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卷三百九十七 ◎人事部三十八:《毛詩·雞鳴》曰: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箋云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太平御覽》卷三百九十七 ◎人事部三十八

太平御覽

卷三百九十七 ◎人事部三十八

○敘夢

《毛詩·雞鳴》曰: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

(箋云:蟲飛薨薨,東方旦明之時,我猶樂與君子臥而同夢,言親愛之也。

)

又《節正月》曰:召彼故老,訊之占夢。

(箋云:君臣在朝侮玄老,召之不問政事,但問占夢而已,不尚道德而信徵祥也。

)

《尚書·泰誓》曰:朕夢葉朕卜。

襲於休祥,戎商必克。

《周禮·春官下》曰:太卜掌三夢之法:一曰《致夢》,二曰《觭夢》,三曰《鹹陟》。

(夢者,人之精神所寤,可占者也。

致夢,言夢之所至也。

夏後氏作焉。

鹹,皆也。

陟之言得也,周人作焉。

觭,讀如諸,戎椅之椅,亦德也。

亦言夢所得,殷人作焉。

)

又《春官·占夢》曰:掌其歲時,觀天地之會,辯一陰一陽一之氣。

以日月星辰佔六夢之吉凶,一曰正夢,(無所感動,平安自夢。

)二曰噩夢,(謂驚愕而夢也。

)三曰思夢,(覺時所思念之而夢。

)四曰寤夢,(覺時道之而夢。

)五曰喜夢,(喜悅而夢。

)六曰懼夢。

(恐懼而夢。

)季冬聘王夢,獻吉夢於王,王拜受之。

(聘,問也。

夢者,事之祥吉凶之占,在日月星辰。

季冬日窮於次月,窮於紀星,回於天數將幾終,於是發弊而問焉,若休慶之云爾,因獻群臣之吉夢於王歸美焉。

)

《左傳·昭七》曰:鄭子產如晉。

晉侯有疾。

韓宣子曰:"寡君寢疾,於今三月矣。

並走群望,(晉望祠山川走往祈禱。

)有加而無瘳。

今夢黃熊入於寢門,其何厲鬼也?"對曰:"以君之明,子為大政,其何厲之有?昔堯殛鯀於羽山,其神化為黃熊,入於羽淵,實為夏郊,三代祠之。

晉為盟主,其或者未之祠也乎?"韓子祠夏郊,晉侯有間。

(間,差也。

)

又昭七曰:楚子成章華之台,願與諸侯落之。

(祭之為落,台今在華容城內。

)太宰薳啟強來召公,公將往,夢襄公祖。

(祖祭道神。

)梓慎曰:"君不果行。

襄公之適楚也,夢周公祖而行。

今襄公實祖,君其不行。

"子服惠伯曰:"行也,先君未嘗適楚,故周公祖以道之。

襄公適楚矣,而祖以道。

君不行,何之?"三月公如楚。

《論語》曰:孔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

謝承《後漢書》曰:範式字巨卿,山一陽一金鄉人。

仕郡為功曹。

與汝南張邵字玄伯為友。

後玄伯寢疾,篤,同郡郅君章殷子征省視之。

玄伯臨終歎曰:"恨不見吾死友。

"尋乃卒。

式忽夢見玄伯,玄冕垂纓,履屐而呼曰:"吾以某日死,某時葬,永歸黃泉。

子未我忘,豈能相及。

"式覺而驚,悲歎赴之。

《魏志》曰:周宣字孔和。

為太史。

嘗有問宣者曰:"吾夜夢見芻狗,其占何也?"宣答曰:"君欲得美食耳。

"有頃,出行,果遇豐膳。

後又問:"昨夜復夢見芻狗,何也?"宣曰:"欲墮車折腳,宜戒慎之。

"頃之,果如宣言。

後又問曰:"昨夜夢見芻狗,何也?"宣對曰:"君家欲失火,當護之。

"俄遂火起。

已而語宣曰:"前後三時,皆不夢也,聊試君耳,何以皆驗耶?"宣對曰:"此神靈動君使言,故與真夢無異也。

"又問:"三夢芻狗,而其占不同,何也?"宣曰:"芻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夢當得飲食也。

祭祠訖,則芻狗為車所轢,故中夢當墮車腳也。

芻狗既車轢之,後必載以為樵,故後夢憂失火也。

"宣之敘夢,凡此類也。

《後魏書》曰:莊帝永安中,北海王顥入洛。

莊帝北巡,城一陽一王徽投前洛一陽一令寇祖仁。

祖仁聞爾朱兆捕徽,乃斬首送之。

兆夢徽曰:"我有金二百斤,馬一百匹,在祖仁家,卿可取之。

"兆於上懸祖仁首於樹,以石墜足,鞭之求金、馬。

祖仁死,時人以為立報。

崔鴻《十六國春秋·前涼錄》曰:索紞字叔徹。

善數術、占夢。

孝廉令狐策夢立冰上與冰下人語。

紞曰:"冰上有一陽一,冰下為一陰一,一陰一陽一事也。

士如歸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

君在上與冰下人語,為一陰一陽一介事,君當為人媒,冰泮而婚成。

"策曰:"老夫耄矣,不為媒也。

"會太守田邈因策為子求張公徵女,仲春而婚。

郡主簿張宅夢走馬上山,還捨三周,但見松柏,不知門處,紞曰:"馬為離,離為火,禍也。

人上山為凶字。

但見松柏,墓門像也,不知門處。

為無門也。

三周,三期也。

後三年必有大禍。

宅果與賈摹等謀反,伏誅焉。

興平問紞曰:"我昨夜夢捨馬舞,數十人向馬拍手,何也?"紞曰:"馬者,火也。

舞為火起,向馬拍手,救火人也。

"平未歸而火起。

郡功曹張邈嘗奉使詣州,夜夢狼啖一腳。

紞曰:"腳肉被啖,為卻字。

"會東虜反,遂不行。

張斌當舉孝廉,夢豎竿中天。

紞曰:"此未字也。

"斌果停。

凡所佔夢,莫不中驗。

皇甫謐《帝王世紀》曰:黃帝夢大風,吹天下之塵垢皆去。

又夢人執千鈞之一弩一,驅羊數萬群。

帝寤而歎曰:"風為號令,執政者。

垢去土解,清治者。

天下豈有姓風名後者也哉?夫千鈞之一弩一,異力能運者也。

驅羊數萬群,是能善牧者也。

天下豈有姓力名牧者也?"於是,依二夢之占而求之,得風後於海隅,登以為相。

得力牧於大澤,進以為將。

又曰:湯思賢夢見有人負鼎抗俎,對己而笑。

寤而占曰:"鼎為和味,俎者割截,天下豈有人為吾宰者哉?"初,力牧之後曰伊摯,耕於有莘之野,湯聞以幣聘。

有莘之君留而不進。

湯乃求婚於有莘之君。

有莘之君遂嫁女於湯,以摯為媵臣。

至亳,乃負鼎抱俎見湯也。

《列子》曰:覺有八徵,夢有六候。

奚謂六候?一曰正夢,二曰噩夢,三曰思夢,四曰寤夢,五曰喜夢,六曰懼夢。

此六者,神所一交一 也。

一體之盈虛消息,皆通於天地,應於物類。

故一陰一氣壯則夢涉大水而恐懼,一陽一氣壯則夢涉大火而燔{蓺},一陰一陽一俱壯則夢生殺。

以浮虛吻疾者則夢揚,以沉實吻疾者則夢溺。

藉帶而寢則夢蛇,飛鳥銜發則夢飛。

將一陰一夢火,將疾夢食。

飲酒者憂,歌舞者哭。

故神遇為夢,形接為事,古之真一人其覺自忘,其寢不夢。

又曰:西極之南隅有國名古莽。

一陰一陽一之氣所不一交一 ,寒暑亡辯。

日月之光所不照,晝夜亡辯。

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覺,以夢中所為者實,覺之所見者妄。

又曰:周之尹氏大治產。

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有老役夫筋力竭矣,夜則昏憊而熟寐。

而昔昔夢為國君,游燕宮觀,恣意所欲,其樂無比。

覺則復役人。

有慰喻其勤者,役夫曰:"人生百年,晝夜各分。

吾晝為僕夫,苦則苦矣。

夜為人君,其樂無比,何所怨哉!"尹氏盧鍾家業,心形俱疲,昏憊而寐。

昔昔夢為人僕,趨走作役,無不為也,數罵杖撻,無不至也。

尹氏病之,以訪其友。

其友曰:"若夜夢為僕夫,苦逸之復,數之常也。

若欲覺夢兼之,豈可得耶?"

又曰:黃帝十有五年,晝夢遊於華胥氏之國。

其國在弇州西,台州北,不知距齊國幾千萬里也。

非舟車足力之所及。

彼中無師長,無嗜欲。

不知樂生,不知惡死,無夭殤。

不知親己,不知疏物。

帝寤,怡然而召輔相而告之曰:"朕思有以養身治物之道,弗獲疲而睡。

若此,知至道不可以情求。

朕得之矣!"

《莊子》曰:夢者,一陰一陽一之一精一也。

心所喜怒,則一精一氣從之。

又曰:夢飲酒者,旦而哭泣。

夢哭泣者,旦而田獵。

(此寤寐事變也。

)方其夢也,不知其夢,夢之中又佔其夢焉。

覺而後知其夢。

又曰:昔者,莊周夢為一胡一 蝶,栩栩然一胡一 蝶也。

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

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夢為一胡一 蝶與?一胡一 蝶之夢為周與?

《傅子》曰:夢攀日月,覺而不上天庭。

夢入九泉,寤而不及地下。

高宗得說,偶中耳。

《淮南子》曰:若人萬化,而未始有極也。

弊而復新,其為樂可勝計耶!譬若夢,夢為鳥而飛於天,夢為魚而沒於淵。

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覺而後知其夢也。

今將有所大覺,乃後知今此之為大夢也。

《博物誌》曰:太公為灌壇瘤攏於時,文王夢見一婦人哭於道,因問其故。

答曰:"吾是太岳之女,嫁為西海之婦。

吾行往來必以暴風疾雨。

今灌壇令當吾道,吾不敢以暴風疾雨過也。

"夢覺,遂召太公。

三日果有暴風疾雨過其灌壇也。

《始興記》曰:林水源裡有石室。

室前盤石上行羅十甕,中悉是餅銀。

採伐過之,不得取之,取必迷悶。

晉孝武、太玄初,封驅之家一奴一竊三餅,歸發看,有蛇螫之而死。

其夜驅之夢神語之曰:"君一奴一不謹,盜銀三餅,即日顯戮。

"覺,一奴一已死,銀由在,復還之矣。

《論衡》曰:趙簡子夢見天帝也。

以夢佔之,知樓台山陵,官位之象也。

人夢上樓,升山陵,輒得官位,實樓台山陵非官位也。

則智簡子夢見帝,非天帝也。

《世說》曰:衛玠總角時,嘗問樂廣夢。

樂云:"是想。

"衛曰:"神形所不接而夢,豈是想?"樂曰:"因也。

"衛思因不得,遂成玻樂聞,故命駕為剖析之。

衛病即小饞攏樂歎曰:"此兒胸中當必無膏肓。

"

《夢書》曰:夢者,像也,一精一氣動也。

魂魄離身,神來往也。

一陰一陽一感成,吉凶驗也。

夢者,語其人,預見過失,如其賢者,知之自改革也。

夢者,告也,告其形也。

目無所見,耳無所聞,鼻不喘嗅,口不言也。

魂出遊,身獨在。

心所思念忘身也。

受天神戒,還告人也。

受戒不一精一,忘神言也。

名之為寤,告苻臻也。

古有夢官,世相傅也。

又曰:昔聖帝明王之時,神氣昭然先見,故堯夢乘龍上太山,舜夢擊天鼓,禹夢其手長,湯夢布令天下,後皆有天下。

桀夢疾風壞其宮,紂夢大雷擊其手,齊桓夢為大禽所中,秦二世夢虎嚙其馬。

王者夢之,皆失天下。

《黃帝針經》曰:歧伯曰:"正邪外襲內,而未有定捨也。

反一婬一於藏,榮衛俱行,而與魂魄飛揚,使人臥不得安而夢喜。

氣一婬一於府,則有餘於外,不足於內。

氣一婬一於藏,則有餘於內,不足於外。

一陰一氣盛則夢涉大水而恐懼,一陽一氣盛則夢涉大火而燔灼,一陰一陽一俱盛則夢相殺毀傷。

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

甚飽則夢與,甚饑則夢齲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恐懼,心氣盛則夢喜笑,脾氣勵則夢歌樂,體重身不舉。

腎氣盛則夢脊兩解,不屬其氣。

客於心則夢見丘山爝火。

客於肺則夢飛揚,見金鐵之奇物。

客於肝則夢山林樹木。

客於脾則夢見丘陵大澤,壞屋風雨。

客於腎則夢臨淵沒居水中。

客於膀胱則夢遊行。

客於胃則夢飲食。

客於大腸則夢田野。

客於小腸則夢聚邑街衢。

客於膽則夢斗訟自刳。

客於一陰一則夢接內。

客於頂則夢斬首。

客於足則夢行走而不能及,居深井內。

客於股肱則夢禮節拜跪。

"

王子年《拾遺錄》曰:融高西有夢草,莖似蓍柯,采之為占,則智吉凶。

懷之以占夢,立知禍福。

○吉夢上

《尚書·說命》曰:高宗夢得說,(盤庚弟,小乙子,名武丁,德高可尊,故號高宗,夢得賢相,名曰說。

)使百工營求諸野,得諸傅巖。

(使百官以所夢之形象經營求之於外野,德之於傅巖之谿。

)

《毛詩·鴻雁·斯干》曰:吉夢維何?維熊維羆,維虺維蛇。

大人佔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

又《鴻雁·無羊》曰:牧人乃夢,眾維魚矣,旐維旟矣。

大人佔之:眾維魚矣,實維豐年;旐維旟矣,室家溱溱。

《左傳·僖下》曰:晉侯夢與楚子搏,(搏,手搏也。

)楚子伏己而盬其腦。

(盬,睫也。

)子犯曰:"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

"(晉侯上向故得天,楚子下向地故伏其罪也。

腦所以柔物。

)

又宣上曰: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夢天使與己蘭,曰:"余為伯儵。

余,而祖也。

以是為而子。

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

"既而文公見之,與之蘭而御之。

生穆公,名之曰蘭。

又昭玄曰:昔武王邑姜方震大叔,(邑姜,武王后,齊太公女也,懷胎為震大叔,成王之弟虞。

)夢帝(帝,天也。

)吻己曰:"余命而子曰虞,將與之唐,屬諸參而蕃育其子孫。

"

又哀下曰:宋景公無子,取公孫周之子得與啟,畜諸公宮,未有立焉。

公卒,得夢啟北首而寢於盧門,(盧門,宋東門也,北首死處在門外,失國之象也。

)己為烏而集於上,咮加於南門,尾加於桐門,(桐門北至。

)曰:"余夢美,必立。

"乃立得。

《春秋玄命苞》曰:堯為天子,夢白帝遺吾馬喙子。

其母為扶,始升丘,睹白帝上有雲虎,感己生皋陶。

(此盡夢所見告之辭也。

雲虎,有雲狀如虎。

)堯聘,索狀如。

問之如堯言,徵與語,明於刑法。

《周書》曰:文王去商在程。

正月既生魄,大姒夢見商之庭產棘。

小子發取周庭之梓樹乎闕間,梓化為松柏棫作。

寤驚,以告文王。

王及太子發並拜。

告夢受商之大命於皇天上帝。

《史記》曰:秦文公夢黃蛇自天下屬地,其口止於鄜衍。

(李奇曰:鄜,昔乎山;阪曰衍。

)問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徵,君其祠之。

"

又曰:王太后母曰臧兒,嫁為槐裡王仲妻,生兩女,長女嫁為金王孫婦。

臧兒卜女當貴,乃奪金氏,內之太子宮。

太子幸愛之,生三女一男。

男方任身時,王美人夢日入懷。

太子曰:"此貴徵也。

"孝景帝即位,王夫人為皇后,其男為太子。

景帝崩,太子襲號為武皇帝。

《漢書》曰:高祖薄姬內後宮,歲餘不得幸。

始,姬與管夫人、趙子兒相愛,曰:"先貴無相忘。

"已而,管夫人、子兒先幸漢王。

漢王四年,坐河南城,四幸靈台,此兩美人侍而薄姬不得見。

二人相與笑薄姬初時約。

漢王問其故,兩人俱以實告。

漢王心淒然憐薄姬。

是日,召欲幸之。

對曰:"昨夢龍據胸。

"上曰:"是貴徵也!吾為汝成之。

"幸,有身,生文帝。

《太平御覽》宋·李昉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太平御覽
卷一 ◎天部一卷二 ◎天部二卷三 ◎天部三卷四 ◎天部四卷五 ◎天部五卷六 ◎天部六卷七 ◎天部七卷八 ◎天部八卷九 ◎天部九卷十 ◎天部十卷十一 ◎天部十一卷十二 ◎天部十二卷十三 ◎天部十三卷十四 ◎天部十四卷十五 ◎天部十五卷十六 ◎時序部一卷十七 ◎時序部二卷十八 ◎時序部三卷十九 ◎時序部四卷二十 ◎時序部五卷二十一 ◎時序部六卷二十二 ◎時序部七卷二十三 ◎時序部八卷二十四 ◎時序部九卷二十五 ◎時序部十卷二十六 ◎時序部十一卷二十七 ◎時序部十二卷二十八 ◎時序部十三卷二十九 ◎時序部十四卷三十 ◎時序部十五卷三十一 ◎時序部十六卷三十二 ◎時序部十七卷三十三 ◎時序部十八卷三十四 ◎時序部十九卷三十五 ◎時序部二十卷三十六 ◎地部一卷三十七 ◎地部二卷三十八 ◎地部三卷三十九 ◎地部四卷四十 ◎地部五卷四十一 ◎地部六卷四十二 ◎地部七卷四十三 ◎地部八卷四十四 ◎地部九卷四十五 ◎地部十卷四十六 ◎地部十一卷四十七 ◎地部十二卷四十八 ◎地部十三卷四十九 ◎地部十四卷五十 ◎地部十五卷五十一 ◎地部十六卷五十二 ◎地部十七卷五十三 ◎地部十八卷五十四 ◎地部十九卷五十五 ◎地部二十卷五十六 ◎地部二十一卷五十七 ◎地部二十二卷五十八 ◎地部二十三卷五十九 ◎地部二十四卷六十 ◎地部二十五卷六十一 ◎地部二十六卷六十二 ◎地部二十七卷六十三 ◎地部二十八卷六十四 ◎地部二十九卷六十五 ◎地部三十卷六十六 ◎地部三十一卷六十七 ◎地部三十二卷六十八 ◎地部三十三卷六十九 ◎地部三十四卷七十 ◎地部三十五卷七十一 ◎地部三十六卷七十二 ◎地部三十七卷七十三 ◎地部三十八卷七十四 ◎地部三十九卷七十五 ◎地部四十卷七十六 ◎皇王部一卷七十七 ◎皇王部二卷七十八 ◎皇王部三卷七十九 ◎皇王部四卷八十 ◎皇王部五卷八十一 ◎皇王部六卷八十二 ◎皇王部七卷八十三 ◎皇王部八卷八十四 ◎皇王部九卷八十五 ◎皇王部十卷八十六 ◎皇王部十一卷八十七 ◎皇王部十二卷八十八 ◎皇王部十三卷八十九 ◎皇王部十四卷九十 ◎皇王部十五卷九十一 ◎皇王部十六卷九十二 ◎皇王部十七卷九十三 ◎皇王部十八卷九十四 ◎皇王部十九卷九十五 ◎皇王部二十卷九十六 ◎皇王部二十一卷九十七 ◎皇王部二十二卷九十八 ◎皇王部二十三卷九十九 ◎皇王部二十四卷一百 ◎皇王部二十五卷一百一 ◎皇王部二十六卷一百二 ◎皇王部二十七卷一百三 ◎皇王部二十八卷一百四 ◎皇王部二十九卷一百五 ◎皇王部三十卷一百六 ◎皇王部三十一卷一百七 ◎皇王部三十二卷一百八 ◎皇王部三十三卷一百九 ◎皇王部三十四卷一百一十 ◎皇王部三十五卷一百一十一 ◎皇王部三十六卷一百一十二 ◎皇王部三十七卷一百一十三 ◎皇王部三十八卷一百一十四 ◎皇王部三十九卷一百一十五 ◎皇王部四十卷一百一十六 ◎皇王部四十一卷一百一十七 ◎偏霸部一卷一百一十八 ◎偏霸部二卷一百十九 ◎偏霸部三卷一百二十 ◎偏霸部四卷一百二十一 ◎偏霸部五卷一百二十二 ◎偏霸部六卷一百二十三 ◎偏霸部七卷一百二十四 ◎偏霸部八卷一百二十五 ◎偏霸部九卷一百二十六 ◎偏霸部十卷一百二十七 ◎偏霸部十一卷一百二十八 ◎偏霸部十二卷一百二十九 ◎偏霸部十三卷一百三十 ◎偏霸部十四卷一百三十一 ◎偏霸部十五卷一百三十二 ◎偏霸部十六卷一百三十三 ◎偏霸部十七卷一百三十四 ◎偏霸部十八卷一百三十五 ◎皇親部一卷一百三十六 ◎皇親部二卷一百三十七 ◎皇親部三卷一百三十八 ◎皇親部四卷一百三十九 ◎皇親部五卷一百四十 ◎皇親部六卷一百四十一 ◎皇親部七卷一百四十二 ◎皇親部八卷一百四十三 ◎皇親部九卷一百四十四 ◎皇親部十卷一百四十五 ◎皇親部十一卷一百四十六 ◎皇親部十二卷一百四十七 ◎皇親部十三卷一百四十八 ◎皇親部十四卷一百四十九 ◎皇親部十五卷一百五十 ◎皇親部第十六卷一百五十一 ◎皇親部十七卷一百五十二 ◎皇親部十八卷一百五十三 ◎皇親部十九卷一百五十四 ◎皇親部二十卷一百五十五 ◎州郡部一卷一百五十六 ◎州郡部二卷一百五十七 ◎州郡部三卷一百五十八 ◎州郡部四卷一百五十九 ◎州郡部五卷一百六十 ◎州郡部六卷一百六十一 ◎州郡部七卷一百六十二 ◎州郡部八卷一百六十三 ◎州郡部九卷一百六十四 ◎州郡部十卷一百六十五 ◎州郡部十一卷一百六十六 ◎州郡部十二卷一百六十七 ◎州郡部十三卷一百六十八 ◎州郡部十四卷一百六十九 ◎州郡部十五卷一百七十 ◎州郡部十六卷一百七十一 ◎州郡部十七卷一百七十二 ◎州郡部十八卷一百七十三 ◎居處部一卷一百七十四 ◎居處部二卷一百七十五 ◎居處部三卷一百七十六 ◎居處部四卷一百七十七 ◎居處部五卷一百七十八 ◎居處部六卷一百七十九 ◎居處部七卷一百八十 ◎居處部八卷一百八十一 ◎居處部九卷一百八十二 ◎居處部十卷一百八十三 ◎居處部十一卷一百八十四 ◎居處部十二卷一百八十五 ◎居處部十三卷一百八十六 ◎居處部十四卷一百八十七 ◎居處部十五卷一百八十八 ◎居處部十六卷一百八十九 ◎居處部十七卷一百九十 ◎居處部十八卷一百九十一 ◎居處部十九卷一百九十二 ◎居處部二十卷一百九十三 ◎居處部二十一卷一百九十四 ◎居處部二十二卷一百九十五 ◎居處部二十三卷一百九十六 ◎居處部二十四卷一百九十七 ◎居處部二十五卷一百九十八 ◎封建部一卷一百九十九 ◎封建部二卷二百 ◎封建部三卷二百一 ◎封建部四卷二百二 ◎封建部五卷二百三 ◎職官部一卷二百四 ◎職官部二卷二百五 ◎職官部三卷二百六 ◎職官部四卷二百七 ◎職官部五卷二百八 ◎職官部六卷二百九 ◎職官部七卷二百一十 ◎職官部八卷二百一十一 ◎職官部九卷二百一十二 ◎職官部十卷二百一十三 ◎職官部十一卷二百一十四 ◎職官部十二卷二百一十五 ◎職官部十三卷二百一十六 ◎職官部十四卷二百一十七 ◎職官部十五卷二百一十八 ◎職官部十六卷二百一十九 ◎職官部十七卷二百二十 ◎職官部十八卷二百二十一 ◎職官部十九卷二百二十二 ◎職官部二十卷二百二十三 ◎職官部二十一卷二百二十四 ◎職官部二十二卷二百二十五 ◎職官部二十三卷二百二十六 ◎職官部二十四卷二百二十七 ◎職官部二十五卷二百二十八 ◎職官部二十六卷二百二十九 ◎職官部二十七卷二百三十 ◎職官部二十八卷二百三十一 ◎職官部二十九卷二百三十二 ◎職官部三十卷二百三十三 ◎職官部三十一卷二百三十四 ◎職官部三十二卷二百三十五 ◎職官部三十三卷二百三十六 ◎職官部三十四卷二百三十七 ◎職官部三十五卷二百三十八 ◎職官部三十六卷二百三十九 ◎職官部三十七卷二百四十 ◎職官部三十八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