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忠臣良將佐秦王(12):范雎見狀,上前說道:「臣聽說『君主有憂愁,臣子就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忠臣良將佐秦王(12)

史記新讀

忠臣良將佐秦王(12)

有一次,秦昭王在上朝的時候唉聲歎氣。

范雎見狀,上前說道:「臣聽說『君主有憂愁,臣子就感到恥辱;君主受了恥辱,臣子應該身死報國』。

如今,大王在朝上發愁,因此,臣請求大王給我定罪。」

秦昭王說:「寡人聽說,楚國的鐵劍非常鋒利但是藝一妓一卻十分笨拙。

藝一妓一笨拙就意味著楚人不貪圖享樂,那麼君主的心思就會用在國事上,會考慮更長遠的事情。

睿智的君主採用深思熟慮的計謀統帥勇敢的士兵,寡人恐怕楚國會對我國不利。

只有平時做好一切準備,才能夠應付突發的事變。

如今,白起已經死去,而鄭安平等人叛變,國內沒有良將,而國外又有很多敵國。

寡人因此而發愁。」

秦王希望以這番話激勵范雎。

但是范雎卻始終擔心自己被秦王治罪,想不出什麼富國強兵的妙計。

蔡澤的出場

蔡澤,燕國人。

起初,他到處遊學,到許多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去謀求一官半職,但是始終沒有人賞識他。

於是,十分鬱悶的他便找到了當時的一位有名的占卜者唐舉,讓他為自己看相。

蔡澤說道:「我聽說先生曾經給李兌看相,說他百日之內就會掌握國家的政權。

真有這回事嗎?」

唐舉回答說:「有。」

於是,蔡澤問道:「依您之見,我的命運怎麼樣呢?」

唐舉仔細的端詳了蔡澤,笑著對他說:「先生的鼻子上一翹,肩膀聳一起而脖子短小,大面孔,凹鼻樑,雙膝蜷曲。

我聽說,聖人從來不把自己的相貌當回事,這說的大概就是您吧。」

蔡澤認為唐舉是在故意嘲笑自己,就說:「榮華富貴我命中注定就有,您說的沒有什麼奇特的!我想知道的是自己能活多久,還希望先生告訴我。」

唐舉說:「您的一陽一壽,從現在起往後還有四十三年。」

蔡澤笑著謝別了唐舉。

出門以後,他對自己的車伕說:「天天能吃到一精一致的大米和香噴噴的紅燒肉,騎著高頭大馬奔馳如風,懷裡揣著黃金官印,腰間佩戴著紫色的綬帶,在君王面前高談闊論,這是我嚮往的日子。

四十三年對我來說足夠實現這個夢想了。」

於是,他前往趙國謀職,結果一去就被趕了出來。

接著,倒了大霉的他在前往韓國、魏國的路上又被強盜搶劫。

後來,他聽說秦國的宰相范雎舉薦的大臣都犯了大罪,范雎本人內心裡十分慚愧,越發地消沉下去。

認為這是自己展現自己的好機會。

於是,他驅車西行,來到了秦國。

范雎讓位

蔡澤沒有冒失地去求見秦王,因為他知道,秦王心裡十分地看重、一寵一愛一范雎,如果自己譏諷秦國的朝政,搞不好會招致殺身之禍。

他慎重考慮之後,看準范雎現在身心疲憊,決定從他下手。

他先是派人散佈言論激怒范雎,說:「燕國游士蔡澤,是天下的英俊、善辯、明智之士。

如果他受到秦王接見,秦王一定會轉而重用他,然後,一逼一迫您提前退休,讓蔡澤取代您的職位。」

應侯范雎聽說以後,有些生氣,他說:「五帝三王的事情,諸子百家的學說,我都一精一通;眾人的辯言,我都能心領神會。

這個人有什麼本事,怎麼能夠叫大王辭退並且取代我的職位呢?」

同時,范雎對這個大膽的人也產生了一些興趣,於是,他召見了蔡澤。

蔡澤見到了范雎,只是向他作揖。

范雎本來就不是很高興,而蔡澤反而在他面前又表現得十分傲慢,於是,范雎憤怒地指責他說:「你曾經揚言要代替一我的職位,有這回事嗎?」

蔡澤很鎮靜,回答說:「是這樣的。」

於是,范雎讓他講出其中的道理。

蔡澤說:「唉!您的見識多麼的落後啊!一年四季,運轉不息,成功的退下,將來的上去,這是世間的規律。

你已經應該退下了。

士人難道不希望自己身一體永遠強壯、耳聰目明、心靈智慧嗎?」

范雎表示同意。

蔡澤接著說:「以仁為本,秉持正義,廣施恩德,在天下實現自己的理想,得到天下人的擁戴。

這難道不是每個雄辯明智的人的期望嗎?」

范雎再次表示同意。

蔡澤又說:「聖人經常所說的『吉祥善事』,一是處在富貴榮華、聲名顯赫的高位,把每一件事都做的井然有序,發揮它應該起到的作用。

二是在看待生命、生死的問題上,盡量做到安享天年;三是希望看到自己開創的傳統被繼承、事業被流傳,名實相符,為後世所稱道。

難道您不是這樣認為嗎?」

范雎表示沒有任何異議。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