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蘇秦說齊閔王:作為一代大戰略家、大遊說家,蘇秦的智慧、才幹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戰國策》蘇秦說齊閔王

戰國策

蘇秦說齊閔王

【提要】

作為一代大戰略家、大遊說家,蘇秦的智慧、才幹和氣度足以讓幾千年來的豪傑才俊們欽佩歎服。

他給齊閔王闡述的立國做人之道,是非常深刻非常有效的,如果沒有長期的從政經驗和清醒的洞察力,是不可能得出如此一精一辟深邃的真理來。

我們要在領會琢磨這些哲理的同時,掌握蘇秦是如何闡述、講解這些哲理,如何遊說齊王的。

【原文】

曰:「臣聞用兵而喜先天下者憂,約結而喜主怨者孤。

夫後起者藉也,而遠怨者時也。

是以聖人從事,必藉於權而務興於時。

夫權藉者,萬物之率也;而時勢者,百事之長也。

故無權藉,倍時勢,而能事成者寡矣。

「今雖干將、莫邪,非得人力,則不能割劌矣。

堅箭利金,不得弦機之利,則不能遠殺矣。

矢非不?,而劍非不利也,何則?權藉不在焉。

何以知其然也?昔者趙氏襲衛,車不捨人不休傳,衛國城剛平,衛八門土而二門墮矣,此亡國之形也。

衛君跣行,告訴於魏。

魏王身被甲底劍,挑趙索戰。

邯鄲之中鶩,河、山之間亂。

衛得是藉也,亦收余甲而北面,殘剛平,墮中牟之郭。

衛非強於趙也,譬之衛矢而魏弦機也,藉力於魏而有河東之地。

趙氏懼,楚人救趙而伐魏,戰於州西,出梁門,軍捨林中,馬飲於大河。

趙得是藉也,亦襲魏之河北,燒棘溝,墜黃城。

故剛平之殘也,中牟之墮也,黃城之墜也,棘溝之燒也,此皆非趙、魏之欲也。

然二國勸行之者,何也?衛明於時權之藉也。

今世之為國者不然矣。

兵弱而好敵強,國罷而好眾怨,事敗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也,地狹而好敵大,事敗而好長詐。

行此六者而求伯,則遠矣。

「臣聞善為國者,順民之意,而料兵之能,然後從於天下。

故約不為人主怨,伐不為人挫強。

如此,則兵不費,權不輕,地可廣,欲可成也。

昔者,齊之與韓、魏伐秦、楚也,戰非甚疾也,分地又非多韓、魏也,然而天下獨歸咎於齊者,何也?以其為韓、魏主怨也。

且天下遍用兵矣,齊、燕戰,而趙氏兼中山,秦、楚戰韓、魏不休,而宋、越專用其兵。

此十國者,皆以相敵為意,而獨舉心於齊者,何也?約而好主怨,伐而好挫強也。

「且夫強大之禍,常以王人為意也;夫弱小之殃,常以謀人為利也。

是以大國危,小一柄一滅也。

大國之計,莫若後起而重伐不義。

夫後起之籍與多而兵勁,則事以眾強適罷寡也,兵必立也。

事不塞天下之心,則利必附矣。

大國行此,則名號不攘而至,伯王不為而立矣。

小一柄一之情,莫如謹靜而寡信諸侯。

謹靜,則四鄰不反;寡信諸侯,則天下不賣,外不賣,內不反,則檳禍朽腐而不用,幣帛矯蠹而不服矣。

小一柄一道此,則不祠而福矣,不貸而見足矣。

故曰:祖仁者王,立義者伯,用兵窮者亡。

何以知其然也?昔吳王夫差以強大為天下先,襲郢而棲越,身從諸侯之君,而卒身死國亡,為天下戮者,何也?此夫差平居而謀王,強大而喜先天下之禍也。

昔者萊、莒好謀,陳、蔡好詐,莒恃晉而滅,蔡恃越而亡,此皆內長詐,外信諸侯之殃也。

由此觀之,則強弱大小之禍,可見於前事矣。

「語曰:『騏驥之衰也,駑馬先之;孟賁之倦也,女子勝之。

』夫駑馬、女子,筋力骨勁,非賢於麒驥、孟賁也。

何則?後起之藉也。

今天下之相與也不並滅,有而案兵而後起,寄怨而誅不直,微用兵而寄於義,則亡天下可?足而須也。

明於諸侯之故,察於地形之理者,不約親,不相質而固,不趨而疾,眾事而不反,交割而不相憎,懼強而加以親。

何則?形同憂而兵趨利也。

何以知其然也?昔者齊、燕戰於桓之曲,燕不勝,十萬之眾盡。

胡人襲燕樓煩數縣,取其牛馬。

夫胡之與齊非素親也,而用兵又非約質而謀燕也,然而甚於相趨者,何也?何則形同憂而兵趨利也。

由此觀之,約於同形則利長,後起則諸侯可趨役也。

「故明主察相,誠欲以伯王也為志,則戰攻非所先。

戰者,國之殘也,而都縣之費也。

殘費已先,而能從諸侯者寡矣。

彼戰者之為殘也,士聞戰則輸私財而富軍市,輸飲食而待死士,令折轅而炊之,殺牛而觴士,則是路君之道也。

中人禱視,君翳釀,通都小縣置社,有市之邑莫不止事而奉王,則此虛中之計也。

夫戰之明日,一屍一死扶傷,雖若有功也,軍出費,中哭泣,則傷主心矣。

死者破家而葬,夷傷者空財而共藥,完者內?而華樂,故其費與死傷者均。

故民之所費也,十年之田而不償也。

軍之所出,矛戟折,?弦絕,傷一弩一,破車,罷馬,亡矢之大半。

甲兵之具,官之所私出也,士大夫之所匿,廝養士之所竊,十年之田而不償也。

天下有此再費者,而能從諸侯寡矣。

攻城之費,百姓理?蔽,舉沖櫓,家雜總,穿窟一穴一,眾罷於刀金。

而士一團一於土功,將不釋甲,期數而能拔城者為亟耳。

上倦於教,士斷於兵,故三下城而能勝敵者寡矣。

故曰:彼戰攻者,非所先也。

何以知其然也?昔智伯瑤攻范、中行氏,殺其君,滅其國,又西圍晉陽,吞兼二國,而憂一主,此用兵之盛也。

然而智伯卒身死國亡,為天下笑者,何謂也?兵先戰攻,而滅二於患也。

昔者,中山悉起而迎燕、趙,南戰於長子,敗趙氏;北戰於中山,克燕軍,殺其將。

夫中山千乘之國也,而敵萬乘之國二,再戰比勝,此用兵之上節也。

然而國遂亡,君臣於齊者,何也?不嗇於戰攻之患也。

由此觀之,則戰攻之敗,可見於前事。

「今世之所謂善用兵者,窮戰比勝,而守不可拔,天下稱為善,一國得而保之,則非國之利也。

臣聞戰大勝者,其士多死而兵益弱;守而不可拔者,其百姓罷而城郭露。

夫士死於外,民殘於內,而城郭露於境,則非王之樂也。

今夫鵠的非咎罪於人也,便弓引一弩一而射之,中者則善,不中則愧,少長貴賤,則同心於貫之者,何也?惡其示人以難也。

今窮戰比勝,而守必不拔,則是非徒示人以難也,又且害人者也,然則天下仇之必矣。

夫罷士露國,而多與天下為仇,則明君不居也;素用強兵而弱之,則察相不事。

彼明君察相者,則五兵不動而諸侯從,辭讓而重賂至矣。

故明君之攻戰也,甲兵不出於而敵國勝,沖櫓不施而邊城降,士民不知而王業至矣。

彼明君之從事也,用財少,曠日遠而為利長者。

故曰:『兵後起則諸侯可趨役也』。

「臣之所聞,攻戰之道非師者,雖有百萬之軍,北之堂上;雖有闔閭、吳起之將,禽之戶內;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間;百尺之沖,折之衽席之上。

故鐘鼓竽瑟之音不絕,地可廣而欲可成;和樂倡優侏儒之笑不之,諸侯可同日而致也。

故名配天地不為尊,利制海內不為厚。

故夫善為王業者,在勞天下而自佚,亂天下而自安,佚治在我,勞亂在天下,則王之道也。

銳兵來則拒之。

患至剛趨之。

使諸侯無成謀,則其國無宿憂也。

何以知其然?昔者魏王擁士千里,帶甲三十六萬,其強而拔邯鄲,西圍定陽,又從十二諸侯朝天子,以西謀秦。

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昧,令於境內,盡堞中為戰具,竟為守備,為死士置將,以待魏氏。

衛鞅謀於秦王曰:『夫魏氏其功大,而令行於天下,有從十二諸侯而朝天子,其與必眾。

故以一秦而敵大魏,恐不如。

王何不使臣見魏王,則臣請必北魏矣。

』秦王許諾。

衛鞅見魏王曰:『大王之功大矣,令行於天下矣。

今大王之所從十二諸侯,非宋、衛也,則鄒、魯、陳、蔡,此固大王之所以鞭?使也,不足以王天下。

大王不若北取燕,東伐齊,則趙必從矣;西取秦,南伐楚,則韓必從矣。

大王有伐齊、楚之心,而從天下之志,則王業見矣。

大王不如先行王服,然後圖齊、楚。

』魏王說於衛鞅之言也,故身廣公宮,製丹衣,建九?旌,從七星之?。

此天子之位也,而魏王處之。

於是齊、楚怒,諸侯奔齊,齊人伐魏,殺其太子,覆其十萬之軍。

魏王大恐,跣行按兵於國,而東於齊,然後天下乃捨之。

當是時,秦王垂拱受西河之外,而不以德魏王。

衛鞅之始與王計也,謀約不下席,言於尊俎之間,謀成於堂上,而魏將以禽於齊矣;沖櫓未施,而西河之外入於秦矣。

此臣之所謂北之堂上,禽將戶內,拔城於尊俎之間,折衝席上者也。」

【譯文】

蘇秦遊說齊閔王說:「臣聽說率先挑一起戰爭的人必然後患無窮,而不顧招人忌恨,帶頭締結盟約攻打他國的最終陷於孤立。

如果後發制人就能有所憑借,順應時勢即可遠離仇怨。

因此聖賢做事,無不借勢而為,順天而動。

借助形勢,有利於展開步驟;倚重天時,則是成功的關鍵。

因此,不懂得借勢順天之理,能成就大事的機會實在微乎其微。

譬如說,即使有干將、莫邪一類的寶劍,如果不施以人力,則不能破損毫髮;而再堅一硬的箭矢,如果不能借助弓一弩一,也不能殺傷遠處的敵人。

箭並不是不銳利,劍並不是鈍而無力,那是什麼緣故呢?只是由於少了借力之物。

為什麼這樣說呢?過去趙人襲衛,車不停歇,人不喘一息,一下子包圍了衛國都城,在剛平(衛地)築土城加以控制。

當時衛都八個城門皆被堵塞,兩個城門被摧毀,亡國之禍迫在眉捷。

衛國國君在形勢緊急、間不容髮的情況下,光著腳丫逃奔魏國求援。

魏武候親自披甲帶劍,為衛國出頭,向趙國挑戰。

邯鄲大亂,黃河與太行山之間也不可收拾。

衛國乘機重整旗鼓,北向攻趙,奪取了剛平,攻下了趙邑中牟的外城。

衛國並非比趙國強大,只是有了魏國的支持。

假如把衛比作箭,魏就好比機一弩一弓弦,從而借助魏國而佔有河東之地。

這時趙國非常恐懼,楚國就救趙而討伐魏國,雙方在州西這個地方大打一仗,楚國穿越魏都大梁城門,駐軍林中而飲馬黃河。

趙人得到楚國的援助,也去攻打魏國河北之地,縱火焚燒棘溝而奪取黃城。

毀剛平、破中牟、陷黃城、焚棘溝,這並非是趙國、魏國的本意,然而當初他們都那麼賣勁的大幹,而最後的結果卻是這樣呢?這是因為衛國和趙國善於利用時機,明白攻佔決勝,須依時借勢。

如今執國施政的卻不是這樣,自己軍隊弱小卻喜歡挑鬥強敵;國家疲憊偏要觸犯眾怒;敗局一定卻仍然一意孤行;沒有相當實力,卻不能屈志以居下位;自己地狹人少,卻與大國抗衡為敵;事情失敗卻不改詐偽之心。

犯下六種錯誤還妄圖建立霸業,其實離霸業是越來越遠了。

臣聽說善於治理國家的君主,應該順應民心,切實估計自己的兵力,然後才能聯結諸侯實現自己的抱負。

所以締約時不以自己為主承擔怨怒,作戰時不替他人去抵抗強敵。

這樣就能保全自己的兵力以控制全局,而且可以實現拓展疆土的願望。

以前,齊王聯結韓、魏兩國討伐秦、楚作戰並非特別賣力,分得土地又不比韓、魏多,可是天下惟獨將戰爭歸咎於齊,為什麼呢?是因為齊國率先倡導討伐秦、楚,觸犯眾怒。

再說那時天下正烽煙四起,齊燕爭鬥,又有趙國圖謀中山,秦、楚與韓、魏不斷交鋒,而宋、越專事攻伐。

這十個國家,勾心鬥角,相互競爭,然而天下只埋怨齊國,這又是什麼道理呢?因為在締約時齊國喜歡站在領袖的位置,兩軍相交時喜歡攻打強敵的緣故。

再說強國招致禍患,往往是因為一心想凌駕在諸侯之上;而弱國遭受災殃,常常是由於一心想算計別人取得好處。

所以,強國不免危殆,小一柄一則不免覆滅。

為大國所計,不如後發制人,堅決討伐那些不講道義的國家。

後發制人能有所倚仗。

盟國多而兵力強,從而形成以人多勢強對付疲弊衰弱的利局,戰爭必能取得勝利。

辦事合乎公道,就能取得利益。

強國依此而為,名號自然不爭而得,霸業也能袖手而成。

至於小一柄一最好的策略則莫過於謹慎從事,不輕信諸侯。

小心謹慎,四鄰之國就沒有借口尋仇犯境;不輕信,就不會被諸侯出賣,成為利益的犧牲品。

在外不被出賣,在內沒有爭鬥,就可遠離禍患,有利於國內實力的積儲和增長。

小一柄一若能如此,那麼不用祈禱就能享福,無須借貸自能富足。

所以說,施行仁政可以稱王,建樹信義可以稱霸,而窮兵黷武只會招致滅亡。

為什麼這樣說呢?過去吳王夫差倚仗國大兵強,率領諸侯四方征戰,攻擊楚國,佔據越國,並對諸侯們發號施令,儼然君臨天下,最後卻落得身死國亡的下場,為天下所恥笑。

為什麼得這樣的結果呢?原因在於夫差平時總是想成為天下之主,倚仗國力強盛率先挑一起戰爭。

以前萊、莒兩國喜歡施用陰謀,而陳、蔡兩國則專行詐術,結果,莒國因倚仗晉國而滅亡了,蔡國因依仗越國而滅亡了。

這些都是在內使用詐術,在外輕信諸侯招來的橫禍。

由此看來,國家無論強弱大小,都有各自的禍患,前車之鑒,在歷史上都有印證。

常言道:千里馬一旦衰老,跑不過劣馬;孟賁一旦力乏,打不過女子。

劣馬、女子的筋骨勁力,遠遠比不上千里馬和勇士孟賁,但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這是因為後發制人,我方就有所憑藉。

如今,天下諸侯相互借重而相互牽制,並且對峙的時日還很長,如果哪個國家能夠按兵不動,後發制人,同時善於轉嫁仇怨,隱去用兵的真實意圖,假正義之名以伐無道,那麼兼併諸侯取得天下便能指日可待。

掌握諸侯的國情,明瞭天下的地理形勢,不結盟,不互相扣留人質,關係會更牢固;不急躁冒進,事情會進展的更為順利。

一起共事能堅守承諾,一起受害而不相互埋怨,彼此都強大了就越發親近。

如何能做到這樣呢?在於形勢令他們憂患相同、利害一致。

有什麼事實可作佐證呢?早先,齊、燕兩國在桓曲交戰,燕兵敗北,十萬兵眾匹馬無歸。

胡人乘勢襲擊燕國樓煩等地,擄掠牛馬。

那胡人與齊國,非親非故,又沒有訂立什麼盟約,卻竭力配合齊國,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他們憂患相同、利害相關呀!以此可見,聯合形勢相同的國家就可以最大程度地獲取利益,後發制人可使諸侯歸附並加以役使。

「所以英明的君主和有遠見卓識的相國,假如致力於王霸之業,就不要把使用武力擺在首位。

戰爭既耗損國力,又滋擾民生。

國家的元氣遭到損耗,便再也無力號令諸侯。

戰爭對國家的損耗是顯而易見的。

士人聽說將有戰事,便捐獻財產,以充軍用,而商人就運送酒肉糧食以犒勞戰士,長官讓人拆下車轅當柴燒,殺牛設宴款待軍兵。

其實這些都是坑民害國的做法。

國人祈禱,君王設祭,大城小縣皆設神廟,凡有市場的城邑無不停業為戰爭服役,其實這是虛耗國家的做法。

決戰之地,一屍一橫滿地,哀鴻遍野,人們扶著受傷的將士,表面看來將士立功,國家取得了戰爭的勝利,而實際上,資財損耗之多,國人痛哭之慘,足以令國君憂心如焚。

陣亡將士的家屬為安葬父兄而傾盡家財,負傷將士也耗盡積儲以求醫問藥,那些僥倖全身而回的軍人,在家中大擺筵席以示慶賀,花費也不在少數。

所以戰爭使人民耗費的錢帛,十年耕種所得的收穫也難以抵償。

軍隊出戰,矛戟弓一弩一,車馬刀矢,損失大半,再加上被人盜竊藏匿所造成的損失,也是十年耕種無法抵償的。

國家負擔這兩筆費用,已是力竭筋疲,哪裡還能對諸侯施以號令呢?攻城拔地之時,百姓作為後方支援,替士兵縫補破爛的戰衣,運輸攻城的器械,頭上頂著禾草,挖掘地道,為徭役所累。

將軍顧不上士兵勞累,日夜督戰,數月能攻下城池就算很快了。

將士疲弊,連下三城,相信再沒有餘力戰勝敵人。

因此說,明君賢相圖謀天下,並不把使用武力置諸首位。

歷史上是有先例的。

過去,智伯攻滅范、中行氏,接著麾兵西向,圍攻晉陽,吞併兩國,又一逼一十得趙襄子走投無路,兵威可謂盛極一時。

然而後來智伯卻落得身死國亡的下場,為天下人所恥笑,這是什麼緣故呢?是由於智伯挑一起禍端,滅亡之禍威脅到韓、魏二君的緣故。

從前,中山國調動全國之兵,迎擊燕、趙兩國,敗趙兵於南方的長子,破燕軍於國境之內,並殺掉其領兵的大將。

那中山只是個千乘小一柄一,與兩個萬乘大強國同時為敵,連續取得兩次決定一性一的大捷,成為用兵的典範。

然而這樣善戰之國終不免滅亡,以致國君奔齊為臣,原因何在?是因為它不考慮戰爭的禍患,接連不斷地發生戰爭。

由此看來,戰爭的弊端在史書上是很多的。

「如今稱得上善於用兵的人,屢戰屢勝,攻則取,守則固,天下人給予高度頌揚,而舉國上下莫不倚之若長城,其實這並非是國家的好事。

臣聽說戰爭取得大捷,士卒傷亡慘重,百姓因防務而疲憊不堪,城郭也會損毀得面目全非。

兵死於戰,民疲於內,城郭破敗,國君是不會高興的。

以箭靶為喻,它並沒有與人結怨,可是人人都會以強弓硬一弩一對待它,射中的就高興,沒有射中的則會滿面羞慚,不論老少尊卑,皆以一射為快。

原因何在?是人們厭惡讓人看出自己不會射箭。

現在有的國家屢戰屢勝不可攻拔,這不僅僅是示人以難,同時還妨害到別國的利益,別國的敵視情緒也就更重了。

像這樣既勞累百姓、損耗國家,又成為眾矢之的之事,聖明的國君是不會幹的。

有遠見卓識的明君賢相也不會妄動刀兵,以致於損兵折將,大傷元氣。

明君賢相,總是力求不施攻伐而臣服諸侯,以謙恭辭讓獲得更多的財貨土地。

因為明君之於戰事,不動刀兵就能戰勝敵國,不用武力就可掠奪到土地,別人尚未察覺而王業就可完成。

明君之處事,不費財力,而以長期的策劃取得永久的利益。

所以可以這樣說,後發制人可令諸侯歸附並加以驅使。

據臣所知:『戰爭之道不在軍隊的多少』,即使有百萬敵軍,也能敗之於朝堂之上帷幄之中;即使遭遇闔閭、吳起那樣的將帥,也能通過室內的策劃擒獲他;雖然有千丈的城池,也可以在酒席之間摧毀它;雖然有百尺高的戰車,也可以在坐臥之時摧折它。

所以,絲管之一聲在朝堂不絕於耳、和著優伶和侏儒歡笑歌舞之時,國土已經擴張,諸侯前來臣服。

如此的君王,名號與天地相等不算高貴,政權控制海內也不算巨大。

因此,善於開創王業的君主,在於能使諸侯勞頓而自己閒逸,使天下混亂而本國安寧。

安逸與大治在我方,而勞頓與混亂在它國,這就是王霸之道。

積蓄國力以待來敵,以消兵禍,那麼他的國家沒有隔夜之憂。

有什麼事實作佐證呢?過去魏惠王擁有領土上千里,甲士三十六萬,倚仗自己實力強大,攻取邯鄲,西圍定陽,又邀集十二家諸侯朝拜周天子,為圖謀秦國作種種準備。

秦孝公聞報,憂心忡忡,寢食難安,食不甘味,動員全國,修繕戰守的器一具,境內嚴加防守,同時招募死士,任命將領,以待來敵。

衛鞅向秦孝公獻計說:『魏王有匡扶周室之功,號令得以施行天下,既能邀集十二家諸侯朝見天子,從者甚眾。

以區區一個秦國,恐怕還不能與之爭鋒競勝,大王可否以臣為使去見魏王?臣有把握挫敗魏國。

』秦王答應了他的請求,衛鞅往見惠王,大加稱頌:『我聽說大王勞苦功高而能號令天下。

可如今大王率領的十二家諸侯,不是宋、衛,就是鄒、魯、陳、蔡,大王固然可以隨意加以驅使,然而就憑這些力量還不足以稱王天下。

大王不如向北聯結燕人,東伐齊國,趙國自會服從;再聯合西方的秦國,南伐楚國,韓國自會望風而服。

大王有討伐齊、楚的心願且行一事合於道義,實現王業的日子便不遠了。

大王自可順從天下之志,加天子衣冠,再圖齊、楚。

』惠王聽了,十分高興,便依天子體制,大建宮室,製作丹衣和九施、七星之旗。

對惠王的妄自尊大、越禮不軌,齊、楚兩國君主大為激憤,而各路諸侯也都投到齊國伐楚的旗幟下面。

齊人伐魏,殺掉了魏太子申,殲師十萬。

惠王震恐,急忙下令收兵,又向東臣服於齊。

諸侯們這才停止武力制裁。

在那個時候,秦孝公乘機取得魏國的河西地區,而且對惠王毫無感激之情。

所以衛鞅當初與孝公商議對策的時候,謀約於座席之上,策劃於酒席之間,定計於高堂之上,而魏國大將龐涓已為齊所擒,刀兵不動已收西河以外的地方。

這就是臣所講的『敗敵於廳堂之上,擒獲敵將於帷幄之中,在酒宴上攻下敵城,在枕席上折斷敵人兵車。

』」

【評析】

蘇秦以眾多事例引證了他的政治洞見和哲理,他的主要觀點是:

1?要後發制人、順應時勢。

率先挑一起戰爭的人和領頭攻打他國的人必然後患無窮、陷於孤立。

後發制人會有所憑借,順應時勢可遠離仇怨。

2?大國應該討伐那些不講道義的國家,以此可名利雙收、完成霸業。

小一柄一應該謹慎從事,不輕信他人,逐漸增強實力。

3?不能把使用武力擺在首位,盡量避免戰爭,避免因為炫耀武功而成為眾矢之的。

4?取勝的關鍵是在帷幄之中的策劃和謀略,而非疆場上的廝殺。

這4個觀點蘇秦用了大量事例來論證,一般都是先說出觀點,然後舉出當時已經發生的事件來佐證,在敘述事例過程中也夾雜一些評論,整體上事實和理論相結合,極富有說服力和真理一性一。

蘇秦對君王的諫言中有破有立,破大於立,破立的中心主旨是一致的,那就是在國家政治軍事鬥爭中盡量要佔有道義,盡量要「不戰而屈人之兵」,絕對不能好戰和強出頭。

上面這些至理規則同樣適合於和平年代的人際關係中,我們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好自己的發展戰略,對待朋友、競爭者要有智慧、有謀略,要將上述國際關係領域的法則嫻熟地運用在人際關係上,畢竟人與人之間和國家與國家之間在其作為一個利益主體方面,有著很大的可比一性一。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戰國策
《戰國策》譯析《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攻宜陽《戰國策》在線閱讀——東周欲為稻《戰國策》在線閱讀——周文君免工師籍《戰國策》在線閱讀——溫人之周《戰國策》在線閱讀——杜赫欲重景翠於周《戰國策》在線閱讀——宮他亡西周之東周《戰國策》白話解析——薛公以齊為韓魏攻楚《戰國策》白話解析——秦令樗裡疾以車百乘入周《戰國策》白話解析——雍氏之役《戰國策》白話解析——蘇厲謂周君《戰國策》白話解析——司寇布為周最謂周君《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欲攻周《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惠王謂寒泉子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張儀說秦王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戰國策》原文 翻譯——楚攻魏張儀謂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張儀又惡陳軫於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陳軫去楚之秦《戰國策》原文 翻譯——齊助楚攻秦《戰國策》原文 翻譯——醫扁鵲見秦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武王謂甘茂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甘茂亡秦且之齊《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宣太后愛魏丑夫秦客卿造謂穰侯曰范睢因王稽入秦范睢至秦范睢曰臣居山東天下之士合從相聚於趙應侯失韓之汝南秦攻邯鄲蔡澤見逐於趙秦昭王謂左右秦王欲見頓弱頃襄王二十年或為六國說秦王謂秦王秦王與中期爭論濮陽人呂不韋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文信侯出走四國為一靖郭君將城薛靖郭君善齊貌辨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亡齊而楚鄒忌修八尺有餘秦假道韓魏以攻齊秦伐魏蘇秦為趙合從說齊宣王張儀為秦連橫齊王張儀事秦惠王昭陽為楚伐魏秦攻趙長平楚王死太子在齊質齊王夫人死孟嘗君將入秦孟嘗君舍人孟嘗君出行五國齊欲伐魏淳於髡謂齊王齊人有馮諼齊宣王見顏先生王斗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齊人見田駢蘇秦說齊閔王齊負郭之民有狐晅者燕攻齊取七十餘城燕攻齊齊破齊閔王之遇殺齊王建入朝於秦五國約以伐齊楚宣王問群臣曰江乙說於安陵君韓公叔有齊魏蘇秦為趙合從說楚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說楚威王問於莫敖子華魏相翟強死楚懷王拘張儀楚襄王為太子之時蘇子謂楚王曰蘇秦之楚張儀之楚貧張儀逐惠施於魏魏王遺楚王美人莊辛謂楚襄王曰有獻不死之藥於荊王者客說春申君曰天下合縱使魏加楚考烈王無子知伯從韓魏兵以攻趙晉畢陽之孫豫讓腹擊為室而鉅蘇秦說李兌趙王封孟嘗君以武城蘇秦從燕之趙始合從張儀為秦連橫說趙王武靈王平晝閒居趙惠文王三十年秦圍趙之邯鄲鄭同北見趙王齊欲攻宋秦令起賈禁之五國伐秦無功客見趙王趙太后新用事知伯索地於魏桓子樂羊為魏將而攻中山魏武侯與諸大夫浮於西河蘇子為趙合從說魏王張儀為秦連橫說魏王張儀以秦相魏公孫衍為魏將犀首田盼欲得齊魏之兵魏惠王死田需貴於魏王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梁王魏嬰觴諸侯於范台秦敗魏於華齊欲伐魏秦使趙攻魏獻書秦王魏王問張旄秦攻韓之管長平之役魏王欲攻邯鄲信陵君殺晉鄙秦王使人謂安陵君申子請仕其從兄官蘇秦為楚合從說韓王張儀為秦連橫說韓王五國約而攻秦秦韓戰於濁澤楚圍雍氏五月齊令周最使鄭公叔且殺幾瑟史疾為韓使楚韓傀相韓或謂韓公仲或謂韓王曰秦大國韓氏逐向晉於周安邑之御史死章段干越人謂新城君蘇秦將為從北說燕文侯燕文公時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張儀為秦破從連橫宮他為燕魏燕昭王收破燕蘇代為燕說齊蘇代自齊獻書於燕王燕饑趙將伐之昌國君樂毅趙且伐燕燕太子丹質於秦亡歸公輸般為楚設機智伯欲伐衛智伯欲伐衛衛嗣君時胥靡逃之魏陰姬與江姬爭為後中山君饗都士讀《戰國策》有感《戰國策》讀後感《戰國策》讀後感——誹謗和誹謗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