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
卷二百 ◎封建部三
○以公相封
《漢書》曰:高祖撥亂誅暴,庶事草創,行賞授位,以能為次敘。
至於孝武,元功宿將略盡,上亦興文學,進拔幽隱。
公孫弘自海濱而登丞相。
自是之後,宰相畢侯。
又曰:漢帝以列侯為丞相,唯公孫弘無爵為丞相,上於是下詔封丞相平津侯。
其後以為故事,丞相封侯自弘始也。
又曰:武帝時,車千秋為高廟郎,上書訟衛太子冤。
上亦頗知太子惶恐,感悟,召千秋曰:"父子之間,人所難言。
此高廟神靈使公教我,當遂為吾輔。
"拜千秋為大鴻臚。
數月,為丞相,封富民侯。
又曰:朱博以丞相封二千五百戶,上書:"故事不過千戶。
"還千五百戶。
《魏志》曰:王郎,字景興。
文帝即位,授司空,進封平鄉侯。
子肅嗣。
初,文帝分朗邑封一子列侯,朗乞封兄子詳。
又曰:崔林為司空,封一陽一安亭侯,邑六百戶。
三公封列侯,自林始也。
(臣松之有郎漢封丞相,已為荀悅所譏。
魏封三公,其末同也。
)
又曰:曹爽以大將軍輔政,封武安侯,邑萬二千戶。
又曰:陳群以鎮軍,錄尚書受遺詔,進封穎一陰一侯。
又曰:何夔,字叔龍,為太子少傅、太僕。
文帝踐阼,封一陽一亭侯,三百戶。
病,乞遜位,詔曰:"以親則君有輔弼之勳,以賢則君有淳固之茂。
"
又曰:劉放,字子棄,為中書監,掌機密,進封魏壽亭侯。
孫資為中書令,封樂一陽一亭侯;太和末,資決策伐公孫淵,進左鄉侯。
遼東平定,又以參謀之功各封大縣,放方城侯,資中郡侯。
齊王即位,以決定大謀,並增邑,子一人亭侯。
又曰:衛凱為漢侍中,勸贊禪代之義,為文誥之命。
文帝踐祚,封一陽一告亭侯。
明帝即位,進閿鄉侯。
又曰:桓楷為尚書令,封亭鄉侯。
及病,文帝自臨省,謂之曰:"吾方托六尺之孤,寄天下之命,卿勉之。
"徙封安樂鄉侯。
又曰:一胡一 質薨,家無餘財,唯賜衣、書篋而已,追封一陽一陵亭侯。
又曰:盧毓、衛臻、徐宣、陳矯、和洽、常林、杜襲、裴潛、韓暨、高文惠、王觀、辛毗、劉靖、王基,並以列卿、尚書封侯。
又曰:漢制,凡人君特所一寵一 念,皆賜之封邑。
及丞相初拜,亦錫茅土,號曰恩澤。
出自私情,非至公之封也,中興以來無有封者。
○功臣封
《周禮·夏官》曰:司勳,掌六鄉賞地之法,以等其功。
王功曰勳,國功曰功,民功曰庸,事功曰勞,治功曰力,戰功曰多。
(克敵出奇,若韓信、陳平者。
)凡有功者,銘書於王之太常。
《史記》曰:古之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勳,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閥,積功曰閱。
又曰:太公望,文王立以為師。
文王作酆邑,天下三分有其二。
及武王克紂,太公之謀居多,於是武王封尚父於齊營丘。
成王時,管、蔡作亂,淮夷叛周,乃使邵康公封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汝實征之。
"齊由此得專征伐,為大國二十八世。
又曰:邵公奭,與周同姓。
武王滅殷,封邵公於燕。
其在成王時,自陝以西,邵公主之;自陝以東,周公主之。
四十三世,秦始皇滅之。
又曰:楚出自帝顓頊高一陽一。
後吳回居火正,為祝融。
吳回生陸終。
陸終子六人,少曰季連。
季連之苗胤曰鬻子。
鬻子事周文王,早卒。
當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嗣,乃封其後熊繹於楚,以子男之國。
三十世,至負芻而秦滅楚。
又曰:魏者,畢公高之後。
畢公高與周同姓,武王封之於畢。
其後曰畢萬,事晉獻公。
伐霍、娶魏,滅之。
因以魏封畢萬為大夫。
卜偃曰:"畢萬之後必大。
萬,盈數也;魏,大名也。
以是始賞,天啟之矣。
"其後魏獻子並為晉卿。
至魏文侯,為諸侯。
子武立,與韓、趙共滅晉而三分其地。
又七世至王假,秦滅魏。
又曰:韓與周同姓,其後世事晉,得封於韓原,曰韓武子。
武子三世有韓厥,從封姓為韓氏。
六世至景侯虔,始列為諸侯。
及孫哀侯,與趙、魏共滅晉,三分其地。
八世至王安,而秦滅韓。
又曰:趙氏之先,與秦共祖。
造父事周穆王。
攻徐,破之。
乃賜以趙城。
七世叔帶去周入晉。
趙氏五世而至趙夙,夙生衰。
衰生盾,並為大夫。
其後趙鞅,是為簡子,始大。
又四世而至列侯籍,始立為諸侯。
三世至敬,與韓、魏共滅晉,分其地。
又七世至幽王繆,降秦而趙亡。
又曰:陳完者,陳厲公他之子。
完後奔齊,為田氏。
齊懿氏欲妻之,卜之,曰:"是謂鳳凰子飛,和鳴鏘鏘;有媯之後,將育於姜。
八世之後,莫之與京。
"卒妻之。
完卒,謚為敬仲。
六世而至田常,田常殺齊簡公,立簡公弟平公,乃割齊安平以東為己封,封邑大於齊。
至曾孫和,遂遷齊康公於海上,而田和立為齊侯。
五世至王建,為秦所滅。
又曰:西戎與申侯伐周,殺幽王驪山下。
為秦襄公將兵救周。
周避犬戎難,東徙洛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
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
於是始國,與諸侯通。
又曰:樂毅並趙、楚、韓、魏、燕之兵以伐齊,破之。
追至於臨淄,齊湣王走,保於莒。
樂毅獨留徇齊,攻入臨淄,盡以寶貨、財物、祭器輸之燕。
昭王大悅,親至濟上勞軍,行賞饗士,封毅於昌國,號為昌國君。
《漢書》曰:項羽佯尊懷王為義帝,實不用其命。
二月,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
背約,更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四十一縣,都南鄭。
三分關中,立秦三將:章邯為雍王,都廢丘;(縣名,今槐裡是。
)司馬欣為塞王,(韋昭曰:在長安東,名桃林塞也。
)都櫟一陽一;董翳為翟王,(文穎曰:本上郡,秦所置,項羽更名為翟也。
)都高一奴一。
楚將瑕丘申一陽一為河南王,都雒一陽一。
趙將司馬卬為殷王,都朝歌。
當一陽一君英布為九一江一 王,都六。
懷王柱國共敖為臨一江一 王,(本南郡,改為臨一江一 國。
)都一江一 陵。
藩君吳芮為衡山王,都邾文穎曰:邾音朱,縣名。
故齊王建孫田安為濟北王。
徙魏王豹為西魏王,都平一陽一。
徙燕王韓廣為遼王。
燕將臧荼為燕王,都薊。
徙齊王田市為膠東王。
齊將田都為齊王。
趙歇為代王。
趙相張耳為常山王也。
又曰:漢四年,立韓信為齊王,後徙為楚王。
五年,以九一江一 王英布為淮南王,盧綰為燕王,韓王信為代王,彭越為梁王。
又曰:克項八載,天下乃平,始論功,侯者四十有三人。
時人民散亡,大侯不過萬家。
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太山如礪。
"於是申以丹書之信,重以白馬之盟,藏諸宗廟,副在有司。
迨文、景四五世間,流民既歸,戶口亦息,列侯大者三四萬戶,小國自倍。
其後子孫驕恣,忘其先祖之艱難,多陷法禁。
訖於孝武後元之年,靡有孑遺。
又曰:漢封功臣,張良未嘗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
"乃封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
六年,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餘人,其餘日夜爭功未決,未得行封。
上在洛一陽一南宮,從復道(如淳曰:上下有道,故謂之復也。
韋昭曰:間道也。
)望見諸將往往相與坐沙中語。
上曰:"此何語?"留侯曰:"此謀反耳。
"上曰:"為將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其知,誰最甚者?"上曰:"雍齒,數嘗窘辱我。
"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齒,以示群臣。
"於是上置酒,封雍齒為什方侯。
皆曰:"雍齒且侯,我屬無患矣。
"
又曰: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所食邑多。
功臣皆曰:"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反居臣等上,何也?"帝曰:"諸君知獵乎?追殺獸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
今諸君徒能得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蹤,功人也。
且諸君獨以隨我,多者兩三人;何舉宗數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皆曰:"平一陽一侯曹參身被七十創,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
"鄂君進曰:"群臣議皆誤。
陛下雖亡山東,何常全關中以待陛下,此萬世之功。
奈何以一旦之功而加萬世之功哉!蕭何第一,曹參次之。
"上曰:"吾聞進賢受上賞,蕭何功雖高,得鄂君乃益明。
"封鄂君故所食關內侯邑,封為安平侯。
又曰:高祖封項伯等四人為列侯,賜姓劉氏。
又曰:項羽被十瘡,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
"羽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公得之。
"乃自剄。
王翳取其頭,亂相蹂蹈爭羽相殺者數十人。
最後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各得一體。
故分其地以封五人,皆為列侯。
又曰:陳豨反。
上自至邯鄲,喜曰:"豨不南據邯鄲,北阻漳水,吾知其無能為矣。
"上令周昌選趙壯士可令將者,因見四人,上嫚罵曰:"豎子能為將乎!"四人慚,皆伏地。
上封各千戶,以為將。
又曰:淮一陰一侯韓信舍人樂說告信反,封順一陽一侯。
又曰:文帝詔曰:"方大臣誅諸呂迎朕,騰狐疑,皆止朕,唯中尉宋昌勸朕,朕已得保宗廟。
已尊昌為衛將軍,其封昌為壯武侯。
"
又曰:韓王信入匈一奴一,與太子俱,至頹當城,生子,因名頹當。
至孝文時,降,封弓高侯。
頹當孽孫嫣貴幸,顯當時世。
嫣弟說以校尉攻匈一奴一,封龍額侯。
又曰:景帝封功臣衛綰、直不疑等十九人,綰封建陵侯,不疑塞侯。
又曰:張賀為掖庭令,而宣帝以皇曾孫時收養掖庭,恩甚密焉。
及宣帝即位,而賀已死。
宣帝追恩,乃封其家為恩德侯,置守蒙二百人。
《東觀漢記》曰:光武功臣一鄧一 禹等二十八人皆為侯,封余功臣一百八十九人。
又曰:李通上司空印綬,以特進奉朝請。
久之,有司奏請封諸皇子,上感通建創大謀,因封通少子雄為邵陵侯。
又曰:建武二年,定封景丹櫟一陽一侯,上謂丹曰:"今關東故王,國雖數縣,不過櫟一陽一萬戶。
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故以封卿。
"
又:詔封竇融曰:"行河西五郡大將軍、涼州牧、張掖屬國都尉竇融,執志忠孝,扶微救危,仇疾反虜隗囂,率厲五郡一精一兵,羌一胡一 畢集,兵不血刃,而虜土崩瓦解,功既大矣。
篤意分明,斷之不疑。
吾甚嘉之,其以六安、安豐、一陽一原、蓼安凡四縣,封融為安豐侯。
"
又曰:三輔豪傑入長安,攻未央宮,杜虞殺莽於漸台,東海公賓就得其首,傳詣宛,封滑侯。
又曰:申屠志以功封汝一陰一王,上書以非劉氏,還玉璽。
改為赬一陽一侯。
又曰:班超定西域五十餘國,乃詔封超為定遠侯。
《後漢書》曰:單超、左綰、徐璜、具瑗、唐衡,桓帝時共誅梁冀,同日封侯,謂之五侯。
於是朝庭日亂。
超薨之後,四侯轉橫,天下為之語曰:"左回天,具獨坐,徐臥虎、唐兩墮。
"
《魏志》曰:夏侯淵,字妙才,以功封博昌亭侯。
大祖下令曰:"夏侯淵虎步關右,所向無前。
仲尼有言:吾與爾俱不如也。
"後戰死。
黃初、太和中,賜淵子五人皆關內侯。
又:太祖令曰:"吾起義兵,誅暴亂,於今十九年,所征必克,豈吾功哉?乃賢士大夫之力也。
天下雖未悉定,吾要與賢士大夫共定之,而專饗其勞,苦何以安焉!其保定功行封。
"於是大封功臣,二十餘人皆為列侯,其餘各以次受封,及復死事之孤,輕重各有差。
又曰:曹洪,字子廉,以功封野王侯。
文帝時,坐事削。
明帝即位,更封樂成侯。
又曰:曹休,字文烈,自荊州北歸。
太祖曰:"此吾家千里駒也。
"文帝錄前後功,封為東亭侯。
又曰:曹真,字子丹,以功封邵陵侯。
真少與宗人尊、鄉人朱贊並事太祖。
遵、贊早亡,真愍之,乞分食邑封尊子等。
詔曰:"大司馬有叔向撫孤之仁,晏平久要之分。
聽分賜遵等子爵關內侯。
"及真薨,明帝悉封真五子皆列侯。
又曰:太祖自柳城還,稱荀攸前後謀謨,曰:"昔高祖使張子房自擇齊三萬戶,今孤亦欲君自擇所封。
"
又曰:太祖見賈詡,執手曰:"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
"表為執金吾,封都亭侯。
文帝即位,又封詡小子訪為列侯。
又曰:郭嘉,字奉孝。
冀州平,封齊一陽一亭侯。
及薨,太祖表曰:"臣策未決,嘉輔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最。
"增邑,並前千戶。
又曰:張既,字德容。
詔曰:"卿勳非但破一胡一 ,乃永寧河右,使吾長無西顧之念。
"徙封西鄉侯。
又曰:任峻,字伯遠。
為典農中郎,大興屯田,軍國致饒。
太祖以峻功高,表封都亭侯。
又曰:張遼,字文遠。
為蕩寇將軍,以功封都亭侯。
又討陳蘭、梅成等入灊山中,蘭等壁其上,遼力戰,平之。
太祖論諸將功曰:"登天山,以取蘭、成,蕩寇功也。
"乃增邑。
文帝,又分封兄汎及一子列侯。
帝踐阼,進封晉一陽一侯。
及薨,詔曰:"合肥之役,遼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未之有也。
其分遼邑,賜一子爵關內侯。
"
又曰:太祖表封荀攸曰:"前克敵,皆攸之謀也。
"於是封攸陵樹亭侯。
又曰:太祖謂於禁曰:"淯水之難,吾焉能也?將軍在亂能整,雖古之名將,何以加之!"乃錄前後功,封益壽亭侯。
又曰:文帝踐阼,進張郃為鄭侯。
明帝詔曰:"賊亮以巴、蜀之眾,將軍所向克定。
乃益戶,並前四千三百戶。
"郃前後有功,明帝分郃戶,封四子列侯。
又曰:朱靈,字文博。
先封鄃侯,文帝詔曰:"將軍佐命先帝,威過方、邵。
平生所志,願勿難色。
"靈謝曰:"高唐,宿所鎮。
"乃更封高唐侯。
又曰:龐德以眾降,太祖聞其驍勇,封關內亭侯。
為關羽所得,罵羽而死。
太祖悲之,封其二子為列侯。
又曰:徐邈,字景山。
西域流通,荒戎入貢,皆邈勳也。
以功封都亭侯。
又曰:王昶,字文舒。
討諸葛誕,誕誅。
詔曰:"昔孫臏佐趙,直湊大梁。
兵驟進,亦所以成兵勢也。
"增邑,四千七百戶矣。
《吳志》曰:駱統,字公緒。
初,曹仁攻濡須,使別將常雕等襲中洲,統與嚴圭共拒,破之,封新一陽一亭侯。
《晉書》曰:苻堅南寇,桓伊與冠軍將軍謝玄、輔國將軍謝琰俱,破堅於肥水。
以功封永循縣侯,進號右軍將軍,賜錢百萬,袍表千端。
王隱《晉書》曰:封宣帝為武平侯。
公孫淵平,又增封舞一陽一、昆一陽一二縣。
又曰:封文帝為高都侯,太始元年詔曰:"昔唐虞三代之盛,暨於漢魏創製,褒崇元勳,班爵行賞,與國同禮,施祿逮下,萬邦鹹乂,朕以寡德,登於天位,托於王公之上。
腹心股肱,文武之臣,光齊帝業,余嘉乃勳。
慶賞之行,其用宜速。
"
又曰《張華傳》曰:華以建策,加華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固辭不受府。
詔聽。
乃更論平吳之功,封華郡公,三千戶;王者擇近郡平土,詳依典制施行。
華讓,前後十餘,頻繁懇誠。
詔不聽,遂受封。
《晉中興書》曰:元帝以佐命功,封周玘烏程公,又封王敦武昌公。
又:孔愉,字敬康,以討華軼功,封餘不亭侯。
初,愉少時,嘗得一龜,放於餘不溪中流,左顧者數過。
及鑄侯印,而龜左顧;更鑄,猶然。
印工以聞,愉悟,遂佩焉。
又曰:明帝以平錢鳳功,封始興公一溫一 嶠建寧公,庾亮永昌公,郗鑒南平公,卞壺建興公,蘇峻邵陵侯,劉泉泉陵侯,應詹觀寧侯,卞郭益一陽一侯,趙胤湘南侯。
又曰:成帝以平蘇峻公,封公者三人,侯者八人。
又以討郭默功封者三人。
穆帝以平蜀功,封桓一溫一 臨賀公。
又曰:哀帝以平關、洛功,封桓沖豐城公。
海西公以平袁真功,賜桓一溫一 子偉為西昌公。
又曰:安帝以興復功,封劉裕等二十三人。
裕昌謀,封豫章公,萬戶;劉毅南平公,五千戶;何無忌安成公;劉道規華容公。
《晉起居注》曰:太康元年詔曰:"張華前與故太傅創謀大計,部分方算,有謀謨之勳,封廣武侯,邑萬戶。
"
又曰:惠帝追封衛瓘為郡公。
《會稽典錄》曰:鄭吉既破車師,降日逐,威震西域。
日遂並護車以北道。
故號都護之置,自吉始焉。
上嘉其效,乃下詔曰:"都護西域騎都尉鄭吉,撫循外蠻,宣明威信,功效茂著,其封吉為安遠侯。
"
《華一陽一國志》曰:漢高帝滅秦,為漢王,王巴、蜀。
閬中人范自有恩信方略,為帝募發賨民,西與定秦地。
既定,封自為長安建章郡侯。
帝將征關東,賨民皆思歸。
嘉其功,難傷其意,遂聽還。
謂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可徙封自閬中慈鄉侯。
"自固辭,乃封度汙縣侯。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