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
卷一百八十二 ◎居處部十
○門上
《說文》曰:門,捫也;在外為人所捫摸也。
從二戶,象形也。
閶闔,天門也。
闔,門扉也。
閈,門也。
,門向也。
闤闠,市門也。
閽,門豎也。
閽,昏也;門常昏閉,故曰閽即守門隸人也。
閻,裡中之門也。
《易·說卦》曰:艮為門。
《爾雅》曰:閍謂之門。
(註:《詩》曰祝祭於祊是也。
)
又曰:正門謂之應門,宮中之門謂之闈。
(謂相通之小門。
)
韓楊《天文要集》:角,天門也。
《風俗通》曰:閈,城外郭內裡門也。
《禮記》注云:天子五門:皋門、雉門、庫門、應門、路門。
魯有庫、雉、路三門,則諸侯三門也。
漢制,內至禁省為殿門,外出大道為掖門。
應劭注《漢書》曰:掖者,言在司馬門之旁掖。
王者行幸,設車宮轅門,帷宮旌門,無宮則供人門。
鄭注《周官》云:次車為藩,則仰車轅以表門。
張帷為宮,則樹旌以表門。
陳列周衛,則立長人以表門。
《周禮》曰:掌捨,掌王會同之捨,設陛枑再重,設車宮轅門,為壇壝宮棘門,為帷宮設旌門,無宮則供人門。
(轅門,謂次以為藩,即車以為門。
人門,謂以人為衛,立長人以為門。
)
又曰:師氏,掌以以美詔王。
居虎門之左,司王朝。
注云:虎門,路寢門也;王日視朝於路寢門外也。
畫虎焉,以明勇猛於守宜也。
《尚書》曰:舜賓於四門,四門穆穆。
又曰:辟四門
《詩》曰:乃立皋門,皋門有伉。
乃立應門,應門鏘鏘。
又曰:《北門》,刺士不得其志也。
言衛之忠臣不得其志耳。
出自北門,憂心殷殷。
又曰:高門有閌。
又曰:《衡門》,誘僖公也。
願而無立志,故作是詩以誘掖其君也。
衡門之下,可以棲遲。
《詩義問》曰:橫一木作門而上無屋,謂之衡門。
《易》曰: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又曰:出門同人,無咎。
又曰:不出戶庭,無咎。
《禮記》曰:凡與客入者,每門讓於客。
客至於寢門,則主人請入為席,然後出迎客。
主人入門而右,客入門而左。
又曰:生男,懸弧於門左。
又曰:立不中門,行不履閾。
又曰:婦人送迎不出門,見兄弟不逾閾。
又曰:兩君相見,揖讓而入門,入門而懸興。
作樂。
又曰:大夫、士出入公門,由闑右,不踐閾。
又曰:入門而問諱。
又曰:孔子負手曳杖,逍遙於門。
又曰:天子諸侯台門,此以高為貴者。
又《月令》曰:孟秋,其祀門,祭先肝。
一陰一氣出,祀之於門外,順一陰一也。
又曰:孟冬,戒門閭,修鍵閉。
《左傳》啟塞從時。
門戶橋道謂之啟,城郭牆塹為之塞,皆啟閉之急,不可一日而闕也。
又《襄二年》王叔之宰曰:"蓽門圭竇之人而皆陵其上,難為上矣。
"(蓽門,柴門,閨竇小戶穿壁,上銳下方,狀如圭。
)
又曰:新作南門,書不時也。
(註:本名稷門,公吏高之,改高門也。
)
又曰:鄭大水,龍斗於時門之外洧淵。
又曰:公及邾師戰,敗績。
邾人獲公胄,懸諸魚門。
(杜預曰:魚門,邾城門。
)
又曰:楚子囊圍宋,門於桐門。
又曰:楚子為陳夏氏亂,遂入陳,殺夏徵舒,轘諸栗門。
(轘,車裂也,栗門,陳城門也。
)
《論語·憲問》曰: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
又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
又《鄉一黨一 》曰:入公門,鞠躬如也。
《史記》曰:金馬門者,官者署門也。
門旁有銅馬,故謂之曰金馬門。
又曰:太史公曰:"余過大梁,求所謂夷門者,大梁城東門也。
"
又曰:夫以汲、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眾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也,門外可設雀羅。
翟公復為廷尉,客欲往,翟公乃大署門曰:"一死一生,乃知一交一 情。
一貧一富,乃知一交一 態。
一貴一賤,一交一 情乃見。
又曰:萬石君子慶為內史。
慶歸,入門不下車。
萬石君聞之,不食。
慶恐,肉袒請罪,不許。
舉宗及兄建肉袒,萬石君讓曰:"內史貴人,入閭裡,裡中長老皆走匿,而內史坐車中自如,固當。
"乃謝罷慶。
慶及諸子入裡門,趨至家。
又曰:呂不韋說子楚曰:"吾能大子之門。
"子楚笑曰:"蓋自大子之門,顧乃大吾門!"不韋曰:"吾門待子門而大耳。
"
《漢書》曰:太液池有璧門。
又曰:陳平家貧,負郭窮巷,以席為門,然門外多長者車轍。
又曰:魏勃家貧,欲見齊相曹參,無以自達,常早起掃其門。
人問故?勃曰:"欲見相君無因,故為子掃門。
"乃見參,參用為舍人。
又曰:梅福居家,常以讀書養性為事。
至元始中,王莽顓政,(師古曰:顓與專同。
)福一朝棄妻子,去九一江一 ,至今傳以為仙。
其後,人有見福於會稽者,變姓名,為吳市門卒雲。
又曰:於定國父於公,其閭門壞,父老方共治之。
於公謂曰:"少高大閭門,令容駟馬高蓋車。
我治獄多一陰一德,未曾有冤,子孫必有興者。
"至定國為丞相,永為御史大夫,封侯世傳雲。
又曰:張釋之為公車令,頃之,太子與梁王共車入朝,不下司馬門,(如淳曰:宮衛令,諸出入殿門公車司馬門者皆下,不如令,罰金四兩。
)於是釋之追止太子、梁王毋入殿門。
遂劾不下公門不敬,奏之。
薄太后聞之,文帝免冠謝曰:"教兒不謹。
"薄太后使丞者詔赦太子、梁王,然後得入。
文帝繇是奇釋之,拜為中大夫。
又曰:鄭崇為尚書,上謂曰:"君門如市,何以欲禁切主上?"(師古曰:請求者多,一交一 通賓客者也。
)崇對曰:"臣門如市,臣心如水。
"
又曰:鄒一陽一諫吳王曰:"今臣盡智畢義,易一精一極慮,則無國不可奸;飾固陋之心,則何王之門不可曳長裾乎!"
又曰:王尊為東平相。
是時,東平王以至親驕不奉法度。
傅相連坐。
(師古曰:前任傅相者,頞坐王得罪。
)及尊視事,奉璽書至庭中,王未及出受詔,尊持璽書歸捨,食已乃還。
致詔後,謁見王,太傅在前說《相鼠》之詩。
(師古曰:《鼠》,鄘風篇名,刺無禮之詩也。
其辭曰: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視也。
言視鼠有皮,雖處高顯之地,偷食苟得,不知廉恥。
人無禮儀,亦與鼠同,不如速死也。
)尊曰:"毋持布鼓過雷門!"(師古曰:雷門,會稽城門也。
有大鼓,越擊此鼓,聲聞洛一陽一,故尊引之也。
布鼓,謂以布為鼓,故無聲。
)王怒,起入後宮,尊亦直趨出就捨。
又曰:蓋寬饒,字次公。
為諫議大夫,行郎中戶將軍。
(師古曰:《百官公卿表》郎中令屬官有郎中、事戶,騎三將,各以所主為名也。
將者,主戶衛也。
)劾奏衛將軍張安世子侍中一陽一都侯彭祖不下殿門,(師古曰:過殿門不下車也。
)並連及安世居位無補。
彭祖時實下門,寬饒坐舉奏大臣非是,左遷為衛司馬。
又曰:蕭望之署小苑東門候時,王仲翁出入從倉頭盧兒,顧謂望之:"不肯錄錄,反抱關為。
"(師古曰:錄錄,謂循常也。
言望之不能隨例搜索以建忤,執政不得大官而守門。
)望之曰:"各從其志。
"
又曰:鉤弋夫人一大有一寵一 ,有娠,十四月乃產,是為昭帝。
武帝曰:"昔堯十四月生,今鉤弋亦然。
"乃命其門曰堯母門。
范曄《後漢書》曰:孔融云:"鄭君裡門,四方所由觀禮,其廣令容高車結駟,名為通德之門。
又曰:郅惲,字君章。
為上東門候,帝常獵,夜還,惲拒門不開。
帝乃回從中東門入。
賜惲布,貶中東門候。
又曰:《李膺傳》曰:是時朝廷日亂,綱紀頹弛。
膺獨持風裁,以聲名自高。
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
"以魚為喻。
龍門,河水所下之口,在今絳州龍門縣。
辛氏《三秦記》曰:河津,一名龍門,水陸不通,魚鱉之屬莫能上,一江一 海大魚薄集龍門下數千,不得上,上則為龍。
袁宏《漢紀》曰:建初二年,有司依舊典奏封諸舅,太后詔曰:"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車如流水馬如龍。
吾不譴怒之,但絕其歲用。
"
《後漢書·馬援傳》曰:孝武皇帝時,善相馬者東門京鑄作銅馬法獻之,有詔立馬於魯班門外,則更名魯班門為金馬門。
又曰:赤眉入長安,更始單騎走,從廚城門出,(《三輔黃圖》曰:洛城門,王莽改日建子門,其內有長安廚官,俗名之為廚城門。
今長安故城北面之中門是也。
)諸婦女從後連呼曰:"陛下,當下謝城。
"更始即下拜,復上馬去。
又《郭祚傳》曰:祚遷尚書右僕射。
故事,令僕中丞騶唱而入宮門,至於馬道。
及祚為僕射,以為非盡敬之宜,言於世宗,帝納之,詔御在太極唱至止車門,御在朝堂至司馬門。
騶唱不入宮,自此始也。
又曰:張湛,建武初為左馮翊。
在郡修典禮,設條教,政化大行。
後告歸平陵,望寺門而步。
(告,請也。
告歸,謂請假歸寺門。
即平陵縣門也。
)主簿進曰:"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輕。
"諶曰:"《禮》,下公門。
軾輅馬。
(輅,大也。
君所居曰輅寢。
車馬曰輅馬。
軾,車前橫木也。
《乘車》曰:必正之有所敬,則撫軾謂小俯也。
)孔子於鄉一黨一 ,恂恂如也。
父母一之 國,所宜盡禮,何謂輕哉?"
又曰:虞延為陳留督郵,敕延一人從駕到魯,還經封丘城門,門下小,不容羽蓋,帝怒,使撻侍御史,延因下見引咎,以為罪在督郵。
言辭激揚,有感上意,乃制詔曰:"以陳留督郵虞延故,侍御史罪宜放。
"
《魏書》曰:文帝初在東宮,集諸儒於肅城門內,講論大義,侃侃無倦。
《吳志》曰:張昭諫,孫權不從,稱疾不朝。
權自出,過其門呼昭,辭疾篤。
權使燒其門,欲恐之,昭更閉門。
權使滅火,住門良久,昭諸子共扶昭起,權載以還宮。
又曰:初平中,謠曰:"黃金車,班蘭耳,閶闔門,出天子。
"閶闔,吳西郭門,夫差所作。
又曰:諸葛恪有遷都意,更起武昌宮。
是月,武昌門災,改作端門。
《晉書》曰:王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嘗自比子貢。
聲名藉甚,傾動當世。
妙善玄理,唯談《莊》、《老》。
每捉玉柄麈尾,與手同色。
義理有所不安,隨即改更,改世號口中雌黃。
朝野翕然,謂之一世龍門。
又曰:賀循,時廷尉張闓住在小市,將奪左右近宅以廣其居,乃私作都門,早閉晏開,人多患之,訟於州府,皆不見剩會循出,至破岡,連名詣循質之。
循曰:"見張廷尉,當為及之。
"闓聞而遽毀其門,詣循致謝。
其為世所敬服如此。
又曰:陳頵,字延思,陳國若人也。
少好學,有文義。
父立宅起門,頵曰:"當使容駟馬車。
"笑而從之。
又曰:稽含自號即丘子,門曰歸厚之門。
崔鴻《十六國春秋·夏錄》曰:赫連勃勃宮殿大成,乃刻石都南,頌其功德。
其南門曰朝宋門,東門曰招魏門,西門曰平朔門。
又起沖天台於南山,欲登之望長安。
又《後趙錄》曰:建武十年,白虹出自大社,經鳳一陽一門,東南連天,十餘刻乃滅。
於是閉鳳一陽一門,唯元日乃開。
又《後秦錄》曰:姚興從朝門游於文武苑,及昏而還,將自平朔門入,前驅既至城門,校尉王滿聰被甲持杖,閉門拒之。
乃回從朝門而入。
旦而召聰,謂之曰:"卿社稷之臣也,朕有喜焉。
"於是進位二等。
《隋書》曰:高祖初為定州總管。
先是,定州城西門久閉不行。
齊文宣帝時,或請開之,以便行路。
帝不許,曰:"當有聖人來啟之。
"及高祖至而開焉,莫不驚異。
《陳書》曰:高祖七年,改作雲龍、神虎二門。
案:《宮殿狽曰:雲龍門,第二重宮牆東西門,晉本名中東華門,本晉東掖門也,梁改之,西對第三重牆萬春門。
神虎門,第二重宮牆西門,晉本名中西華門,本晉西掖門,宋改名西華,東入對第三重牆千秋門。
《水經注》曰:長安城,惠帝元年築,六年成,即鹹一陽一也。
本離宮無城,故城之。
十二門:東出北頭第一門宣平門,王莽更名春王門,正月亭,民曰東城門,其郭門曰東都門,逄萌掛冠處也。
第二清明門,一曰凱門,王莽更曰宣德門,布恩亭內有籍田倉,亦曰籍田門,第三霸門,王莽更名仁壽門,無疆亭,民見門色青,又名青城門,亦曰青綺門,邵平種瓜處也。
南出東頭第一門覆盎門,王莽更曰永春門,長茂亭,其南有下杜城,應劭曰:故杜陵之下聚落也,故曰下杜門。
又曰端門,北對長樂宮。
第二門安門,亦曰鼎路門,王莽改曰光禮門,顯樂亭。
第三西安門,北對未央宮,本名平門,王莽更名信平門,誠正亭。
西出南頭第一章門,王莽更名萬秋門,億年亭亦曰故光畢門也。
又曰便門,第二直門,王莽改曰直道門,端路亭,故龍樓門也。
第三西城門,亦曰雍門,王莽更名章義門,著誼亭,其水北有函裡,民名曰函裡門,又曰光門,亦曰突門,北出西頭第一門橫門,王莽更名朔都門,左函亭,如淳曰:橫音光,故曰光門,其外郭有棘門,徐廣曰:棘門在橫門外,《北漢書》徐厲軍此以備匈一奴一,又有通亥門也。
第二門洛門,又曰朝門,王莽更名建子門,廣世亭,一名高門。
《太平御覽》宋·李昉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