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齊人有馮諼:馮諼和孟嘗君之間的故事是千古流傳的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戰國策》齊人有馮諼

戰國策

齊人有馮諼

【提要】

馮諼和孟嘗君之間的故事是千古流傳的美談,是古往今來有識之士人人皆知的名篇。

二人之間的故事顯示了孟嘗君睿智大度、善御人才的領袖風度,更顯示了馮諼高瞻遠矚、謀略深遠的戰略家的魅力。

【原文】

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

孟嘗君曰:「客何好?」

曰:「客無好也。」

曰:「客何能?」

曰:「客無能也。」

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左右以告。

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魚客。」

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

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

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

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

孟嘗君聞:「馮公有親乎?」

對曰:「有老母。」

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

於是馮諼不復歌。

後孟嘗君出記,聞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於薛乎?」

馮諼署曰:「能。」

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

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

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

請而見之謝曰:「文倦於事,憒於憂,而一性一?愚,沉於國家之,開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

馮諼曰:「願之。」

於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

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

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

券遍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長驅到齊,晨而求見。

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畢瓿乎?來何疾也!」曰:「收畢矣。」

「以何市而反?」

馮諼曰:「君云『視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

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

孟嘗君曰:「市義奈何?」

曰:「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一愛一子其民,因而賈利之。

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

後期年,有毀孟嘗君於閔王,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

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孟嘗君顧謂馮諼:「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

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

請為君復鑿二窟。」

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遊於梁,謂惠王曰:「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

於是,梁王虛上一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

馮諼先驅,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

齊其聞之矣。」

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

齊王聞之,君臣恐懼,遣太傅繼黃金千斤,文車二駟,服劍,封書謝孟嘗君曰:「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沉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寡人不足為也。

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

馮諼誡孟嘗君曰:「願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於薛。」

廟成,還報孟嘗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

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譯文】

齊國有個名叫馮諼的人,家境貧困,難以養活自己,托人請求孟嘗君,願意寄食門下。

孟嘗君問:「先生有什麼一愛一好嗎?」

馮諼說:「沒有。」

孟嘗君又問:「先生有什麼特長嗎?」

他說:「也沒有。」

孟嘗君笑了笑,接納了他:「好的。」

孟嘗君身邊的人因為主人不太在意馮諼,就拿粗茶淡飯給他吃。

住了不久,馮諼就背靠柱子,彈劍而歌:「長劍呀,咱們回去吧,吃飯沒有魚。」

左右把這件事告訴孟嘗君。

孟嘗君吩咐說:「給他一般門客待遇,讓他吃魚吧。」

住了不久,馮諼又彈著他的劍,唱道:「長劍呀,我們還是回去吧,出門沒有車坐。」

孟嘗君說:「替他配上車,按照車客的待遇。」

於是馮諼駕車帶劍,向他們的朋友誇耀:「孟嘗君尊我為上客。」

這樣過了一段日子,馮諼復彈其劍,唱道:「長劍呀,咱們回去吧,無以養家。」

左右的人都厭惡他,認為他貪得無厭。

孟嘗君問道:「馮先生有父母嗎?」

左右答道:「有個老母。」

孟嘗君資其家用,不使他母親窮困,而馮諼從此不再唱牢騷歌了。

後來,孟嘗君出了一通告示,問門下食客:「請問哪一位通曉賬務會計,能替一我到薛地收債呢?」

馮諼署上名字說:「我能。」

孟嘗君看了很詫異,向左右隨從:「這是誰呀?」

人們答道:「就是那個唱『長劍呀,我們回去吧』的人。」

孟嘗君笑道:「他果然有才能,我真對不起他,還未曾見過面呢。」

於是請他來相見,道歉說:「田文每日為瑣事所煩,心身俱累,被憂愁弄得神昏意亂,而且生來懦弱笨拙,只因政務纏身,而怠慢了先生。

好在先生不怪我,先生願意替一我到薛地收債嗎?」

馮諼說:「願效微勞。」

於是孟嘗君替他備好車馬行裝,讓他載著債券契約出發。

辭別時,馮諼問:「收完債後,買些什麼回來?」

孟嘗君回答:「先生看著辦,買點我家缺少的東西吧。」

馮諼趕著馬車到薛地,派官吏把該還債的百姓都叫來核對債券,全部核對之後,馮諼站了起來,假托孟嘗君的名義將債款賞給這些百姓,並燒掉了那些券契文書,百姓感激得歡呼萬歲。

馮諼又馬不停蹄地返回齊國都城臨淄,一大早求見孟嘗君,孟嘗君很奇怪他回來得這麼快,穿好衣服接見他說:「收完債了嗎?何以回來得這般快捷?」

馮諼答道:「都收完了。」

「先生替一我買了些什麼回來?」

馮諼說:「殿下曾言『買些家中缺乏的東西』,臣暗想,殿下宮中珠寶堆積,犬馬滿廄,美一女成行。

殿下家中所缺少的,惟有仁義了,因此臣自作主張為殿下買了仁義回來。」

孟嘗君說:「你怎麼買仁義的?」

馮諼答道:「殿下封地只有小小薛地,不但不好好體恤薛地子民,反而像商人一樣在他們身上搾取利益。

臣為君計,私自假傳殿下的命令,將所有的債款都賜給他們,並焚燬債券,百姓莫不吹呼萬歲,這就是臣替殿下買的仁義呀!」孟嘗君很不高興,說:「我知道了,先生退下休息吧。」

一年以後,齊王對孟嘗君說:「寡人不敢用先王的舊臣為臣。」

孟嘗君回到封地薛,還差百里未到,當地百姓扶老攜幼,在路旁迎接孟嘗君。

孟嘗君回頭對馮諼說:「先生為我買的『義』,今天方才看到。」

馮諼對孟嘗君接著進言說:「狡兔三窟,才可得以免死。

如今殿下只有一洞一穴一,尚未能得以高枕無憂,臣願替殿下再鑿兩一穴一。」

孟嘗君便給他五十輛車,五百斤金去遊說魏國。

馮諼西入大梁,對惠王說:「齊國放逐了大臣孟嘗君,諸侯誰先得到他,誰就能富國強兵。」

於是魏王空出相位,讓原來的相國做上將軍,派出使節,以千斤黃金、百乘馬車去聘孟嘗君。

馮諼先趕回薛地對孟嘗君說:「千斤黃金是極貴重的聘禮,百乘馬車是極隆重的使節,咱們齊國該知道這件事了。」

魏國使者接連跑了三趟,可孟嘗君堅決推辭不就。

齊王聽到這個消息,君臣震恐,連忙派遣太傅帶著一千斤黃金,兩乘四馬花車及寶劍一把,外附書信一封向孟嘗君道歉說:「都是寡人行為的兆頭不吉祥,遭受祖宗降下的神禍,聽信讒言,得罪了先生。

寡人無德,雖不足以輔佐,但請先生顧念先王宗廟,暫且回國執掌政務。」

馮諼勸孟嘗君說:「希望殿下索取先王的祭器,立宗廟於薛。」

宗廟落成,馮諼回報說:「三窟已就,殿下可安心享樂了。」

孟嘗君為相幾十年,沒有纖介之微的禍患,倚靠的正是馮諼的謀劃啊!

【評析】

馮諼具有非凡的才智,但他卻抱著「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心理,從一開始就不斷的索要,以檢驗自己準備輔佐的領導到底是不是一個胸懷寬廣、禮賢下士的真正領袖。

當他試探後發現孟嘗君是一個不勢利、非常大度、值得為他出謀劃策的領袖時,毅然為孟嘗君行了眾多好事。

我們在輔佐他人前,也要學學馮諼,要試探對方的胸懷和眼光,如果對方斤斤計較、心胸狹窄,那麼完全不值得與他合作。

馮諼為孟嘗君幹得第一件好事就是在常人看來愚蠢之極的「千金買義」。

說它愚蠢是因為它放棄了諸多眼前的金錢利益。

而正是這一點體現了馮諼的戰略一性一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眼光短淺的常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小利,他卻以損失眼前的利益換來了長遠的更大的利益,常人只能看出多少多少的實物價值,他卻評估出了「仁義」二字的巨大無形資產價值,實際上他是最為一精一明和最會算計的人中之傑。

「狡兔三窟」,任何人都要在一定時候想好、安置好自己的退路和後路。

馮諼為孟嘗君造「三窟」的過程非常有謀略。

他善於左右造勢、哄抬價值,他深知人一性一的奧妙,凡人都是失去的才覺得珍貴,凡人都拒絕他人直接推銷自己,而如果由第三方推薦或者與第三方競爭人才,那麼人們會非常珍重人才。

馮諼使魏王珍重、競爭孟嘗君,引起了齊王的高度重視,失去的才覺得珍貴了,馮諼遂成大計。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戰國策
《戰國策》譯析《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攻宜陽《戰國策》在線閱讀——東周欲為稻《戰國策》在線閱讀——周文君免工師籍《戰國策》在線閱讀——溫人之周《戰國策》在線閱讀——杜赫欲重景翠於周《戰國策》在線閱讀——宮他亡西周之東周《戰國策》白話解析——薛公以齊為韓魏攻楚《戰國策》白話解析——秦令樗裡疾以車百乘入周《戰國策》白話解析——雍氏之役《戰國策》白話解析——蘇厲謂周君《戰國策》白話解析——司寇布為周最謂周君《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欲攻周《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惠王謂寒泉子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張儀說秦王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戰國策》原文 翻譯——楚攻魏張儀謂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張儀又惡陳軫於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陳軫去楚之秦《戰國策》原文 翻譯——齊助楚攻秦《戰國策》原文 翻譯——醫扁鵲見秦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武王謂甘茂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甘茂亡秦且之齊《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宣太后愛魏丑夫秦客卿造謂穰侯曰范睢因王稽入秦范睢至秦范睢曰臣居山東天下之士合從相聚於趙應侯失韓之汝南秦攻邯鄲蔡澤見逐於趙秦昭王謂左右秦王欲見頓弱頃襄王二十年或為六國說秦王謂秦王秦王與中期爭論濮陽人呂不韋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文信侯出走四國為一靖郭君將城薛靖郭君善齊貌辨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亡齊而楚鄒忌修八尺有餘秦假道韓魏以攻齊秦伐魏蘇秦為趙合從說齊宣王張儀為秦連橫齊王張儀事秦惠王昭陽為楚伐魏秦攻趙長平楚王死太子在齊質齊王夫人死孟嘗君將入秦孟嘗君舍人孟嘗君出行五國齊欲伐魏淳於髡謂齊王齊人有馮諼齊宣王見顏先生王斗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齊人見田駢蘇秦說齊閔王齊負郭之民有狐晅者燕攻齊取七十餘城燕攻齊齊破齊閔王之遇殺齊王建入朝於秦五國約以伐齊楚宣王問群臣曰江乙說於安陵君韓公叔有齊魏蘇秦為趙合從說楚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說楚威王問於莫敖子華魏相翟強死楚懷王拘張儀楚襄王為太子之時蘇子謂楚王曰蘇秦之楚張儀之楚貧張儀逐惠施於魏魏王遺楚王美人莊辛謂楚襄王曰有獻不死之藥於荊王者客說春申君曰天下合縱使魏加楚考烈王無子知伯從韓魏兵以攻趙晉畢陽之孫豫讓腹擊為室而鉅蘇秦說李兌趙王封孟嘗君以武城蘇秦從燕之趙始合從張儀為秦連橫說趙王武靈王平晝閒居趙惠文王三十年秦圍趙之邯鄲鄭同北見趙王齊欲攻宋秦令起賈禁之五國伐秦無功客見趙王趙太后新用事知伯索地於魏桓子樂羊為魏將而攻中山魏武侯與諸大夫浮於西河蘇子為趙合從說魏王張儀為秦連橫說魏王張儀以秦相魏公孫衍為魏將犀首田盼欲得齊魏之兵魏惠王死田需貴於魏王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梁王魏嬰觴諸侯於范台秦敗魏於華齊欲伐魏秦使趙攻魏獻書秦王魏王問張旄秦攻韓之管長平之役魏王欲攻邯鄲信陵君殺晉鄙秦王使人謂安陵君申子請仕其從兄官蘇秦為楚合從說韓王張儀為秦連橫說韓王五國約而攻秦秦韓戰於濁澤楚圍雍氏五月齊令周最使鄭公叔且殺幾瑟史疾為韓使楚韓傀相韓或謂韓公仲或謂韓王曰秦大國韓氏逐向晉於周安邑之御史死章段干越人謂新城君蘇秦將為從北說燕文侯燕文公時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張儀為秦破從連橫宮他為燕魏燕昭王收破燕蘇代為燕說齊蘇代自齊獻書於燕王燕饑趙將伐之昌國君樂毅趙且伐燕燕太子丹質於秦亡歸公輸般為楚設機智伯欲伐衛智伯欲伐衛衛嗣君時胥靡逃之魏陰姬與江姬爭為後中山君饗都士讀《戰國策》有感《戰國策》讀後感《戰國策》讀後感——誹謗和誹謗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