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卷七十 ◎地部三十五:《說文》曰:淵,回水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太平御覽》卷七十 ◎地部三十五

太平御覽

卷七十 ◎地部三十五

○淵

《說文》曰:淵,回水也。

《尚書》逸篇曰:堯子丹朱不肖,舜使居丹淵為諸侯。

《韓詩外傳》曰:東海之上有士曰菑丘,以勇游於天下,過神淵飲馬,馬果沉,菑丘朝服拔劍而入,三日三夜,殺三蛟一龍而出,雷電隨而擊之十日十夜,眇其左目。

《大戴禮》曰:聖人有國,則淵不湧。

《傳》曰:鄭子產曰:"昔堯殛鯀於禹山,其神化為黃熊,以入於羽淵。

"

又曰:鄭大水,龍斗於時門之外洧淵。

(時門,鄭城門也。

)

《水經注》曰:白鹿淵,南北三百步,東西千餘步,深三丈餘,其水冬清而夏濁,淡然不流。

《九州記》曰:樂壽縣有房淵,方三百里,石勒建安三年水忽變為赤,燕慕容雋二年,水忽生鹽如印形。

其淵一日再長再減,不失其度。

居近者時見龍狗之狀戲於旁。

葉落於淵者,輒有群燕銜出。

盛弘之《荊州記》曰:新野城北有柴山,山上有清冷之淵,耕父楊光之處。

又曰:魚復縣有神淵,北有白鹽崖,天旱火燃崖上,推其灰燼下降淵中,尋則降雨。

西有龍淵,清深不測,傳雲漢祖伐秦經途於此,見淵中白壁赤柱,狀若官府,因名龍淵。

《宜都山川記》曰:鄉下村有淵,淵有神龍,每旱,百姓輒以菵草投淵上流,魚死龍怒,應時天雨。

《齊地記》曰:琅琊台上有神淵,污之則竭,齋戒即出。

《莊子》曰:舜以天下讓其友北人無擇。

無擇曰:"異哉!欲以其污漫我,我羞之。

"自投於清冷之淵。

《管子》曰:水出於地而不流者,命之曰淵。

《隋巢子》曰:夏桀德衰,岱淵沸。

《一屍一子》曰:龍淵有玉英。

司馬相如《上林賦》曰:丹水更其南,紫淵經其北。

○泉水

《說文》曰:泉,水源也。

《易蒙卦》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詩序》曰:泉水,衛女思歸也。

《詩》曰:毖彼泉水,亦流於淇。

有懷於衛,靡日不思。

又曰: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又曰: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又曰:莫高匪山,莫浚匪泉。

又曰:相彼泉水,載清載濁。

又曰: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則寧。

又曰:觱沸檻泉。

《傳》曰:鄭伯寘姜氏於城穎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既而悔之。

穎考叔問公,公語其故。

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

《論語撰考韱》曰:水名盜泉,仲尼不漱。

應劭《漢官儀》曰:酒泉城,城下有金泉,味如酒,故曰酒泉郡。

(《三秦記》曰:酒泉郡中有井,味如酒也。

)

《晉書安帝紀》曰:吳隱之,字處默,性廉操,桓玄欲救嶺南之弊,以隱之為刺史,州界有一水,父老雲,飲此水者,廉士皆貪。

隱之始踐境,先至水所酌而飲之,因賦詩以言志,清操愈厲。

沈約《宋書》曰:王彭,盱眙人,少喪母,元嘉初,父又亡。

家貧力弱,營葬,鄉人助作磚,須得水,天旱,穿井數十丈無水。

一旦磚灶前忽生泉,用之,事畢復竭,助者嗟歎。

《隋書》曰:豆盧勣,武帝嗣位,拜渭州刺史,甚有惠政,華夷悅服,德澤流行,大致祥瑞。

鳥鼠山谷呼為高武隴,其下渭水所出,其山絕壁千尋,由來乏水,諸羌苦之,勣馬足所踐,忽飛泉湧出,有白鳥翔止廳前,乳子而後去,又有狼見於襄武,民為之謠曰:"我有丹一陽一,山出玉漿,濟我民夷,神鳥來翔。

"百姓因號其泉為玉漿泉。

《唐書》曰:安金藏,京兆長安人,為太常丞。

初,玄母寓葬於都南闕口之北,廬於墓側,躬造石墳石塔,晝夜不息,原上舊無水,忽有湧泉自出。

《遁甲開山圖》榮氏解曰:女狄暮汲石紐山下,泉水中得月一精一如雞子,愛而含之,不覺而吞,遂有娠,十四月生夏禹。

《水經注》曰:若耶溪東又有寒溪,溪北有鄭公泉,泉方數丈,冬一溫一 夏涼,漢太尉鄭公弘宿居潭側,因以名泉。

又曰:橫流溪,溪水甚小,冬夏不乾,俗亦為貪泉,飲者輒冒於財賄,同於廣州石門貪泉矣。

廉介為二千石則不飲之,昔吳隱之挹而不亂,豈謂能渝其真乎?蓋亦惡其名也。

又曰:汲縣城北三十里有太公泉,泉上又有太公廟,廟側高林秀木,翹楚競茂,相傳雲太公之故居也。

又曰:土谷縣故城西水源方百步,百泉俱出,故謂之百脈水。

又曰:霍太山上有岳廟,廟甚有靈,鳥雀不棲其林,猛虎常守其廷,又有靈泉供祭事,鼓動則泉流,聲絕則水竭也。

又曰:長城背山面澤,謂之白道城,北出有高阪謂之白道嶺,沿路惟土穴出泉,挹之不窮,古詩"飲馬長城窟",非虛言也。

《風土記》曰:一陽一羨縣西南有泉,常有紫黃色浮見水上,出金之地也。

《益都耆舊傳》曰:姜詩母好食生魚,飲一江一 水。

詩至誠之感,一朝湧泉在於門側,流引一江一 魚,以給膳羞。

《十洲記》曰:瀛洲青玉膏山,泉如酒味,名之為玉泉也。

《玄中記》曰:東方有柴渚焉,在齊國山,山泉如井狀,深不測。

至春時,雹從井中出,出常敗五穀,人常以林木柴塞則不出,故名為柴渚焉。

《魏土地記》曰:頌一陽一縣東八十里有駁牛山,山下有百泉競發,有一神牛駁身,自山而下飲泉竭,故山得其名。

《魏記》曰:洛城東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東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黃帝祠。

《三輔舊事》曰:昔有犢失母,哀鳴甚苦,地為發泉,因名鳴犢泉,今天旱祭之降雨,在馮翊。

又曰:姜泉在歧山縣。

皇甫謐《帝王世紀》云:炎帝神農氏母有喬氏女登,為少典妃,游華一陽一,感神而生炎帝,長於姜水,因以氏焉。

酈元注《水經》云:炎帝長於姜水,即此水是焉。

《義興記》曰:國山縣有金硎,硎中沙石有灼灼如金者,舊名金泉,時獲真金也。

《漢水記》曰:漢水有泉,方員數十步,夏常沸湧,望見白氣沖天,能差百病,常有數百人浴之。

《宣城記》曰:臨城縣南四十里有蓋山,登百許步,有舒姑泉。

昔有舒氏女與其父斫薪,於泉處坐,牽挽不動,父還告家,比還,惟見清泉,女母曰:"吾女本好音樂。

"及絃歌,泉湧回流,見朱鯉一雙。

今作樂嬉戲,泉故湧出。

周景式《廬山記》曰:山西有龍泉一精一捨,初,遠法師遣諸道人行卜地,息此而渴。

法師因以杖掘地,即泉出,天旱,法師令道人讀《海龍王經》,泉中有物如蛇而出角,騰空中去,須臾而雨。

《括地圖記》曰:昆丘之上有赤泉,飲之不老,神宮有美泉,飲之眠三百歲乃覺,不死。

盛弘之《荊州記》曰:城東北三百步有孔子泉,其水甘馨,雖帝漿無以過也。

又曰:宜都夷陸縣南勾將山下有三泉,傳雲本無此泉,居者苦於汲水,有一女子孤貧,忽有一乞人瘡痍竟體,村人無不稱惡,此女哀矜飴之。

乞人乃腰中出刀,刺山下三處,即飛泉湧出。

《潯一陽一記》曰:莫山有澗,深丈餘,朝夕輒有湧泉溢出如潮,號為潮泉。

《外國圖》曰:員丘有赤泉,飲之不老。

《郡國志》曰:蘭州有梁泉,昔梁暉者為羌所圍,無水,暉以鞭扣地,以青羊祈山神,湧泉出而榆木成林。

又曰:肅州延壽城有山出泉注地,水肥如肉汁,燃之極明,與膏無異,但不可食,此方人謂名漆,得水愈熾。

《呂氏春秋》曰:太公釣於滋泉。

又曰:水之美者,崑崙之井,高泉之山,有湧泉焉。

《淮南子》曰:正土之氣仰乎埃天,(正土中也,其氣上水。

埃,天中央也。

)埃天五百歲生蚨,(蚨,石名也。

中央數五天,故五歲而一化。

)蚨五百歲生黃澒,(黃澒英,水銀也。

)黃澒五百歲生黃金,(黃澒英五百歲化而為黃金也。

)黃金千歲生黃龍,(黃金之一精一為黃龍也。

)黃龍入藏生黃泉,(黃泉,黃龍之一精一汋也。

)黃泉之埃上為黃雲,(其氣上至天也。

)一陰一陽一相薄為雷,激一陽一為電,(言黃氣之相激薄也。

)上者就下,(其氣傷,復於天下也。

)流水就通而合乎黃海。

(言水從天下,則通流入於海也。

)偏土之氣仰乎青天,(偏土,方土也。

)青天八百歲生青增,(青增,青石也。

東方數八,故八百歲而一化。

)青增八百歲生青澒,青澒八百歲生青金,青金千歲生青龍,青龍入藏生青泉,青泉之埃上為青雲,一陰一陽一相薄為雷,激一陽一為電,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乎青海。

壯土之氣仰於赤天(壯土,南方土也。

)赤天七百歲生赤丹,(赤丹砂也。

南方數七,故七百歲而一化也。

)赤丹七百歲生赤金,(丹沙不化為沙而可以為金,故氣赤澒也)赤金千歲生赤龍,赤龍入藏生赤泉,赤泉之埃上為赤雲,一陰一陽一相薄為雷,激一陽一為電,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乎赤海。

弱土之氣仰乎白天,(弱土,西方土也。

)白天九百歲生白礜,(白礜,白石也。

西方數九,故九百歲而一化也。

)白礜九百歲生白澒,白澒九百歲生白金,白金千歲生白龍,白龍入藏生白泉,白泉之埃上為白雲,一陰一陽一相薄為雷,激一陽一為電,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乎白海。

牝土之氣仰乎玄天,(牝土,北方土也。

)玄天六百歲生玄,(,石也。

北方數六,故六百歲而一化也。

)玄砥六百歲生玄澒,玄澒六百歲生玄金,玄金千歲生玄龍,玄龍入藏生玄泉,玄泉之埃上為玄雲,一陰一陽一相薄為雷,激一陽一為電,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乎玄海。

又曰:崑崙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藥,以潤萬物也。

傅鹹《神泉賦》曰:余所居庭,庭前有湧泉,在夏則冷,涉冬而一溫一 ,每夏游之,不知歲之有暑。

《抱朴子》曰:崑崙及蓬萊,其上鳥獸飲玉井泉,皆長生不死也。

李華《雲母泉詩序》曰:洞庭湖西玄石山,俗謂之墨山,山南有佛寺,寺倚松嶺,松嶺下有雲母泉,泉出石,引流分渠,周遍庭宇,發源如乳,源末派如淳漿,烹茶灌園漱濯皆用之。

大浸不盈,大旱不耗,自墨山西北至石門,東南至東陵,廣二十里,盡生雲母,牆階道路,光彩如列星,井泉溪澗,色皆純白,鄉人皆壽考,無癖痼疥搔之疾,華深樂之。

《太平御覽》宋·李昉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太平御覽
卷一 ◎天部一卷二 ◎天部二卷三 ◎天部三卷四 ◎天部四卷五 ◎天部五卷六 ◎天部六卷七 ◎天部七卷八 ◎天部八卷九 ◎天部九卷十 ◎天部十卷十一 ◎天部十一卷十二 ◎天部十二卷十三 ◎天部十三卷十四 ◎天部十四卷十五 ◎天部十五卷十六 ◎時序部一卷十七 ◎時序部二卷十八 ◎時序部三卷十九 ◎時序部四卷二十 ◎時序部五卷二十一 ◎時序部六卷二十二 ◎時序部七卷二十三 ◎時序部八卷二十四 ◎時序部九卷二十五 ◎時序部十卷二十六 ◎時序部十一卷二十七 ◎時序部十二卷二十八 ◎時序部十三卷二十九 ◎時序部十四卷三十 ◎時序部十五卷三十一 ◎時序部十六卷三十二 ◎時序部十七卷三十三 ◎時序部十八卷三十四 ◎時序部十九卷三十五 ◎時序部二十卷三十六 ◎地部一卷三十七 ◎地部二卷三十八 ◎地部三卷三十九 ◎地部四卷四十 ◎地部五卷四十一 ◎地部六卷四十二 ◎地部七卷四十三 ◎地部八卷四十四 ◎地部九卷四十五 ◎地部十卷四十六 ◎地部十一卷四十七 ◎地部十二卷四十八 ◎地部十三卷四十九 ◎地部十四卷五十 ◎地部十五卷五十一 ◎地部十六卷五十二 ◎地部十七卷五十三 ◎地部十八卷五十四 ◎地部十九卷五十五 ◎地部二十卷五十六 ◎地部二十一卷五十七 ◎地部二十二卷五十八 ◎地部二十三卷五十九 ◎地部二十四卷六十 ◎地部二十五卷六十一 ◎地部二十六卷六十二 ◎地部二十七卷六十三 ◎地部二十八卷六十四 ◎地部二十九卷六十五 ◎地部三十卷六十六 ◎地部三十一卷六十七 ◎地部三十二卷六十八 ◎地部三十三卷六十九 ◎地部三十四卷七十 ◎地部三十五卷七十一 ◎地部三十六卷七十二 ◎地部三十七卷七十三 ◎地部三十八卷七十四 ◎地部三十九卷七十五 ◎地部四十卷七十六 ◎皇王部一卷七十七 ◎皇王部二卷七十八 ◎皇王部三卷七十九 ◎皇王部四卷八十 ◎皇王部五卷八十一 ◎皇王部六卷八十二 ◎皇王部七卷八十三 ◎皇王部八卷八十四 ◎皇王部九卷八十五 ◎皇王部十卷八十六 ◎皇王部十一卷八十七 ◎皇王部十二卷八十八 ◎皇王部十三卷八十九 ◎皇王部十四卷九十 ◎皇王部十五卷九十一 ◎皇王部十六卷九十二 ◎皇王部十七卷九十三 ◎皇王部十八卷九十四 ◎皇王部十九卷九十五 ◎皇王部二十卷九十六 ◎皇王部二十一卷九十七 ◎皇王部二十二卷九十八 ◎皇王部二十三卷九十九 ◎皇王部二十四卷一百 ◎皇王部二十五卷一百一 ◎皇王部二十六卷一百二 ◎皇王部二十七卷一百三 ◎皇王部二十八卷一百四 ◎皇王部二十九卷一百五 ◎皇王部三十卷一百六 ◎皇王部三十一卷一百七 ◎皇王部三十二卷一百八 ◎皇王部三十三卷一百九 ◎皇王部三十四卷一百一十 ◎皇王部三十五卷一百一十一 ◎皇王部三十六卷一百一十二 ◎皇王部三十七卷一百一十三 ◎皇王部三十八卷一百一十四 ◎皇王部三十九卷一百一十五 ◎皇王部四十卷一百一十六 ◎皇王部四十一卷一百一十七 ◎偏霸部一卷一百一十八 ◎偏霸部二卷一百十九 ◎偏霸部三卷一百二十 ◎偏霸部四卷一百二十一 ◎偏霸部五卷一百二十二 ◎偏霸部六卷一百二十三 ◎偏霸部七卷一百二十四 ◎偏霸部八卷一百二十五 ◎偏霸部九卷一百二十六 ◎偏霸部十卷一百二十七 ◎偏霸部十一卷一百二十八 ◎偏霸部十二卷一百二十九 ◎偏霸部十三卷一百三十 ◎偏霸部十四卷一百三十一 ◎偏霸部十五卷一百三十二 ◎偏霸部十六卷一百三十三 ◎偏霸部十七卷一百三十四 ◎偏霸部十八卷一百三十五 ◎皇親部一卷一百三十六 ◎皇親部二卷一百三十七 ◎皇親部三卷一百三十八 ◎皇親部四卷一百三十九 ◎皇親部五卷一百四十 ◎皇親部六卷一百四十一 ◎皇親部七卷一百四十二 ◎皇親部八卷一百四十三 ◎皇親部九卷一百四十四 ◎皇親部十卷一百四十五 ◎皇親部十一卷一百四十六 ◎皇親部十二卷一百四十七 ◎皇親部十三卷一百四十八 ◎皇親部十四卷一百四十九 ◎皇親部十五卷一百五十 ◎皇親部第十六卷一百五十一 ◎皇親部十七卷一百五十二 ◎皇親部十八卷一百五十三 ◎皇親部十九卷一百五十四 ◎皇親部二十卷一百五十五 ◎州郡部一卷一百五十六 ◎州郡部二卷一百五十七 ◎州郡部三卷一百五十八 ◎州郡部四卷一百五十九 ◎州郡部五卷一百六十 ◎州郡部六卷一百六十一 ◎州郡部七卷一百六十二 ◎州郡部八卷一百六十三 ◎州郡部九卷一百六十四 ◎州郡部十卷一百六十五 ◎州郡部十一卷一百六十六 ◎州郡部十二卷一百六十七 ◎州郡部十三卷一百六十八 ◎州郡部十四卷一百六十九 ◎州郡部十五卷一百七十 ◎州郡部十六卷一百七十一 ◎州郡部十七卷一百七十二 ◎州郡部十八卷一百七十三 ◎居處部一卷一百七十四 ◎居處部二卷一百七十五 ◎居處部三卷一百七十六 ◎居處部四卷一百七十七 ◎居處部五卷一百七十八 ◎居處部六卷一百七十九 ◎居處部七卷一百八十 ◎居處部八卷一百八十一 ◎居處部九卷一百八十二 ◎居處部十卷一百八十三 ◎居處部十一卷一百八十四 ◎居處部十二卷一百八十五 ◎居處部十三卷一百八十六 ◎居處部十四卷一百八十七 ◎居處部十五卷一百八十八 ◎居處部十六卷一百八十九 ◎居處部十七卷一百九十 ◎居處部十八卷一百九十一 ◎居處部十九卷一百九十二 ◎居處部二十卷一百九十三 ◎居處部二十一卷一百九十四 ◎居處部二十二卷一百九十五 ◎居處部二十三卷一百九十六 ◎居處部二十四卷一百九十七 ◎居處部二十五卷一百九十八 ◎封建部一卷一百九十九 ◎封建部二卷二百 ◎封建部三卷二百一 ◎封建部四卷二百二 ◎封建部五卷二百三 ◎職官部一卷二百四 ◎職官部二卷二百五 ◎職官部三卷二百六 ◎職官部四卷二百七 ◎職官部五卷二百八 ◎職官部六卷二百九 ◎職官部七卷二百一十 ◎職官部八卷二百一十一 ◎職官部九卷二百一十二 ◎職官部十卷二百一十三 ◎職官部十一卷二百一十四 ◎職官部十二卷二百一十五 ◎職官部十三卷二百一十六 ◎職官部十四卷二百一十七 ◎職官部十五卷二百一十八 ◎職官部十六卷二百一十九 ◎職官部十七卷二百二十 ◎職官部十八卷二百二十一 ◎職官部十九卷二百二十二 ◎職官部二十卷二百二十三 ◎職官部二十一卷二百二十四 ◎職官部二十二卷二百二十五 ◎職官部二十三卷二百二十六 ◎職官部二十四卷二百二十七 ◎職官部二十五卷二百二十八 ◎職官部二十六卷二百二十九 ◎職官部二十七卷二百三十 ◎職官部二十八卷二百三十一 ◎職官部二十九卷二百三十二 ◎職官部三十卷二百三十三 ◎職官部三十一卷二百三十四 ◎職官部三十二卷二百三十五 ◎職官部三十三卷二百三十六 ◎職官部三十四卷二百三十七 ◎職官部三十五卷二百三十八 ◎職官部三十六卷二百三十九 ◎職官部三十七卷二百四十 ◎職官部三十八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