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戰國策》原文 翻譯——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這是一段在戰國史上著名的辯論,張儀雖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戰國策》《戰國策》原文 翻譯——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

戰國策

《戰國策》原文 翻譯——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

【提要】

這是一段在戰國史上著名的辯論,張儀雖然貴為連橫派的領袖,這次卻敗在同樣滔滔雄辯、有理有力的司馬錯口下。

張儀之敗敗在謀劃失誤、急於冒進、野心太大上,可以說犯了「左傾」激進主義路線錯誤。

【原文】

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

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

王曰:「請聞其說。」

對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轅、緱氏之口,當屯留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

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

據寶鼎,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

今夫蜀,西辟之國,而戎狄之倫也,弊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

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

』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

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狄,去王業遠矣。」

司馬錯曰:「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

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

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願從事於易。

夫蜀,西辟之國也,而戎狄之長,而有桀、紂之亂。

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

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

不傷眾而彼以服矣。

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

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正亂之名。

今攻韓劫天子,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請謁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齊,韓、周之與國也。

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則必將二國併力合謀,以因於齊、趙,而求解乎楚、魏。

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不能禁。

此臣所謂『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毖人聽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

蜀主更號為候,而使陳莊相蜀。

蜀既屬,秦益強富厚,輕諸侯。

【譯文】

司馬錯跟張儀在秦惠王面前爭論戰事。

司馬錯主張秦國應該先去攻打蜀國,可是張儀卻反對說:「不如先去攻打韓國。」

秦惠王說:「我願聽聽你的意見。」

張儀回答說:「我們先跟楚、魏兩國結盟,然後再出兵到三川、堵住[]轅和緱氏山的通口,擋住屯留的孤道,這樣魏國和南陽就斷絕了交通,楚軍一逼一十進南鄭,秦兵再攻打新城、宜陽,這樣我們便兵臨東西周的城外,懲罰二周的罪過,並且可以進入楚、魏兩國。

周王知道自己的危急,一定會交出傳國之寶。

我們據有傳國之寶,再按照地圖戶籍,假借周天子的名義號令諸侯,天下又有誰不敢聽我們命令呢?這才是霸王之業。

至於蜀國,那是一個在西方邊遠之地,野蠻人當酋長的國家,我們即使勞民傷財發兵前往攻打,也不足以因此而建立霸業;臣常聽人說:『爭名的人要在朝廷,爭利的人要在市場。

』現在三川周室,乃是天下的朝廷和市場,可是大王卻不去爭,反而爭奪戎、狄等蠻夷之邦,這就距離霸王之業實在太遠了。」

司馬錯說:「事情並不像張儀所說的那樣,據我所知:『要想使國家富強,務必先擴張領土;要想兵強馬壯,必須先使人民富足;要想得到天下,一定要先廣施仁政。

這三件事都做到以後,那麼天下自然可以獲得。

』如今大王地盤小而百姓窮,所以臣渴望大王先從容易的地方著手。

因為蜀國是一個偏僻小一柄一,而且是戎狄之邦的首領,並且像夏桀、商紂一樣紊亂,如果用秦國的兵力去攻打蜀國,就好像派狼群去驅逐羊群一樣簡單。

秦國得到蜀國的土地可以擴大版圖,得到蜀國的財富可以富足百姓;雖是用兵卻不傷害一般百姓。

並且又讓蜀國自動屈服。

所以秦雖然滅亡了蜀國,而諸侯不會認為是暴虐;即使秦搶走蜀國的一切財富珍寶,諸侯也不會以秦為貪。

可是我們只要做伐蜀一件事,就可以名利雙收,甚至還可以得到除暴安良的美名。

今天如果我們去攻打韓國,就等於是劫持天子了,這是一個千夫所指的惡名,而且也不見得能獲得什麼利益,反而落得一個不仁不義的壞名。

干天下人不願做的事情,實在是一件危險的事。

這其中危險在於: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同時齊是韓與周的友邦,周自己知道要失掉九鼎,韓自己清楚要失去三川,這樣兩國必然一精一誠合作,共同聯絡齊、趙去解楚、魏之圍,兩國會自動地把九鼎獻給楚,把土地割讓給魏,這一切大王是不能制止的,這也就是臣所說的危險所在。

因此,攻打韓國是失策,先伐蜀才是萬全之計。」

秦惠王說:「好的!毖人聽你的。」

於是秦國就出兵攻打蜀,經過10個月的征討,終於佔領了蜀地,把蜀主的名號改為侯,並且派秦臣陳莊去作蜀的相國。

蜀地既已劃歸秦國的版圖,秦國就越發強盛富足,而且更加輕視天下諸侯。

【評析】

鞏固事業之基礎在政治、經濟等鬥爭中居於首要地位。

元末朱元璋採納的「高鞏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以及古話「伏久者飛必高」「早秀不如晚成」等格言是各種事業中顛撲不破的真理。

雖然看起來一時的目標沒有達到,但基礎一性一的行動卻為目標的實現積蓄了根本的潛力和能量。

伐蜀對秦國崛起和稱霸起了決定一性一的作用,是可以與三國時代「隆中對」相媲美的戰略決策。

我們作事時,行動要求有計劃一性一,一件一件要逐漸升級,如登台階,低的台階是高的台階的必要鋪墊。

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辦事沉穩的人最忌好高鶩遠,心浮意躁。

強行實現過高的目的是不可能的,所期望的局面不會由於草率的行動馬上就來臨,「心想事成」只是神話。

在政界、商界經營一定要審時度勢,權衡得失,考證行動的現實可一操一作一性一。

政治就是一門把握可能一性一的藝術,在一個階段不能幹的事就應該不幹。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戰國策
《戰國策》譯析《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攻宜陽《戰國策》在線閱讀——東周欲為稻《戰國策》在線閱讀——周文君免工師籍《戰國策》在線閱讀——溫人之周《戰國策》在線閱讀——杜赫欲重景翠於周《戰國策》在線閱讀——宮他亡西周之東周《戰國策》白話解析——薛公以齊為韓魏攻楚《戰國策》白話解析——秦令樗裡疾以車百乘入周《戰國策》白話解析——雍氏之役《戰國策》白話解析——蘇厲謂周君《戰國策》白話解析——司寇布為周最謂周君《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欲攻周《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惠王謂寒泉子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張儀說秦王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戰國策》原文 翻譯——楚攻魏張儀謂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張儀又惡陳軫於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陳軫去楚之秦《戰國策》原文 翻譯——齊助楚攻秦《戰國策》原文 翻譯——醫扁鵲見秦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武王謂甘茂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甘茂亡秦且之齊《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宣太后愛魏丑夫秦客卿造謂穰侯曰范睢因王稽入秦范睢至秦范睢曰臣居山東天下之士合從相聚於趙應侯失韓之汝南秦攻邯鄲蔡澤見逐於趙秦昭王謂左右秦王欲見頓弱頃襄王二十年或為六國說秦王謂秦王秦王與中期爭論濮陽人呂不韋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文信侯出走四國為一靖郭君將城薛靖郭君善齊貌辨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亡齊而楚鄒忌修八尺有餘秦假道韓魏以攻齊秦伐魏蘇秦為趙合從說齊宣王張儀為秦連橫齊王張儀事秦惠王昭陽為楚伐魏秦攻趙長平楚王死太子在齊質齊王夫人死孟嘗君將入秦孟嘗君舍人孟嘗君出行五國齊欲伐魏淳於髡謂齊王齊人有馮諼齊宣王見顏先生王斗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齊人見田駢蘇秦說齊閔王齊負郭之民有狐晅者燕攻齊取七十餘城燕攻齊齊破齊閔王之遇殺齊王建入朝於秦五國約以伐齊楚宣王問群臣曰江乙說於安陵君韓公叔有齊魏蘇秦為趙合從說楚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說楚威王問於莫敖子華魏相翟強死楚懷王拘張儀楚襄王為太子之時蘇子謂楚王曰蘇秦之楚張儀之楚貧張儀逐惠施於魏魏王遺楚王美人莊辛謂楚襄王曰有獻不死之藥於荊王者客說春申君曰天下合縱使魏加楚考烈王無子知伯從韓魏兵以攻趙晉畢陽之孫豫讓腹擊為室而鉅蘇秦說李兌趙王封孟嘗君以武城蘇秦從燕之趙始合從張儀為秦連橫說趙王武靈王平晝閒居趙惠文王三十年秦圍趙之邯鄲鄭同北見趙王齊欲攻宋秦令起賈禁之五國伐秦無功客見趙王趙太后新用事知伯索地於魏桓子樂羊為魏將而攻中山魏武侯與諸大夫浮於西河蘇子為趙合從說魏王張儀為秦連橫說魏王張儀以秦相魏公孫衍為魏將犀首田盼欲得齊魏之兵魏惠王死田需貴於魏王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梁王魏嬰觴諸侯於范台秦敗魏於華齊欲伐魏秦使趙攻魏獻書秦王魏王問張旄秦攻韓之管長平之役魏王欲攻邯鄲信陵君殺晉鄙秦王使人謂安陵君申子請仕其從兄官蘇秦為楚合從說韓王張儀為秦連橫說韓王五國約而攻秦秦韓戰於濁澤楚圍雍氏五月齊令周最使鄭公叔且殺幾瑟史疾為韓使楚韓傀相韓或謂韓公仲或謂韓王曰秦大國韓氏逐向晉於周安邑之御史死章段干越人謂新城君蘇秦將為從北說燕文侯燕文公時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張儀為秦破從連橫宮他為燕魏燕昭王收破燕蘇代為燕說齊蘇代自齊獻書於燕王燕饑趙將伐之昌國君樂毅趙且伐燕燕太子丹質於秦亡歸公輸般為楚設機智伯欲伐衛智伯欲伐衛衛嗣君時胥靡逃之魏陰姬與江姬爭為後中山君饗都士讀《戰國策》有感《戰國策》讀後感《戰國策》讀後感——誹謗和誹謗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