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
燕文公時
【提要】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蘇秦、張儀等謀略家、雄辯家在戰國政治舞台上舉足輕重、非常的有份量。
憑著他們的三言兩語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收復十座城池。
【原文】
,秦惠王以其女為燕太子婦。
文公卒,易王立。
齊宣王因燕喪攻之,取十城。
武安君蘇秦為燕說齊王,再拜而賀,因仰而吊。
齊王案戈而卻曰:「此一何慶吊相隨之速也?」
對曰:「人之饑所以不食烏喙者,以為雖偷充腹,而與死同患也。
今燕雖弱小.強秦之少婿也。
王利其十城,而深與強秦為仇。
今使弱燕為雁行,而強秦制其後,以招天下之一精一兵,此食烏喙之類也。」
齊王曰:「然則奈何?」
對曰:「聖人之制事也。
轉禍而為福,因敗而為功。
故桓公負婦人而名益尊,韓獻開罪而交愈固,此皆轉禍而為福,因敗而為功者也。
王能聽臣,莫如歸燕之十城,卑辭以謝秦。
秦知王以己之故歸燕城也,秦必德王。
燕無故而得十城,燕亦德王。
是棄強仇而立厚交也。
且夫燕、秦之俱事齊,則大王號令天下皆從。
是王以虛辭附秦,而以十城取天下也。
此霸王之業矣。
所謂轉禍為福,因敗成功者也。」
齊王大說,乃歸燕城。
以金千斤謝其後,頓首中,願為兄弟而請罪於秦。
【譯文】
,秦惠王把他的女兒嫁給燕國的太子做妻子。
燕文公去世後,易王繼位。
齊宣王趁著燕國大喪進攻燕國,奪取了燕國十座城邑。
武安君蘇秦為燕國的利益去遊說齊宣王。
蘇秦見了宣王,先拜了兩拜表示祝賀,接著就仰起頭來念悼辭。
齊王手按鐵戈向後退了幾步,問道:「你這是怎麼回事,先賀喜接著就念悼辭?」蘇秦答道:「人餓的時候,之所以不吃烏頭(一種毒一藥),是認為即使能填滿肚子,可是不久就會死去。
現在燕國雖然比較弱小,但也是強秦的翁婿之邦。
大王貪圖十個城邑的便宜卻和強大的秦國結下了深仇。
現在如果讓弱小的燕國做先鋒,而強大的秦國做後盾,從而用天下的一精一兵攻擊您,這與吃烏頭充飢一樣危險。」
齊宣王說:「既然如此,該如何辦呢?」蘇秦回答說:「聖人做事,能夠轉禍為福,因敗取勝。
因此盡避齊桓公雖有女色的牽連,自己的名聲卻更加的尊貴;韓獻子雖因殺人獲罪,但自己的地位卻越發穩固,這些都是轉禍為福、因敗建功的例子。
大王可以聽從我的意見,不如歸還燕國的十座城邑,並用謙恭的言辭向秦國道歉。
當秦王知道大王是因為他的緣故而歸還了燕國的十座城邑,一定感激大王。
燕國平白無故收回城邑,也會感激大王,如此,大王不就避開了強敵,反而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嗎?再說燕秦都會討好齊國,那麼大王發號施令,天下諸侯又有誰不會聽從呢?大王只用話語表示親近秦國,又以十座城邑取得天下的支持,這可是霸主的事業,也是所謂轉禍為福,因敗建功的好辦法。」
齊宣王聽後非常高興,於是把燕國的十城送回,隨後又送千金表示致歉,並在一路上叩頭,希望結為兄弟之邦,懇請秦國赦罪。
【評析】
蘇秦剛開始就以念悼詞先聲奪人,緊緊地抓住了齊王的心。
然後剖析了秦、齊、燕三國之間的利益關係,秦國可以聯燕攻齊,齊國面臨著這種威脅之後開始改變一態度。
之後蘇秦據古論今、旁徵博引,指出歸還十座城市才會轉禍為福。
論證非常的有力,尤其是引用齊桓公、韓獻子等歷史人物的經驗,給論辯內容增加了一種歷史的厚重感,把這種歷史智慧自如地運用和貫通於論辯中,給人一種不可抗拒的說服力。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