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十三·經部十三○書類存目一:宋薛季宣撰。季宣字士龍,號艮齋,永嘉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十三·經部十三○書類存目一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卷十三·經部十三○書類存目一

△《書古文訓》·十六卷(內府藏本)

宋薛季宣撰。

季宣字士龍,號艮齋,永嘉人。

起居舍人徽言之子。

紹興二十九年,年甫十七,即從荊南帥辟寫機宜文字,調鄂州武昌令。

以王炎薦,改知常熟縣。

入為大理寺主簿,進大理寺正,知湖州。

乾道元年,遷知常州,未上,卒。

然宋人多稱為薛常州,未之詳也。

事跡具《宋史·儒林傳》。

是編所載《經》文,皆以古文奇字書之。

案孔壁蝌蚪古文,漢時已佚,無人見其書跡。

《後漢書·杜林傳》稱「林於西川得漆書古文《尚書》,常寶愛之。

雖遭艱困,握持不離身,出以示衛宏」云云。

此言漆書古文之始。

又《儒林傳》曰:「扶風杜林傳古文《尚書》,同郡賈逵為之作《訓》,馬融作《傳》,鄭玄作《解》」云云,今賈、馬、鄭之注俱不傳。

然考陸德明《經典釋文·敘錄》,稱馬鄭所注並伏生所誦,非古文也。

《隋書·經籍志》亦稱杜氏所傳,與賈、馬、鄭三家所注惟二十九篇,又雜以今文,非孔舊本。

然則當時所謂古文,已非今本五十八篇之全矣。

郭忠恕作《汗簡》,所引有《古尚書》。

《玉海》載後周顯德六年郭忠恕定《古文尚書》刻版。

沈括《夢溪筆談》稱宋太宗得古本《尚書》,改「夢土作」為「土夢作」。

均不言所自。

晁公武《讀書志》稱「古文《尚書》,呂大防得本於宋次道、王仲至家,以核陸氏《釋文》,雖有小異同,而大體相類。

觀其作字奇古,非字書傅會穿鑿者所能到,學者考之,可以見制字之本」云云,亦不言宋、王之本何來。

考顏師古《匡謬正俗》,引古文《尚書》「戮」作「A5」「誓」作「A6」,則唐初即有此書。

又《冊府元龜》載天寶三載詔曰「先王令范,莫越於唐虞;上古遺書,實稱於訓、誥。

雖百篇奧義,前代或亡;而六體奇文,舊規猶在。

但以古先所制,有異於當今;傳寫寢訛,有疑於後學。

永言刊革,必在從宜。

《尚書》應是古體文字,並依今字繕寫施行。

其舊本仍藏之書府」云云。

是宋、王二氏所傳、宋太宗所得,即郭忠恕所見本。

忠恕所見,即唐內府本也。

然《隋志》稱:「晉世秘書所存,有古文《尚書》經文,今無有傳者。」

是唐初古《尚書》已亡,玄宗時何以仍在秘府?惟魏江式《論書表》中稱所撰《古今文字》四十篇,采孔氏《尚書》五經音注、《籀篇》、《爾雅》等書,似其時河北尚有傳本。

然《經典釋文·敘錄》稱:「《尚書》之字本為隸古,既是隸寫古文,則不全為古字。

今宋、齊舊本及徐、李等音所有古字,蓋亦無幾。

穿鑿之徒,務欲立異,依傍字部,改變《經》文,疑惑後生,不可承用。」

是式所據者,即出此,玄宗秘府所藏,正是本耳。

陸德明已先辨之,何宋人又紛紛崇尚乎?季宣此本,又以古文筆畫改為今體,奇形怪態,不可辨識,較篆書之本尤為駭俗。

其訓義亦無甚發明,《朱子語錄》謂其惟於地名上用功,頗中其病。

故雖宋人舊帙,今亦無取焉。

△《書疑》·九卷(內府藏本)

宋王柏撰。

顧炎武《日知錄》稱為元儒王伯。

考柏以度宗鹹淳十年卒,未嘗入元,炎武偶誤也。

柏字會之,號魯齋,金華人。

受業於何基之門。

基,黃弟子,又朱子胥也。

故托克托等修《宋史》,以朱子之故列柏於《道學傳》中。

然柏之學,名出朱子,實則師心,與朱子之謹嚴絕異。

此其辨論《尚書》之文也。

《尚書》一經,疑古文者自吳或、朱子始(見《朱子語錄》)。

並今文而疑之者自趙汝談始(見陳振孫《書錄解題》)。

改定《洪範》自龔鼎臣始(見所作《東原錄》)。

改定《武成》自劉敞始(見《七經小傳》)。

其並全《經》而移易補綴之者則自柏始。

考《漢書》載「劉向以中古文校歐陽、大小夏侯三家《經》文,《酒誥》脫簡一,《召誥》脫簡二,率簡二十五字者脫亦二十五字,簡二十二字者脫亦二十二字。

文字異者七百有餘,脫字數十」云云,此言脫簡之始也。

然向既校知脫簡,自必一一改正,必不聽其仍前錯亂。

又惟言《酒誥》脫簡一,《召誥》脫簡二,則其餘並無脫簡可知,亦非篇篇悉有顛倒。

且一簡或二十五字、或二十二字,具有明文,則必無全脫一章一段之事。

而此二十餘字之中,亦必無簡首恰得句首,簡尾恰得句尾,無一句割裂不完之事也。

柏作是書,乃動以脫簡為辭,臆為移補。

其並《舜典》於《堯典》,刪除姚方興所撰二十八字,合《益稷》於《皋陶謨》,此有孔穎達《正義》可據者也;以《大禹謨》、《皋陶謨》為《夏書》,此有《左傳》可據者也;以《論語》「咨爾舜」二十二字補「舜讓於德,弗嗣」之下,其為《堯典》本文,抑或為他書所載,如《鬻子》述《帝王遺語》之類,已不可知(案《鬻子》所述《帝王遺語》,今本不載,見賈誼《新書》所引)。

以《孟子》「勞之來之」二十二字補「敬敷五教,在寬」之下,則《孟子》明作堯言,柏乃以為舜語,已相矛盾。

然亦尚有《論語》、《孟子》可據也。

至於《堯典》、《皋陶謨》、《說命》、《武成》、《洪範》、《多士》、《多方》、《立政》八篇,則純以意為易置,一概托之於錯簡。

有割一兩節者,有割一兩句者,何脫簡若是之多?而所脫之簡又若是之零星破碎,長短參差?其簡之長短廣狹,字之行款疏密,茫無一定也?其為師心杜撰,竄亂聖經,已不辨而可知矣。

其所辨說,如謂盤庚之言,所欠者理明辭達。

又信《泰誓序》「十有一年」之說,謂武王承祖父之餘慶,藉友邦之歸心,氣焰既張,體貌且盛,改元紀年,視紂猶諸侯,後世曲為覆護,反生荊棘。

又謂《大誥》「寧王貽我大寶龜,西土有大艱,人亦不靖」之語,無異唐德宗奉天之難,諉之於定數。

是排斥漢儒不已,並集矢於《經》文矣,豈濂、洛、關、閩諸儒立言垂教之本旨哉!托克托等修《宋史》,乃與其《詩疑》之說並特錄於本傳,以為美談,何其寡識之甚乎?

△《古洪範》·一卷(永樂大典本)

宋賀成大撰。

成大字季常,爵裡未詳。

其《自序》以為《洪範》自「三八政」以下,紊亂無次,因援朱子《大學》分經傳之例,每疇以禹之言為《經》,以箕子之言為《傳》。

如「五行:一曰水」至「五曰土」,此禹之《經》也。

「水曰潤下」至「稼穡作甘」,此箕子之《傳》也。

「五事:一曰貌」至「五曰思」為禹之《經》,「貌曰恭」至「睿作聖」為箕子之《傳》。

「三八政:一曰食」至「八曰師」為《經》,而移「惟闢作福」至「民用忒」為《傳》。

「五紀:一曰歲」至「五曰歷數」為《經》,而以「王省惟歲」至「則以風雨」為《傳》。

「五皇極」則以「皇建其有極」一句為《經》,而以「惟皇作極,無偏無陂」至「以為天下王」為《傳》。

「三德」則以「一曰正直」至「三曰柔克」為《經》,而以「平良正直」至「高明柔克」為《傳》。

「稽疑」則以「擇建立卜筮人」至「衍忒」為《經》,而以「立時人作卜筮」至「用作凶」為《傳》。

「庶徵」則以「曰雨」至「曰時」為《經》,而以「五者來備」至「恆風若」為《傳》。

「五福」則以「一曰壽」至「五曰考終命」為《經》,而移「斂時五福」至「其作汝用咎」為《傳》。

「六極」則以「一曰凶短折」至「六曰弱」為《經》,而移「惟時厥庶民於汝極,錫汝保極,一極備凶,一極無凶。

凡厥庶民,無有淫朋,人無有比德,不協於極,不罹於咎,無虐煢獨而畏高明,時人斯其惟皇之極」為《傳》。

顛倒錯亂,純出臆斷,而自以為古《洪範》。

自伏生以後,傳授歷歷可考,何處有此古本乎?

△《定正洪範》·二卷(內府藏本)

元胡一中撰。

一中字允文,諸暨人。

官紹興路參軍。

是編因王柏、文及翁、吳澄三家改定《洪範》之本,而以己意參酌之。

首為《圖說》,次《考訂經文》,次為《雜說》。

案《河圖》、《洛書》,名見《系辭》,不雲有關於《洪範》。

《漢書·五行志》始載劉歆之言,稱禹治洪水,錫《洛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

於是《洛書》始合於《洪範》,然猶未及《河圖》。

一中又因歆有「《河圖》、《洛書》相為經緯,八卦、九章相為表裡」之文,遂以《河圖》、《洛書》併合於《洪範》,而又參以陳摶先天之說。

所列二十八圖,大抵支離破碎,至於「無偏無黨」亦以五行生剋立論,尤為無理。

其以九為《河圖》,十為《洛書》,沿用劉牧之說。

於彼法之中自生葛,猶其小焉者矣。

且說既穿鑿,理多窒礙,乃於必不可通者,更遁為錯簡之說,以巧飾其謬。

遂割裂舊文,強分經傳。

移「曰王省惟歲」以下八十七字為第四、第五章之《傳》。

移「無偏無陂」以下五十六字於「皇建其有極」句下為五章之《經》。

移「斂時五福」以下割裂其文為九章之《傳》。

其餘亦多移彼綴此,臆為顛倒。

並據吳澄之說,改「而康而色」句為「而康而寧」,改「是彝是訓」句為「是彝是倫」,則並其字而竄易之。

考《尚書正義》載《漢書·五行志》以「初一曰五行」六十五字為《洛書》本文,孔安國則以為禹所第敘,劉向以為龜背先有三十八字,劉歆以為先有二十字,孔穎達已均謂其無據。

其以「一,五行」以下為箕子所演,則諸家並同,絕無逐章各有經傳之說。

一中欲仿朱子考定《大學》、《孝經》之例,強為分別,既已無稽。

且一中既稱一行十三字,何以「於庶民錫汝保極」以七字而錯一簡,「五皇極,曰皇建其有極」以九字而錯一簡,「曰王省惟歲」以下復以八十七字錯一簡也?龔明之《中吳紀聞》載北宋余燾嘗上書請移《洪範》「曰王省惟歲」以下八十七字於「四,五紀」一節之下,為台諫所彈,不果施行。

是前此已嘗論定矣,何一中又祖其說耶?

△《尚書旁注》·六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明朱升撰。

升有《周易旁注圖說》,已著錄。

是編以《尚書》本文大書正行,以訓釋字義者細書於旁,間有疏明大旨者,又別作一行書之。

蓋鄉塾課蒙之本,不足以言詁經也。

梅文鼎《序》、謂升有《四書五經旁注》,明嘉靖間程聞禮為重鋟,止存《易》、《詩》、《書》三種,餘皆散佚。

國朝康熙五十年,石城蔡壑再為鋟版以行。

近坊肆《五經旁訓》之本,實倡始於升。

經學至此而極陋,又出朱申《句解》下矣。

△《書義卓躍》·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舊本題「廬陵陳雅言撰」。

案《經義考》載鄒緝所作《墓表》稱雅言永豐人。

廬陵蓋舉其郡名。

又捲首彭勖《序》稱「鄉先生雅言陳公」,似乎雅言其字也。

舊本又作元人。

考黃虞稷《千頃堂書目》稱其洪武中薦舉不起,復領永豐教事以終。

《墓表》稱其著述多所發明,有《四書一覽》、《大學管窺》、《中庸類編》、《書義卓躍》行於世。

今其他書未見,此書則殊無可觀。

蓋元代以經義取士,遂有擬題之書,以便剽竊。

此書蓋亦其一。

故每段必以此題二字冠首。

所論亦皆作文之法,於《經》旨無所發明。

楊士奇《跋》亦稱其專為科舉設雲。

△《書傳通釋》·六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明彭勖撰。

勖字祖期,永豐人。

永樂乙未進士。

官至山東按察司副使。

事跡具《明史》本傳。

其書卷首備列《四代譜系圖》,及《定時成歲》、《七政五辰》、《璣玉衡》、《河洛九疇》、《聲音律呂》、《五服九州》等圖。

編內於蔡《傳》之下摘錄諸儒舊說,間於篇題之後,加以案語,總論一篇大旨,率皆陳因之談。

觀其《自敘》,蓋節錄永樂中《書經大全》為之。

考陸容《菽園雜記》曰「正統初,南畿提學彭御史勖,嘗以永樂間纂修《四書五經大全》討論欠精,諸儒之說有與《集注》背馳者,當刪正自為一書,欲繕寫以獻。

或以《大全序》出自御制而止」云云,則勖於《四書五經大全》均有刪定之本,此特其一種耳。

夫《大全》之謬在於偏主一家之說,荒棄古來之經義。

勖更以其偏主為未堅,必鋤盡異同而後已,門戶之見尤為深固。

史稱勖官建寧教授時,疏請春秋祭朱子,蠲其子孫徭役。

又創尊賢堂祀胡安國、蔡沈、真德秀。

蓋尊信至深,所以欲盡廢漢唐舊詁雲。

△《尚書直指》·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

朱彝尊《經義考》曰「是書徐文肅為東宮講官時所進,未曾刊行,亦未署名。

其後中錢能從宮中攜出,遂鏤版。

於時錢溥、劉宣序之,童軒跋之,皆不知為文肅所著。

予從曹侍郎溶家見之,因為標出」云云,則此書乃徐善述撰也。

善述字好古,天台人。

以薦授桂陽州學正。

仁宗為太子時,簡為左春坊左司直郎,升左贊善。

時宮僚多被罪,善述亦坐累死。

洪熙初,贈太子少保,謚文肅。

事跡附見《明史·鄒濟傳》。

其書隱括蔡《傳》大義,已漸類後來講章,於蔡《傳》得失未嘗糾定。

又所纂之注,亦時有時無,如《禹貢》注震澤而不注三江,注王屋而不注太行、恆山,《顧命》注大訓而不注赤刀琬炎之類,不應漏至此。

意剞劂之時,並注脫去。

能本內官,姑借刊書啖名,未嘗一為校正歟?

△《書經提要》(無卷數,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明章陬撰。

陬字仲寅,黃巖人。

正統丙辰進士,官禮部主事。

是編以天文、地理、圖書、律呂四者皆釋經之要,故分為四類。

每類又各分細目,系以圖說。

《自序》謂見於蔡《傳》者不復出。

然其圖皆從諸書采錄,其說亦多襲取陳言,無所考辨。

《召誥土中說》一條,引《周禮》「日東則景夕多風,日西則景朝多陰」,謂蔡《傳》所引王氏之說,誤為「景朝多陽」、「景夕多陰」。

今按蔡《傳》只以「多風」誤為「多陽」,未嘗誤為「景夕多陰」。

或陬所見與今刊本不同耶?

△《書傳洪範考疑》·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吳世忠撰。

世忠字懋貞,金人。

宏治庚戌進士,官至延綏巡撫僉都御史。

是書取蔡沈所釋《洪範》,有疑於心者,略為考正。

大旨歸本於治法,立意未嘗不善。

然如以「六三德」為馭臣之法,以剛克、柔克為恩威之義,用張景之說,尚為可通。

以《禹貢》貢金之類解五行,已覺附會。

至五福、六極皆指刑賞而言,以保全愛養不使短折為壽之之法,以殺戮剿絕不使得壽為凶短折之法,則牽強太甚矣。

△《禹貢詳略》(無卷數,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韓邦奇撰。

邦奇有《易學啟蒙意見》,已著錄。

邦奇學有原本,著作甚富。

而此書訓釋淺近,惟言擬題揣摩之法。

所附歌訣、圖考,亦極鄙陋。

前有邦奇自為《小引》云:「略者,為吾家初學子弟也。

復講說者,舉業也。

詳釋之者,使之進而有所考也。」

後有薊門歐思誠《跋》,述邦奇之言,亦曰:「特以教吾子弟,非敢傳之人人。」

則是書本鄉塾私課之本,思誠刻之,轉為邦奇累矣。

至每州之下各加某州之域四字,參於《經》文之中,尤乖體例。

邦奇必不如是之妄,或亦思誠校刊之時,移其行款也。

朱彝尊《經義考》載邦奇《書說》一卷,注曰「未見」,而不載此書,其卷數則相同。

或即因此書而傳訛歟?

△《尚書說要》·五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呂冉撰。

冉有《周易說翼》,已著錄。

是編乃其與門人論《書》之說,詮次成帙,與蔡《傳》間有出入。

如以《舜典》「在璇璣玉衡」為北斗,以《武成》非錯簡之類,改從古說,異乎蔡《傳》者也。

以《洪範》為《洛書》,以《伊訓》「元祀十有二月」證三代不改月之類,沿襲誤解,仍同乎蔡《傳》者也。

大抵推尋文句,雖間有闡發,亦皆以私意揣摩。

如謂《堯典》仲夏稱日永,仲冬不稱宵永為扶陽抑陰之義;以《書序》「君不悅」為不悅仕進。

是果《經》意乎?其言《禹貢》水土之序及五服之遠近,亦皆臆度之詞,無典據也。

△《書經旨略》·一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明王大用撰。

大用字時行,號櫱谷,興化人。

正德戊辰進士,官至副都御史。

是編不載《經》文,惟推闡傳注之意,載某段某句宜對看,某段某句宜串看,不出科舉之學。

而拘牽淺陋,又在《書義卓躍》之下。

△《尚書譜》·五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明梅撰。

有《古易考原》已著錄。

因宋吳或、朱子及元吳澄之說作《尚書考異》及此書。

《考異》引據頗精核,此則徒以空言詆斥,無所依據。

如謂孔壁之十六篇出於孔安國所為,實以臆斷之,別無確證。

又謂東晉之二十五篇出於皇甫謐所為,則但據孔穎達引《晉書·謐傳》「從其姑子外弟梁柳得古文」一語,其說亦在影響之間。

且辭氣叫囂,動輒丑詈,亦非著書之體。

故錄其《考異》,而是書僅存目焉。

△《書疇彝訓》·一卷(監察御史蕭際韶家藏本)

明蔡悉撰。

悉字士備,合肥人。

嘉靖己未進士,官至南京尚寶司卿,移署國子監祭酒。

《明史·儒林傳》附載《王畿傳》末,稱其嘗請立東宮,又極言礦稅之害,為人有學行,恬於宦情,仕五十載,家食強半。

清操亮節,為淮西所宗。

在姚江末派之中,為最能謹嚴不肆者。

是書闡發《洪範》九疇與《易》象合一之理。

前五條總明其理,次九章分晰其旨。

蓋即劉歆「《河圖》、《洛書》相為經緯,八卦、九章相為表裡」之說也。

△《禹貢圖說》·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鄭曉撰。

曉字窒甫,海鹽人。

嘉靖癸未進士,官至刑部尚書。

謚端簡。

事跡具《明史》本傳。

是書自總圖以下分圖者凡三十。

旁綴以說,仍載《禹貢》經文於後。

其中精核可從者,胡渭《禹貢錐指》每徵引之。

然核其全書,實多疏舛,渭未及一一辨也。

△《禹貢說》·一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明鄭曉撰。

是篇詮釋《禹貢》之文。

其中如解「大野既瀦」一條,解「揚州」一條、解「浮於江、沱、潛、漢」一條,解「江漢」一條,皆為閻若璩《潛邱記》所取。

然大致多隨文演義,辭旨淺近。

其門人徐允錫《跋》,稱受業於曉數月,因出此帙授之,曰子能了此,《禹貢》無難矣。

蓋本為舉業講授而設。

允錫尊其師說,遂從而刊行,非曉意也。

△《古書世學》·六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明豐坊撰。

坊有《古易世學》,已著錄。

是編以今文、古文石經列於前,而後以楷書釋之。

且采朝鮮、倭國二本以合於古本,故曰《古書》。

又以豐氏自宋迄明世學《古書》,稷為《正音》,慶為《續音》,熙為《集說》,道生為《考補》,故曰《世學》。

其《序》曰:「正統六年,慶官京師,朝鮮使臣媯文卿、日本使臣徐睿入貢。

二人皆讀書能文辭,議論《六經》,出人意表,因以《尚書》質之。

文卿曰:吾先王箕子所傳,起《神農政典》至《洪範》而止。

睿曰:吾先王徐所傳,起《虞書·帝典》至《秦誓》而止。

又笑官本錯誤甚多,孔安國偽《序》皆非古經之舊。

如《虞書·帝告》紀堯舜禪授之事,《汨作》紀四凶之過,《九共》紀四岳九官十二牧考績之事,《飫》紀後稷種植之法,《序》皆不知。

吾國之法,有傳古經一字入中國者,夷九族。

使臣將行,搜撿再三,遣兵衛之出境。

則六一翁謂令嚴不許傳中國者,不信然歟?固請訂其錯誤,僅錄一《典》、二《謨》、《禹貢》、《盤庚》、《泰誓》、《武成》、《康誥》、《酒誥》、《洛誥》、《顧命》見示。

僅錄附先清敏公《正音》之下,俾讀是《經》者尚有考於麟角鳳毛之遺雋雲。」

又曰:「梁姚方興妄分《堯典》、《舜典》為二篇。

伏生今文、孔安國古文、鴻都《石經》、魏三體《石經》合為一篇,止名《堯典》。

箕子朝鮮本,徐倭國本,總作《帝典》,與子思《大學》合。

王魯齋、王深寧皆以為最是,今從之。」

《考補》云:「姚方興本齊篡主蕭道成之臣,偽增曰『若稽古帝舜曰』七字於『重華』之上,變亂其文,分為二《典》。

於建武二年上之。

後事篡主蕭衍,以罪見誅,箕子封於朝鮮,傳《書》古文,自《帝典》至《微子》而止,後附《洪範》一篇。

徐為秦博士,因李斯坑殺儒生,託言入海求仙,盡載古書至島上立倭國,即今日本是也。

二國所釋《書經》,先曾祖通奉府君與楊文懿公皆嘗錄得,以藏於家。」

顧炎武《日知錄》曰:「案宋歐陽永叔《日本刀歌》:『徐福行時書未焚,《逸書》百篇今尚存。

』蓋昔已有是說。」

夫詩人寄興之辭,豈必真有其事哉。

日本之職貢於唐久矣,自唐及宋,歷代求書之詔不能得,而二千載之後慶乃得之。

其得之又不以獻之朝廷,而藏之家。

何也?至曰箕子傳《書》古文,自《帝典》至《微子》,則不應別無一篇《逸書》,而一一盡同於伏生、孔安國之所傳。

其曰後附《洪範》一篇者,蓋徒見《左氏傳》三引《洪範》,皆謂之《商書》。

而不知王者周人之稱,十有三祀者周史之記,不得謂商人之書也。

《禹貢》以導山導水移於九州之前,此不知古人先經後緯之義也。

《五子之歌》「為人上者奈何不敬」,以其不葉,而改之曰「可不敬乎」,謂本之鴻都《石經》。

據《正義》言,蔡邕所書《石經尚書》,止今文三十四篇,無《五子之歌》,熙又何以不考而妄言之也?其辨可謂明矣。

今考《明英宗實錄》,正統六年,無此二國使臣之名,則其為子虛烏有,已可不辨。

又朝鮮今為外藩,其書不異於中國,絕無箕子本之說。

日本所刻《七經孟子考文》,其書為中國所佚者,惟孔安國《孝經傳》、皇侃《論語義疏》、而《孝經傳》山井鼎等又自言其偽。

至其《尚書》,則一一與中國註疏本同,不過字句偶異耳。

然則朝鮮本、倭國本者何自來哉?是又不待證以篇章字句而後知其妄也。

△《書經直解》·十三卷(內府藏本)

明張居正撰。

居正字叔大,江陵人。

嘉靖丁未進士,官至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

卒謚文忠。

事跡具《明史》本傳。

是書為萬曆初進講所作。

時神宗幼沖,故譯以常言,取其易解。

吳澄《草廬集》中所載《經》筵講義體,亦如是也。

△《書經說意》·十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明沈偉撰。

偉號虹野,吳江人。

嘉靖壬子舉人。

是書分節總論,大旨不出講章之習。

所標某句截、某句斷者尤陋。

案朱彝尊《經義考》有杜氏偉《尚書說意》,不著卷數,注云「未見」。

考偉本姓杜,少育於沈漢家,因冒其姓,後乃歸宗。

此書蓋其未複姓時所著,故仍題沈姓。

彝尊所載,則據其後而言之也。

△《書經講義會編》·十二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明申時行撰。

時行字汝默,號瑤泉,長洲人。

嘉靖壬戌進士第一,官至大學士。

謚文定。

事跡具《明史》本傳。

是編乃時行官翰林直日講時所進。

其說皆恪守蔡《傳》,務取淺近易明。

考徐允錫作鄭曉《禹貢說跋》云:「嘗屬徐瑤泉作《虞商周書說》,以補所未備。」

徐瑤泉者,即謂時行,蓋時行初冒徐姓。

允錫跋作於隆慶二年,時猶未複姓也。

據其所言,時行蓋深於《尚書》者。

然其《書》說竟不及成,惟此編存於世雲。

△《禹貢山川郡邑考》·四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王鑒撰。

鑒字汝明,無錫人。

嘉靖乙丑進士,官至太僕寺卿。

事跡附見《明史·邵寶傳》。

其書以《禹貢》水道為主,每條用水名標目,而歷引諸書所載源流分合於下。

其名為《經》文所無而見於蔡氏《傳》者,並附釋之。

山名亦同此例。

郡邑名則專取蔡《傳》所有者釋之,然地名僅載其沿革至到,山名引書亦頗略。

惟水道稍詳,亦未為該博。

朱彝尊《經義考》不著錄。

《無錫縣志》列鑒名於《文苑傳》,亦不言其著有此書。

疑草創之稿,未行於世歟?

△《禹貢玄珠》·一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明俞鯤撰。

鯤字之鵬,嘉興人。

是書朱彝尊《經義考》不著錄,而別載其《百家尚書匯解》,列於申時行、袁仁之後,屠本、鄧元錫之前。

蓋嘉、隆間人也。

大旨取《禹貢篇》蔡沈《集傳》刪節浮文,歸於簡要。

於青州濰、淄二水,則據毛晃《禹貢指南》之說,謂淄入海而以蔡《傳》淄入者為誤,亦間有考證。

然大致主於詮釋文句,於山川地理未能洞悉原委。

卷末附《九州總歌》,《導山導水歌》、《九州田法賦法歌》,尤村塾記誦之學矣。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卷一·經部一○易類一卷二·經部二○易類二卷三·經部三○易類三卷四·經部四○易類四卷五·經部五○易類五卷六·經部六○易類六卷七·經部七○易類存目一卷八·經部八○易類存目二卷九·經部九○易類存目三卷十·經部十○易類存目四卷十一·經部十一○書類一卷十二·經部十二○書類二卷十三·經部十三○書類存目一卷十四·經部十四○書類存目二卷十五·經部十五○詩類一卷十六·經部十六○詩類二卷十七·經部十七○詩類存目一卷十八·經部十八○詩類存目二卷十九·經部十九○禮類一卷二十·經部二十○禮類二卷二十一·經部二十一○禮類三卷二十二·經部二十二○禮類四卷二十三·經部二十三○禮類存目一卷二十四·經部二十四○禮類存目二卷二十五·經部二十五○禮類存目三卷二十六·經部二十六○春秋類一卷二十七·經部二十七○春秋類二卷二十八·經部二十八○春秋類三卷二十九·經部二十九○春秋類四卷三十·經部三十○春秋類存目一卷三十一·經部三十一○春秋類存目二卷三十二·經部三十二○孝經類卷三十三·經部三十三○五經總義類卷三十四·經部三十四○五經總義類存目卷三十五·經部三十五○四書類一卷三十六·經部三十六○四書類二卷三十七·經部三十七○四書類存目卷三十八·經部三十八○樂類卷三十九·經部三十九○樂類存目卷四十·經部四十○小學類一卷四十一·經部四十一○小學類二卷四十二·經部四十二○小學類三卷四十三·經部四十三○小學類存目一卷四十四·經部四十四○小學類存目二卷四十五·史部一○正史類一卷四十六·史部二○正史類二卷四十七·史部三○編年類卷四十八·史部四○編年類存目卷四十九·史部五○紀事本末類卷五十·史部六○別史類卷五十一·史部七○雜史類卷五十二·史部八○雜史類存目一卷五十三·史部九○雜史類存目二卷五十四·史部十○雜史類存目三卷五十五·史部十一○詔令奏議類卷五十六·史部十二○詔令奏議類存目卷五十七·史部十三○傳記類一卷五十八·史部十四○傳記類二卷五十九·史部十五○傳記類存目一卷六十·史部十六○傳記類存目二卷六十一·史部十七○傳記類存目三卷六十二·史部十八○傳記類存目四卷六十三·史部十九○傳記類存目五卷六十四·史部二十○傳記類存目六卷六十五·史部二十一○史鈔類卷六十六·史部二十二○載記類卷六十七·史部二十三○時令類卷六十八·史部二十四○地理類一卷六十九·史部二十五○地理類二卷七十·史部二十六○地理類三卷七十一·史部二十七○地理類四卷七十二·史部二十八○地理類存目一卷七十三·史部二十九○地理類存目二卷七十四·史部三十○地理類存目三卷七十五·史部三十一○地理類存目四卷七十六·史部三十二○地理類存目五卷七十七·史部三十三○地理類存目六卷七十八·史部三十四○地理類存目七卷七十九·史部三十五○職官類卷八十·史部三十六○職官類存目卷八十一·史部三十七○政書類一卷八十二·史部三十八○政書類二卷八十三·史部三十九○政書類存目一卷八十四·史部四十○政書類存目二卷八十五·史部四十一○目錄類一卷八十六·史部四十二○目錄類二卷八十七·史部四十三○目錄類存目卷八十八·史部四十四○史評類卷八十九·史部四十五○史評類存目一卷九十·史部四十六○史評類存目二卷九十一·子部一○儒家類一卷九十二·子部二○儒家類二卷九十三·子部三○儒家類三卷九十四·子部四○儒家類四卷九十五·子部五○儒家類存目一卷九十六·子部六○儒家類存目二卷九十七·子部七○儒家類存目三卷九十八·子部八○儒家類存目四卷九十九·子部九○兵家類卷一百·子部十○兵家類存目卷一百一·子部十一○法家類卷一百二·子部十二○農家類卷一百三·子部十三○醫家類一卷一百四·子部十四○醫家類二卷一百五·子部十五○醫家類存目卷一百六·子部十六○天文算法類卷一百七·子部十七○天文算法類二卷一百八·子部十八○術數類一卷一百九·子部十九○術數類二卷一百十·子部二十○術數類存目一卷一百十一·子部二十一○術數類存目二卷一百十二·子部二十二○藝術類一卷一百十三·子部二十三○藝術類二卷一百十四·子部二十四○藝術類存目卷一百十五·子部二十五○譜錄類卷一百十六·子部二十六○譜錄類存目卷一百十七·子部二十七○雜家類一卷一百十八·子部二十八○雜家類二卷一百十九·子部二十九○雜家類三卷一百二十·子部三十○雜家類四卷一百二十一·子部三十一○雜家類五卷一百二十二·子部三十二○雜家類六卷一百二十三·子部三十三○雜家類七卷一百二十四·子部三十四○雜家類存目一卷一百二十五·子部三十五○雜家類存目二卷一百二十六·子部三十六○雜家類存目三卷一百二十七·子部三十七○雜家類存目四卷一百二十八·子部三十八○雜家類存目五卷一百二十九·子部三十九○雜家類存目六卷一百三十·子部四十○雜家類存目七卷一百三十一·子部四十一○雜家類存目八卷一百三十二·子部四十二○雜家類存目九卷一百三十三·子部四十三○雜家類存目十卷一百三十四·子部四十四○雜家類存目十一卷一百三十五·子部四十五○類書類一卷一百三十六·子部四十六○類書類二卷一百三十七·子部四十七○類書類存目一卷一百三十八·子部四十八○類書類存目二卷一百三十九·子部四十九○類書類存目三卷一百四十·子部五十○小說家類一卷一百四十一·子部五十一○小說家類二卷一百四十二·子部五十二○小說家類三卷一百四十三·子部五十三○小說家類存目一卷一百四十四·子部五十四○小說家類存目二卷一百四十五·子部五十五○釋家類卷一百四十六·子部五十六○道家類卷一百四十七·子部五十七○道家類存目卷一百四十八·集部一○楚辭類卷一百四十九·集部二○別集類二卷一百五十·集部三○別集類三卷一百五十一·集部四○別集類四卷一百五十二·集部五○別集類五卷一百五十三·集部六○別集類六卷一百五十四·集部七○別集類七卷一百五十五·集部八○別集類八卷一百五十六·集部九○別集類九卷一百五十七·集部十○別集類十卷一百五十八·集部十一○別集類十一卷一百五十九·集部十二○別集類十二卷一百六十·集部十三○別集類十三卷一百六十一·集部十四○別集類十四卷一百六十二·集部十五○別集類十五卷一百六十三·集部十六○別集類十六卷一百六十四·集部十七○別集類十七卷一百六十五·集部十八○別集類十八卷一百六十六·集部十九○別集類十九卷一百六十七·集部二十○別集類二十卷一百六十八·集部二十一○別集類二十一卷一百六十九·集部二十二○別集類二十二卷一百七十·集部二十三○別集類二十三卷一百七十一·集部二十四○別集類二十四卷一百七十二·集部二十五○別集類二十五卷一百七十三·集部二十六○別集類二十六卷一百七十四·集部二十七○別集類存目一卷一百七十五·集部二十八○別集類存目二卷一百七十六·集部二十九○別集類存目三卷一百七十七·集部三十○別集類存目四卷一百七十八·集部三十一○別集類存目五卷一百七十九·集部三十二○別集類存目六卷一百八十·集部三十三○別集類存目七卷一百八十一·集部三十四○別集類存目八卷一百八十二·集部三十五○別集類存目九卷一百八十三·集部三十六○別集類存目十卷一百八十四·集部三十七○別集類存目十一卷一百八十五·集部三十八○別集類存目十二卷一百八十六·集部三十九○總集類一卷一百八十七·集部四十○總集類二卷一百八十八·集部四十一○總集類三卷一百八十九·集部四十二○總集類四卷一百九十·集部四十三○總集類五卷一百九十一·集部四十四○總集類存目一卷一百九十二·集部四十五○總集類存目二卷一百九十三·集部四十六○總集類存目三卷一百九十四·集部四十七○總集類存目四卷一百九十五·集部四十八○詩文評類一卷一百九十六·集部四十九○詩文評類二卷一百九十七·集部五十○詩文評類存目卷一百九十八·集部五十一○詞曲類一卷一百九十九·集部五十二○詞曲類二卷二百·集部五十三○詞曲類存目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