍亦照前式,但以假髮作波浪紋,綴於龍身空隙之處,皆易為之。
是數法者,皆以雲龍二物分體為之,是雲自雲而龍自龍也。
予又謂雲龍二物勢不宜分,「雲從龍,風從虎」,《周易》業有成言,是當合而用之。
同用一發,同作一假,何不幻作雲龍二物,使龍勿露全身,雲亦勿作全朵,忽而見龍,忽而見雲,令人無可測識,是美人之頭,盡有盤旋飛舞之勢,朝為行雲,暮為行雨,不幾兩擅其絕,而為一陽一台神女之現身哉?噫,笠翁於此搜盡枯腸,為此髻者,不可不加一屍一祝。
天年以後,倘得為神,則將往來繡閣之中,驗其所制,果有裨於花容月貌否也。
○薰陶
名花美一女 ,氣味相同,有國色者,必有天香。
天香結自胞胎,非由薰染,佳人身上實實有此一種,非飾美之詞也。
此種香氣,亦有姿貌不甚較艷,而能偶擅其奇者。
總之,一有此種,即是夭折摧殘之兆,紅顏薄命未有捷於此者。
有國色而有天香,與無國色而有天香,皆是千中遇一,其餘則薰染之力不可少也。
其力維何?富貴之家,則需花露。
花露者,摘取花瓣入甑,醞釀而成者也。
薔薇最上,群花次之。
然用不須多,每於盥浴之後,挹取數匙入掌,拭體拍面而勻之。
此香此味,妙在似花非花,是露非露,有其芬芳,而無其氣息,是以為佳,不似他種香氣,或速或沉,是蘭是桂,一嗅即知者也。
其次則用香皂浴身,香茶沁口,皆是閨中應有之事。
皂之為物,亦有一種神奇,人身偶染穢物,或偶沾穢氣,用此一擦,則去盡無遺。
由此推之,即以百和奇香拌入此中,未有不與垢穢併除,混入水中而不見者矣,乃獨去穢而存香,似有攻邪不攻正之別。
皂之佳者,一浴之後,香氣經日不散,豈非天造地設,以供修容飾體之用者乎?香皂以一江一 南六一合 縣出者為第一,但價值稍昂,又恐遠不能致,多則浴體,少則止以浴面,亦權宜豐儉之策也。
至於香茶沁口,費亦不多,世人但知其貴,不知每日所需,不過指大一片,重止毫釐,裂成數塊,每於飯後及臨睡時以少許潤舌,則滿吻皆香,多則味苦,而反成藥氣矣。
凡此所言,皆人所共知,予特申明其說,以見美人之香不可使之或無耳。
別有一種,為值更廉,世人食而但甘其味,嗅而不辨其香者,請揭出言之:果中荔子,雖出人間,實與一交一 梨、火棗無別,其色國色,其香天香,乃果中尤物也。
予游閩粵,幸得飽啖而歸,庶不虛生此口,但恨造物有私,不令四方皆出。
陳不知鮮,夫人而知之矣。
殊不知荔之陳者,香氣未嘗盡沒,乃與橄欖同功,其好處卻在回味時耳。
佳人就寢,止啖一枚,則口脂之香,可以竟夕,多則甜而膩矣。
須擇道地者用之,楓亭是其選也。
人問:沁口之香,為美人設乎?為伴美人者設乎?予曰:伴者居多。
若論美人,則五官四體皆為人設,奚止口內之香。
○點染
「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此唐一人妙句也。
今世諱言脂粉,動稱污人之物,有滿而是粉而雲粉不上面,遍唇皆脂而曰脂不沾唇者,皆信唐詩太過,而欲以虢國夫人自居者也。
噫,脂粉焉能污人,人自污耳。
人謂脂粉二物,原為中材而設,美色可以不需。
予曰:不然。
惟美色可施脂粉,其餘似可不設。
何也?二物頗帶世情,大有趨炎附熱之態,美者用之愈增其美,陋者加之更益其陋。
使以絕代佳人而微施粉澤,略染腥紅,有不增嬌益媚者乎?使以媸顏陋婦而丹鉛其面,粉藻其姿,有不驚人駭眾者乎?詢其所以然之故,則以白者可使再白,黑者難使遽白;黑上加之以白,是欲故顯其黑,而以白物相形之也。
試以一墨一粉,先分二處,後合一處而觀之,其分處之時,黑自黑而白自白,雖雲各別其性,未甚相仇也;迨其合外,遂覺黑不自安,而白欲求去。
相形相礙,難以一朝居者,以天下之物,相類者可使同一居 ,即不相類而相似者,亦可使之同一居 ,至於非但不相類、不相似,而且相反之物,則斷斷勿使同一居 ,同一居 必為難矣。
此言粉之不可混施也。
脂則不然,面白者可用,面黑者亦可用。
但脂粉二物,其勢相依,面上有粉而唇上塗脂,則其色燦然可愛,倘面無粉澤而止丹唇,非但紅色不顯,且能使面上之黑色變而為紫,以紫之為色,非系天生,乃紅黑二色合而成之者也。
黑一見紅,若逢故物,不求合而自合,一精一光相射,不覺紫氣東來,使乘老子青牛,竟有五色燦然之瑞矣。
若是,則脂粉二物,竟與若輩無緣,終身可不用矣,何以世間女子人人不捨,刻刻相需,而人亦未嘗以脂粉多施,擯而不納者?曰:不然。
予所論者,乃面色最黑之人,所謂不相類、不相似,而且相反者也。
若介在黑白之間,則相類而相似矣,既相類而相似,有何不可同一居 ?但須施之有法,使濃淡得宜,則二物爭效其靈矣。
從來傅粉之面,止耐遠觀,難於近視,以其不能勻也。
畫士著色,用膠始勻,無膠則研殺不合。
人面非同紙絹,萬無用膠之理,此其所以不勻也。
有法焉:請以一次分為二次,自淡而濃,由薄而厚,則可保無是患矣。
請以他事喻之。
磚匠以石灰粉壁,必先上粗灰一次,後上細灰一次;先上不到之處,後上者補之;後上偶遺之處,又有先上者襯之,是以厚薄相均,泯然無跡。
使以二次所上之灰,並為一次,則非但拙匠難勻,巧者亦不能遍及矣。
粉壁且然,況粉面乎?今以一次所傅之粉,分為二次傅之,先傅一次,俟其稍乾,然後再傅第二次,則濃者淡而淡者濃,雖出無心,自能巧合,遠觀近視,無不宜矣。
此法不但能勻,且能變換肌膚,使黑者漸白。
何也?染匠之於布帛,無不由淺而深,其在深淺之間者,則非淺非深,另有一色,即如文字之有過文也。
如欲染紫,必先使白變紅,再使紅變為紫,紅即白紫之過文,未有由白竟紫者也。
如欲染青,必使白變為藍,再使藍變為青,藍即白青之過文,未有由白竟青者也。
如婦人面容稍黑,欲使竟變為白,其勢實難。
今以薄粉先勻一次,是其面上之色已在黑白之間,非若曩時之純黑矣;再上一次,是使淡白變為深白,非使純黑變為全白也,難易之勢,不大相逕庭哉?由此推之,則二次可廣為三,深黑可同於淺,人間世上,無不可用粉勻面之婦人矣。
此理不待驗而始明,凡讀是編者,批閱至此,即知湖上笠翁原非蠢物,不止為風雅功臣,亦可謂紅裙知己。
初論面容黑白,未免立說過嚴。
非過嚴也,使知受病實深,而後知德醫人,果有起死回生之力也。
捨此更有二說,皆淺乎此者,然亦不可不知;勻面必須勻項,否則前白後黑,有如戲場之鬼臉。
至於點唇之法,又與勻面相反,一點即成,始類櫻桃之體;若陸續增添,二三其手,即有長短寬窄之痕,是為成串櫻桃,非一粒也。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