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客說春申君曰:荀子作為儒家的大師,在戰國時代就很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戰國策》客說春申君曰

戰國策

客說春申君曰

【提要】

荀子作為儒家的大師,在戰國時代就很有影響。

他淵博的學識、深刻的預見、雄健的論辯,也留在了《戰國策》上。

【原文】

:「湯以亳,武王以鎬,皆不過百里以有天下。

今孫子,天下賢人也,君籍之以百里勢。

臣竊以為不便於君。

何如?」春申君曰:「善。」

於是使人謝孫子,孫子去之趙,趙以為上卿。」

客又說春申君曰:「昔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

管仲去魯入齊,魯弱而齊強。

夫賢者之所在,其君未嘗不尊,國未嘗不榮也。

今孫子,天下賢人也,君何辭之?」春申君又曰:「善。」

於是使人請孫子於趙。

孫子為書謝曰:「癘人憐王,此不恭之語也。

雖然,不可不審察也,此為劫弒死亡之主言也。

夫人主年少而矜材,無法術以知一奸一,則大臣主斷國私以禁誅於己也,故弒賢長而立幼弱,廢正適而立不義。

春秋戒之曰:『楚王子圍聘於鄭,未出境,聞王病,反問疾,遂以冠纓絞王,殺之,因自立也。

齊崔杼討妻美,莊公通之。

崔杼帥其君一黨一而攻。

莊公請與分國,崔杼不許;欲自刃於廟,崔杼不許。

莊公走出,逾於外牆,射中其股,遂殺之,而立其弟景公。

近代所見:李兌用趙,餓主父於沙丘,百日而殺之;淖齒用齊,擢閔王之筋,懸於其廟梁,宿夕而死。

夫厲雖痛腫胞疾,上比前世,未至佼纓射股;下比近代,未至擢筋而餓死也。

夫劫弒死亡之主也,心之憂勞,形之困苦,必甚於癘矣。

由此觀之,癘雖憐王可也。」

因為賦曰:「寶珍隋珠,不知佩兮。

布與絲,不知異兮,閭姝子奢,莫知媒兮。

嫫母求之,又甚喜之兮。

以瞽為明,以聾為聰,以是為非,以吉為凶。

嗚呼上天,易惟其同!」詩曰:「上天甚神,無自瘵也。」

【譯文】

有一個食客遊說楚國的春申君黃歇說:「商湯王靠著亳京興起,周武王靠著鎬京興起,兩個地方都只不過百里大小,而兩王卻因它們而終於佔有天下。

現在荀子是天下的賢人,您竟想給他100里土地的勢力範圍。

我私下認為對於您很不利,不知您以為如何?」

春申君說:「說得對。」

於是就派人謝絕了荀子。

荀子就離開楚國到了趙國。

趙王封他為上卿。

這時賓客又對春申君說:「從前有位伊尹離開夏地到了殷地,結果令殷王統一天下,而夏朝滅亡。

管仲離開魯國到了齊國,魯國衰弱而齊國強盛了。

可見賢人在哪裡,哪裡的君王不能不顯達,國家不能不榮耀。

現在荀子是天下的賢人,您怎麼讓他告辭而去?」

春申君說:「說得對。」

於是春申君就派人到趙國請荀子。

這時荀子就寫了一封信辭謝說:「生癩的人還可憐被臣子殺死的國王,這雖然是一句很不禮貌的話,但不能不加思考。

這是針對一般被臣子殺死的國君而說的。

如果人主年輕又矜持自己的才能,又沒有方法和手段識別一奸一邪的人,那麼大臣就要專橫跋扈獨斷專行。

為了禁絕自己的災難,他們就要殺死有才能年長的君主,擁立年幼、體弱的君主,廢棄正直的人,抬舉不義的人。

《春秋》告誡人們說:『楚國的王子圍,到鄭國去訪問,還沒等他走出境,就聽說父王生病,於是他就返回來探問病情。

不料卻乘機用帽纓把楚王勒死,而自立為王。

齊國崔杼夫人長得很美麗,齊莊公和她私通,崔杼率領家臣攻打莊公。

莊公請求和他共分齊國,崔杼不答應;莊公又要求到祖廟去自一殺,崔杼也不答應。

卻要莊公逃命,可他剛跳過外牆,崔杼就射中他的大一腿,並殺了他,立莊公的弟弟景公為王。

近來所看到的,李兌在趙國專擅朝政,在沙丘讓趙主父餓了100天終於困死他;淖齒在齊國掌權,竟然一抽一齊閔王的筋,然後把閔王掛在廟樑上,隔了一一夜把閔王活活吊死。

因此說長癩瘡即使是胎帶的腫毒,但是如果往上和古代的帝王相比,還不至於被臣子用帽纓勒死,或者被臣子用箭射死;如果往下和近代帝王相比,也不至於被臣子一抽一筋吊死,更不會被臣子絕食活活餓死。

可見被臣子殺害的君主,心神所受的憂勞和形體所受的痛苦,必定比生癩病的人還要厲害。

由此看來,連生癩瘡的人還可憐國王也有道理。」

於是荀子在信尾附一首詩,寫道「珍貴的隋侯珠,不知道佩戴。

皇家的龍袍和粗絲,不會分開。

梁國的美一女閭姝和鄭國的美一女子奢,沒有誰迎娶,卻向醜女嫫母求婚,又很喜一愛一。

把瞎子說成眼光明亮,把聾子說成聽覺靈敏,以是為非,以吉為凶。

唉!天啊,為什麼不分好壞!」《詩經》上說:「天神的眼睛最明亮,不要自取禍殃。」

【評析】

荀子對春申君的答覆毫不客氣、直接預言了後者的悲慘下場,嘲笑他比長癩瘡的更可憐,整個答覆確實是夠「惡毒」的。

春申君作為楚國政要,被下面的一奸一佞之徒左右,在短時間內作出相反的決定,王者的威嚴掃地蕩盡,一性一格上的優柔寡斷、懦弱無能表露無遺。

荀子通過這樣一件小事,就洞見了春申君的能力與一性一情,看到了他的最終結局,在話語中說古論今、用歷史上被亂臣賊子所害的君主指出了春申君的未來。

這樣的論辯方式,可謂最能表達人的怨恨、顯得非常的有力。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戰國策
《戰國策》譯析《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攻宜陽《戰國策》在線閱讀——東周欲為稻《戰國策》在線閱讀——周文君免工師籍《戰國策》在線閱讀——溫人之周《戰國策》在線閱讀——杜赫欲重景翠於周《戰國策》在線閱讀——宮他亡西周之東周《戰國策》白話解析——薛公以齊為韓魏攻楚《戰國策》白話解析——秦令樗裡疾以車百乘入周《戰國策》白話解析——雍氏之役《戰國策》白話解析——蘇厲謂周君《戰國策》白話解析——司寇布為周最謂周君《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欲攻周《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惠王謂寒泉子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張儀說秦王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戰國策》原文 翻譯——楚攻魏張儀謂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張儀又惡陳軫於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陳軫去楚之秦《戰國策》原文 翻譯——齊助楚攻秦《戰國策》原文 翻譯——醫扁鵲見秦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武王謂甘茂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甘茂亡秦且之齊《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宣太后愛魏丑夫秦客卿造謂穰侯曰范睢因王稽入秦范睢至秦范睢曰臣居山東天下之士合從相聚於趙應侯失韓之汝南秦攻邯鄲蔡澤見逐於趙秦昭王謂左右秦王欲見頓弱頃襄王二十年或為六國說秦王謂秦王秦王與中期爭論濮陽人呂不韋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文信侯出走四國為一靖郭君將城薛靖郭君善齊貌辨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亡齊而楚鄒忌修八尺有餘秦假道韓魏以攻齊秦伐魏蘇秦為趙合從說齊宣王張儀為秦連橫齊王張儀事秦惠王昭陽為楚伐魏秦攻趙長平楚王死太子在齊質齊王夫人死孟嘗君將入秦孟嘗君舍人孟嘗君出行五國齊欲伐魏淳於髡謂齊王齊人有馮諼齊宣王見顏先生王斗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齊人見田駢蘇秦說齊閔王齊負郭之民有狐晅者燕攻齊取七十餘城燕攻齊齊破齊閔王之遇殺齊王建入朝於秦五國約以伐齊楚宣王問群臣曰江乙說於安陵君韓公叔有齊魏蘇秦為趙合從說楚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說楚威王問於莫敖子華魏相翟強死楚懷王拘張儀楚襄王為太子之時蘇子謂楚王曰蘇秦之楚張儀之楚貧張儀逐惠施於魏魏王遺楚王美人莊辛謂楚襄王曰有獻不死之藥於荊王者客說春申君曰天下合縱使魏加楚考烈王無子知伯從韓魏兵以攻趙晉畢陽之孫豫讓腹擊為室而鉅蘇秦說李兌趙王封孟嘗君以武城蘇秦從燕之趙始合從張儀為秦連橫說趙王武靈王平晝閒居趙惠文王三十年秦圍趙之邯鄲鄭同北見趙王齊欲攻宋秦令起賈禁之五國伐秦無功客見趙王趙太后新用事知伯索地於魏桓子樂羊為魏將而攻中山魏武侯與諸大夫浮於西河蘇子為趙合從說魏王張儀為秦連橫說魏王張儀以秦相魏公孫衍為魏將犀首田盼欲得齊魏之兵魏惠王死田需貴於魏王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梁王魏嬰觴諸侯於范台秦敗魏於華齊欲伐魏秦使趙攻魏獻書秦王魏王問張旄秦攻韓之管長平之役魏王欲攻邯鄲信陵君殺晉鄙秦王使人謂安陵君申子請仕其從兄官蘇秦為楚合從說韓王張儀為秦連橫說韓王五國約而攻秦秦韓戰於濁澤楚圍雍氏五月齊令周最使鄭公叔且殺幾瑟史疾為韓使楚韓傀相韓或謂韓公仲或謂韓王曰秦大國韓氏逐向晉於周安邑之御史死章段干越人謂新城君蘇秦將為從北說燕文侯燕文公時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張儀為秦破從連橫宮他為燕魏燕昭王收破燕蘇代為燕說齊蘇代自齊獻書於燕王燕饑趙將伐之昌國君樂毅趙且伐燕燕太子丹質於秦亡歸公輸般為楚設機智伯欲伐衛智伯欲伐衛衛嗣君時胥靡逃之魏陰姬與江姬爭為後中山君饗都士讀《戰國策》有感《戰國策》讀後感《戰國策》讀後感——誹謗和誹謗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