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江乙說於安陵君:江乙善謀,安陵君知時。這篇文采飛揚的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戰國策》江乙說於安陵君

戰國策

江乙說於安陵君

【提要】

江乙善謀,安陵君知時。

這篇文采飛揚的文章也是千古流傳的名篇。

裡面投射一出古人悟透人生的卓越智慧和質樸的情感,令今人欽佩和感慨萬千。

【原文】

曰:「君無咫尺之地,骨肉之親,處尊位,受厚祿,一國之眾,見君莫不斂衽而拜,撫委而服,何以也?」曰:「王過舉而已。

不然,無以至此。」

江乙曰:「以財交者,財盡而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一愛一渝;是以嬖女不敝席,一寵一臣不避軒。

今君擅楚國之勢,而無以深自結於王,竊為君危之。」

安陵君曰:「然則奈何?」江乙曰:「願君必請從死,以身為殉,如是必長得重於楚國。」

曰:「謹受令。」

三年而弗言。

江乙復見曰:「臣所為君道,至今未效。

君不用臣之計,臣請不敢復見矣。」

安陵君曰:「不敢忘先生之言,未得間也。」

於是,楚王游於雲夢,結駟千乘,旌旗蔽日,野火之起也若雲霓,虎嗥之一聲若雷霆,有狂兕(牛羊)車依輪而至,王親引弓而射,壹發而殪。

王一抽一旃旄而抑兕首,仰天而笑曰:「樂矣,今日之遊也!寡人萬歲千秋之後,誰與樂此矣?」安陵君泣數行而進曰:「臣入則綸席,出則陪乘。

大王萬歲千秋之後,願得以身試黃泉,蓐螻蟻,又何如得此樂而樂之。」

王大說,乃封壇為安陵君。

君子聞之曰:「江乙可謂善謀,安陵君可謂知時矣。」

【譯文】

江乙勸導安陵君,說:「您對楚國沒有絲毫的功勞,也沒有骨肉之親可以依靠,卻身居高位,享受厚祿,人民見到您,沒有不整飾衣服,理好帽子,畢恭畢敬向您行禮的,這是為什麼呢?」

安陵君回答說:「這不過是因為楚王錯誤地提拔我罷了;不然,我不可能得到這種地位。」

江乙說:「用金錢與別人結交,當金錢用完了,交情也就斷絕了;用美色與別人交往,當美色衰退了,一愛一情也就改變了。

所以,一愛一妾一床一上的蓆子還沒有睡破,就被遺棄了;一寵一臣的馬車還沒有用壞,就被罷黜了;您現在獨攬楚國的權勢,可自己並沒有能與楚王結成深交的東西,我為您非常擔憂。」

安陵君說:「那可怎麼辦呢?」

江乙說:「希望您一定向楚王請求隨他而死,親自為他殉葬,這樣,您在楚國必能長期受到尊重。」

安陵君說:「敬遵您的教導。」

3年以後,安陵君仍然沒有說什麼。

江乙又拜見,說:「我給您說的,到現在您也沒有實行,您既然不採納我的意見,我要求從此不再會見您了。」

安陵君說:「我實在不敢忘記先生給我的教導,只因沒有遇到好機會啊!」

在這時,楚王要到雲、楚地區去遊獵,車馬成群結隊,絡繹不絕,五色旌旗遮蔽天日,野火燒起來,好像彩虹,老虎咆哮之一聲,好像雷霆。

忽然一頭犀牛像發了狂似的朝車輪橫一衝一直一撞過來,楚王拉弓搭箭,一箭便射死了犀牛。

楚王隨手拔起一根旗桿,接住犀牛的頭,仰天大笑,說:「今天的遊覽,實在太高興了!我要是百年之後,又和誰能一道享受這種快樂呢?」

安陵君淚流滿面,上前對楚王說:「我在宮內和大王挨席而坐,出外和大王同車而乘,大王百年之後,我願隨從而死,在黃泉之下也做大王的席墊,以免螻蟻來侵擾您,又有什麼比這更快樂的呢!」楚王聽了大為高興,就正式封他為安陵君。

君子聽到了,就說:「江乙真算是善於出謀劃策,安陵君真算是善於利用時機啊。」

【評析】

江乙的善謀,關鍵在於他對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有著清醒的洞察和把握,一個人得勢時,千萬不能沖昏頭腦,一定要為自己未來的危機和後事籌劃著想,得勢之時要想失勢之時。

江乙又為安陵君獻上一計,此計由於可以取得國君的絕對信任,也可使民眾信服,所以是應對未來危機的完全之策。

安陵君其實也是一個很有城府的睿智之人,他知道語言的效用取決於它所運用的語言環境,環境不一樣,效用自然也就不一樣。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選擇有利的最佳時機,讓人看不出任何做作、謀劃的痕跡,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才算將話說到點子上。

值得欽佩的是安陵君能夠為尋找時機而等待了足足三年,等待需要勇氣、需要毅力,時機找不到,他就不出手,這種嚴格把握、選擇說話時機的方法值得我們欽佩萬分和倣傚學習。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戰國策
《戰國策》譯析《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攻宜陽《戰國策》在線閱讀——東周欲為稻《戰國策》在線閱讀——周文君免工師籍《戰國策》在線閱讀——溫人之周《戰國策》在線閱讀——杜赫欲重景翠於周《戰國策》在線閱讀——宮他亡西周之東周《戰國策》白話解析——薛公以齊為韓魏攻楚《戰國策》白話解析——秦令樗裡疾以車百乘入周《戰國策》白話解析——雍氏之役《戰國策》白話解析——蘇厲謂周君《戰國策》白話解析——司寇布為周最謂周君《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欲攻周《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惠王謂寒泉子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張儀說秦王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戰國策》原文 翻譯——楚攻魏張儀謂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張儀又惡陳軫於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陳軫去楚之秦《戰國策》原文 翻譯——齊助楚攻秦《戰國策》原文 翻譯——醫扁鵲見秦武王《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武王謂甘茂曰《戰國策》原文 翻譯——甘茂亡秦且之齊《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宣太后愛魏丑夫秦客卿造謂穰侯曰范睢因王稽入秦范睢至秦范睢曰臣居山東天下之士合從相聚於趙應侯失韓之汝南秦攻邯鄲蔡澤見逐於趙秦昭王謂左右秦王欲見頓弱頃襄王二十年或為六國說秦王謂秦王秦王與中期爭論濮陽人呂不韋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文信侯出走四國為一靖郭君將城薛靖郭君善齊貌辨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亡齊而楚鄒忌修八尺有餘秦假道韓魏以攻齊秦伐魏蘇秦為趙合從說齊宣王張儀為秦連橫齊王張儀事秦惠王昭陽為楚伐魏秦攻趙長平楚王死太子在齊質齊王夫人死孟嘗君將入秦孟嘗君舍人孟嘗君出行五國齊欲伐魏淳於髡謂齊王齊人有馮諼齊宣王見顏先生王斗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齊人見田駢蘇秦說齊閔王齊負郭之民有狐晅者燕攻齊取七十餘城燕攻齊齊破齊閔王之遇殺齊王建入朝於秦五國約以伐齊楚宣王問群臣曰江乙說於安陵君韓公叔有齊魏蘇秦為趙合從說楚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說楚威王問於莫敖子華魏相翟強死楚懷王拘張儀楚襄王為太子之時蘇子謂楚王曰蘇秦之楚張儀之楚貧張儀逐惠施於魏魏王遺楚王美人莊辛謂楚襄王曰有獻不死之藥於荊王者客說春申君曰天下合縱使魏加楚考烈王無子知伯從韓魏兵以攻趙晉畢陽之孫豫讓腹擊為室而鉅蘇秦說李兌趙王封孟嘗君以武城蘇秦從燕之趙始合從張儀為秦連橫說趙王武靈王平晝閒居趙惠文王三十年秦圍趙之邯鄲鄭同北見趙王齊欲攻宋秦令起賈禁之五國伐秦無功客見趙王趙太后新用事知伯索地於魏桓子樂羊為魏將而攻中山魏武侯與諸大夫浮於西河蘇子為趙合從說魏王張儀為秦連橫說魏王張儀以秦相魏公孫衍為魏將犀首田盼欲得齊魏之兵魏惠王死田需貴於魏王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梁王魏嬰觴諸侯於范台秦敗魏於華齊欲伐魏秦使趙攻魏獻書秦王魏王問張旄秦攻韓之管長平之役魏王欲攻邯鄲信陵君殺晉鄙秦王使人謂安陵君申子請仕其從兄官蘇秦為楚合從說韓王張儀為秦連橫說韓王五國約而攻秦秦韓戰於濁澤楚圍雍氏五月齊令周最使鄭公叔且殺幾瑟史疾為韓使楚韓傀相韓或謂韓公仲或謂韓王曰秦大國韓氏逐向晉於周安邑之御史死章段干越人謂新城君蘇秦將為從北說燕文侯燕文公時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張儀為秦破從連橫宮他為燕魏燕昭王收破燕蘇代為燕說齊蘇代自齊獻書於燕王燕饑趙將伐之昌國君樂毅趙且伐燕燕太子丹質於秦亡歸公輸般為楚設機智伯欲伐衛智伯欲伐衛衛嗣君時胥靡逃之魏陰姬與江姬爭為後中山君饗都士讀《戰國策》有感《戰國策》讀後感《戰國策》讀後感——誹謗和誹謗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