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五十三·集部六○別集類六:宋李覯撰。覯字泰伯,建昌南城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五十三·集部六○別集類六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卷一百五十三·集部六○別集類六

△《於江集》·三十七卷、《年譜》·一卷、《外集》·三卷(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宋李覯撰。

覯字泰伯,建昌南城人。

皇初以薦授太學助教。

終海門主簿、太學說書。

事跡具《宋史·儒林傳》。

考覯年譜,稱慶歷三年癸未,集《退居類稿》十二卷。

又皇四年庚辰,集《皇續稿》八卷。

此集為明南城左贊所編。

凡詩文雜著三十七卷,前列年譜一卷,後以制誥、薦章之類為外集三卷。

蓋非當日之舊。

宋人多稱覯不喜《孟子》,余允文《尊孟辨》中載覯常語十七條。

而此集所載僅《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及《伊尹廢太甲》、《周公封魯》三條。

蓋贊諱而刪之。

集首載祖無擇《退居類稿序》,特以孟子比覯。

又集中《答李觀書》云:「孟氏、荀、揚醇疵之說不可復輕重。」

其他文中亦頗引及《孟子》,與宋人所記種種相反。

以所刪常語推之,毋亦贊所竄亂歟?覯文格次於歐、曾,其論治體,悉可見於實用。

故朱子謂覯文實有得於經。

不喜《孟子》,特偶然偏見。

與歐陽修不喜《系辭》同,可以置而不論。

贊必欲委曲彌縫,務滅其跡,所見陋矣。

集中《平土書》、《明堂》、《五宗》皆別有圖。

此本不載,則或久佚不傳,未必贊所刊除也。

覯在宋不以詩名。

然王士禎《居易錄》嘗稱其《王方平》、《璧月》、《梁元帝》、《送僧還廬山》、《憶錢塘江》五絕句,以為風致似義山。

今觀諸詩,惟《梁元帝》一首,不免傖父面目。

餘皆不愧所稱,亦可謂淵明之賦閒情矣。

《湘山野錄》載覯《望海亭席上作》一首,集中不載。

考是時蔡襄守福唐,於此亭邀覯與陳烈飲。

烈聞官妓唱歌,才一發聲,即越牆攀樹遁去。

講學家以為美談。

覯所謂「山鳥不知紅粉樂,一聲拍板便驚飛」者,正以嘲烈。

殆亦左贊病其輕薄,諱而刪之歟?

△《金氏文集》·二卷(永樂大典本)

宋金君卿撰。

君卿字正叔,浮梁人。

《江西通志》載:「君卿登慶歷進士。

累官知臨川,權江西提刑。

入為度支郎中。」

洪邁《夷堅志》載君卿讀書浮梁山一條,稱其策高科,歷郡守,部使者,積伐至度支郎中。

與《通志》相合,然亦不詳其事跡。

考曾鞏《元豐類稿》有《衛尉寺丞致仕金君墓誌銘》一篇,乃為君卿父溫叟而作。

稱溫叟四子,君著、君佐、君卿、君佑,皆舉進士。

君卿以皇二年官秘書丞,五年官太常博士,得以褒崇其親。

其敘述頗詳。

又稱君卿方以材自起於賤貧,欲以其所為為天下,慨然有志。

則其人亦非碌碌者也。

《宋史·藝文志》載《金君卿集》十卷。

《江西通志》作十五卷。

考《永樂大典》載是集,有富臨原序一篇,稱臨川江明仲求遺稿,編成十五卷,號《金氏文集》。

則《宋志》稱十卷者誤矣。

原本久佚。

今掇拾《永樂大典》所載,僅得十之一二。

然北宋文集,傳者日稀,此本尤世所罕見。

殘碎璧,彌少彌珍。

謹以類編次,分為上、下二卷。

集中所作,有文彥博、韓琦《生日詩》,《范仲淹移鎮杭州次韻詩》,《和歐陽修穎州西湖》及《芍葯》二詩。

是君卿所與游者,皆一代端人正士。

故詩文皆清醇雅飭,猶有古風。

陳災事、貢舉諸疏,剴切詳明,尤為有裨世用。

又如《和介甫寄安豐張公儀》一首,即用《臨川集》中安豐張令修《芍陂》之韻。

而據君卿詩知張宇為公儀,為李壁注所未引。

又《和曾子固直言謫官者》一首,檢《元豐類稿》無其原唱,知此篇為鞏所自刪。

亦均可互資考證。

富臨序稱君卿長於《易》,嘗著《易說》、《易箋》。

今並不存,獨有《傳易之家》一篇,具載傳授本末,疑即《易說》前所載之敘錄。

今既無可考,姑並附於集末焉。

△《公是集》·五十四卷(永樂大典本)

宋劉敞撰。

敞有《春秋傳》,已著錄。

葉夢得《避暑錄話》稱敞集一百七十五卷。

據其弟所作集序,稱《公是總集》七十五卷,敘為五種。

曰古詩二十卷、律詩十五卷、內集二十卷、外集十五卷、小集五卷。

《文獻通考》亦作七十五卷。

則夢得所記為誤矣。

原本不傳。

今新喻所刻《三劉文集》,《公是集》僅四卷。

大約采自《宋文鑒》者居多,而又以劉《趙氏金石錄序》、《泰山泰篆譜序》誤入集中。

即所作《公是集序》,亦采自《文獻通考》而未見其全。

故注雲失名。

其編次疏舛可知。

又錢塘吳允嘉別編《公是集》六卷,亦殊闕略。

考史有之《序春秋意林》曰:「清江為二劉、三孔之鄉,文獻宜徵而足。

今《三孔集》故在,獨二劉所著毀於兵。」

則其佚已久矣。

惟《永樂大典》所載頗富,今裒輯排次,為五十四卷。

疑當時重其兄弟之文,全部收入,故所存獨多也。

敞之談經,雖好與先儒立異,而淹通典籍,具由心得,究非南宋諸家游談無根者比。

故其文湛深經術,具有本原。

序稱其合眾美為己用,超倫類而獨得,瑰偉奇特,放肆自若。

又稱其考百子之雜博,六經可以折衷。

極帝王之治功,今日可以案行。

學聖人而得其道,所以優出於前人。

友於之情,雖未免推揚太過。

然曾肇《曲阜集》有敞《贈特進制》曰:「經術文章,追古作者。」

朱子《晦集》有「《墨莊記》曰:『學士舍人兄弟,皆以文章大顯於時而名後世。

』」《語錄》曰:「原父文才思極多,湧將出來。

每作文,多法古,絕相似。

有幾件文字學《禮記》。

《春秋說》學《公》、《》。」

又曰:「劉侍讀氣平文緩,乃自經書中來。

比之蘇公,有高古之趣」云云。

則其文詞古雅,可以概見矣。

晁公武《讀書志》謂歐陽修嘗短其文於韓琦。

葉《習學記》言亦謂敞言經旨,間以謔語酬修,積不能平。

復忤韓琦。

遂不得為翰林學士。

蓋祖公武之說。

今考修草敞知制誥詔曰:「議論宏博,詞章爛然。」

又作其父立之墓誌曰:「敞與皆賢而有文章。」

又作敞墓誌曰:「於學博,自六經百氏、古今傳記,下至天文地理、卜醫數術、浮屠老莊之說,無所不通。

為文章尤敏贍。

嘗直紫薇閣,一日追封皇子、公主九人,方將下直,止馬卻坐,一揮九制數千言。

文辭典雅,各得其體。」

其銘詞曰:「惟其文章燦日星,雖欲有毀知莫能。」

則修亦雅重之。

晁氏、葉氏所言,殆非其實歟?

△《彭城集》·四十卷(永樂大典本)

宋劉撰。

字貢父。

號公非。

與兄敞同登慶歷六年進士第。

官至中書舍人。

事跡具《宋史》本傳。

史稱未冠通五經,博覽群書。

沈作《寓簡》亦曰:「國朝六經之學,自賈文元倡之,而原父兄弟為最高。」

司馬光修《資治通鑒》,自辟所屬,極天下之選,而任《史記》、前後《漢書》者,也。

其知兗、亳二州,以不能奉行新法,黜監衡州鹽倉。

哲宗初,起知襄州。

入為秘書少監。

錢勰草制,極稱其詞藝之富。

後以直龍圖閣出知蔡州。

孫覺、胡宗愈、蘇軾、范百祿交薦之,言博記能文章,政事侔古循吏,身兼數器,守道不回。

乃召拜中書舍人。

蘇軾草制,稱其能讀典、墳、邱、索之書,習知漢、魏、晉、唐之故。

其沒也,曾鞏祭文有曰:「強學博敏,超絕一世。

肇自載籍,孔墨百氏。

太史所錄,俚聞野記,延及荒外,陰陽鬼神,細大萬殊,一載以身。

下至律令,老吏所疑,故事舊章,盈廷不知。

有問於子,歸如得師。

直貫傍穿,水決矢飛。

一時書林,眾俊並馳。

滿堂賢豪,視子麈揮」云云。

蓋一時廷評士論,莫不共推。

即朱子於元諸人,自洛黨以外多所不滿。

而《語錄》云:「貢父文字,工於摹仿,學《公羊》、《儀禮》亦復稱之。」

豈非學問博洽,詞章奧雅,有不可遏抑者乎!史載所著諸書有《文集》五十卷、《五代春秋》十五卷、《內傳國語》二十卷、《經史新議》七卷、《東漢刊誤》四卷、《詩話》二卷,《漢官儀》三卷、《芍葯譜》三卷。

今所存者自《詩話》以外,惟《東漢刊誤》散附北監本《後漢書》中,近日始有刻本。

《芍葯譜》亦僅而不亡。

《文集》則《宋史·藝文志》、《文獻通考》俱作六十卷。

明《文淵閣書目》有《彭城集》十五冊,不列卷數。

今所傳《三劉文集》,僅有《公非集》一卷,凡詩四首、文二十三篇。

蓋掇拾於散佚之餘,多所闕漏。

即《宋文鑒》所選者且不盡載,其他可知。

至以劉顏之《輔弼召對序》誤屬之,舛謬尤屬顯然,殊不足據。

今檢《永樂大典》所載,篇章尚富。

蓋即據《彭城集》收入。

謹掇拾排比,厘為四十卷。

較之原書,所少不過十之一二。

與新編其兄敞《公是集》,鉅制鴻裁,舊觀幾復。

在北宋諸家中,可謂超軼三孔,而憑陵兩宋者矣。

△《邕州小集》·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陶弼撰。

弼字商翁,祁陽人。

慶歷中,隨楊畋討湖南瑤,以功授陽朔縣主簿。

歷官知邕州。

四遷為東上門使、康州團練使。

《宋史》本傳詳敘其招納諸蠻之跡,人稱其能。

黃庭堅集有弼墓誌銘,亦謂其聚晚學子弟講授六經。

平生不治細故,獨以文章自喜,尤號為能詩。

詩文書奏十有八卷,讀其書,知非碌碌者。

今十八卷之本久佚,惟此集一卷尚存鈔帙。

所載詩僅七十三首。

厲鶚《宋詩紀事》錄弼詩,有《詠藕》、《詠》二首,見於《合璧事類》者,茲集不載。

又《湖廣通志》稱:「弼詩尤善言風土,《蠟茶詩》至五十韻,今亦不見集中。

蓋是集皆在湖南所作,故以邕州為名。

其非湖南所作者,則不在此集也。

其中《辰州》一首、《園中》一首,皆闕首二句。

《五溪》一首,闕末二句。

無別本校補,今亦仍之焉。

△《都官集》·十四卷(永樂大典本)

宋陳舜俞撰。

舜俞有《廬山記》,已著錄。

其集乃舜俞歿後其婿周開祖所編。

凡三十卷。

蔣之奇為之序。

慶元中,其曾孫杞以徽猷閣待制知慶元府,復刊版四明,名之曰《都官集》。

樓鑰為後序。

原本久佚。

惟《永樂大典》所載,篇什頗多。

檢核排比,可得十之六七。

謹以類編次,益以厲鶚《宋詩紀事》、沈季友《李詩系》所錄詩七首,為文十一卷、詩三卷。

舜俞少學於胡瑗,長師歐陽修,而友司馬光、蘇軾等。

毅然有經世志。

所進萬言策,至自比於賈生。

及貶死後,軾為文哭之,稱「其學術才能兼百人之器,慨然將以身任天下事。

而一斥不復,士大夫識與不識皆深悲之」。

今觀其詩,大半為謫後所作,氣格疏散,皆自抒胸臆之言。

文則論時政者居多。

大抵剴直敷陳,通達事體。

而《三上英宗書》及《諫青苗》一疏,指摘利弊,尤為深切著明。

雖不竟其用,而氣節經濟,均可於是見一斑矣。

案《宋史》舜俞傳附於張問篇末,敘述官履甚略。

今考集中自言:「為天台從事,十五年中,再官天台、四明二州。」

其《上唐州知郡啟》注云:「時宰南陽。」

又韓琦有《答陳舜俞推官》詩。

司馬光贈詩亦云:「他日蒼生望,非徒澤壽春。」

本集序云:「以光祿丞簽書壽州判官。」

凡此皆傳所未及。

又陳杞跋集後稱「曾祖都官」。

陳振孫《書錄解題》亦云「都官員外郎」。

集名實取於此,而本傳乃雲以屯田員外郎知山陰。

諸史之中,《宋史》最為紕漏,此亦一證也。

△《丹淵集》·四十卷、《拾遺》·二卷、《年譜》·一卷、《附錄》·二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文同撰。

同字與可,梓潼人。

漢文翁之後,故人以石室先生稱之。

皇元年進士。

解褐為邛州軍事判官。

後歷知陵州、洋州。

改湖州,未上而卒。

今畫家稱文湖州,從其終而言之也。

同事跡具《宋史·文苑傳》。

遺文五十卷,其曾孫編為四十卷。

慶元中曲沃家誠之守邛州,以同嘗三仕於邛,多遺跡,因取其集重加正,而卷帙則仍其舊。

所增《拾遺》二卷及卷首年譜,卷末附錄司馬光、蘇軾等往來詩文,則誠之所輯也。

同未第時即以文章受知文彥博。

其詩如「美人卻扇坐,羞落庭下花」諸篇,亦盛為蘇軾所推。

特以墨竹流傳,遂為畫掩,故世人不甚稱之。

然馳驟於黃、陳、晁、張之間,未嘗不頡頏上下也。

集中稱蘇軾為胡侯,或曰蘇子平,見誠之跋中。

蓋其家避忌蜀黨而改之,今亦姑仍其舊雲。

△《西溪集》·十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宋沈遘撰。

遘字文通,錢塘人。

以蔭為郊社齋郎。

皇元年舉進士第一。

以已官者不應先多士,改第二。

歷知杭州開封府,皆有能名。

終於翰林學士。

事跡具《宋史》本傳。

是集十卷。

南宋初有從事郎處州司理參軍高布者,與遘弟遼《巢集》、遘從叔括《長興集》合刻於括蒼。

名《吳興三沈集》,以是編為首。

然史稱遘通判江寧,還朝奏《本治論》十篇,為仁宗所嘉賞。

而集中竟未之載。

則亦非全帙矣。

遘以文學致身,而吏事精敏,一時推為軼材。

其知制誥時所撰詞命,大都莊重溫厚,有古人典質之風。

詩亦清俊流逸,不染俗韻。

第二卷末《題揚州山光寺》二詩,其一有夾注,稱「為盧中甫和詩」。

其《高台已傾曲池平》一首,已見前而重出於此。

字句稍不同,詩下亦有夾注,稱「傳自山光寺壁,與集中異」云云。

疑皆高布校刊時所增入,非原集之舊。

亦足見其校勘之不苟也。

△《鄖溪集》·三十卷(永樂大典本)

宋鄭獬撰。

獬字毅夫,安陸人。

皇五年進士第一。

通判陳州。

入直集賢院、知制誥。

英宗即位,數上疏論事,出知荊南,還判三班院。

神宗初,召拜翰林學士,權知開封府。

以不肯行新法忤王安石,出知杭州。

徙青州,又力言青苗之害,引疾提舉鴻慶宮,卒。

事跡具《宋史》本傳。

初,獬以進士較試於廷,舍人劉敞得獬卷,曰此文似皇甫。

獬嘗與敞書,亦言「韓退之時用文章雄立一世者,獨李翱、皇甫、張籍耳。

然翱之文尚質而少工。

之文務實而不肆。

張籍歌行,乃勝於詩。

至於他文不少見,計亦在歌詩下。

使之質而工,奇而肆,則退之作也」云云。

觀其所言,知文章宗旨實源出韓門矣。

《宋志》載《鄖溪集》五十卷,淳熙十三年秦育嘗序而刊之。

今已久佚。

惟從《永樂大典》內裒輯編次,又以《宋文鑒》、《兩宋名賢小集》諸書所載,分類補入,勒為三十卷。

王得臣《麈史》稱:「鄭內翰久游場屋,詞藻振時。

唱名之日,同試進士皆歡曰:『好狀元!』仁宗為之慰悅。」

本傳亦稱其文章豪偉峭整,議論剴切,精練民事。

今以所存諸作核之,殆非虛美。

秦育序稱:「於《論綏州》見其計深慮遠,於《論毀譽》見其居寵思危,《辨楊繪救祖無擇》則特立不詭隨。」

今其文雖不盡傳,然大概亦可想見矣。

△《錢塘集》·十四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韋驤撰。

驤字子駿,錢塘人。

皇五年進士。

除知袁州萍鄉縣。

歷福建轉運判官、主客郎中。

出為夔路提刑。

建中靖國初,除知明州。

丐宮祠,以左朝議大夫提舉杭州洞霄宮,卒。

其事跡不見於《宋史》。

而集中所載表狀祭文諸篇,署銜尚存,可以得其大概。

馬端臨《經籍考》有《錢唐韋先生集》十八卷。

《宋史·藝文志》卷數亦同。

是編原本十六卷,前有收藏家題識云:「宋版韋驤集,系明吳寬家藏本,原闕第一、第二卷,實止十四卷。」

檢勘書中,凡「構」字皆空闕,而注其下云:「太上皇帝御名。」

當由孝宗時刊本抄傳。

特所闕兩卷,諸本皆同。

今已末由考補耳。

驤少以詞賦知名,王安石最稱其《借箸賦》,而集中未見。

考《宋史·藝文志》,驤別有賦二十卷。

當別在賦集之內,而今佚之矣。

其古體詩亦已不完,而梗概尚具。

觀其氣格,大抵不屑屑於規無唐人。

而密詠恬吟,頗有自然之趣。

雜文多安雅有法,而四六表啟為尤工。

其精麗流逸,已開南宋一派。

雖未能接跡歐、梅,要亦一時才傑之士也。

謹改目次,即所存之本以第三卷為第一,定為一十四卷,著之於錄。

屢經傳寫,脫落頗多。

世無別本,其可知者隨文校正,其不可知者則姑從闕疑之義焉。

△《浮德集》·三十八卷(永樂大典本)

宋呂陶撰。

陶字元鈞,號淨德,成都人。

皇中進士。

熙寧間復登制科。

歷官給事中,改集賢院學士,知陳州。

紹聖末坐黨籍貶。

徽宗初復集賢殿修撰,知梓州。

致仕卒。

事跡具《宋史》本傳。

陶秉性抗直,遇事敢言,所陳論多切國家大計。

其初應制科時,值王安石方行新法。

陶對策言:「願陛下不惑理財之說,不間老成之謀,不興疆場之事。」

安石讀卷,神色頓沮。

神宗使馮京竟讀,稱其有理。

而卒為安石所抑,僅得通判蜀州。

其知彭州。

力陳四川榷茶之害,為蒲宗閔所劾謫官。

其召用於元初,又極指蔡確、韓縝、章等之罪,請亟加罷斥。

其他建白至多,大抵於邪正是非之介,剖析最明。

而據理直陳,絕無洛、蜀諸人黨同伐異之習。

嚴氣正性,與劉安世略同。

至哲宗親政之始,陶首言:「太皇太后垂簾九年,小人不無怨憾。

萬一奸邪之人謂某人宜復用,某政宜復行,此安危之機,不可不察。」

其後興紹述之說,卒應其言。

其深識遠慮,亦不在范祖禹下。

故其所上奏議,類皆暢達剴切,洞悉事機。

蔣堂以賈誼比之,良非虛譽。

其餘詩文,亦多典雅可觀。

至《學論》二篇,力攻王氏《字說》,不遺餘力。

尤為毅然自立,不附合時局者矣。

《宋史·藝文志》載陶集六十卷,久無傳本。

其得見於世者,僅《宋文鑒》所載《請罷黃隱》一疏。

今就《永樂大典》各韻內采掇裒輯,分類編次,為三十八卷。

雖以史傳相較,其奏疏諸篇,或載或闕。

其《應制科策》一首,不可復考,未必盡還舊觀。

然已什得其七八,所闕者固無幾也。

△《馮安岳集》·十二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宋馮山撰。

山字允南。

初名獻能,安岳人。

嘉二年進士。

官至禮部郎中。

山詩文本三十卷,嘉定中瀘州周銳與山子集合刊之。

前有劉光祖太師左丞合集序及何{直心}固《二馮先生文集序》。

此本集全佚。

山集目錄雖具,而自十三卷以後悉佚不傳。

所存者惟詩十二卷。

徐氏《傳是樓書目》所闕亦同。

知散佚已久,世僅有此殘本也。

山與梅堯臣、蘇舜欽同時。

時已盡變楊、劉西昆之體,故其詩平正條達,無剪紅刻翠之態。

其《上金陵王荊公》詩,有「更張漢法新」句,原序所謂當熙豐間不能苟合於新法者,於此可見。

蓋亦介立之士。

其人足重,雖殘編斷簡,要不害其可傳。

至當靖康中奏罷李綱宣撫西河,又受張邦昌偽命,墮其家聲。

其集與山並刻,實為薰蕕同器。

其不傳也,正亦不足惜矣。

△《元豐類稿》·五十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宋曾鞏撰。

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

嘉二年進士。

官至中書舍人。

事跡具《宋史》本傳。

鞏所作《元豐類稿》本五十卷,見於《郡齋讀書志》。

韓維撰鞏神道碑,又載有《續稿》四十卷、《外集》十卷。

《宋史》本傳亦同。

至南渡後,《續稿》、《外集》已散佚不傳。

開禧中,建昌郡守趙汝礪始得其本於鞏族孫維,闕誤頗多。

乃同郡丞陳東合《續稿》、《外集》校定之,而刪其偽者,仍編定為四十卷,以符原數。

元季兵燹,其本又亡。

今所存者惟此五十卷而已。

吳曾《能改齋漫錄》所載《懷友》一首,莊綽《雞肋編》所載《厄台記》一首,高似孫《緯略》所載《實錄院謝賜硯紙筆墨表》一首,及世所傳《書魏鄭公傳後》諸佚文,見於《宋文鑒》、《宋文選》者,當即《外集》、《續稿》之文。

故今悉不見集中也。

今世所行凡有二本。

一為明成化六年南豐知縣楊參所刊。

前有元豐八年王震序,後有大德甲辰東平丁思敬序。

又有年譜序二篇,無撰人姓名,而年譜已佚。

蓋已非宋本之舊,其中舛謬尤多。

一為國朝康熙中長洲顧崧齡所刊。

以宋本參較,補入第七卷中《水西亭書事》詩一首、第四十七卷中《太子賓客陳公神道碑銘》中闕文四百六十八字,頗為清整。

然何焯《義門讀書記》中有《校正元豐類稿》五卷。

其中有如《雜詩》五首之顛倒次序者,有如《會稽絕句》之妄增題目者,有如《寄鄆州邵資政詩》諸篇之脫落原注者。

其他字句異同,不可殫舉。

顧本尚未一一改正。

今以顧本著錄,而以何本所點勘者補正其訛脫。

較諸明刻,差為完善焉。

△《龍學文集》·十六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祖無擇撰。

無擇字擇之,上蔡人。

登進士第。

歷官龍圖閣學士、知通進銀台司。

坐事謫忠正軍節度副使,移知信陽軍,卒。

事跡具《宋史》本傳。

無擇受經於孫復,而文章則傳自穆修。

世傳《穆參軍集》,即所編次。

著作頗富,南渡後僅存十之二三。

紹熙三年其曾孫袁州軍事判官行始裒為十卷。

取無擇知陝府日,歐陽修《餞行》詩中「右掖文章煥星斗」語,名之曰《煥斗集》。

又采司馬光、梅堯臣等與無擇贈答之作,曰《名臣賢士詩文》,凡二卷。

又輯無擇叔祖、叔起居舍人知制誥士衡、弟福建路提刑無頗等傳記敕書,及其侄知普州德恭詩三首,曰《家集》,凡四卷。

皆附之於後。

見第十六卷行所作《龍學始末》中。

即此本也。

惟每卷標目,別題《洛陽九老祖龍學文集》。

蓋無擇分司西京時,與文彥博等九人為真率會,當時推為盛事。

故行特舉之以為重。

然諸家書目,緣是並稱《龍學文集》,而《煥斗集》之名遂隱矣。

集中詩一百二十三首、文四十二首。

詩下間注所作時地,頗為詳審。

其中如《三教圓通堂》云:「龍學時知制誥。」

《蔡州壺仙觀》云:「龍學四月八日游。」

《九老》詩云:「英宗即位,龍學充契丹國信使。」

皆不類無擇自注。

其《詠震山巖彭徵君釣台》一首注中,有「紹興己未雷轟石斷」之語。

無擇尤不及見,殆行編次之時,以所聞補入歟?又《上安撫張擇端薦孫復、牛仲容書》注云:「初任齊州通判,居官十有一月,作此書。」

案《宋史》無擇傳,但紀其舉進士後歷知南康軍,而不言嘗判齊州。

與注不符,蓋史偶闕漏也。

無擇為文峭厲勁折,當風氣初變之時,足與尹洙相上下。

雖流傳者少,而掇拾散亡,菁華猶未盡佚。

至所附《家集》中如士衡之《西齋話》,記載宋初故事,多他書所未及,亦可以備考據焉。

△《宛陵集》·六十卷、《附錄》·一卷(內府藏本)

宋梅堯臣撰。

堯臣字聖俞,宣城人。

官屯田都官員外郎。

事跡具《宋史》本傳。

其詩初為謝景初所輯,僅十卷。

歐陽修得其遺稿增並之,亦止十五卷。

其增至五十九卷,又他文賦一卷者,未詳何人所編。

陳振孫《書錄解題》謂即景初舊本,修為作序者,未詳考修序文也。

《通考》載正集六十卷,又有外集十卷。

此本為明姜奇芳所刊,卷數與《通考》合,惟無外集。

只有《補遺》三篇,及贈答詩文、墓誌一卷,亦不知何人所附。

陳振孫謂外集多與正集復出,或後人刪汰重複,故所錄者止此耶。

宋初詩文,尚沿唐末五代之習。

柳開、穆修欲變文體,王禹欲變詩體,皆力有未逮。

歐陽修崛起為雄,力復古格。

於時曾鞏、蘇洵、蘇軾、蘇轍、陳師道、黃庭堅等皆尚未顯。

其佐修以變文體者,尹洙;佐修以變詩體者,則堯臣也。

曾敏行《獨醒雜誌》載:「王曙知河南日,堯臣為縣主簿,袖所為詩文呈覽。

曙謂其詩有晉、宋遺風,自杜子美沒後二百餘年,不見此作。」

然堯臣詩旨趣古淡,知之者希。

陳善《捫虱新話》記蘇舜欽稱「平生作詩,不幸被人比梅堯臣」。

又記晏殊賞其「寒魚猶著底,白鷺已飛前」二句,堯臣以為非我之極致者,則其孤僻寡和可知。

惟歐陽修深賞之。

邵博《聞見後錄》乃載傳聞之說,謂修忌堯臣出己上,每商榷其詩,多故刪其最佳者,殊為誣謾。

無論修萬不至此,即堯臣亦非不辨白黑者,豈得失不自知耶!陸游《渭南集》有《梅宛陵別集序》曰:「蘇翰林多不可古人,惟次韻和淵明及先生二家詩而已。」

案蘇軾和陶詩有傳本,和梅詩則未聞。

然游非妄語者,必原有而今佚之。

是堯臣之詩,蘇軾亦心折之矣。

△《忠肅集》·二十卷(永樂大典本)

宋劉摯撰。

摯字莘老,東光人。

家於東平。

登嘉四年甲科。

神宗朝累遷禮部侍郎。

哲宗即位,歷官門下侍郎、尚書右僕射。

以觀文殿學士罷知鄆州。

紹聖初,坐黨籍累貶鼎州團練副使,新州安置,卒。

紹興中,追贈少師,謚忠肅。

事跡具《宋史》本傳。

其文集四十卷,見於《宋史·藝文志》,久無傳本。

今從《永樂大典》各韻中裒輯編綴,共得文二百八十五首、詩四百四十三首。

以原書卷目相較,尚可存十之六七。

謹以類排纂,為二十卷,而仍以劉安世原序冠之於首。

摯忠亮骨鯁,於邪正是非之介,辨之甚嚴。

終以見慍群小,貶死荒裔。

其為御史時,論率錢助役之害,至王安石設難相詰。

而摯反覆條辨,侃侃不撓。

今其疏並在集中。

他若劾蔡確、章諸疏,見於《宋史》者,亦並存無闕。

其所謂修嚴憲法,辨別淄澠者,言論風采,猶可想見。

固不獨文詞暢達,能曲鬯情事已也。

至集中有《訟韓琦定策功疏》,頗論王同老攘功冒賞之罪。

而《道山清話》遂謂文彥博再入,摯於簾前言王同老子皆彥博教之,乞下史官改正。

宣仁不從。

彥博因力求退。

今考此事,史所不載。

而集中有《請彥博平章重事疏》,其推重之者甚至,尤足以證小說之誣。

蓋當時黨論交訌,好惡是非,率難憑據。

幸遺集具在,得以訂正其是非。

於論世知人之學,亦不為無補矣。

△《無為集》·十五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宋楊傑撰。

傑字次公,無為軍人。

因自號無為子。

嘉四年進士。

元豐中歷官禮部員外郎,出知潤州。

除兩江提點刑獄,卒於官。

原序稱侍講楊先生,蓋其帶職也。

傑事跡具《宋史·文苑傳》。

傑及與歐陽修、王安石、蘇軾游,故其詩雖興象未深,而亦頗有規格。

其率易者近白居易。

其偶為奇崛如《送李辟疆》之類者,或偶近盧仝。

其大致則仍元體也。

又及與胡瑗游,故所學亦頗有根柢。

官太常時,議典禮因革,多所討論。

集中如《補正三禮圖》、《皇族服製圖》諸序,以及《》、《明堂》、《樂律》諸奏,皆有關於典制。

但其文才地稍弱,邊幅微狹耳。

集凡賦二卷、詩五卷、文八卷。

紹興癸亥,知無為軍趙士粲所編。

士粲序云:「刪除蕪類,取有補於教化者。

若釋道二家詩文則見諸別集。」

今別集不傳。

故張敦頤《六朝事跡》載其《雨花台》詩一首,王象之《輿地紀勝》載其《淨居寺》詩一首,潛說友《鹹淳臨安志》載其《西湖參寥山房》詩一首,《鐵網珊瑚》載其《佛日山別長老弼公》詩一首。

凡為僧作者,今皆不見於集中也。

然第五卷中有《寶山寺壁》一首,第七卷中有《題寶林院五松》一首、《東峰白院》一首、《野寺》一首,第十卷中有《圓同銘》一首、《圓寂銘》一首,未免自亂其例。

又如銘五首入雜文。

贊亦雜文,乃列詩中。

詩以古體、律體分編,而《和謝判官宴南樓》一首,本拗體七言律,而誤入古詩,編次尤為無緒。

至於《魏詔君贊》「詔」字,蓋避仁宗嫌名,而次卷仍稱《魏徵君草堂》,校讎亦未盡善。

惟傑集自南渡以後湮沒不傳,士粲積兩歲之力,搜求編次,使得復傳至今。

其表章之功,固亦不可盡沒耳。

△《王魏公集》·八卷(永樂大典本)

宋王安禮撰。

安禮字和甫,臨川人。

安石之弟也。

登嘉六年進士第。

歷官翰林學士、知開封府、尚書左丞。

遷資政殿學士,知太原府。

事跡具《宋史》本傳。

安石兄弟三人,惟安國數以正議見絀。

其文集亦湮沒不傳。

安禮位稍通顯,史稱其以經濟自任,而闊略細謹。

故其生平,一以知湖、潤兩州與倡女共飯論罷,一以貪論罷。

屢躓屢起,蓋亦斥弛於法度之外者。

然其知制誥時,因彗星見,極言執政大臣不察上惠養元元之意,用力殫於溝瘠,取利究於園夫。

其語皆以譏刺新法,則於大體尚能持正,固未可以一節概貶之矣。

其集本二十卷,見於《宋史·藝文志》、陳振孫《書錄解題》者並同。

明葉盛《竹堂書目》亦載有《王魏公集》六冊,是明初尚有傳本。

厥後諸家書目,皆不著錄。

蓋自明中葉以後,已佚不存。

今從《永樂大典》散見各韻者,裒輯彙編,為八卷。

其中內外制草,頗典重可觀。

敘事之文,亦具有法度。

至若沈季良、元絳諸志銘,尤足補史傳之闕。

以視安石,雖規模稍隘,而核其體格,固亦約略相似也。

安禮封魏公,史所不載。

惟田晝所撰《王和甫家傳》有云:「累勳至上柱國,爵魏郡開國公,食邑三千戶,食實封五百戶。」

蓋宋世每遇郊恩,輒賜群臣勳封。

名號冗濫,故史不盡載。

觀安禮所修《靈台秘苑》,今著錄子部中者,書前有安禮署銜一條,題上騎都尉劇縣開國男。

而本傳亦未之及。

則其為史所略者,固已多矣。

△《范太史集》·五十五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宋范祖禹撰。

祖禹有《唐鑒》,已著錄。

其文集世有兩本。

一本僅十八卷,乃明程敏政從秘閣借閱,因為摘錄刊行,非其完本。

此本五十五卷,與《宋史·藝文志》卷目相符,蓋猶當時舊帙也。

祖禹平生論諫,不下數十萬言。

其在邇英,守經據正,號講官第一。

史稱其開陳治道,區別邪正,辨釋事宜,平易明白,洞見底蘊。

故本傳載所上疏至十五六篇,而集中章奏尤多。

類皆湛深經術,練達事務,深有裨於獻納。

惟其中論合祭天地一事,祖禹謂分祭之禮,自漢以來不能舉行。

又謂一年再郊,此必不能,且夏至之日,尤未易行。

同時蘇軾等據《周禮》以分祭為是,而祖禹與顧臨堅持之。

後卒從祖禹之議。

蓋其君習於宴安,而議者遂為遷就之論,誠不免於賢者之過。

然其大端伉直,持論切當,要自無愧於醇儒,固不以一瑕掩也。

當時以賈誼、陸贄比之,良亦庶幾雲。

△《潞公集》·四十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宋文彥博撰,彥博事跡具《宋史》本傳。

是集凡賦頌二卷、詩六卷、論一卷、表啟一卷、序一卷、碑記墓誌一卷、雜文一卷,自十四卷以後,則皆奏議、子之文。

核其卷數,與陳振孫《書錄解題》同。

惟尚闕補遺一卷。

考葉夢得序,稱「兵興以來,世家大族,多奔走遷徙,於是公之集藏於家者散亡無餘。

其少子維申(案維申乃文及甫之字。

)稍討求追輯,猶得二百八十六篇,以類編次為略集二十卷。」

是葉氏所序者已非原本。

陳氏所著錄者又非葉氏所序本。

今所傳者又較陳氏之本佚其一卷也。

彥博不以詩名,而風格秀逸,情文相生。

王士禎稱其婉麗濃嫵,絕似西昆。

嘗掇其佳句,載之《池北偶談》。

其文章不事雕飾,而議論通達,卓然經濟之言。

奏下多注年月,亦可與正史相參考。

葉夢得序稱其「未嘗有意於為文,而因事輒見,操筆立成。

簡質重厚,經緯錯出,譬之賁鼓鏞鐘,音節疏緩,雜然並奏於堂上,不害與簫韶,舞百獸而諧八風也。」

斯言允矣。

△《擊壤集》·二十卷(河南巡撫采進本)

宋邵子撰。

前有治平丙午自序,後有元辛卯邢恕序。

晁公武《讀書志》云:「雍邃於《易》數,歌詩蓋其餘事,亦頗切理。」

案自班固作《詠史》詩,始兆論宗;東方朔作《誡子》詩,始涉理路。

沿及北宋,鄙唐人之不知道,於是以論理為本,以修詞為末,而詩格於是乎大變。

此集其尤著者也。

朱國楨《湧幢小品》曰:「佛語衍為寒山詩,儒語衍為《擊壤集》,此聖人平易近人,覺世喚醒之妙用。」

是亦一說。

然北宋自嘉以前,厭五季佻薄之弊,事事反樸還淳。

其人品率以光明豁達為宗,其文章亦以平實坦易為主。

故一時作者,往往衍長慶餘風。

王禹詩所謂「本與樂天為後進,敢期杜甫是前身」者是也。

邵子之詩,其源亦出白居易。

而晚年絕意世事,不復以文字為長。

意所欲言,自抒胸臆,原脫然於詩法之外。

毀之者務以聲律繩之,固所謂謬傷海鳥,橫斥山木;譽之者以為風雅正傳。

莊諸人,轉相摹仿,如所謂「送我一壺陶靖節,還他兩首邵堯夫」者,亦為刻畫無鹽,唐突西子,失邵子之所以為詩矣。

況邵子之詩,不過不苦吟以求工,亦非以工為厲禁。

如邵伯溫《聞見前錄》所載《安樂窩》詩曰:「半記不記夢覺後,似愁無愁情倦時。

擁衾側臥未欲起,簾外落花撩亂飛。」

此雖置之江西派中,有何不可?而明人乃惟以鄙俚相高,又烏知邵子哉!集為邵子所自編。

而楊時《龜山語錄》所稱「須信畫前原有《易》,自從刪後更無《詩》」一聯,集中乃無之。

知其隨手散佚,不復收拾。

真為寄意於詩,而非刻意於詩者矣。

又案邵子抱道自高,蓋亦顏子陋巷之志。

而黃冠者流以其先天之學出於華山道士陳摶,又恬淡自怡,跡似黃、老,遂以是集編入《道藏太玄部》《賤字》、《禮字》二號中,殊為誕妄。

今並附辨於此,使異教無得牽附焉。

△《鄱陽集》·十二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彭汝礪撰。

汝礪字器資,饒州鄱陽人。

治平二年舉進士第一。

歷官權吏部尚書,出知江州。

事跡具《宋史》本傳。

《東都事略》載所著《易義》、《詩義》、奏議、詩文五十卷。

《宋史·藝文志》《鄱陽集》四十卷。

今《易義》、《詩義》已不傳。

此本乃其詩集,亦止十二卷,非其完帙。

又編次錯互,如古體中誤入律詩一首,律詩中誤入古體一首。

《武岡驛》一首,有錄無書。

《寄佛印》一首,前後兩見。

頗多復混。

殆其本集久佚,後人掇拾殘,復為此編,故其淆雜如此歟?史稱汝礪詞命雅正,有古人風。

而詩筆亦諧婉可諷。

明瞿佑《歸田詩話》嘗極推其情致纏綿。

王士禎《居易錄》亦引其《梅花》詩中「瀟湘此日堪腸斷,隨處幽香著莫人」之句,以證朱淑真詞、耶律楚材詩內「著莫」二字之所出。

在北宋諸人之中,固亦α然一作手矣。

張舜民《畫墁錄》載汝礪於臨歿作偈,有「從今以後不打這鼓」之語。

蓋其學實出於禪,故集中多與僧往還酬答之作。

然汝礪立朝侃直,風節凜然。

凡所論諫,皆關國是。

其晚耽禪悅,蓋亦自行其所得。

故不必以一格繩人,遽為汝礪病也。

△《曲阜集》·四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曾肇撰。

肇字子開,南豐人。

鞏、布之弟也。

治平四年進士。

官至中書舍人、龍圖閣學士。

以元黨籍貶濮州團練副使,汀州安置。

崇寧中,復朝散郎,歸潤州而卒。

紹興初,追諡文昭。

事跡具《宋史》本傳。

肇行狀載所著《曲阜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奏議》十二卷、《邇英進故事》一卷、《元外制集》十二卷、《庚辰外制集》三卷、《內制集》五卷、《尚書講義》八卷、《曾氏譜圖》一卷。

楊時所作神道碑、《曲阜集奏議》目次,並與行狀同。

而《西掖集》十二卷、《內制》五十卷、《外制》三十卷,則與行狀稍異。

明永樂十年,其裔孫刊行《奏議》,曾為序。

有「茲特《曲阜集》中一卷,尚當為刻全文」之語。

則明初原集尚存,其後乃漸就散佚,傳本遂絕。

國朝康熙中,其裔孫儼等,取所存《奏議》,益以詔制、碑表諸逸篇,掇拾編次,別為此集。

前三卷皆詩文,後一卷則附錄也。

肇立朝有守,屬黨論翻覆,以一身轉側其間,往往齟齬不合。

又嘗力諫其兄布宜引用善類,而布不從。

所上奏議,如《乞復轉對》、《宣仁皇后受冊》、《百官上壽》、《救韓維》、《繳王覿外任》諸篇,皆為史所稱述。

今並在集中,可以考見大概。

其制誥亦爾雅典則,得訓詞之體。

雖深厚不及其兄鞏,而淵懿溫純,猶能不失家法。

惜其全本已亡,掇拾多有未盡。

如《進〈元豐九域志〉表》為肇所撰,見於王應麟《玉海》,而集中亦無之。

則其佳文之散失者,固不少矣。

△《周元公集》·九卷(編修朱筠家藏本)

宋周子撰。

周子之學以主靜為宗。

平生精粹,盡於《太極圖說》、《通書》之中。

詞章非所留意,故當時未有文集。

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有文集七卷者,後人之所編輯,非其舊也。

故振孫稱是集遺文才數篇為一卷,餘皆附錄。

則在宋代已勉強綴合,為數無多矣。

此本亦不知何人所編。

凡遺書、雜著二卷,圖譜二卷,其後五卷則皆諸儒議論及志傳、祭文。

與宋本不甚相合,而大致亦不甚相遠。

蓋後人病其篇目寂寥,又取所著二書編之集內,以取盈卷帙耳。

明嘉靖間,漳浦王會曾為刊行。

國朝康熙初,其裔孫沈珂又校正重鐫。

先儒著述,學者所宗,固不以其太少而廢之。

原本後附《遺芳集》五卷,乃沈珂輯其先世文章事跡,自為一編。

與本集不相比附,今別入之總集類,不使相淆。

集中《愛蓮說》一篇,江昱《瀟湘聽雨錄》力攻其出於依托。

然昱說亦別無顯證。

流傳已久,今仍並錄之焉。

△《南陽集》·三十卷、《附錄》·一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宋韓維撰。

維字持國,穎昌人。

絳之弟也。

以蔭入仕,英宗朝,累除知制誥。

神宗即位,為翰林學士。

元初,拜門下侍郎,以太子少傅致仕。

紹聖中,坐元黨籍謫均州安置。

元符初,復官,卒。

嘗封南陽郡公,故以名集。

事跡具《宋史》本傳。

陳振孫《書錄解題》作二十卷,稱後有其外孫沈晦跋,前有鮮於綽所撰行狀。

此本凡詩十四卷,《內制》一卷,《外制》三卷,《王邸記室》二卷,《奏議》五卷,表章、雜文、碑誌各一卷,手簡歌詞共一卷、附錄一卷,較陳氏所載多十卷。

疑陳氏訛三十為二十。

鮮於綽所撰行狀,今與沈晦跋並列卷末,亦與陳氏所說不同。

然目錄仍以行狀列卷首,則傳寫者誤移之也。

其第十九卷、二十卷稱《王邸記室》,立名頗別。

考邵伯溫《聞見前錄》,稱「神宗開穎邸,韓琦擇官僚,用王陶、韓維、陳薦、孫國忠、孫思恭、邵亢」云云。

蓋維於是時掌兩宮箋奏所作耳。

其集刊版久佚,藏書家轉相繕錄,訛脫頗多。

第三十卷與附錄一卷尤顛舛參差,幾不可讀。

蓋沈晦作跋之時,已雲文字舛駁,不可是正。

今流傳又四五百載,其愈謬也固宜矣。

謹考定其可知者。

其原闕字句無可校補,則姑仍其舊焉。

△《節孝集》·三十卷、《附錄》·一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徐積撰。

積有《節孝語錄》,已著錄。

積受業胡瑗之門,淵源篤實。

其事母以純孝稱。

立身亦堅苦卓絕。

蓋古所謂獨行之士。

然其文乃奇譎恣肆,不主故常。

故陳振孫《書錄解題》引蘇軾之言,稱其詩文怪而放,如玉川子。

今觀其集,往往縱逸自如,不可繩以格律。

軾所論者誠然。

然其文雖雅俗兼陳,利鈍互見,頗有似於盧仝。

而大致醇正,依經立訓,不失為儒者之言,則非仝之所及也。

惟其《復河說》一篇,欲求九河故道而穿之。

不究地形,不明水勢,未免失於迂僻。

史稱其雙耳聵甚,畫地為字,乃始通語。

終日面壁坐,不與人接,而四方事無不周知其詳。

殆不然歟!舊本首載《事實》一卷,後附《語錄》一卷。

景定甲子淮安州學教授翁蒙正合編刊行。

明嘉靖間淮安兵備副使劉又因翁本重刊。

今《語錄》已別本孤行,不更復載。

惟附錄其《事實》一卷,備考核焉。

△《文忠集》·一百五十三卷、《附錄》·五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宋歐陽修撰。

修有《詩本義》,已著錄。

案《宋史·藝文志》載修所著文集五十卷、別集二十卷、《六一集》七卷、奏議十八卷、內外制集十一卷、《從諫集》八卷。

諸集之中,惟《居士集》為修晚年所自編。

其餘皆出後人裒輯。

各自流傳,如衢州刻奏議,韶州刻《從諫集》,浙西刻《四六集》之類。

又有廬陵本、京師舊本、綿州本、宣和吉本、蘇州本、閩本諸名,分合不一。

陳振孫《書錄解題》謂修集遍行海內,而無善本,蓋以是也。

此本為周必大所編定。

自《居士集》至《書簡集》,凡分十種。

前有必大所作序。

陳振孫以為益公解相印歸,用諸本編校,刊之家塾。

其子綸又以所得歐陽氏傳家本、歐陽所編次者,屬益公舊客曾三異校正,益完善無遺恨。

然必大原序又稱:「郡人孫謙益、承直郎丁朝佐遍搜舊本,與鄉貢進士曾三異等互相編校,起紹熙辛亥,迄慶元庚辰。」

據此,則是書非三異獨校,亦非必大自輯。

與振孫所言俱不合。

檢書中舊存編校人姓名,有題紹熙三年十月丁朝佐編次,孫謙益校正者;有題紹熙五年十月孫謙益、王伯芻校正者;又有題郡人羅泌校正者。

亦無曾三異之名。

惟卷末考異中多有云「公家定本作某者」,似即周綸所得之歐陽氏本。

疑此書編次義例,本出必大。

特意存讓善,故序中不自居其名。

而振孫所云綸得歐陽氏本付三異校正者,乃在朝佐等校定之後添入刊行,故序亦未之及歟!其書以諸本參校同異。

見於所紀者曰《文纂》、曰《薛齊誼編年慶歷文粹》、曰《熙寧時文》、曰《文海》、曰《文藪》、曰《京本英辭類稿》、曰《緘啟新范》、曰《仕途必用》、曰《京師名賢簡啟》,皆廣為討。

一字一句,必加考核。

又有兩本重見而刪其復出者,如《濮王典禮奏》之類。

有他本所無而旁采附入者,如《詩解》、《統序》之類。

有別本所載而據理不取者,如錢Α等傳之類。

其鑒別亦最為詳允。

觀樓鑰《攻鬼集》有濮議跋,稱廬陵所刊《文忠集》,列於一百二十卷以後,首尾俱同。

又第四卷《子》注云:「是歲十月撰,不曾進呈。」

檢勘所云,即指此本。

以鑰之博洽,而必引以為據,則其編訂精密,亦概可見矣。

△《歐陽文粹》·二十卷(編修勵守謙家藏本)

宋陳亮編。

亮有《三國紀年》,已著錄。

是編有亮乾道癸巳後敘,謂錄公文凡一百三十篇。

案修著作浩繁,亮所選不及十之一二,似不足盡其所長。

然考周必大序,謂《居士集》經公抉擇,篇目素定,而參校眾本,迥然不同。

如《正統論》、《吉州學記》、《瀧岡阡表》皆是也。

今以此本校之,與必大之言正合。

是書卷首有《原正統論》、《明正統論》、《正統論上》、《正統論下》四篇。

《居士集》則但存《正統論》上、下二篇。

其《正統論上》乃以《原正統論》「學者疑焉」以上十餘行竄入。

而論內其可疑之際有四,其不同之說有三,以下半篇多刪易之。

其《正統論下》復取《明正統論》「斯立正統矣」以上數行竄入。

而論內「昔周厲王之亂」以下亦大半刪易之。

其他字句異同,不可枚舉。

皆可以資參考,固不妨與原集並存也。

△《樂全集》·四十卷、《附錄》·一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張方平撰。

方平字安道,宋城人。

舉茂材異等,為校書郎。

歷官參知政事,卒贈司空。

謚文定。

事跡具《宋史》本傳。

方平自號樂全居士,因以名集。

蓋取《莊子》「樂全之謂得志」語,詳所作《樂全堂》詩中。

其集見於《宋史·藝文志》者四十卷,與此本合。

然方平在翰林時代言之文,如《立太子》、《除種諤節度使》、《韓琦守司徒》、《呂公弼樞密使》、《李昭亮殿前副都指揮使》諸制,見於《宋文鑒》者,此集皆無之。

考王鞏作方平行狀,稱別有《玉堂集》二十卷。

《東都事略》所載亦同。

蓋制草別為一編,故集中不載耳。

集凡詩四卷、頌一卷、《芻蕘論》十卷、雜論一卷、對策一卷、論事九卷、表狀三卷、書一卷、箋啟一卷、記序一卷、雜著一卷、祭文碑誌六卷。

方平天資穎悟,於書一覽不忘。

文思敏贍,下筆數千言立就。

才氣本什伯於人,而其識又能灼見事理,斷明決。

故集中論事諸文,無不豪爽暢達,洞如龜鑒。

不獨史所載《平戎十策》、《論新法疏》為切中利弊。

蘇軾作序,以孔融、諸葛亮比之。

雖推挹之詞稍為溢量,然亦殆於近似矣。

其集流傳甚少。

此本首尾頗完善,「慎」字下皆注「今上御名」四字。

蓋從孝宗時刊本鈔出。

惟不載蘇軾原序,疑傳寫者偶遺之。

今並為錄補冠於卷首,以存其舊焉。

△《忠宣文集》·二十卷、《奏議》·二卷、《遺文》·一卷、《附錄》·一卷、《補編》·一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范純仁撰。

純仁字堯夫,仲淹次子。

皇元年進士。

神宗時累擢天章閣待制。

哲宗時貶永州安置。

建中靖國初,召為光祿卿,分司南京。

卒謚忠宣。

事跡附見《宋史》仲淹傳。

文集凡二十卷。

前五卷為詩,後十二卷皆雜文。

其末三卷為國史本傳及李之儀所撰行狀,皆其侄孫之柔刊集時所附入也。

前有嘉定五年樓鑰序,後有之柔及知永州沈圻、廖視、永州教授陳宗道四跋。

又《奏議》二卷,自治平元年為殿中侍御史,至元八年再相前後所奏封事凡七十三首。

又《遺文》一卷,載純仁文七首,附以其弟純禮文二首、純粹文十九首,乃其裔孫能據舊本重加刪補。

又《附錄》一卷,為諸賢論頌十三首。

《補遺》一卷,載純仁尺牘一首,附以制詞、題跋等十二首。

亦能所編訂。

康熙丁亥其二十世孫時崇與仲淹集合刻行之。

《書錄解題》載純仁《言行錄》二十卷。

在宋世已佚。

又有《彈事》五卷、《國論》五卷,今悉未見。

蓋亦久不傳矣。

△《嘉集》·十六卷、《附錄》·二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蘇洵撰。

洵有《謚法》,已著錄。

考曾鞏作洵墓誌,稱有集二十卷。

晁公武《讀書志》、陳振孫《書錄解題》俱作十五卷。

蓋宋時已有二本。

是本為徐乾學家傳是樓所藏。

卷末題紹興十七年四月晦日婺州州學雕。

紙墨頗為精好。

又有康熙間蘇州邵仁泓所刊,亦稱從宋本校正。

然二本並十六卷,均與宋人所記不同。

徐本名《嘉新集》。

邵本則名《老泉先生集》。

亦復互異,未喻其故。

或當時二本之外,更有此一本歟?今世俗所行又有二本。

一為明凌初所刊朱墨本,並為十三卷。

一為國朝蔡士英所刊任長慶所校本,凡十五卷。

與晁氏、陳氏所載合。

然較徐本闕《洪範圖論》一卷,《史論》前少引一篇。

又以《史論中》為《史論下》,而闕其《史論下》一篇。

又闕《辨奸論》一篇、《題張仙畫像》一篇、《送吳侯職方赴闕序》一篇、《謝歐陽樞密啟》一篇、《謝相府啟》一篇、《香詩》一篇。

朱彝尊《經義考》載洵《洪範圖論》一卷,注曰未見。

疑所見洵集,當即此本。

中間闕漏如是,恐亦未必晁、陳著錄之舊也。

今以徐本為主,以邵本互相參訂,正其訛脫。

亦有此存而彼逸者,並為補入。

又《附錄》二卷,為奏議郎充婺州學教授沈斐所輯。

較邵本少國史本傳一篇,而多輓詞十餘首。

亦並錄以備考焉。

△《臨川集》·一百卷(內府藏本)

宋王安石撰。

安石有《周禮新義》,已著錄。

案《宋史·藝文志》載王安石集一百卷。

陳振孫《書錄解題》亦同。

晁公武《讀書志》則作一百三十卷。

焦《國史經籍志》亦作一百卷,而別出《後集》八十卷。

並與史志參錯不合。

今世所行本實止一百卷,乃紹興十年郡守桐廬詹大和校定重刻,而豫章黃次山為之序。

次山謂集原有閩、浙二本。

殆刊版不一,著錄者各據所見,故卷數互異歟!案蔡絛《西清詩話》載:「安石嘗云:『李漢豈知韓退之,輯其文不擇美惡,有不可以示子孫者,況垂世乎?』以此語門弟子,意有在焉。

而其文迄無善本。

如『春殘密葉花枝少』云云,皆王元之詩。

《金陵獨酌寄劉原甫》,皆王君玉詩。

『臨津艷艷花千樹』云云,皆王平甫詩。」

陳善《捫虱新話》所載,亦大略相同。

據二人所言,則安石詩文本出門弟子排比,非所自定。

故當時已議其舛錯。

而葉夢得《石林詩話》又稱:「蔡天啟稱荊公嘗作詩,得『青山捫虱坐,黃鳥挾書眠』。

自謂不減杜詩。

然不能舉全篇。

薛肇明被旨編公集,遍求之,終莫之得。」

肇明為薛昂字,是昂亦曾奉詔編定其集。

顧蔡絛與昂同時,而並未言及。

次山序中亦只舉閩、浙本而不稱別有敕定之書,其殆為之而未成歟?又考吳曾《能改齋漫錄》,稱荊公嘗題一絕句於夏文扇。

本集不載,見《湟川集》。

又稱「荊公嘗任鄞縣令,昔見一士人,收公親札詩文一卷,有兩篇今世所刊文集無之。

其一《馬上》,其一《書會別亭》」云云。

是當時遺篇逸句,未經搜輯者尚夥。

其編訂之不審,有不僅如《西清詩話》所譏者。

然此百卷之內,菁華具在。

其波瀾法度,實足自傳不朽。

朱子《楚辭後語》謂安石致位宰相,流毒四海。

而其言與生平行事心術,略無毫肖。

夫子所以有於予改是之歎。

斯誠千古之定評矣。

△《王荊公詩注》·五十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宋李壁撰。

考《宋史》及諸刊本,「壁」或從「玉」作「璧」。

然壁為李燾第三子。

其兄曰,曰塾。

其弟曰。

名皆從「土」。

則作「璧」誤也。

壁字季章,號雁湖居士。

初以蔭入官。

後登進士。

寧宗朝累遷禮部尚書,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

謚文懿。

事跡具《宋史》本傳。

是書乃其謫居臨川時所作。

劉克莊《後村詩話》嘗譏其注「歸腸一夜繞鍾山」句,引《韓詩》不引《吳志》。

注「世論妄以蟲疑冰」句,引《莊子》不引盧鴻一、唐彥謙語。

指為疏漏。

然大致捃摭采,具有根據。

疑則闕之,非穿鑿附會者比。

原本流傳絕少,故近代藏書家俱不著錄。

海鹽張宗松得元人槧本,始為校刊。

集中古今體詩,以世行《臨川集》校之,增多七十二首。

其所佚者,附錄卷末。

考葉紹翁《四朝聞見錄》,稱「開禧初,韓平原欲興兵,遣張嗣古覘敵。

張還,大拂韓旨。

復遣壁。

壁還,與張異詞,階是進政府」云云。

是壁附和權奸,以致喪師辱國,實墮其家聲。

其人殊不足重。

而箋釋之功,足裨後學,固與安石之詩均不以人廢雲。

△《廣陵集》·三十卷、《拾遺》·一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宋王令撰。

令,元城人。

幼隨其叔祖乙居廣陵,遂為廣陵人。

初字欽美,後王萃字之曰逢原。

少不檢。

既而折節力學,王安石以妻吳氏之妹妻之。

年二十八,卒。

遺腹一女,吳師禮。

生子曰說。

其集即說所編。

凡詩賦十八卷、文十二卷。

又拾遺一卷,墓誌、事狀及交遊、投贈、追思之作皆附焉。

令才思奇軼,所為詩磅礡奧衍,大率以韓愈為宗,而出入於盧仝、李賀、孟郊之間。

雖得年不永,未能鍛煉以老其材,或不免縱橫太過。

而視侷促剽竊者流,則固倜倜乎遠矣。

劉克莊《後村詩話》嘗稱其《暑旱苦熱》詩,骨力老蒼,識度高遠。

又稱其《富公並門入相》、《答孫莘老》、《聞雁》諸篇。

明馮惟訥編《古詩紀》,以其《於忽操》三章誤收入古逸詩中,以為龐德公作。

豈非其氣格遒上,幾與古人相亂,故惟訥不能辨歟!古文如《性說》等篇,亦自成一家之言。

王安石於人少許可,而最重令。

同時勝流如劉敞等,並推服之。

固非阿私所好矣。

其集久無刊本。

傳寫訛脫,幾不可讀,今於有可考校者,悉為正。

其必不可通者。

則姑仍舊本,庶不失闕疑之意焉。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卷一·經部一○易類一卷二·經部二○易類二卷三·經部三○易類三卷四·經部四○易類四卷五·經部五○易類五卷六·經部六○易類六卷七·經部七○易類存目一卷八·經部八○易類存目二卷九·經部九○易類存目三卷十·經部十○易類存目四卷十一·經部十一○書類一卷十二·經部十二○書類二卷十三·經部十三○書類存目一卷十四·經部十四○書類存目二卷十五·經部十五○詩類一卷十六·經部十六○詩類二卷十七·經部十七○詩類存目一卷十八·經部十八○詩類存目二卷十九·經部十九○禮類一卷二十·經部二十○禮類二卷二十一·經部二十一○禮類三卷二十二·經部二十二○禮類四卷二十三·經部二十三○禮類存目一卷二十四·經部二十四○禮類存目二卷二十五·經部二十五○禮類存目三卷二十六·經部二十六○春秋類一卷二十七·經部二十七○春秋類二卷二十八·經部二十八○春秋類三卷二十九·經部二十九○春秋類四卷三十·經部三十○春秋類存目一卷三十一·經部三十一○春秋類存目二卷三十二·經部三十二○孝經類卷三十三·經部三十三○五經總義類卷三十四·經部三十四○五經總義類存目卷三十五·經部三十五○四書類一卷三十六·經部三十六○四書類二卷三十七·經部三十七○四書類存目卷三十八·經部三十八○樂類卷三十九·經部三十九○樂類存目卷四十·經部四十○小學類一卷四十一·經部四十一○小學類二卷四十二·經部四十二○小學類三卷四十三·經部四十三○小學類存目一卷四十四·經部四十四○小學類存目二卷四十五·史部一○正史類一卷四十六·史部二○正史類二卷四十七·史部三○編年類卷四十八·史部四○編年類存目卷四十九·史部五○紀事本末類卷五十·史部六○別史類卷五十一·史部七○雜史類卷五十二·史部八○雜史類存目一卷五十三·史部九○雜史類存目二卷五十四·史部十○雜史類存目三卷五十五·史部十一○詔令奏議類卷五十六·史部十二○詔令奏議類存目卷五十七·史部十三○傳記類一卷五十八·史部十四○傳記類二卷五十九·史部十五○傳記類存目一卷六十·史部十六○傳記類存目二卷六十一·史部十七○傳記類存目三卷六十二·史部十八○傳記類存目四卷六十三·史部十九○傳記類存目五卷六十四·史部二十○傳記類存目六卷六十五·史部二十一○史鈔類卷六十六·史部二十二○載記類卷六十七·史部二十三○時令類卷六十八·史部二十四○地理類一卷六十九·史部二十五○地理類二卷七十·史部二十六○地理類三卷七十一·史部二十七○地理類四卷七十二·史部二十八○地理類存目一卷七十三·史部二十九○地理類存目二卷七十四·史部三十○地理類存目三卷七十五·史部三十一○地理類存目四卷七十六·史部三十二○地理類存目五卷七十七·史部三十三○地理類存目六卷七十八·史部三十四○地理類存目七卷七十九·史部三十五○職官類卷八十·史部三十六○職官類存目卷八十一·史部三十七○政書類一卷八十二·史部三十八○政書類二卷八十三·史部三十九○政書類存目一卷八十四·史部四十○政書類存目二卷八十五·史部四十一○目錄類一卷八十六·史部四十二○目錄類二卷八十七·史部四十三○目錄類存目卷八十八·史部四十四○史評類卷八十九·史部四十五○史評類存目一卷九十·史部四十六○史評類存目二卷九十一·子部一○儒家類一卷九十二·子部二○儒家類二卷九十三·子部三○儒家類三卷九十四·子部四○儒家類四卷九十五·子部五○儒家類存目一卷九十六·子部六○儒家類存目二卷九十七·子部七○儒家類存目三卷九十八·子部八○儒家類存目四卷九十九·子部九○兵家類卷一百·子部十○兵家類存目卷一百一·子部十一○法家類卷一百二·子部十二○農家類卷一百三·子部十三○醫家類一卷一百四·子部十四○醫家類二卷一百五·子部十五○醫家類存目卷一百六·子部十六○天文算法類卷一百七·子部十七○天文算法類二卷一百八·子部十八○術數類一卷一百九·子部十九○術數類二卷一百十·子部二十○術數類存目一卷一百十一·子部二十一○術數類存目二卷一百十二·子部二十二○藝術類一卷一百十三·子部二十三○藝術類二卷一百十四·子部二十四○藝術類存目卷一百十五·子部二十五○譜錄類卷一百十六·子部二十六○譜錄類存目卷一百十七·子部二十七○雜家類一卷一百十八·子部二十八○雜家類二卷一百十九·子部二十九○雜家類三卷一百二十·子部三十○雜家類四卷一百二十一·子部三十一○雜家類五卷一百二十二·子部三十二○雜家類六卷一百二十三·子部三十三○雜家類七卷一百二十四·子部三十四○雜家類存目一卷一百二十五·子部三十五○雜家類存目二卷一百二十六·子部三十六○雜家類存目三卷一百二十七·子部三十七○雜家類存目四卷一百二十八·子部三十八○雜家類存目五卷一百二十九·子部三十九○雜家類存目六卷一百三十·子部四十○雜家類存目七卷一百三十一·子部四十一○雜家類存目八卷一百三十二·子部四十二○雜家類存目九卷一百三十三·子部四十三○雜家類存目十卷一百三十四·子部四十四○雜家類存目十一卷一百三十五·子部四十五○類書類一卷一百三十六·子部四十六○類書類二卷一百三十七·子部四十七○類書類存目一卷一百三十八·子部四十八○類書類存目二卷一百三十九·子部四十九○類書類存目三卷一百四十·子部五十○小說家類一卷一百四十一·子部五十一○小說家類二卷一百四十二·子部五十二○小說家類三卷一百四十三·子部五十三○小說家類存目一卷一百四十四·子部五十四○小說家類存目二卷一百四十五·子部五十五○釋家類卷一百四十六·子部五十六○道家類卷一百四十七·子部五十七○道家類存目卷一百四十八·集部一○楚辭類卷一百四十九·集部二○別集類二卷一百五十·集部三○別集類三卷一百五十一·集部四○別集類四卷一百五十二·集部五○別集類五卷一百五十三·集部六○別集類六卷一百五十四·集部七○別集類七卷一百五十五·集部八○別集類八卷一百五十六·集部九○別集類九卷一百五十七·集部十○別集類十卷一百五十八·集部十一○別集類十一卷一百五十九·集部十二○別集類十二卷一百六十·集部十三○別集類十三卷一百六十一·集部十四○別集類十四卷一百六十二·集部十五○別集類十五卷一百六十三·集部十六○別集類十六卷一百六十四·集部十七○別集類十七卷一百六十五·集部十八○別集類十八卷一百六十六·集部十九○別集類十九卷一百六十七·集部二十○別集類二十卷一百六十八·集部二十一○別集類二十一卷一百六十九·集部二十二○別集類二十二卷一百七十·集部二十三○別集類二十三卷一百七十一·集部二十四○別集類二十四卷一百七十二·集部二十五○別集類二十五卷一百七十三·集部二十六○別集類二十六卷一百七十四·集部二十七○別集類存目一卷一百七十五·集部二十八○別集類存目二卷一百七十六·集部二十九○別集類存目三卷一百七十七·集部三十○別集類存目四卷一百七十八·集部三十一○別集類存目五卷一百七十九·集部三十二○別集類存目六卷一百八十·集部三十三○別集類存目七卷一百八十一·集部三十四○別集類存目八卷一百八十二·集部三十五○別集類存目九卷一百八十三·集部三十六○別集類存目十卷一百八十四·集部三十七○別集類存目十一卷一百八十五·集部三十八○別集類存目十二卷一百八十六·集部三十九○總集類一卷一百八十七·集部四十○總集類二卷一百八十八·集部四十一○總集類三卷一百八十九·集部四十二○總集類四卷一百九十·集部四十三○總集類五卷一百九十一·集部四十四○總集類存目一卷一百九十二·集部四十五○總集類存目二卷一百九十三·集部四十六○總集類存目三卷一百九十四·集部四十七○總集類存目四卷一百九十五·集部四十八○詩文評類一卷一百九十六·集部四十九○詩文評類二卷一百九十七·集部五十○詩文評類存目卷一百九十八·集部五十一○詞曲類一卷一百九十九·集部五十二○詞曲類二卷二百·集部五十三○詞曲類存目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