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忠臣良將佐秦王(7):穰侯把秦國征戰得來的土地,如陶邑、剛邑、壽邑等地都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新讀》忠臣良將佐秦王(7)

史記新讀

忠臣良將佐秦王(7)

功高蓋主

穰侯把秦國征戰得來的土地,如陶邑、剛邑、壽邑等地都劃到了自己的封地之中,這其中的陶邑地區乃是當時最富庶的地方。

公元前271年,魏冉與客卿商議,想要攻打齊國,藉以擴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

這時魏國人范睢自稱張祿先生,譏笑穰侯竟然越過韓、魏等國去攻打齊國,結果只能是徒勞無功。

於是,穰侯趁這個機會勸說秦昭王任用范雎。

范雎上任之後,向昭王闡明宣太后主持內政,穰侯在外事上獨攬大權,都是對君權的侵犯,這樣做的結果是,諸侯只知有太后和穰侯,而不知有秦王。

涇一陽一君、高陵君等人生活則過於奢侈,他們的財產甚至比國君還多。

秦昭王幡然醒悟,於是決定把朝廷的大權收回來。

就免掉穰侯相國的職務,責令涇一陽一君等人,一律遷出國都,到自己的封地去。

穰侯出國都關卡時,載物坐人的車子竟有一千多輛。

魏冉、華一陽一君等「四貴」在秦國呼風喚雨,為所欲為了三十多年後,因為范雎的幾句話,最後一個個都終老在自己的封土上。

忍辱偷生

范雎是魏國人,字叔。

他早年曾經遊歷各個諸侯國,增長了見識。

回國以後,他想要侍奉魏王,但是因為家裡貧窮,連基本的生活都沒法保障,更別提賄賂達官貴人來提一供機會,接觸魏王了。

因此,他選擇了先去侍奉魏國的中大夫須賈,以他為台階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

不久,須賈奉魏昭王的命令出使齊國,范雎隨行護駕。

他們在齊國停留了好幾個月,遲遲沒有完成任務,難以回國覆命,須賈十分煩躁。

其間,齊襄王得知了范雎很有才能,尤其善辯,因此十分欣賞他。

於是,便派人賞賜給范雎十斤黃金,還有很多的飲食器物。

本來是一件平常之事,須賈卻小題大做,捕風捉影,認定范雎裡通外國,出賣了魏國利益。

須賈虛情假意地讓范雎收下了美酒等禮物,把黃金退了回去。

回國以後,須賈心想,你范雎只是我的賓客,竟得到齊王的如此禮遇,我這個正牌的使者卻被丟在了一邊,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怨恨范雎,便將此事報告給了魏國的宰相——公子魏齊,並暗示範雎私通齊國,幹些不可告人的勾當。

魏齊聽說以後,十分生氣,也不仔細考慮清楚,便命令他的家臣鞭打范雎,要致范雎於死地。

范雎被打斷了肋骨、打落了牙齒。

范雎平時就胸懷大志,認為自己不能就這樣冤死。

於是,他假裝死去,魏齊見狀,認為范雎已經斷氣,便讓人用蓆子把他捲起來,拋棄在廁所裡。

當時在魏齊府上喝醉酒的賓客,輪流把小一便撒在范雎的身上,殺雞給猴看,故意侮辱他,來警告後人。

范雎清醒以後,從蓆子裡對看守他的人說:「如果您救了我,日後,我一定重重地答謝您。」

看守動了惻隱之心,就向魏齊請求,說要將廁所裡的死人丟出去。

魏齊當時喝醉了酒,便答應了。

最終,范雎逃脫了出來。

後來,魏齊後悔了,派人去尋找范雎的一屍一體,但是沒有找到。

從此,仇恨在范雎的心裡留下了種一子,而醉醺醺的魏齊也不會想得到自己已然是在等死了!

原來,魏國人鄭安平遇見了范雎,得知了他的不幸遭遇,很同情他,便把他藏匿起來,范雎也改名換姓,叫做張祿。

投靠強秦

不久,秦昭王派遣謁者(奉君主的命令出使和傳令的官員)王稽出使齊國。

范雎聞訊以後,心情只能用百感交集四個字來形容,認為自己的轉機到了。

范雎委託鄭安平,喬裝打扮成兵卒,侍候王稽。

有一次,王稽問鄭安平說:「你是魏國人,可否知道魏國有哪位賢者願意與我回秦國效力呢?」

鄭安平趁機回答說:「在下有一位同鄉,名叫張祿,他一直想要求見您,與您談論天下的大事。

但是,他有仇人,不敢在白天來見您。」

於是,王稽就讓鄭安平在夜裡把張祿帶來。

張祿見到了王稽,兩人談得十分投機。

張祿的話還沒有說完,王稽就已經知道他出眾的才能了,並且對他說:「請先生在某日某時在三亭的南邊等我,我一定會帶您到秦國去的。」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新讀
華夏始祖(1)華夏始祖(2)華夏始祖(3)華夏始祖(4)華夏始祖(5)華夏始祖(6)孔子推崇的時代(1)孔子推崇的時代(2)孔子推崇的時代(3)孔子推崇的時代(4)孔子推崇的時代(5)孔子推崇的時代(6)孔子推崇的時代(7)孔子推崇的時代(8)孔子推崇的時代(9)秦始皇的祖先們(1)秦始皇的祖先們(2)秦始皇的祖先們(3)秦始皇的祖先們(4)秦始皇的祖先們(5)秦始皇的祖先們(6)秦始皇的祖先們(7)始皇帝(1)始皇帝(2)始皇帝(3)始皇帝(4)始皇帝(5)始皇帝(6)西楚霸王(1)西楚霸王(2)西楚霸王(3)西楚霸王(4)西楚霸王(5)西楚霸王(6)西楚霸王(7)西楚霸王(8)西楚霸王(9)布衣天子(1)布衣天子(2)布衣天子(3)布衣天子(4)布衣天子(5)布衣天子(6)布衣天子(7)女人也能君臨天下(1)女人也能君臨天下(2)女人也能君臨天下(3)女人也能君臨天下(4)女人也能君臨天下(5)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5)文景之治(6)漢武帝的荒唐事(1)漢武帝的荒唐事(2)漢武帝的荒唐事(3)漢武帝的荒唐事(4)漢武帝的荒唐事(5)帝王之後(1)帝王之後(2)帝王之後(3)帝王之後(4)帝王之後(5)帝王之後(6)帝王之後(7)帝王之後(8)帝王之後(9)帝王之後(10)帝王之後(11)帝王之後(12)帝王之後(13)帝王之後(14)帝王之後(15)帝王之後(16)姜子牙的子孫們(1)姜子牙的子孫們(2)姜子牙的子孫們(3)姜子牙的子孫們(4)姜子牙的子孫們(5)姜子牙的子孫們(6)姜子牙的子孫們(7)姜子牙的子孫們(8)姜子牙的子孫們(9)姜子牙的子孫們(10)吳越爭霸(1)吳越爭霸(2)吳越爭霸(3)吳越爭霸(4)吳越爭霸(5)吳越爭霸(6)吳越爭霸(7)楚韻雄風(1)楚韻雄風(2)楚韻雄風(3)楚韻雄風(4)楚韻雄風(5)楚韻雄風(6)楚韻雄風(7)楚韻雄風(8)楚韻雄風(9)楚韻雄風(10)孔子故鄉人(1)孔子故鄉人(2)孔子故鄉人(3)風悲水寒燕人歌(1)風悲水寒燕人歌(2)晉世豪傑(1)晉世豪傑(2)晉世豪傑(3)晉世豪傑(4)晉世豪傑(5)晉世豪傑(6)晉世豪傑(7)晉世豪傑(8)晉世豪傑(9)晉世豪傑(10)晉世豪傑(11)晉世豪傑(12)晉世豪傑(13)晉世豪傑(14)三晉風雲(1)三晉風雲(2)三晉風雲(3)三晉風雲(4)三晉風雲(5)三晉風雲(6)三晉風雲(7)三晉風雲(8)三晉風雲(9)三晉風雲(10)三晉風雲(11)三晉風雲(12)三晉風雲(13)三晉風雲(14)三晉風雲(15)三晉風雲(16)三晉風雲(17)劉邦的左膀右臂(1)劉邦的左膀右臂(2)劉邦的左膀右臂(3)劉邦的左膀右臂(4)劉邦的左膀右臂(5)劉邦的左膀右臂(6)劉邦的左膀右臂(7)劉邦的左膀右臂(8)劉邦的左膀右臂(9)劉邦的左膀右臂(10)劉邦的左膀右臂(11)劉邦的左膀右臂(12)劉邦的左膀右臂(13)劉邦的左膀右臂(14)劉邦的左膀右臂(15)劉邦的左膀右臂(16)劉邦的左膀右臂(17)劉邦的左膀右臂(18)劉氏宗親(1)劉氏宗親(2)劉氏宗親(3)劉氏宗親(4)劉氏宗親(5)劉氏宗親(6)劉氏宗親(7)劉氏宗親(8)劉氏宗親(9)劉氏宗親(10)劉氏宗親(11)粉黛三千為一人(1)粉黛三千為一人(2)粉黛三千為一人(3)粉黛三千為一人(4)粉黛三千為一人(5)寂寞的孔子(1)寂寞的孔子(2)寂寞的孔子(3)寂寞的孔子(4)寂寞的孔子(5)寂寞的孔子(6)寂寞的孔子(7)寂寞的孔子(8)寂寞的孔子(9)寂寞的孔子(10)寂寞的孔子(11)折翅鴻鵠(1)折翅鴻鵠(2)折翅鴻鵠(3)齊國名相(1)齊國名相(2)戰國四君子(1)戰國四君子(2)戰國四君子(3)戰國四君子(4)戰國四君子(5)戰國四君子(6)戰國四君子(7)戰國四君子(8)戰國四君子(9)戰國四君子(10)戰國四君子(11)戰國四君子(12)戰國四君子(13)趙國雙傑(1)趙國雙傑(2)趙國雙傑(3)趙國雙傑(4)趙國雙傑(5)趙國雙傑(6)趙國雙傑(7)伍子胥傳奇(1)伍子胥傳奇(2)伍子胥傳奇(3)首陽山上埋忠骨神醫扁鵲(1)神醫扁鵲(2)神醫扁鵲(3)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2)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4)百家爭鳴(5)百家爭鳴(6)百家爭鳴(7)百家爭鳴(8)作法自斃(1)作法自斃(2)作法自斃(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4)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5)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7)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8)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9)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0)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1)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2)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13)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