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莊辛謂楚襄王曰:「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婬一樂無度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戰國策》莊辛謂楚襄王曰

戰國策

莊辛謂楚襄王曰

【提要】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婬一樂無度、不理國事的楚襄王那裡知道亡國之危就迫在眉睫。

明智的賢臣莊辛用打動人心的雄辯終於使昏睡的楚王從夢中驚醒。

【原文】

:「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輦從鄢陵君與壽陵君,專一婬一逸侈一靡一,不顧國政,郢都必危矣。」

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將以為楚國襖祥乎?」莊辛曰:「臣誠見其必然者也,非敢以為國襖祥也。

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國必亡矣。

臣請辟於趙,淹留以觀之。」

莊辛去之趙。

留五月,秦果舉鄢、郢、巫、上蔡、陳之地,襄王流於城陽。

於是使人發騶,征莊辛於趙。

莊辛曰:「諾。」

莊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於此,為之奈何?」莊辛對曰:「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臣聞昔湯、武以百里昌,桀、紂以天下亡。

今楚國雖小,絕長續短,猶以數千里,豈特百里哉?

王獨不見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飛翔乎天地之間,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飲之,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

不知五尺童子,方將調鉛膠絲,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為螻蟻食也。

蜻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以。

俯白粒,仰棲茂樹,鼓翅奮翼,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

不知夫公子王孫,左挾彈,右攝丸,將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為招。

晝游乎茂樹,夕調乎酸鹼,倏忽之間,墜於公子之手。

夫雀其小者也,黃鵠因是以。

游於江海,淹乎大沼,俯鱔鯉,仰嚙菱衡,奮其六翮,而凌清風飄搖乎高翔,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射者,方將修其盧,治其繒繳,將加己乎百仞之上。

彼繈紜引微繳,折清風而?矣,故晝游乎江河,夕調乎鼎鼐。

夫黃鵠,其小者也,蔡聖侯之事因是以。

南遊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飲茹溪流,食湘波之魚,左抱幼妾,右擁嬖女,與之馳騁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國家為事。

不知夫子發方受命乎宣王,系己以朱絲而見之也。

蔡聖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

左州侯,右夏侯,輦從鄢陵君與壽陵君,飯封祿之粟,而戴方府之金,與之馳騁乎雲夢之中,而不以天下國家為事,不知夫穰侯方受命乎秦王,填黽塞之內,而投己乎黽塞之外。」

襄王聞之,顏色變作,身一體戰慄。

於是乃以執纏而授之為陽陵君,與淮北之地也。

【譯文】

莊辛對楚襄王說:「君王左有州侯右有夏侯,車後又有鄢陵君和壽陵君跟從著,一味過著毫無節制的生活,不理國家政事,如此會使郢都變得很危險。」

楚襄王說:「先生老糊塗了嗎?還是認為楚國將遇到不祥呢?」

莊辛說:「臣當然是看到了事情的必然後果,不必認為國家遇到不祥。

假如君王始終一寵一幸這四個人,而不稍加收斂,那楚國一定會因此而滅亡的。

請君王准許臣到趙國避難,在那裡來靜觀楚國的變化。」

莊辛離開楚國到了趙國,他只在那裡住了5個月,秦國就發兵攻佔了鄢、郢、巫、上蔡、陳這些地方,楚襄王也流亡躲藏在城陽。

在這時侯襄王才派人率騎士到趙國召請莊辛。

莊辛說:「可以。」

莊辛到了城陽以後,楚襄王對他說:「寡人當初不聽先生的話,如今事情發展到這地步,對這事可怎麼辦呢?」

莊辛回答說:「臣知道一句俗語:『見到兔子以後再放出獵犬去追並不算晚,羊丟掉以後再去修補也不算遲。

』臣聽說過去商湯王和周武王,依靠百里土地,而使天下昌盛,而夏桀王和殷紂王,雖然擁有天下,到頭來終不免身死亡國。

現在楚國土地雖然狹小,然而如果截長補短,還能有數千里,豈止100里而已?

大王難道沒有見過蜻蜓嗎?長著6只腳和四隻翅膀,在天地之間飛翔,低下頭來啄食蚊蟲,抬頭起來喝甘美的露水,自以為無憂無患,又和人沒有爭執。

豈不知那幾歲的孩子,正在調糖稀塗在絲網上,將要在高空之上粘住它,它的下場將是被螞蟻吃掉。

蜻蜓的事可能是小事,其實黃雀也是如此。

它俯下一身去啄,仰起身來棲息在茂密的樹叢中,鼓動著它的翅膀奮力高翔,自己滿以為沒有禍患,和人沒有爭執,卻不知那公子王孫左手拿著彈弓,右手按上彈丸,將要向70尺高空以黃雀的脖子為射擊目標。

黃雀白天還在茂密的樹叢中遊玩,晚上就成了桌上的佳餚,轉眼之間落入王孫公子之口。

黃雀的事情可能是小事情,其實黃鵠也是如此。

黃鵠在江海上翱遊,停留在大沼澤旁邊,低下頭吞一食黃鱔和鯉魚,抬起頭來吃菱角和水草,振動它的翅膀而凌駕清風,飄飄搖搖在高空飛翔,自認為不會有禍患,又與人無爭。

然而他們卻不知那射箭的人,已準備好箭和弓,將向700尺的高空射擊它。

它將帶著箭,拖著細微的箭繩,從清風中墜一落下來,掉在地上。

黃鵠白天還在湖裡游泳,晚上就成了鍋中的清燉美味。

那黃鵠的事可能是小事,其實蔡靈侯的事也是如此。

他曾南到高陂遊玩,北到巫山之頂,飲茹溪裡的水,吃湘江裡的魚;左手抱著年輕貌美的侍妾,右手摟著如花似玉的一寵一妃,和這些人同車馳騁在高蔡市上,根本不管國家大事。

卻不知道那子發正在接受宣王的進攻命令,他將要成為階下之囚。

蔡靈侯的事只是當中的小事,其實君王您的事也是如此。

君王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鄢陵君和壽陵君始終隨著君王的車輛,馳騁在雲夢地區,根本不把國家的事情放在心上。

然而君王卻沒料到,穰侯魏冉已經奉秦王命令,在黽塞之南佈滿軍隊,州侯等卻把君王拋棄在黽塞以北。」

楚襄王聽了莊辛這番話之後,大驚失色,全身發一抖。

在這時才把執?的爵位送給莊辛,封他為陽陵君,不久莊辛幫助楚王收復了淮北的土地。

【評析】

莊辛的論辯氣勢磅礡、立意高遠,整體上是一種由小到大,由遠及近,循序漸進的論辯方法。

他從最普通的現象、最尋常的事物談起,然後一環扣一環地剖析人們都熟知的那些現象或事件,從中挖掘出不同尋常的深刻道理,使那種由於利害衝突引發的生存競爭、相互殘殺的現象,同楚王自身聯繫起來,令楚王觸目驚心,再也不敢等閒視之。

睛蜓、黃雀與黃鵠雖然與人無爭,卻難逃死亡的厄運。

身為一國之君,要想偏安一隅,苟且偷生,貪圖享樂,最終也會像蔡聖侯一樣難逃被蠶食宰割的命運。

事實證明,莊辛遵循著「睛蜓——黃雀——黃鵠——蔡聖侯——楚頃襄王」這樣一條線索,從事物的相關聯繫勸諫頃襄王,是很有說服力的。

不難發現,上述所枚舉的人或物的相互聯繫並不是直接的,但是他們的命運卻具有某種程度的同構一性一,他們都在承受著一種內在的規律的支配,這正是論辯時循序漸進的內在根據。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戰國策
《戰國策》譯析《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攻宜陽《戰國策》在線閱讀——東周欲為稻《戰國策》在線閱讀——周文君免工師籍《戰國策》在線閱讀——溫人之周《戰國策》在線閱讀——杜赫欲重景翠於周《戰國策》在線閱讀——宮他亡西周之東周《戰國策》白話解析——薛公以齊為韓魏攻楚《戰國策》白話解析——秦令樗裡疾以車百乘入周《戰國策》白話解析——雍氏之役《戰國策》白話解析——蘇厲謂周君《戰國策》白話解析——司寇布為周最謂周君《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欲攻周《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惠王謂寒泉子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張儀說秦王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戰國策》原文 翻譯——楚攻魏張儀謂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張儀又惡陳軫於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陳軫去楚之秦《戰國策》原文 翻譯——齊助楚攻秦《戰國策》原文 翻譯——醫扁鵲見秦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武王謂甘茂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甘茂亡秦且之齊《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宣太后愛魏丑夫秦客卿造謂穰侯曰范睢因王稽入秦范睢至秦范睢曰臣居山東天下之士合從相聚於趙應侯失韓之汝南秦攻邯鄲蔡澤見逐於趙秦昭王謂左右秦王欲見頓弱頃襄王二十年或為六國說秦王謂秦王秦王與中期爭論濮陽人呂不韋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文信侯出走四國為一靖郭君將城薛靖郭君善齊貌辨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亡齊而楚鄒忌修八尺有餘秦假道韓魏以攻齊秦伐魏蘇秦為趙合從說齊宣王張儀為秦連橫齊王張儀事秦惠王昭陽為楚伐魏秦攻趙長平楚王死太子在齊質齊王夫人死孟嘗君將入秦孟嘗君舍人孟嘗君出行五國齊欲伐魏淳於髡謂齊王齊人有馮諼齊宣王見顏先生王斗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齊人見田駢蘇秦說齊閔王齊負郭之民有狐晅者燕攻齊取七十餘城燕攻齊齊破齊閔王之遇殺齊王建入朝於秦五國約以伐齊楚宣王問群臣曰江乙說於安陵君韓公叔有齊魏蘇秦為趙合從說楚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說楚威王問於莫敖子華魏相翟強死楚懷王拘張儀楚襄王為太子之時蘇子謂楚王曰蘇秦之楚張儀之楚貧張儀逐惠施於魏魏王遺楚王美人莊辛謂楚襄王曰有獻不死之藥於荊王者客說春申君曰天下合縱使魏加楚考烈王無子知伯從韓魏兵以攻趙晉畢陽之孫豫讓腹擊為室而鉅蘇秦說李兌趙王封孟嘗君以武城蘇秦從燕之趙始合從張儀為秦連橫說趙王武靈王平晝閒居趙惠文王三十年秦圍趙之邯鄲鄭同北見趙王齊欲攻宋秦令起賈禁之五國伐秦無功客見趙王趙太后新用事知伯索地於魏桓子樂羊為魏將而攻中山魏武侯與諸大夫浮於西河蘇子為趙合從說魏王張儀為秦連橫說魏王張儀以秦相魏公孫衍為魏將犀首田盼欲得齊魏之兵魏惠王死田需貴於魏王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梁王魏嬰觴諸侯於范台秦敗魏於華齊欲伐魏秦使趙攻魏獻書秦王魏王問張旄秦攻韓之管長平之役魏王欲攻邯鄲信陵君殺晉鄙秦王使人謂安陵君申子請仕其從兄官蘇秦為楚合從說韓王張儀為秦連橫說韓王五國約而攻秦秦韓戰於濁澤楚圍雍氏五月齊令周最使鄭公叔且殺幾瑟史疾為韓使楚韓傀相韓或謂韓公仲或謂韓王曰秦大國韓氏逐向晉於周安邑之御史死章段干越人謂新城君蘇秦將為從北說燕文侯燕文公時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張儀為秦破從連橫宮他為燕魏燕昭王收破燕蘇代為燕說齊蘇代自齊獻書於燕王燕饑趙將伐之昌國君樂毅趙且伐燕燕太子丹質於秦亡歸公輸般為楚設機智伯欲伐衛智伯欲伐衛衛嗣君時胥靡逃之魏陰姬與江姬爭為後中山君饗都士讀《戰國策》有感《戰國策》讀後感《戰國策》讀後感——誹謗和誹謗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