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或謂韓公仲:公仲即韓朋,是韓國的相國,在韓國權傾一時。他充分利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戰國策》或謂韓公仲

戰國策

或謂韓公仲

【提要】

公仲即韓朋,是韓國的相國,在韓國權傾一時。

他充分利用複雜的國際環境,挾外國勢力而自保、自重。

其實每個人都是自私的、自我發展的。

在不妨害國家、一團一體利益的前提,謀求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是完全正當的。

【原文】

曰:「夫孿子之相似者,唯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之相似者,唯智者知之而已。

今公國,其利害之相似,正如孿子之相似也。

得以其道為之,則主尊而身安;不得其道,則主卑而身危。

今秦、魏之和成,而非公適束之,則韓必謀矣。

若韓隨魏以善秦,是為魏從也,則韓輕矣,主卑矣。

秦已善韓,必將欲置其所一愛一信者,令用事於韓以完之,是公危矣。

今公與安成君為秦、魏之和,成固為福,不成亦為福。

秦、魏之和成,而公適束之,是韓為秦、魏之門戶也,是韓重而主尊矣。

安成君東重於魏,而西貴於秦,一操一右契而為公責德於秦、魏之主,裂地而為諸侯,公之事也。

若夫安韓、魏而終身相,公之下服,此主尊而身安矣。

秦、魏不終相聽者也。

齊怒於不得魏,必欲善韓以塞魏;魏不聽秦,必務善韓以備秦,是公擇布而割也。

秦、魏和,則兩國德公;不和,則兩國爭事公。

所謂成為福,不成亦為福者也。

願公之無疑也。」

【譯文】

有人對韓國的公仲說:「雙胞胎長得很相似,只有他們的母親能分辨出他們;利與害表面上也很相似,只有明智的人才能分辨清楚。

現在您的國家利、害相似,正如雙胞胎長得相似一樣。

能用正確的方法治理國家,就可以使君主尊貴,身心安穩;否則,就將讓君主卑賤,身陷危境。

如果秦、魏兩國聯合成功,卻不是您來促成的,那麼韓國一定會遭到秦魏兩國的謀算。

如果韓國跟隨魏國去討好秦國,韓國就成了魏國的附庸,必將受到輕視,君主的地位就降低了。

秦國和韓國友好以後,秦國一定會安置它所親近的、信任的人,讓他在韓國執掌政權,以此鞏固秦國的勢力。

這樣,您就危險了。

如果您和安成君幫秦、魏聯合,成功固然是福氣,就算不成功也是好事。

秦、魏兩國聯合成功,而且是由您來促成的,這樣,韓國就成了秦、魏兩國往來的通道,韓國的地位肯定會得到提高,君主也會更受尊重。

安成君在東面受到魏國的重視,在西面得到秦國的尊崇,掌握著這樣的優勢,可以替您向魏、秦兩國的君主索取好處,將來分封土地,成為諸侯,這是您頭等的功業。

至於使韓魏相安無事,您終身能做相國,這是您次一等的功業。

這都能使國君尊貴自身安穩。

再說秦魏兩國不可能長期友好下去,秦國惱怒得不到魏國,必然會親近韓國以便遏制魏國,魏國也不會永遠聽從秦國,一定設法和韓國修好來防備秦國,這樣您就可以像選擇布匹隨意剪裁一樣輕鬆應付。

如果秦魏兩國聯合,那麼兩國都會感激您;如果不能聯合,那麼又都會爭著討好您。

這就是我所說的成功了是福氣,不成功也是好事的道理,希望您不要再猶豫了。」

【評析】

韓、秦、魏三國有4種合作方式,每種合作方式,都會給公仲的利益帶來不同的結果。

1?如秦、魏聯合,而公仲不是作主導,那麼韓國和公仲的利益都會受到損失。

2?如秦、韓聯合,公仲的地位和利益就會受威脅。

3?如韓、魏聯合,那麼韓國和公仲都會左右逢源。

4?最好的方式就是秦、魏聯合,而公仲作主導,如此韓國和公仲就會獲取最大利益,受到秦、魏兩國的尊崇。

該位說客能深刻把握形勢、洞見事情發展趨勢。

而且遊說時條理分明,各種情況分析得透徹、清楚,最後的結論不證自明。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戰國策
《戰國策》譯析《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攻宜陽《戰國策》在線閱讀——東周欲為稻《戰國策》在線閱讀——周文君免工師籍《戰國策》在線閱讀——溫人之周《戰國策》在線閱讀——杜赫欲重景翠於周《戰國策》在線閱讀——宮他亡西周之東周《戰國策》白話解析——薛公以齊為韓魏攻楚《戰國策》白話解析——秦令樗裡疾以車百乘入周《戰國策》白話解析——雍氏之役《戰國策》白話解析——蘇厲謂周君《戰國策》白話解析——司寇布為周最謂周君《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欲攻周《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惠王謂寒泉子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張儀說秦王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戰國策》原文 翻譯——楚攻魏張儀謂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張儀又惡陳軫於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陳軫去楚之秦《戰國策》原文 翻譯——齊助楚攻秦《戰國策》原文 翻譯——醫扁鵲見秦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武王謂甘茂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甘茂亡秦且之齊《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宣太后愛魏丑夫秦客卿造謂穰侯曰范睢因王稽入秦范睢至秦范睢曰臣居山東天下之士合從相聚於趙應侯失韓之汝南秦攻邯鄲蔡澤見逐於趙秦昭王謂左右秦王欲見頓弱頃襄王二十年或為六國說秦王謂秦王秦王與中期爭論濮陽人呂不韋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文信侯出走四國為一靖郭君將城薛靖郭君善齊貌辨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亡齊而楚鄒忌修八尺有餘秦假道韓魏以攻齊秦伐魏蘇秦為趙合從說齊宣王張儀為秦連橫齊王張儀事秦惠王昭陽為楚伐魏秦攻趙長平楚王死太子在齊質齊王夫人死孟嘗君將入秦孟嘗君舍人孟嘗君出行五國齊欲伐魏淳於髡謂齊王齊人有馮諼齊宣王見顏先生王斗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齊人見田駢蘇秦說齊閔王齊負郭之民有狐晅者燕攻齊取七十餘城燕攻齊齊破齊閔王之遇殺齊王建入朝於秦五國約以伐齊楚宣王問群臣曰江乙說於安陵君韓公叔有齊魏蘇秦為趙合從說楚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說楚威王問於莫敖子華魏相翟強死楚懷王拘張儀楚襄王為太子之時蘇子謂楚王曰蘇秦之楚張儀之楚貧張儀逐惠施於魏魏王遺楚王美人莊辛謂楚襄王曰有獻不死之藥於荊王者客說春申君曰天下合縱使魏加楚考烈王無子知伯從韓魏兵以攻趙晉畢陽之孫豫讓腹擊為室而鉅蘇秦說李兌趙王封孟嘗君以武城蘇秦從燕之趙始合從張儀為秦連橫說趙王武靈王平晝閒居趙惠文王三十年秦圍趙之邯鄲鄭同北見趙王齊欲攻宋秦令起賈禁之五國伐秦無功客見趙王趙太后新用事知伯索地於魏桓子樂羊為魏將而攻中山魏武侯與諸大夫浮於西河蘇子為趙合從說魏王張儀為秦連橫說魏王張儀以秦相魏公孫衍為魏將犀首田盼欲得齊魏之兵魏惠王死田需貴於魏王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梁王魏嬰觴諸侯於范台秦敗魏於華齊欲伐魏秦使趙攻魏獻書秦王魏王問張旄秦攻韓之管長平之役魏王欲攻邯鄲信陵君殺晉鄙秦王使人謂安陵君申子請仕其從兄官蘇秦為楚合從說韓王張儀為秦連橫說韓王五國約而攻秦秦韓戰於濁澤楚圍雍氏五月齊令周最使鄭公叔且殺幾瑟史疾為韓使楚韓傀相韓或謂韓公仲或謂韓王曰秦大國韓氏逐向晉於周安邑之御史死章段干越人謂新城君蘇秦將為從北說燕文侯燕文公時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張儀為秦破從連橫宮他為燕魏燕昭王收破燕蘇代為燕說齊蘇代自齊獻書於燕王燕饑趙將伐之昌國君樂毅趙且伐燕燕太子丹質於秦亡歸公輸般為楚設機智伯欲伐衛智伯欲伐衛衛嗣君時胥靡逃之魏陰姬與江姬爭為後中山君饗都士讀《戰國策》有感《戰國策》讀後感《戰國策》讀後感——誹謗和誹謗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