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
蘇秦為楚合從說韓王
【提要】
蘇秦為各國遊說合縱,方式內容大體一樣,即先從地緣物產等物質狀況肯定對方的實力,鼓舞對方的信心與鬥志。
然後批駁連橫,以其為恥,激發對方的自尊,從而讓對方決志不屈服,並走向聯合抗秦的道路。
【原文】
蘇秦為楚合從,說韓王曰:「韓北有鞏、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陽、常阪之塞,東有宛、穰、淆水,南有陘山,地方千里,帶甲數十萬。
天下之強弓勁一弩一,皆自韓出。
溪子、少府、時力、距來,皆射六百步之外。
韓卒超足百射,百發不暇止,遠者達胸,近者掩心。
韓卒之劍裁,皆出於冥山、棠溪、墨陽、合伯膊。
鄧師、宛馮、龍淵、大阿,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雁,當敵即斬堅。
甲、盾、繼、鍪、鐵幕、革抉、繽芮,無不畢具。
以韓卒之勇,被堅甲,跖勁一弩一,帶利劍,一人當百,不足言也。
夫以韓之勁,與大王之賢,乃欲西面事秦,稱東藩,築帝宮,受冠帶,祠春秋,交臂而服焉,夫羞社稷而為天下笑,無過此者矣。
是故願大王之熟計之也。
「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陽、成皋。
今茲效之,明年又益求割地。
與之,即無地以給之;不與,則棄前功而後更受其禍。
且夫大王之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
夫以有盡之地而逆無已之求,此所謂市怨而買禍者也,不戰而地已削矣。
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於牛後乎?夫以大王之賢,挾強韓之兵,而有牛後之名,臣竊為大王羞之。」
韓王忿然作色,攘臂按劍,仰天太息曰:「寡人雖死,必不能事秦。
今主君以楚王之教詔之,敬奉社稷以從。」
【譯文】
蘇秦為趙國組織合縱聯盟,遊說韓王說:「韓國北面有鞏地、洛邑、成皋這樣堅固的邊城,西面有宜陽、常阪這樣險要的關塞,東面有宛地、穰地和洧水,南面有陘山,土地縱橫千里,土兵幾十萬。
普天之下的強弓勁一弩一,都是韓國的產物,比如溪子和少府、時力和距來這些良弓都能射一到六百步以外。
韓國士兵舉足踏地發射,連續發射多次也不停歇,遠處的可射中胸膛,近處可射穿心臟。
韓國士兵使用的劍和戟都出自冥山、棠溪、墨陽、合伯等地。
鄧師、宛馮、龍淵、大阿等寶劍,在陸地上都能砍殺牛馬,在水裡截擊天鵝和大雁,面對敵人可擊潰強敵。
至於說鎧甲、頭盔、臂衣、扳指、系盾的絲帶等,韓國更是無不具備。
憑著韓國士兵的勇敢,穿上堅固的鎧甲,腳踏強勁的一弩一弓,佩戴鋒利的寶劍,一個人抵擋上百人,不在話下。
憑著韓國的強大和大王您的賢明,竟然想要投向西方服事秦國,自稱是秦國東方的屬國,給秦王修築行宮,接受封賞,春秋兩季向秦進貢祭品,拱手臣服,使整個國家蒙受恥辱以致被天下人恥笑,沒有比這更嚴重的問題了。
所以希望大王您認真考慮這個問題。
大王如果屈服於秦國,秦一定會索取宜陽、成皋。
今年把土地獻給它,明年又會得寸進尺,要求更多的土地。
給它吧,又沒有那麼多來滿足它;不給吧,就前功盡棄,以後遭受秦國侵害。
況且大王的土地有窮盡,而秦國的貪慾卻沒有止境。
拿著有限的土地去迎一合那無止境的貪慾,這就是說自己去購買怨恨和災禍啊,用不著交戰就會喪失領土。
我聽俗語說:『寧肯當雞嘴,也不要做牛腚。
』現在大王您如果投向西方,拱手屈服,像臣子一樣服從秦國,這跟做牛腚又有什麼區別呢?以大王您的賢能,又擁有這麼強大的軍隊,卻有做牛腚的醜名,我私下裡為您感到慚愧。」
韓王氣得臉色大變,揮起胳膊,按住手中的寶劍,仰天歎息:「我就算是死了,也一定不屈服於秦國。
現在多虧先生把趙王的教誨告訴我,那麼請允許我讓全國上下聽從吩咐。」
【評析】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這是一句叫弱者不依附於強者,獨立自尊的格言。
人貴在自立,如果自己不自主獨立,那麼肯定會受盡欺侮、長期生活在強權的陰影下。
所以只要有一線希望,能夠獨立自主就獨立自主。
蘇秦的合縱,從另一方面講,實際上就是喚醒各諸侯獨立意識和自尊自強一精一神的活動。
所以他要大肆渲染韓國武器的一精一良、士兵的強大,極力誇張臣服秦國的屈辱和惡果,他的語言雄壯有力、犀利流暢、氣勢一逼一十人,帶來了巨大的感染力與說服力,不愧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名氣的雄辯家。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