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卷二百一十七 ◎職官部十五:《六典》曰:兵部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武官選授及地圖、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太平御覽》卷二百一十七 ◎職官部十五

太平御覽

卷二百一十七 ◎職官部十五

○兵部尚書

《六典》曰:兵部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武官選授及地圖、輿馬、甲仗之政令。

其屬有四:一曰兵部,二曰職方,三曰駕部,四曰庫部,總其職務而行其制命。

凡中外百司之事,由於所屬,鹹質正焉。

《五代史·晉史》曰:王權轉兵部尚書,高祖德契丹屈節以事之,馳馹乘軺,道路一交一 織。

一日,敕權為使,權以前世累為將相,未嘗自稱臣於戎虜者。

謂人曰:"我雖不才,年今耄矣,豈能稽顙於穹廬之長乎?違詔得罪,亦所甘心。

"由是停任。

○兵部侍郎

《唐書》曰:太宗以楊弘禮有文武材,擢拜兵部侍郎,專典兵機之務。

弘禮每入參謀議,出則統眾攻戰。

駐蹕之陣領馬步二十四軍,出其不意以擊之,所向摧破。

太宗自山下見弘禮所統之眾人皆盡力,殺獲居多,甚壯之,謂許敬宗等曰:"越公兒郎,故有家風矣。

"

又曰:崔湜遷兵部侍郎,父挹為禮部侍郎,父子同為南省副貳,有唐以來未有其事。

○兵部郎中兵部員外郎

《六典》曰:兵部郎中二人,一人掌判帳及天下武官之階品、衛府之名數;一人掌判簿,以總軍戎差遣之名數。

員外郎二人。

○職方郎中職方員外郎

《六典》曰:職方郎中、員外郎、掌天下之地圖及城隍、鎮戍、烽候之數,辨其邦國、都鄙之遠近及四夷之歸化者。

(外夷有每有蕃客至,委鴻臚訉其人本國山川風土,修圖以進。

)

《周禮》曰:《夏官》職方氏,中大夫之職,掌天下地圖,主四方之職貢。

○駕部郎中駕部員外郎

《六典》曰:駕部郎中、員外郎,掌邦國輿輦、車乘、傳驛、廄牧官私馬牛雜畜之簿籍,辨其出入,司其名數。

《北史》曰:馮子琮為尚書駕部郎中,攝庫部。

孝昭曾閱簿領試,令口陳,子琮闇對,無有遺失。

《隋書》曰:辛公義為駕部郎,勾檢馬牧,所獲十餘萬匹。

帝喜曰:"惟我公義,奉國竭心。

"

○庫部郎中庫部員外郎

《六典》曰:庫部郎中、員外郎,掌邦國軍州戎器、儀仗,凡元正、冬至陳設,並祠祭、喪葬所供之物,皆辨其出入之數,量其繕造之功,以分給焉。

《宋書》:文帝宴會,有荒外歸化人,帝問尚書庫部顧琛曰:"庫中仗有幾許?"琛詭對曰:"有十萬人仗,舊武庫仗多,秘不言。

"帝既問失言,及琛跪對,甚善之。

又曰:一江一 智泉除尚書庫部郎。

時高流官序不為台郎,智泉問孤援寡獨有此選,意甚不悅,固辭不拜。

《唐書》曰:孔若思遷庫部郎中。

若思常謂人仕至郎中足矣,至是持一石止水滿於座右,以示有止足之意。

○戶部尚書

《六典》曰:戶部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田戶、均輸錢穀之政令。

其屬有四:一曰戶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倉部,總其職務而行其制命。

凡中外百司之事,由於所屬,皆質正焉。

《漢書》曰:成帝置尚書五人,其三曰民曹,主人吏上尚書事。

《吳志》曰:孫休初即位,戶部尚書階下讀奏。

《梁書》曰:到溉為左民尚書。

溉身長八尺,美風儀,善容止,所蒞以清白自修。

性又率儉,不好聲色,虛室單床 ,傍無姬侍;自外車服,不事鮮華,冠履十年一易,朝服或至穿補。

傳呼清路,示有朝章而已。

又曰:何胤,字子季,為左民尚書,後辭官,隱於若邪山雲門寺。

敕給白衣尚書祿,胤固辭。

又曰:到洽為御史中丞,兄溉為左民尚書。

舊制中丞不得入尚書下捨,洽引服親不應有礙,刺省詳決乃許入溉省,亦以其兄弟素篤,不能相別也。

又曰:周弘正為左民尚書,夏月著犢鼻褌,衣朱衣,為有司所彈。

其放達如此。

○戶部侍郎

《唐書》曰:李林甫引蕭炅為戶部侍郎,嘗與何挺之同行慶吊。

客次有《禮記》一卷,炅讀之曰:"蒸嘗伏臘。

"炅早從宦,無學術,不識"伏臘"之意,誤讀之。

挺之戲問,炅對如初,挺之白張九齡曰:"省中豈得有伏獵侍郎!"由是出為岐州刺史。

又曰:李絳為戶部侍郎,嘗因次對,憲宗曰:"戶部比有進獻,至卿獨無何也?"絳曰:"將戶部錢獻入內藏,是用官物以結私恩。

"上聳然,益嘉其直。

又曰:長慶中孟簡代崔群為戶部侍郎。

是官有二員,其判使案者別居一署,謂之左戶。

元和以還號為清重之最,宰輔登用多由此而去。

又曰:張平叔長慶中為戶部侍郎。

平叔狡險大言,因王播以進。

既掌財用,常屈公利,以便嬖倖多狎之。

既有一寵一 於上,進退便僻雜以優諧,或自稱老一奴一,無復大臣之體。

嘗奏事畢,降階復升。

又有論奏佻蕩輕脫,上每為笑容之,在班列間,玩狎郎吏,嘩肆無忌。

請變榷鹽法,請宰相為之使,因以自求樞機之任。

每月內製出,輒疑授已,整衣冠以俟,後人多笑之。

又曰:庾敬休字順之,為戶部侍郎,奏兩川米價騰踴,百姓流亡,請糶兩川闕官職田祿米以救貧人。

從之。

○戶部郎中

《六典》曰:戶部郎中、員外郎,掌分理戶口、井田之事,凡天下十道,任土所出而為貢賦之差。

《隋書》曰:高構征拜比部侍郎,尋轉民部。

時內史侍郎晉平東與兄子長茂爭嫡,尚書省不能斷,朝臣三議不決。

構斷而合理,上以為能,召入內殿,勞之曰:"我聞尚書郎上應列宿,觀卿才識,方知古人之言信矣。

嫡庶者,禮敬之所重,我讀卿判數過,詞理愜當,意所不能及也。

"賜米百石。

由是知名。

《唐書》曰:韋維少一習一 儒業,博涉文史,舉進士,自大理丞累至戶部郎中,善於剖判。

時員外郎宋之問工於詩,時人以為戶部有二妙。

○戶部員外郎

《唐新語》曰:呂太一遷戶部員外。

戶部與吏部鄰司,吏部移牒戶部,令牆宇悉豎棘以防令史一交一 通。

太一報牒曰:"眷彼吏部銓綜之司,當須簡要清通,何必豎籬插棘?"省中賞其俊拔。

○度支尚書

《晉書》曰:初,魏文帝置度支尚書,專掌軍國支計,朝議以征討未息,動須節量。

及明帝嗣位,欲用安平王孚,問左右曰:"有兄風不?"答曰:"似兄。

"帝曰:"吾得司馬懿二人,復何憂哉!"轉為度支尚書。

又曰:當一陽一侯杜元凱為度支尚書,內以利人,外以救邊,備物致用,以濟當時之益者五十餘條。

朱鳳《晉書》曰:文帝立度支尚書,軍糧計校一由之,以司馬孚為之。

《晉起居注》曰:咸寧五年詔曰:"一年不收,使公私俱匱;不惟天時,乃人事有不盡也。

故總要者,正在度支尚書也。

其以散騎常侍中書令張華為度支尚書。

"

《後魏書》曰:一陽一平王子匡除度支尚書。

匡與尚書令高肇不平,常無降下之色。

時世宗委政於肇,朝廷傾憚,惟匡與肇抗衡。

先自造棺置於廳事,意欲輿棺詣闕論肇罪惡。

《隋書》曰:長孫平,開皇三年徵拜度支尚書。

平見天下州縣多罹水旱,百姓不給,奏令民間每秋家出粟麥一石已下,貧富為差等,儲之閭裡以備凶年,名曰義倉。

○度支郎中

《唐書》曰:崔仁師為度支郎中,嘗奏度支財物數千言,手不執本,太宗怪之。

令黃門侍郎杜正倫繼本,仁師對唱,一無差殊。

太宗大奇之。

《六典》曰:度支郎中、員外,掌判天下租賦少多之數、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路之利,每歲計其所出而支其所用。

凡物之一精一與地之近者以供國,物之固與地之遠者以供軍,皆料其遠近、時月、眾寡、好惡而節制之。

○度支員外郎

《唐書》曰:張濬為度支員外郎,黃巢將逼關輔。

濬托疾,請告侍其母,挈族避亂商州。

賊犯京師,僖宗出幸,途無供須,衛軍不得食。

漢一陰一令李康獻糗餌數百騾綱,軍士始得食。

僖宗召康問之曰:"卿為縣令,安操心及此?"康對曰:"臣為塵吏,安敢有此進獻。

張濬員外教臣也。

"帝異之。

○金部郎中金部員外郎

《隋書》曰:盧昌衡字子均,為僕射祖孝征所薦,遷尚書金部郎。

孝征每曰:"吾用盧子均為尚書郎,自謂無愧幽明矣。

"

《六典》曰:金部郎中、員外郎,掌判天下庫藏錢帛出納之事,頒其節制,而司其簿錄。

○倉部郎中

《六典》曰:倉部郎中、員外郎,掌判天下倉儲,受納租稅,出給祿廩之事。

凡中外文武官品秩有差,歲再給之。

《唐書》曰:畢諴歷駕部員外郎、倉部郎中。

故事,勢門子弟鄙倉、駕二曹,居之者不悅,惟諴受命,恬然恭遜,口無異言,執政多之。

○倉部員外郎

《唐書》曰:長慶中孟簡遷倉部員外郎,屬順宗登極,王叔文竊政,驟為戶部侍郎。

簡為其屬,中立正色,挺然不附。

叔文心忌而不敢退黜,言於宰相韋執誼,換刑部員外郎。

《太平御覽》宋·李昉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太平御覽
卷一 ◎天部一卷二 ◎天部二卷三 ◎天部三卷四 ◎天部四卷五 ◎天部五卷六 ◎天部六卷七 ◎天部七卷八 ◎天部八卷九 ◎天部九卷十 ◎天部十卷十一 ◎天部十一卷十二 ◎天部十二卷十三 ◎天部十三卷十四 ◎天部十四卷十五 ◎天部十五卷十六 ◎時序部一卷十七 ◎時序部二卷十八 ◎時序部三卷十九 ◎時序部四卷二十 ◎時序部五卷二十一 ◎時序部六卷二十二 ◎時序部七卷二十三 ◎時序部八卷二十四 ◎時序部九卷二十五 ◎時序部十卷二十六 ◎時序部十一卷二十七 ◎時序部十二卷二十八 ◎時序部十三卷二十九 ◎時序部十四卷三十 ◎時序部十五卷三十一 ◎時序部十六卷三十二 ◎時序部十七卷三十三 ◎時序部十八卷三十四 ◎時序部十九卷三十五 ◎時序部二十卷三十六 ◎地部一卷三十七 ◎地部二卷三十八 ◎地部三卷三十九 ◎地部四卷四十 ◎地部五卷四十一 ◎地部六卷四十二 ◎地部七卷四十三 ◎地部八卷四十四 ◎地部九卷四十五 ◎地部十卷四十六 ◎地部十一卷四十七 ◎地部十二卷四十八 ◎地部十三卷四十九 ◎地部十四卷五十 ◎地部十五卷五十一 ◎地部十六卷五十二 ◎地部十七卷五十三 ◎地部十八卷五十四 ◎地部十九卷五十五 ◎地部二十卷五十六 ◎地部二十一卷五十七 ◎地部二十二卷五十八 ◎地部二十三卷五十九 ◎地部二十四卷六十 ◎地部二十五卷六十一 ◎地部二十六卷六十二 ◎地部二十七卷六十三 ◎地部二十八卷六十四 ◎地部二十九卷六十五 ◎地部三十卷六十六 ◎地部三十一卷六十七 ◎地部三十二卷六十八 ◎地部三十三卷六十九 ◎地部三十四卷七十 ◎地部三十五卷七十一 ◎地部三十六卷七十二 ◎地部三十七卷七十三 ◎地部三十八卷七十四 ◎地部三十九卷七十五 ◎地部四十卷七十六 ◎皇王部一卷七十七 ◎皇王部二卷七十八 ◎皇王部三卷七十九 ◎皇王部四卷八十 ◎皇王部五卷八十一 ◎皇王部六卷八十二 ◎皇王部七卷八十三 ◎皇王部八卷八十四 ◎皇王部九卷八十五 ◎皇王部十卷八十六 ◎皇王部十一卷八十七 ◎皇王部十二卷八十八 ◎皇王部十三卷八十九 ◎皇王部十四卷九十 ◎皇王部十五卷九十一 ◎皇王部十六卷九十二 ◎皇王部十七卷九十三 ◎皇王部十八卷九十四 ◎皇王部十九卷九十五 ◎皇王部二十卷九十六 ◎皇王部二十一卷九十七 ◎皇王部二十二卷九十八 ◎皇王部二十三卷九十九 ◎皇王部二十四卷一百 ◎皇王部二十五卷一百一 ◎皇王部二十六卷一百二 ◎皇王部二十七卷一百三 ◎皇王部二十八卷一百四 ◎皇王部二十九卷一百五 ◎皇王部三十卷一百六 ◎皇王部三十一卷一百七 ◎皇王部三十二卷一百八 ◎皇王部三十三卷一百九 ◎皇王部三十四卷一百一十 ◎皇王部三十五卷一百一十一 ◎皇王部三十六卷一百一十二 ◎皇王部三十七卷一百一十三 ◎皇王部三十八卷一百一十四 ◎皇王部三十九卷一百一十五 ◎皇王部四十卷一百一十六 ◎皇王部四十一卷一百一十七 ◎偏霸部一卷一百一十八 ◎偏霸部二卷一百十九 ◎偏霸部三卷一百二十 ◎偏霸部四卷一百二十一 ◎偏霸部五卷一百二十二 ◎偏霸部六卷一百二十三 ◎偏霸部七卷一百二十四 ◎偏霸部八卷一百二十五 ◎偏霸部九卷一百二十六 ◎偏霸部十卷一百二十七 ◎偏霸部十一卷一百二十八 ◎偏霸部十二卷一百二十九 ◎偏霸部十三卷一百三十 ◎偏霸部十四卷一百三十一 ◎偏霸部十五卷一百三十二 ◎偏霸部十六卷一百三十三 ◎偏霸部十七卷一百三十四 ◎偏霸部十八卷一百三十五 ◎皇親部一卷一百三十六 ◎皇親部二卷一百三十七 ◎皇親部三卷一百三十八 ◎皇親部四卷一百三十九 ◎皇親部五卷一百四十 ◎皇親部六卷一百四十一 ◎皇親部七卷一百四十二 ◎皇親部八卷一百四十三 ◎皇親部九卷一百四十四 ◎皇親部十卷一百四十五 ◎皇親部十一卷一百四十六 ◎皇親部十二卷一百四十七 ◎皇親部十三卷一百四十八 ◎皇親部十四卷一百四十九 ◎皇親部十五卷一百五十 ◎皇親部第十六卷一百五十一 ◎皇親部十七卷一百五十二 ◎皇親部十八卷一百五十三 ◎皇親部十九卷一百五十四 ◎皇親部二十卷一百五十五 ◎州郡部一卷一百五十六 ◎州郡部二卷一百五十七 ◎州郡部三卷一百五十八 ◎州郡部四卷一百五十九 ◎州郡部五卷一百六十 ◎州郡部六卷一百六十一 ◎州郡部七卷一百六十二 ◎州郡部八卷一百六十三 ◎州郡部九卷一百六十四 ◎州郡部十卷一百六十五 ◎州郡部十一卷一百六十六 ◎州郡部十二卷一百六十七 ◎州郡部十三卷一百六十八 ◎州郡部十四卷一百六十九 ◎州郡部十五卷一百七十 ◎州郡部十六卷一百七十一 ◎州郡部十七卷一百七十二 ◎州郡部十八卷一百七十三 ◎居處部一卷一百七十四 ◎居處部二卷一百七十五 ◎居處部三卷一百七十六 ◎居處部四卷一百七十七 ◎居處部五卷一百七十八 ◎居處部六卷一百七十九 ◎居處部七卷一百八十 ◎居處部八卷一百八十一 ◎居處部九卷一百八十二 ◎居處部十卷一百八十三 ◎居處部十一卷一百八十四 ◎居處部十二卷一百八十五 ◎居處部十三卷一百八十六 ◎居處部十四卷一百八十七 ◎居處部十五卷一百八十八 ◎居處部十六卷一百八十九 ◎居處部十七卷一百九十 ◎居處部十八卷一百九十一 ◎居處部十九卷一百九十二 ◎居處部二十卷一百九十三 ◎居處部二十一卷一百九十四 ◎居處部二十二卷一百九十五 ◎居處部二十三卷一百九十六 ◎居處部二十四卷一百九十七 ◎居處部二十五卷一百九十八 ◎封建部一卷一百九十九 ◎封建部二卷二百 ◎封建部三卷二百一 ◎封建部四卷二百二 ◎封建部五卷二百三 ◎職官部一卷二百四 ◎職官部二卷二百五 ◎職官部三卷二百六 ◎職官部四卷二百七 ◎職官部五卷二百八 ◎職官部六卷二百九 ◎職官部七卷二百一十 ◎職官部八卷二百一十一 ◎職官部九卷二百一十二 ◎職官部十卷二百一十三 ◎職官部十一卷二百一十四 ◎職官部十二卷二百一十五 ◎職官部十三卷二百一十六 ◎職官部十四卷二百一十七 ◎職官部十五卷二百一十八 ◎職官部十六卷二百一十九 ◎職官部十七卷二百二十 ◎職官部十八卷二百二十一 ◎職官部十九卷二百二十二 ◎職官部二十卷二百二十三 ◎職官部二十一卷二百二十四 ◎職官部二十二卷二百二十五 ◎職官部二十三卷二百二十六 ◎職官部二十四卷二百二十七 ◎職官部二十五卷二百二十八 ◎職官部二十六卷二百二十九 ◎職官部二十七卷二百三十 ◎職官部二十八卷二百三十一 ◎職官部二十九卷二百三十二 ◎職官部三十卷二百三十三 ◎職官部三十一卷二百三十四 ◎職官部三十二卷二百三十五 ◎職官部三十三卷二百三十六 ◎職官部三十四卷二百三十七 ◎職官部三十五卷二百三十八 ◎職官部三十六卷二百三十九 ◎職官部三十七卷二百四十 ◎職官部三十八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