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卷一百六十五 ◎州郡部十一:秦州《十道志》曰:秦州,天水郡。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太平御覽》卷一百六十五 ◎州郡部十一

太平御覽

卷一百六十五 ◎州郡部十一

○隴右道

秦州

《十道志》曰:秦州,天水郡。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

秦始封之邑,秦為隴西郡。

漢武置天水郡。

《史記·秦本紀》曰:周孝王時,非子好馬及善畜養。

孝王曰:"昔柏翳為舜主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

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

"遂分土地為附庸,邑之秦,使續嬴氏。

《漢志》曰:天水郡,莽曰填戎。

明帝改曰漢一陽一。

《秦州記》曰:郡前有湖水,冬夏無增減。

或說天水取名由此湖也。

《漢志》曰:上邽,屬隴西郡。

戎邑也。

又曰:成紀、清水,並屬天水郡。

莽改清水曰識睦。

《輿地誌》曰:石紐,地名;夏禹所生之地。

《續漢書·郡國志》曰:成紀,古帝庖犧氏所生之地。

《漢志》曰:略一陽一道,屬天水郡。

《十二州志》曰:略一陽一,即故冀城也。

又曰:街泉,戎邑道,屬天水郡。

《續漢書·地理志》有街泉亭。

渭州

《十道志》曰:渭州,隴西郡。

春秋及戰國時,羌戎所居。

秦昭王伐得義渠戎王,始置隴西郡。

《禹貢》曰:導渭自鳥鼠同穴。

又曰終南、敦物,至於鳥鼠。

《漢志》:豲道,戎邑也。

屬天水郡。

即今隴西縣地。

(豲音桓。

)

《地道記》曰:漢一陽一有大阪曰隴坻,亦曰隴山。

郡處其西,故曰隴西。

其山堆旁崩,聲聞數百里,揚雄所謂響若坻頹是也。

蘭州

《十道志》曰:蘭州,金城郡。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

秦並天下,為隴西郡。

《後漢書·西羌傳》曰:羌無弋援劍曾孫忽留湟中。

忽子研立,研最豪健,故羌中號為研種。

秦始皇時,務並六國,兵不西行,故羌人得蕃息。

及秦並天下,築長城以界之,眾羌不復南渡。

漢興,匈一奴一冒頓強盛,臣伏諸羌。

景帝時,研種留何率人求守隴西,於是徙留何於狄道。

《漢志》曰:狄道,屬隴西郡。

以其地有狄種,故雲狄道。

又曰:浩亹水出西塞外,東至允吾入湟水。

《詩·大雅》曰:"鳧鷖在亹",亦其義也。

蘭州有浩亹故城。

浩亹音閤門。

《漢志》曰:金城郡,領縣十三。

應劭曰:初築城得金,故曰金城。

瓚曰:金,取其堅固也,故《墨子》曰"金城湯池"。

會州

《十道志》曰:會州,會寧郡。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羌地。

秦並天下,屬隴西郡。

漢屬金城郡。

唐武德二年,平李軌,置西會州。

貞觀八年,改為會州。

《元和郡縣志》曰:後周太祖為西魏相,來巡,會師於此,因置州,為名。

唐貞觀中,亦為粟州。

河州

《十道志》曰:河州,安鄉郡。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羌地。

秦並天下,為隴西郡。

漢分置天水郡。

《漢志》曰:枹罕,屬金城郡。

故罕羌侯邑也。

枹音孚,其字從木。

《禹貢》曰:道河積石,至於龍門。

(積石山在金城西南。

)

《西域傳》曰:河注蒲昌海,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山。

洮州

《十道志》曰:洮州,臨洮郡。

《禹貢》雍州之域。

秦、漢諸羌之地。

《漢志》曰:洮水出西羌中,北至枹罕,東入河沙。

岷州

《十道志》曰:岷州,和政郡。

《禹貢》雍州之域。

六國時屬秦,秦並天下,為隴西之臨洮縣。

《史記》曰:蒙恬築長城,起臨洮。

廓州

《十道志》曰:廓州,寧塞郡。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羌地。

《漢書》曰:宣帝時,諸羌數背叛,後將軍趙充國屯隴西羈縻之,諸羌不敢動。

《後漢書·段熲傳》曰:延熹中,煎當、燒、河、勒姐等八種羌寇隴西、金城,熲追討,大破之。

明年,燒河大豪寇張掖,熲斬燒河大帥,虜五千餘人。

西羌於是弭定。

疊州

《十道志》曰:疊州,合川郡。

《禹貢》梁州之域,歷秦、漢、魏、晉,為諸羌所據。

《後周書》曰:建德六年,西逐諸戎,始統有其地,因置恆香郡。

尋改為疊州。

蓋以其地多山重疊,以名郡也。

又於三一交一 口築城,置甘松防。

又為三川縣,以隸恆香郡。

至建德九年,改三川縣為常芬縣,仍立芳州,以邑隸焉。

取其地多芳草,為郡之名。

鄯州

《十道志》曰:鄯州,西平郡。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之地。

《漢志》曰:允吾,屬金城郡。

今龍支縣即其地。

涼州

《十道志》曰:涼州,武威郡。

《禹貢》雍州之域。

六國至秦,戎狄肢居焉。

漢初,為匈一奴一右地。

《釋名》曰:西方寒凍,或雲河西土田薄,故曰涼。

《晉書》曰:姑臧城,匈一奴一所築舊蓋臧城,語訛後雲姑臧。

又曰:惠帝末,張軌求為涼州,於是大城此地為一會府以據之,號前涼。

後呂光復據之,號後涼。

《禹貢》曰:原隰厎績,至於豬野。

織皮崑崙、析支、渠搜,西戎即敘。

《續漢書》曰:西羌自賜支以西,濱河首左右居。

今河關西可十餘里有河曲,羌謂之賜支。

《異物誌》曰:古渠搜國,當大宛北界。

豬野,今姑臧界豬野澤是。

劉昺《敦煌實錄》曰:晉安帝隆安元年,涼州牧李暠微玄服出城,逢虎道邊,虎化為人,遙呼暠為西涼君,暠因彎弧待之。

又遙呼暠曰:"有事告汝,無疑也。

"暠知其異,投弓於地。

人乃前曰:"敦煌空虛,不是福地。

君之子孫王於西涼,不如徙酒泉。

"言訖,乃失。

暠乃移都酒泉。

《後漢書》曰:安帝時,匈一奴一寇常山。

於是西北有事,民饑,民用不足。

大將軍一鄧一 騭欲棄涼州,專務北邊,曰:"譬若家人衣壞,敗一以相補,猶有所完。

若不如此,將兩無所保。

"郎中虞詡曰:"大將軍之策,不可者三:先帝辟境,而今棄之,不可一也。

棄涼州,即以三輔為塞,園陵單外,不可二也。

諺曰:'關西出將,關東出相。

'烈士武臣,多出涼州;風土壯猛,便一習一 兵事。

今羌所以不過三輔,為腹心害者,以涼州在其後也。

"

甘州

《十道志》曰:甘州,張掖郡。

《禹貢》雍州之域。

六國至秦,戎狄肢居焉。

漢為匈一奴一右地。

《尚書·禹貢》曰:道弱水,至於合黎。

《十道志》曰:今張掖有合黎水。

《漢志·西域傳》曰:月支本居祁連、敦煌間。

《霍去病傳》曰:濟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連。

即此道也。

《漢志》曰:張掖郡,匈一奴一昆邪王地,武帝時開之。

莽曰設屏。

應劭曰:張國臂掖,故曰張掖也。

又曰:觻得,屬張掖郡。

有千金渠西至樂涫入澤中。

莽曰官式。

又曰:刪丹,屬張。

莽曰貫虜。

肅州

《十道志》曰:肅州,酒泉郡。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月支所居。

漢為武威、酒泉郡也。

《漢書》曰:武帝元狩二年,昆邪王殺休屠王,將其眾來降。

以其地為武威、酒泉郡。

又《匈一奴一傳》曰:漢置酒泉郡以隔絕一胡一 與羌通路。

又西通月支、大夏,以公主妻烏孫王,以分匈一奴一西方之援國。

其水甘若酒,故名酒泉。

《後漢書》曰:班超久在西域,年老思土,上書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一門 關。

(玉一門 屬敦煌,今沙州也,去長安三千六百里。

酒泉,今肅州也,去長安二千八百五十里路。

)

瓜州

《十道志》曰:瓜州,晉昌郡。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

戰國時,烏孫、月支居焉。

漢初為匈一奴一右地,後為武威、酒泉二郡。

《漢志》曰:冥安,屬敦煌郡。

冥水出焉,又名籍端水,出羌中,西入澤。

冥安即晉昌地。

又曰:廣至,宜禾都尉治崑崙障。

莽曰廣桓。

即常樂地,有宜禾故城。

沙州

《十道志》曰:沙州,敦煌郡。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

秦屬西戎。

漢置敦煌郡。

《左傳》:范宣子數戎子駒支曰:"昔秦人追逐乃祖吾離於瓜州,蒙犯荊棘,以來歸我先君。

惠公有不腆之田,與汝剖分而食之。

"(瓜州,地在敦煌。

)

《漢書》曰:武帝元鼎六年,分酒泉置敦煌郡,徙人以實之。

(應劭曰:敦,大也,煌,盛也。

)

又《西域傳》曰:東則接漢,扼以玉一門 、一陽一關。

今壽昌有一陽一關及玉一門 故關。

《漢志》曰:敦煌縣龍勒縣有一陽一關、玉一門 關。

伊州

《十道志》曰:伊吾郡,本伊吾盧地,在敦煌之北,大磧之外,南去玉一門 八百里。

《後漢書》曰:永平十六年,明帝命將北征,取伊吾盧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

又《西羌傳》曰:伊吾地宜五穀、桑、麻、葡萄,其北有柳中,皆膏腴之地,故漢與匈一奴一爭車師、伊吾之地以制西戎。

西州

《十道志》曰:西州,一交一 河郡。

《漢書·西域傳》曰:車師後王國有新道通玉一門 關,戊己校尉徐普欲開以省道裡半,以避白龍堆之扼。

車師後王姑勾以道通為不便,即馳突出高昌壁,入匈一奴一。

《後魏書》曰:以其地勢高峻,人物昌盛,因名高昌。

庭州

《十道志》曰:庭州,雍州之外,流沙之西北,前漢烏孫舊地,東與匈一奴一接,歷代為一胡一 虜所居。

《漢書·西域傳》曰:貳師伐西域,諸國震懼。

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台、渠黎多有田卒。

《後漢書》曰:班超將兵擊伊吾於蒲類海。

《太平御覽》宋·李昉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太平御覽
卷一 ◎天部一卷二 ◎天部二卷三 ◎天部三卷四 ◎天部四卷五 ◎天部五卷六 ◎天部六卷七 ◎天部七卷八 ◎天部八卷九 ◎天部九卷十 ◎天部十卷十一 ◎天部十一卷十二 ◎天部十二卷十三 ◎天部十三卷十四 ◎天部十四卷十五 ◎天部十五卷十六 ◎時序部一卷十七 ◎時序部二卷十八 ◎時序部三卷十九 ◎時序部四卷二十 ◎時序部五卷二十一 ◎時序部六卷二十二 ◎時序部七卷二十三 ◎時序部八卷二十四 ◎時序部九卷二十五 ◎時序部十卷二十六 ◎時序部十一卷二十七 ◎時序部十二卷二十八 ◎時序部十三卷二十九 ◎時序部十四卷三十 ◎時序部十五卷三十一 ◎時序部十六卷三十二 ◎時序部十七卷三十三 ◎時序部十八卷三十四 ◎時序部十九卷三十五 ◎時序部二十卷三十六 ◎地部一卷三十七 ◎地部二卷三十八 ◎地部三卷三十九 ◎地部四卷四十 ◎地部五卷四十一 ◎地部六卷四十二 ◎地部七卷四十三 ◎地部八卷四十四 ◎地部九卷四十五 ◎地部十卷四十六 ◎地部十一卷四十七 ◎地部十二卷四十八 ◎地部十三卷四十九 ◎地部十四卷五十 ◎地部十五卷五十一 ◎地部十六卷五十二 ◎地部十七卷五十三 ◎地部十八卷五十四 ◎地部十九卷五十五 ◎地部二十卷五十六 ◎地部二十一卷五十七 ◎地部二十二卷五十八 ◎地部二十三卷五十九 ◎地部二十四卷六十 ◎地部二十五卷六十一 ◎地部二十六卷六十二 ◎地部二十七卷六十三 ◎地部二十八卷六十四 ◎地部二十九卷六十五 ◎地部三十卷六十六 ◎地部三十一卷六十七 ◎地部三十二卷六十八 ◎地部三十三卷六十九 ◎地部三十四卷七十 ◎地部三十五卷七十一 ◎地部三十六卷七十二 ◎地部三十七卷七十三 ◎地部三十八卷七十四 ◎地部三十九卷七十五 ◎地部四十卷七十六 ◎皇王部一卷七十七 ◎皇王部二卷七十八 ◎皇王部三卷七十九 ◎皇王部四卷八十 ◎皇王部五卷八十一 ◎皇王部六卷八十二 ◎皇王部七卷八十三 ◎皇王部八卷八十四 ◎皇王部九卷八十五 ◎皇王部十卷八十六 ◎皇王部十一卷八十七 ◎皇王部十二卷八十八 ◎皇王部十三卷八十九 ◎皇王部十四卷九十 ◎皇王部十五卷九十一 ◎皇王部十六卷九十二 ◎皇王部十七卷九十三 ◎皇王部十八卷九十四 ◎皇王部十九卷九十五 ◎皇王部二十卷九十六 ◎皇王部二十一卷九十七 ◎皇王部二十二卷九十八 ◎皇王部二十三卷九十九 ◎皇王部二十四卷一百 ◎皇王部二十五卷一百一 ◎皇王部二十六卷一百二 ◎皇王部二十七卷一百三 ◎皇王部二十八卷一百四 ◎皇王部二十九卷一百五 ◎皇王部三十卷一百六 ◎皇王部三十一卷一百七 ◎皇王部三十二卷一百八 ◎皇王部三十三卷一百九 ◎皇王部三十四卷一百一十 ◎皇王部三十五卷一百一十一 ◎皇王部三十六卷一百一十二 ◎皇王部三十七卷一百一十三 ◎皇王部三十八卷一百一十四 ◎皇王部三十九卷一百一十五 ◎皇王部四十卷一百一十六 ◎皇王部四十一卷一百一十七 ◎偏霸部一卷一百一十八 ◎偏霸部二卷一百十九 ◎偏霸部三卷一百二十 ◎偏霸部四卷一百二十一 ◎偏霸部五卷一百二十二 ◎偏霸部六卷一百二十三 ◎偏霸部七卷一百二十四 ◎偏霸部八卷一百二十五 ◎偏霸部九卷一百二十六 ◎偏霸部十卷一百二十七 ◎偏霸部十一卷一百二十八 ◎偏霸部十二卷一百二十九 ◎偏霸部十三卷一百三十 ◎偏霸部十四卷一百三十一 ◎偏霸部十五卷一百三十二 ◎偏霸部十六卷一百三十三 ◎偏霸部十七卷一百三十四 ◎偏霸部十八卷一百三十五 ◎皇親部一卷一百三十六 ◎皇親部二卷一百三十七 ◎皇親部三卷一百三十八 ◎皇親部四卷一百三十九 ◎皇親部五卷一百四十 ◎皇親部六卷一百四十一 ◎皇親部七卷一百四十二 ◎皇親部八卷一百四十三 ◎皇親部九卷一百四十四 ◎皇親部十卷一百四十五 ◎皇親部十一卷一百四十六 ◎皇親部十二卷一百四十七 ◎皇親部十三卷一百四十八 ◎皇親部十四卷一百四十九 ◎皇親部十五卷一百五十 ◎皇親部第十六卷一百五十一 ◎皇親部十七卷一百五十二 ◎皇親部十八卷一百五十三 ◎皇親部十九卷一百五十四 ◎皇親部二十卷一百五十五 ◎州郡部一卷一百五十六 ◎州郡部二卷一百五十七 ◎州郡部三卷一百五十八 ◎州郡部四卷一百五十九 ◎州郡部五卷一百六十 ◎州郡部六卷一百六十一 ◎州郡部七卷一百六十二 ◎州郡部八卷一百六十三 ◎州郡部九卷一百六十四 ◎州郡部十卷一百六十五 ◎州郡部十一卷一百六十六 ◎州郡部十二卷一百六十七 ◎州郡部十三卷一百六十八 ◎州郡部十四卷一百六十九 ◎州郡部十五卷一百七十 ◎州郡部十六卷一百七十一 ◎州郡部十七卷一百七十二 ◎州郡部十八卷一百七十三 ◎居處部一卷一百七十四 ◎居處部二卷一百七十五 ◎居處部三卷一百七十六 ◎居處部四卷一百七十七 ◎居處部五卷一百七十八 ◎居處部六卷一百七十九 ◎居處部七卷一百八十 ◎居處部八卷一百八十一 ◎居處部九卷一百八十二 ◎居處部十卷一百八十三 ◎居處部十一卷一百八十四 ◎居處部十二卷一百八十五 ◎居處部十三卷一百八十六 ◎居處部十四卷一百八十七 ◎居處部十五卷一百八十八 ◎居處部十六卷一百八十九 ◎居處部十七卷一百九十 ◎居處部十八卷一百九十一 ◎居處部十九卷一百九十二 ◎居處部二十卷一百九十三 ◎居處部二十一卷一百九十四 ◎居處部二十二卷一百九十五 ◎居處部二十三卷一百九十六 ◎居處部二十四卷一百九十七 ◎居處部二十五卷一百九十八 ◎封建部一卷一百九十九 ◎封建部二卷二百 ◎封建部三卷二百一 ◎封建部四卷二百二 ◎封建部五卷二百三 ◎職官部一卷二百四 ◎職官部二卷二百五 ◎職官部三卷二百六 ◎職官部四卷二百七 ◎職官部五卷二百八 ◎職官部六卷二百九 ◎職官部七卷二百一十 ◎職官部八卷二百一十一 ◎職官部九卷二百一十二 ◎職官部十卷二百一十三 ◎職官部十一卷二百一十四 ◎職官部十二卷二百一十五 ◎職官部十三卷二百一十六 ◎職官部十四卷二百一十七 ◎職官部十五卷二百一十八 ◎職官部十六卷二百一十九 ◎職官部十七卷二百二十 ◎職官部十八卷二百二十一 ◎職官部十九卷二百二十二 ◎職官部二十卷二百二十三 ◎職官部二十一卷二百二十四 ◎職官部二十二卷二百二十五 ◎職官部二十三卷二百二十六 ◎職官部二十四卷二百二十七 ◎職官部二十五卷二百二十八 ◎職官部二十六卷二百二十九 ◎職官部二十七卷二百三十 ◎職官部二十八卷二百三十一 ◎職官部二十九卷二百三十二 ◎職官部三十卷二百三十三 ◎職官部三十一卷二百三十四 ◎職官部三十二卷二百三十五 ◎職官部三十三卷二百三十六 ◎職官部三十四卷二百三十七 ◎職官部三十五卷二百三十八 ◎職官部三十六卷二百三十九 ◎職官部三十七卷二百四十 ◎職官部三十八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